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还是聚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_社区建设论文

控制还是聚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_社区建设论文

控制还是聚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社区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社区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媒体报道和一些领导人的工作报告中,我们的社会仿佛正在兴起一股“社区热”,“社区服务”、“社区居委会”、“社区便民店”、“社区大学”、“社区医院”、“社区志愿者”等等新名词和带有“社区”头衔的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社区”这个过去老百姓闻未所闻的名词成了人们日常口头用语。北京市最近要求所有家委会和街道居委会一律改为社区居委会。由此看来,我们现在似乎就生活在社区之中,社区就在我们的身边。这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社区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社区建设该如何开展呢?想必人们不甚了了,连那些埋头和热衷于社区建设的人可能也有这种情况。在此,笔者结合我国社区建设,从社会学角度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一、居委会是否就等同于社区?

我参加过一些由政府部门召开的社区建设专家研讨会,每次都有这样一个相同的感触:在许多人看来,社区建设就是将居委会改为社区的过程,当然有变化的是把几个居委会合并,就成了一个社区。事情就这么简单吗?我们先来看看社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与其他们许多社会学概念一样,“社区”也是一个舶来品。早在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F.)就发表了一部著名的社会学著作,叫《社区与社会》,提出“社区”这一概念,在德文中叫"Gemeinschaft",在英文中被翻译成Community。他跟同时代的其他著名社会学家一样,深受进化论影响,从宏观上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即社区和社会(德文是Gesellschaft),也就是说人类历史是从社区到社会的演进过程,就相当于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斯宾塞的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彼此关系非常密切、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团体。(陆学艺,1996)与社区相对应的是社会,则是由具有不同习俗、价值观念、靠契约维持关系、彼此有分工的异质性人口组成的。“人们在社区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人们在走进社会,如同走进他乡异国”。(滕尼斯,1999[1991])因此,人类从社区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过程。这是他同个时代的一个普遍的社会学思想,比如涂尔干认为,人类发展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功能越来越专的变迁过程,即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变迁过程,只是跟滕尼斯的提法不一样而已,实际上,滕尼斯的社区与涂尔干的机械团结有着相近的含义,滕尼斯的社会很接近涂尔干的有机团结。那么人们不禁会问,既然社区是指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一种社会形态,那么在我们当代社会,为什么还要提什么社区建设呢?这不是一种倒退、返祖和回归吗?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概念已经与滕尼斯的社区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没有完全抛弃其中的意思,比如人际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缺乏的。大众社会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批判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我们正处在一个非人性化的大众社会,具体表现为:尽管伴随科学技术进步而来的交通和通讯革命,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频繁;劳动分工的发达使人们变得更加相互依赖,但是个体之间的心理感觉却出现相反的变化,即越来越疏远。这里的原因何在呢?该理论继续指出,那是因为:在当代社会,“家庭和地方社群的古老而原始的团结纽带已经被摧毁;自古以来形成的地方观念的信仰受到了怀疑;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能取代它们的位置……结果,社会习俗知道德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有机的,而是全都表面化和细分化……个体丧失了前后一致的自我感,其焦虑不断增加,并且产生了对新信仰的渴望。”(丹尼尔·贝尔,2001[1988])在这么一个异化的社会里,人们寻找回归的感情依托,社区因此被人们所重视。在社区中,人们有着亲密的交往,有着情感和认同的归属,有着言论的自由,也有着参与社会的感受。按我的理解,社区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国家领域之间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1979)人们借助于社区,对国家领域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国家活动。另一方面国家也通过社区,与个体进行交往、对话,所以社区不是国家领域,是一个自治领域,当然也不是私人领域,不能干涉私人生活,而是一个充分发挥个人参与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性的领域。在那里没有强制,只有自愿的交往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自觉的社会认同和归属。

那么我们来看看居委会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社会团体?虽然表面上(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法律规定上)居委会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但是实际上却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延伸。这样的状况使居委会处于两难的困境状态:既不能完全承担起国家行政职能,又不能得到居民的充分认可,也不能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所以它们无法代表国家与市民进行有效的对话,也不能充分承接国家对社区的建设任务,又不能让居民充分地发挥主动性,无法培养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可和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现在的社区建设状态:居委会既不能调动国家投入资金健全社区的公共设施,又不能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的公共建设。实际上在西方国家,由于社区是一个完整的公共领域,对国家有着许多制约作用,比如通过选举制约行政当局,通过论坛影响行政当局,因此行政当局对社区的公共建设倾注非常多的精力,所以一个社区有着非常健全的公共设施。由于社区是一个公共领域,居民觉得社区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一方面通过社区可以影响国家行政决策,另一方面在社区中有种主人翁的感受,所以他们就非常乐意通过各种方式发展社区、健全社区,从而获得一种亲密的社会归属感觉。就拿美国为例,美国政府的大部分社会政策都是落实在社区层面上的:比如根据社区布局安排警力,利用社区建立警民共治基地,每个社区还有一个法院辩护委员会,各级政府根据不同社区的经济状况给予不同的经济支援,特别是给予贫困社区更多的经济帮助,另外还在各社区兴办各种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从经费上鼓励各种中间组织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鼓励私人和企业在社区捐资兴建各种公益设施等等。社区还是各种志愿者活动的场所,美国的志愿者分两类,一类是社会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还有一些退休人员,他们关心社会和城市发展,关心周围的人们,义务在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另一类是学校志愿者,一些学校强制规定,每个学生一定要到社区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者服务,完成不了规定时间内的义务劳动,是不能毕业的,因为这样的活动能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社会经验,也学到一定的基本技能。最后,还需提到的一点是,许多州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从事一些轻微的违法活动,将被强制去社区从事一定时间的服务活动,以示惩诫,最近有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的双胞胎女儿因在其家乡饮酒,违反当地的法律,面临着被强制到社区劳动一定时间的惩罚。总之,社区在美国,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社区的发展确实大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的大部分社区中,人们都能找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小书店、老人活动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儿童保护中心、兴趣俱乐部、园艺文化中心、自助团体等等,能享受到很便捷的生活和社会服务。

