“佛系青年”人生观误区及其引导论文

“佛系青年”人生观误区及其引导论文

□教育教学研究

“佛系青年”人生观误区及其引导

陈 静,赵 冰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 2017年年末,“佛系青年”迅速“走红”各大网络平台,成为一时的“热点”和“焦点”。部分青年以“佛系”自居实则折射出一种安于平庸、消极无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这看似逍遥洒脱和淡泊的背后,反映的是“佛系青年”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上所陷入的人生观误区。通过对这种误区“现实表征”的具体解读,以揭示其潜藏的深层危害,从而立足理论指导、舆论向导及实践助力角度对“佛系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对促进当代部分青年走出“佛系”阴影,积极参与、融入社会以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 佛系青年;人生观;引导

“佛系青年”意指那些对现实世界持以“不争不抢、得过且过、无欲无求”态度的年轻人。这类青年总体上呈现为一种不关世事、安于平庸的生活状态,褪去“佛系”外衣,实则展现的是部分青年的个人主义、消极悲观甚至厌世的不良思想倾向,如若任其发展或蔓延,则可能对整个青年群体甚至社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反观现实或回应新时代号角,当代青年应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更应积极展现勇于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社会的青年风采,保持乐观向上、奋勇拼搏的昂扬姿态。因而,从关照现实及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加强对“佛系青年”的关注和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其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起较为普遍的关注和思考。

一、“佛系青年”人生观的现实表征

现实表征是“客观世界的存在样式”,是“以人类活动为前提的自为的客观存在。”[1]“佛系青年”在现实生活中以“都行、可以、没关系”的“佛系三联”为“口号”,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作为精神生活的指导,显露出“佛系”自我样态,试加剖析和总结,可看出“佛系青年”人生观具有如下现实表征。

(一)行为选择与目标设定随意性强

当代青年多为“90”后年轻一代,且多是高校学生或工作岗位中的普通一员,他们集拼搏和希望于一身,凝志气和毅力于一体,坚定而执着,奋进在自我人生道路上。然而,就其中的“佛系”群体来说,则其生活状态与之有所背离,“易变性”“随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一则体现在“佛系青年”缺乏“定位”或“定标”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计划性与方向性不强。“走一步看一步”,既不关心眼下更不在意未来,故其为人处世中多了一份“豁然开朗”,少了一些斟酌和考量,“成绩高低无所谓”“分分合合都可以”即是如此。二则是其在面对多种人生抉择或人生问题时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意志不坚定,且疏于结合个人实际,“你随意、我都行”的行为取向表现的尤为明显,外界选择于其而言则是“多此一举”的。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出,“佛系青年”在行为选择上具有“盲从性”特点,以及“多元”“极端”化倾向。

当干扰机对图4中标记的特定散射区域实施传统散射波干扰时,SAR单通道场景成像(未进行双通道对消)结果如图5所示,且两通道成像结果相同.由图5可知,散射区域的每个散射点都相当于有效干扰源,因而在区域成像中形成虚假的面状散射场景,其距离向位置滞后于散射区域,方位向位置处于干扰机与散射区域之间,完成了对散射区域的复制搬移和畸变[8,18],具有较好的遮蔽和欺骗干扰效果.

此外,在“佛系青年”当中还映射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色彩,他们偏于以个人喜好行事,行为随意、活动自如、不计后果,“万事皆由其心”的随意性倾向突出。

(二)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参与度低

“佛系青年”好安于平静的生活,不善改变,又好似遁入空门,表现出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势。他们多“沉迷”于现有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倾向于践行一种一味接受,而不做任何回应或改变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得过且过、皆大欢喜”,无论是学习、工作,都惯于以一种顺应当前的“傲娇”姿态来面对,成绩好坏不在乎,评奖推优不关心,安逸且被动。同时,“佛系青年”在秉持一种“什么都行”的处事原则之下,其对自我人生的期望值也相对较低,易于接受现实和满足于当前。具体而言,则主要体现在其个人目标或任务的达成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方面,无论“结果如何”,皆“一视同仁”,而“泰然处之”,不喜不悲,不反思改进,更无优化提升。这也鲜明体现出其不注重结果,亦可称之为不主动“作为”的一面。面对现实“云淡风轻”,无“轻重缓急”的主次之分,无“优劣与否”的评价标准,习于“冷眼旁观”和接受、妥协,亦无“求新”和创造意识,因而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惰性化和无为化的精神状态。