也许有人会说,世界各国的社区并不完全一样,不是一个模式,中国社区建设应该有中国的模式。此话不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社区精神,即它们是给每个人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或社会归属,在这里充分发挥个人的社会性。除非我们不这样认为,除非我们的社区建设不是为了这一点,那就另当别论。不过从社区的精神实质来看,社区确实不等同于居委会。

二、社区等同于单位吗?

有人对社区建设的理解是,社区是单位的替代物。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体制外空间的扩大,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不像在以前的单位制下,个人基本上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无法进行选择,调换工作、谈恋爱、结婚和离婚等都要经过单位同意才行,这样对国家管理社会非常有好处,单位实际上起到社会控制的功能。(李汉林,1992)而现在呢?人们不再为单位所束缚了,似乎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许多人离开了原先的单位,到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单位性质的地方工作,有的人成为老板,有的人成为雇员,单位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单位外的这部分人数在我们社会中日益壮大,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业以及国家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单位内的人数则出现减少趋势。于是就有人担心,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减弱了,社会会有可能出现不稳定和混乱,因此他们提出,之所以开展社区建设,目的是弥补单位衰落而产生的社会失控。所以,他们认为,社区就相当于单位,社区建设就是单位的重建和再造,通过这样的重组和再造,把每个人牢牢地控制起来。这更背离了社区的实质。

首先我们看到,这种控制社会的思维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社会只有通过有形的组织才能得到控制。实际上,保证社会稳定和有序,不只是单位这样一种方法,还可以有多种多样更好的方法。单纯的强制无法奠定确保社会和政局稳定的基础,只有自主的参与和配合,才有持久的社会稳定可言。社区确实有稳定的功能,但是这种稳定不是通过强制来实行的,而是基于大家的认可。所以社区首先是一种凝聚和聚合机制,通过公众的主动参与而出现的观念认可甚至认同,从而发挥其稳定功能。忽视了这一点,反而会使社区建设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实际上,想把社区建设当作单位的重组和再造,在现实中已经不可行了,缺乏制度、组织和经济基础。众所周知,单位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功能,是基于这样两点:一是单位之外没有其他社会空间(包括就业空间、社会组织空间和身份认可空间等等);二是单位是国家分配资源的唯一机制和组织,在城市社会,居民生老病死都是依靠单位,失去了单位,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或者说根本无立足之地,所以一旦被单位开除,那就如同掉进深渊。而现在则不一样了,尽管单位并没有完全消退,仍然在资源分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和社会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在以上两点上,社区都不具备。虽然社区不发达,居民生活不是很方便,但是居民并不是离开了社区就生存不下去了。我们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们就有了更多的就业、赚钱和生活机会,社区限制不了人们的手脚和行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隔壁邻居,住得很近,只有咫尺之遥,但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连姓甚名啥,彼此都说不清楚,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亲戚,却可以经常往来,电话不断,彼此相互关照,非常了解。与此同时,社区也不可能给人们提供单位所能提供的所有生老病死服务,许多人不是在社区内就业,人们对社区也有了很大的选择权,现在在此社区居住,今后可以选择到其他社区居住。那么有人也许会反问:按你这样理解,那么社区就没有建设的必要了,我们现在提社区建设是多余的话题了。其实不然。

三、我们为什么需要社区?

我们需要社区,跟单位制下单位对每个城市居民的需要来说,完全是两码事。单位是因为控制着各种资源而被人们所需要,随着改革开放拓宽了体制外社会空间后,人们对单位的需求在下降,但是人们对社区的需求却在增大。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社区对我们的意义有哪些方面不同于单位对我们的意义?