基于数字网络化电子版实验报告在病理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已凸显其优点,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的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教学手段,从而提高病理实验教学质量。在数字化、网络化及无纸化的新时代,电子化实验报告将会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在运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运用和完善这个工具,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Hg2+是一种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汞离子荧光探针作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简便易操作的检测手段,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大多数汞离子探针对汞离子的检测需在有机溶剂含量较高的溶液中进行,这大大限制了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应用。在纯水介质中进行识别的报道较少,而在环境检测以及生物体系中Hg2+的识别通常需要在纯水介质中进行,这就需要对汞离子荧光探针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用于水相中汞离子的检测。另外,将探针试纸化,提高探针的重复利用率和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依然是汞离子荧光探针研究的方向。

为此,还要求主流媒体首先要弘扬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青年乐观向上。一是主流媒体要积极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并加强宣传,引导“佛系青年”的价值认同,使这种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个人的价值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其衡量真、假、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及其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所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同时,还要抓住并充分利用互联网阵地,对社会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以社会中正面的典型事例或榜样激励人、鼓舞人,传播正能量,让“佛系青年”对参与和融入社会充满期待和信心。

患儿进行内科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前,SPE组成员首先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介入中心/手术室的责任护士,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连续性照护患儿。

(三)改善现状与结果优化能动性弱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个体是社会存在物。”[3]无论处于任何时代或时期的人们,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于社会中,因而也必然与他人或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再反观如今的“佛系青年”,则表现的有些格格不入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鲜有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关注,人际关系单一化,不好沟通,不喜参与。“佛系学生”只驻足在自己的生活圈,“课堂讨论不积极”“班团活动不热情”“规章制度不重视”,[4]对他人或班级事务常常是不闻不问,“冷漠置之”,成为“不动心”一派;“佛系员工”“开会后排座,不点不发声”,“任务从不推辞,但也绝不主动”,对公司的建设性意见永远是“暂无”,而自顾自工作在一己的世界里。这类青年不注重团队协作,更缺乏竞争意识,社会参与感不强,在“集体生活和社会化活动中呈现出不参与性、不合作性一面。”[5]此外,除却社交或社会生活实践,“佛系青年”对个人恋爱及成家等人生大事和普遍需求也表现的毫不在意,“置身事外”抑或“不懈参与”。男女朋友“不矫情、不强求”,去留无意、无喜无悲,他们对爱情懒于经营,不主动追求也不做挽留,随缘处之。

玉敏仍在卫生间里呜咽,花奴和李琳在一个劲地劝她。花奴说你不用太担心,会有办法要回来的。李琳也说那女顾客看上去蛮通情达理的,应该能商量。玉敏用纸巾拭着泪,说万一人家不退呢?三十多万我拿什么还呀?小虫知道了还不杀了我啊?花奴说小虫他敢?就他那尖嘴猴腮的,能攀上你这个金枝玉叶,是祖上积德了。李琳拍了下花奴,示意她别乱说。玉敏说三十万我肯定还不起,不行就让老板上法院告我吧,大不了在监狱里度此一生。这时雨落推门进来,雨落对玉敏说,快把自己弄好点,不要胡思乱想了,许沁马上到。

二、“佛系青年”人生观的实质与危害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9]。它揭示了外部环境与人类自身之间的相互影响。“佛系青年”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超世脱俗”,从表面看,其注重洒脱修为与乐观遁世,而在深层次上则体现着“无所作为”“消极悲观”的避世倾向,若不加以纠偏、引导,则有可能对其个人成长产生持续的消极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整个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的缺失及社会发展活力的消减。因此,必须及时唤醒“佛系青年”,促使其走出“佛系”泥潭,回归青年“应然”状态和奋斗正轨,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引发个人主义观念的滋长,蔑视权威,轻视信仰

“佛系青年”习惯于沉迷事事自我规制、自我实行的个人世界中,追求随性、自主化,忽视外界的人和物,常常眼所见而心不至,亦或心在何处皆由自己。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心境、喜好、兴趣甚至个人情绪为行为导向的处世态度,极易引发个人主义观念的滋长。他们将自我置于社会生活的空中“楼阁”或视野之外,遇事自我消化、处理,而对与其无关甚至密切相关的事物也搁置千里,不尽一份心,不献一份力。同时,对于社会中人人遵守和纷纷维护的普遍准则与秩序则持以不触碰、不违背,但也不刻意遵从、不主动维护的姿态,从而使得“佛系青年”在自我言行上基本无约束、无要求,个人生活也长期处于一种无目的性与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一味的崇尚我行我素、心无所求无所惧的思想倾向,容易使其越加不受权威力量的控制,不再接受社会道德的、亦或思想文化的规劝,而视其为无物。同样,对社会规则的无视或漠视,也有可能将其自身推至背离现实生活危险的边缘。社会责任和义务不承担、不履行,社会公共生活不关心、不参与,致使其逐步失掉社会生活中基本的处世法则,而最终沦为“无序性”的发展。

(二)弱化是非善恶的观念认知,导致个人行为的失范

陷入消极、悲观的人生“泥潭”中,“佛系青年”“活在当下”,而少有思考未来,更鲜有反思个人的现实生活。失去理想的牵引、责任的助推,或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使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去拷问是非对错、成败得失,从而在日常的为人处事中简单随意化,甚至不计后果,长此以往,容易致使其形成片面、独断化的思维方式,弱化对是非善恶的观念认知。当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亦或身处困境时,其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甚至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态度或立场不明,从而这种思想上的无序化及随波逐流状态容易使其陷入价值观模糊、行为选择盲目、个人生活混乱的迷途中。更甚之,在如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各种不良思想沉渣泛起的社会背景下,“佛系青年”的这种“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7]的惰性、迷茫、混沌思想状态更易受到影响、冲击,甚至受其利用,导致其中的个别青年以迎合社会奢靡、浮躁之风或粗鄙的低级趣味为生活导向,从而迷失自我,冲破个人安全防线亦或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个人行为的失范。

(三)助长消极无为的不良之风,消减社会发展的活力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能够帮助其找准人生方向,激发精神动力,不漠视当下,不惧怕未来,阔步向前。

如今新媒体时代下,开放、畅通的网络环境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交流思想文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风气抑或社会离心力的“集聚”、蔓延。“佛系青年”一定程度上正是最初发酵于这一网络舆论场中的一支,并隐约释放出一些负能量。而这也更加警示着我国主流媒体要积极发挥其舆论导向的指明灯作用,为当代青年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净化心灵,驱散“佛系”“阴霾”。

三、“佛系青年”的引导路径

“佛系青年”讲求“一切随缘”“万事皆空”,崇尚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生活方式,看似自由、洒脱,稍作引申解读,即是“遇事没主见,做事没原则,干事没胆略,是非没立场,一切安于现状、安于平庸、顺其自然。”[6]而究其实质则是陷入一种消极避世的悲观主义人生观误区,抑或是部分青年为自身碌碌无为、不求上进的生活状态寻求的“避风港”。在这种迷途中也不可避免的对“佛系青年”自身及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换言之,其所具有的潜在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已设立的16个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基本都分布在镇上,距离镇较远的村农民交售仍然不方便,而回收网点对于废旧农膜回收缺乏积极性,因成本原因不能主动上门回收废旧农膜,挫伤了农民捡拾废旧农膜的积极性,致使农民将清理出来的废旧农膜堆砌在田间地头。

(一)教育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于当代青年而言,必须以这一先进理论武装其头脑,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辩证思维及社会实践能力,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对深陷“佛系”误区的青年而言,更要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性,关注现实生活,反思人活着的本质意义。为此,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场所,要主动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因而,首当其冲的是要在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上下功夫,引导“佛系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而言,可通过引导其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使命、人的本质等相关论述,注重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内容深植其心,让他们深刻领悟到每个个体都是社会存在物,任何人都不可能抛开他物,剥离整个社会关系网而独立存在。个人的自由、无拘束是相对的,个人对生活所持有的随性、淡然及“无所谓”态度也应是有针对性的。从而,要引导“佛系青年”积极正视现实,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乐于参与社会生活,同时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能“四大皆空”,事事不为。其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青年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和“总钥匙”。[10]“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11]要引导“佛系青年”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人生定位,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促使其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不断增强自身主体性,探索、开辟成就自我的道路。再者,还要加强对“佛系青年”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其能客观辩证、乐观的看待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遭遇和挫折,不回避、不消沉,能就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就此放弃自我或止步不前。要让他们认识到,但凡人生皆有起有落,不能因一时困境而否定人生的全部,也不能因眼前的困难而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同时,还要“懂得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懂得工作与休闲的分寸感”,[12]在奋斗中获得幸福生活与灿烂人生。

佛家讲求看破红尘、不受世俗羁绊、坦然面对世间万物,本是一种平和、豁达的处世心态,但其被“佛系青年”“拿来”惯之以事事不争不抢、无欲无求、一切随缘,并将其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事方式,必然就另当别论了。换言之,这种充满惰性和平庸化的心理倾向容易使其越来越丧失自我主体意识及奋起拼搏的斗志,精神上的“流离失所”使其愈加“安分守己”且过分被动。更甚者,这种倾向还可能演化为一种心理暗示,使“佛系青年”将自我画地为牢,圈其所居,不破也不立,从而于无形中束缚个人的身心发展。不仅如此,懒于发表对公共事务的见解,甚至对有违伦理、不正之风也持以“得过且过”“无所谓”的态度,势必会导致整个公共领域的冷漠,甚而是一种“再封建化”,致社会为“一潭死水”。因此,如若任由“佛系”笼罩下的这种消极心态抑或预演为一种群体性的生活状态肆意“滋长”、蔓延,久而久之殃及的不仅是更多的青年人,还可能是整个社会。

(二)舆论向导: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的指明灯作用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8]他们的思想聚力越强大,心态越乐观、积极向上,理想信念越坚定,社会发展则越有活力,越能释放潜能,越加充满动力;反之,若是一种事事“无人问津”,人人无所作为、无所坚守和无所畏惧的心态或风气在社会中扩散开来,并蔓延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则其对于社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无形阻碍甚至抑制。

总而言之,“佛系青年”常常将自我“束之高阁”,对现实世界或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人际交往日益“边缘化”。

其次,作为舆论的主力军,主流媒体要能敏锐的观察时局动向,增强对社会舆情的敏感度、关注度,发挥其公信力强、权威性高的优势,引导“佛系青年”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热点事件,理性表达自身诉求,而不是盲目跟风和假借“佛系”标签。这一方面要求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平台要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客观的宣传播报和评价,同时就网络中时而“浮现”的一些碎片化信息要及时关注并适时做出官方“回应”,进行“拨乱反正”,避免其成为个别媒体或“草根”传播者为表达个人不满情绪或盲目迎合某些不良社会现象及消极言论的说辞。就红极一时的“佛系”来说,就有必要提请主流媒体对其进行恰当解读,引导“佛系青年”看清“佛家”遁入空门的本质,由此明辨“佛系”的是与非。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前青年较关心的教育、就业、婚恋等社会现实问题上,要求主流媒体实时提供和发布相关具有一定科学性和较为清晰化的数据分析或文字解读,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具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排解部分青年因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慌所产生的避世心理。

从而,通过舆论的多方面多领域正确引导及对媒体空间的净化,促使“佛系青年”揭开“佛系”面纱,转变思想认识,深入实践,实现从“佛系”向“奋斗系”的转化。

(三)实践锤炼:助力青年深入实践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13]他们需要有不负时代使命的共同担当,也要有直面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要鼓励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更要助力青年深入实践,知行合一,苦干实干,追逐人生理想。为此,还需要将广泛借助“外力”与激发青年“内力”相结合,以外促内,以内竖旗立志,帮助青年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因而,一是政府作为维护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后盾之一,要为青年筑牢政策支柱,帮助青年在社会中更好的立足与发展。例如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问题上,政府要密切关注企业招聘及青年就业现状,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重心的变化,适当从中给予倾斜性的政策支持或协调,鼓励青年积极就业、创业,迸发青年该有的拼劲与活力。同时,为帮助青年更好的参与、融入及适应社会,政府还应联合多方力量,为青年畅通渠道、搭建平台。通过推动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等各社会组织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青年进行实践锻炼以获取知识、练就本领提供训练营或实训场。二是全社会要为青年的成长、发展创造相对平等、宽松的环境,无论是在升学、就业、购房、养老等等问题上,社会都应为其营造较为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氛围,为其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企业应完善人才选拔、竞争机制,适当扩充就业岗位;社会组织要广泛开展青年社会实践或服务活动;学校要经常性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而家庭则应尽可能多的进行“全员性”集体活动,关心了解青年、支持鼓励青年。

c:Last December,the Post first reported that probes were being made in each of these cities,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the story.

此外,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帮助“佛系青年”“正确地醒吾身、知志向、明人生”[14],最终还要靠青年的自我觉醒,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全面认识、改造自我,不断提升自我。正如鲁迅所言:“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15]这对“佛系青年”来说,无疑是隔空的“呐喊”。由此,这也要求当代青年要自觉回归和感知、体验现实生活,而不仅仅只停留于思维领域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否定,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通过实践,人观念中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而人的任何需要、追求和理想目标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或获得。一言以蔽之,要汇聚多方力量助推“佛系青年”找准人生定位,重拾理想信念;同时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使其在社会实践、创造或辛勤付出过程中感受快乐及人生的意义,不断激发人生动力。

总而言之,当代青年应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拼搏向上的一代,他们应有明确的人生定位、人生目标以及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因而,加强对“佛系青年”人生观的引导也是现实所需,帮助他们驱散“佛系”阴霾,从“以自我为中心”“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误区中走出来,树立科学和正确的人生观,乐观面对现实生活,勇于磨砺和锻炼自我,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宇红,王志霞.现实表征 心理表征 语言表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4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4]陶志欢.“佛系”青年的生成机理与引导路径——以当代大学生为考察对象[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1):96.

[5]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J].中国青年研究,2018,(03):44.

[6]舒圣祥.“佛系青年”不过是新版“被垮掉的一代”[N].嘉兴日报,2017-12-25(002).

[7]刘念.也说“佛系青年”(民生观)[N].人民日报,2017-12-13(13).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6.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002).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4.

[12]张九海.“佛系”心态的三重解读[J].社科纵横,2018,(06):97.

[1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02).

[14]吴伟玲.“佛系文化”现象与青年责任观透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3):61.

[15]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40-341.

Misunderstanding of Life Outlook of “Buddha -like Youth ”and Its Guidance

CHEN Jing, ZHAO Bi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bstract :At the end of 2017,“Buddha-like youth”quickly became“popular”on various online platforms, becoming a“hot spot”and“focus”for a while.Part of the youths claim to be“Buddha-like”, which essentially reflects a spiritual outlook and state of mind that is content with mediocrity and passive inaction.Behind this seemingly freedom and indifference, it reflect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life outlook of“Buddha-like youth”in the purpose of life,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value of life.Through the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Factual representation”of this mis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reveals its hidden dangers, and thereby giving pointed guidance to“Buddha-like youth”based on theoretical guidanc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practical assistance of the perspectives, to help them establish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life, which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ome of the contemporary youths to walk out of the shadows of“Buddha-like”, fully participate in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self-life.

Key words :Buddha-like youth; outlook on life; guidance

中图分类号: D6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11-0144-04

收稿日期: 2019-07-24

作者简介: 陈静(1994-),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赵冰(1979-),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6D57)

(责任编辑 李 维)

标签:;  ;  ;  ;  

“佛系青年”人生观误区及其引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