关于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问题,学术界确实有不同的看法。一派学者提出,随着城市化发展,社区将会逐步消失。这派学者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沃斯(Wirth,L.),他认为,城市化之所以带来社区的消失,是因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的,“由社会异质性的个人组成、较大规模、较高密度和永久性的聚落”,在城市中每个人要面对大规模、高密度和多样化的环境,唯一的选择就是适应各种规范,从而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上变得冷淡、粗暴和无情,人们感到非常的孤独和无援,同时,经济竞争和劳动分工使得家庭、学校、工作地点、朋友和亲属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生活发生分离,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分散在没有联系的人与地方之间,社区的作用在下降。而另一派学者却认为,正是由于城市化使大量人口集聚在一起,为社区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社会空间和基础,通过社区发展也能解决伴随城市化而来的多样化对社会秩序的解构问题。美国学者桑德斯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他批评了沃斯等人的社区消失论观点,而认为社区是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比较持久的社会互动系统,这种系统同样存在在城市之中。他从人、社会关系、社会团体、社会类群、次体系和主体系等6个层面剖析社会结构,认为社区是家庭、经济、政府、宗教、教育和媒体、卫生、福利及娱乐等主体构成的整体。芝加哥学派同样肯定了城市社区存在的必要性,只是他们从社区与社会阶层关系角度来分析社区的作用。帕克认为,社区是竞争的结果,竞争使强者占据城市有利的区位社区,而使弱者退居到区位差的社区,由于不同社区生活着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于是就形成不同特质的社区,社区的多样性就由此而生,比如就有富人社区和穷人社区之分。但是不管怎么不同,在西方国家,社区的功能是多样并且是很完整的:首先,社区是西方国家最小的政治活动单元,有自己的社区政治、政府,社区的事务可以通过选举来决定,每个社区居民都有权利参与本社区的选举,而每个政治家要获得全国选举的胜利,首先就要获得社区选举的胜利,所以他们也很关心社区的发展,从多方面帮助社区发展,否则的话,他们就很难获得社区居民的支持,更谈不上赢得全国竞选。而居民也首先是通过参与社区政治活动,以此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事务。其次,社区有着完备的经济服务功能,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居民的生活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便捷而完整的满足,每个社区都有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的公司、商场和其他经济组织,商家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把社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单元来考虑,他们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商品打进社区,在社区设立各种商店,特别是连锁店。再次,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最明显的是每个社区有自己的教堂,在欧美等国家,旅行者只要看到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教堂,就可以判断这里是一个社区,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教堂,就有多少个社区;由于社区与一定的利益阶层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社区与阶层的划分出现重叠现象,也就是说,同一个社区内的居民基本上属于同一个阶层,而不同社区生活着属于不同阶层的居民,而各个阶层不论在生活方式还是文化价值观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从而在社区上也表现同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属性。这都是社区的独特文化现象。最后,社区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俱乐部,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参与和交往需求,也促进社区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比如日本的社区叫团地,一个团地就相当于一个社区,每个团地的居民组成委员会,管理本团体内部的一些公共事情,比如清理环境卫生,就由委员会组成,居民义务参与,采取轮流的办法,把社区的环境搞得非常干净。这样的组织完全是自愿的,不是强迫的,这表明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依,也有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20世纪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西方国家实现了城市化,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并没有促使社区的消失,反而带动社区的飞跃发展。人们看到,与城市化相伴随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比如城市暴力、贫民窟等,这些问题都是发生在城市社区内部,需要通过发展社区内部机制加以解决。一般来说,一个社区内部存在的问题多少与该社区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完善的社区机制、良好的社区设施是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保证条件。另外,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了以前那种经济发展存在着高污染、贫富分化扩大、资源掠夺性使用等忽视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问题,直接损害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于是世界发展大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发展报告之中,该报告指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所有的人民更好地生活、提供日益增多的机会,其实质就是对收入和财富实行更平等的分配,以促使社会公正和生产效率,提高实际就业水平,更大程度地保证收入并扩大和改善教育、卫生、营养、住房及社会福利设施,以及保护环境。因此,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须同迅速的经济增长并驾齐驱,并且应切实减少现存的地区、部门和社会内部的不平等。”虽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社区就能得到解决,但是大部分问题在社区范围能得到解决或缓解,社区发展的好坏,最能表明能否直接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的人类发展观和思路,因为社区是人们生活中除家庭之外最直接接触的生活范围,社区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求而出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当然首先要直接关照人的生活需求,经济发展必须要考虑是否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是否关照到子孙后代的福祉等问题。所以,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因为社区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载体,同时社区也是调节和维系社会秩序的最基层社会单位。

同样,我们对社区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了。虽然社区走进我们的生活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或者说,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最近几年在听到“社区”这个新名词。不过,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已经将英文的Community这个名词译成“社区”,当时的社会学家已经在我国进行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比如梁漱溟在山东、李景汉在河北,力图重建农村社区。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话语来阐释社区的话,那么社区的许多内容对我们老百姓来讲都是很熟识的。实际上我国乡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区,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们能获得基本的生活服务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其范围是农村集贸市场辐射到的区域,集贸市场是社区的中心,其他活动是围绕着集贸市场进行的。解放前美国学者施坚雅在四川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社区结构是以集贸为中心形成的,不同等级的集贸就有相应不同等级的社区,集贸不仅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贸易活动,而且也提供社会交往、信息交流、文化娱乐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国的市场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范围,而且有重要的社会范围。……此后我把它叫作基层市场社区。我相信,有很好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不仅要把这种社区当作一种中间社会结构,而且也要当作一个文化载体——雷德菲尔德‘小传统’在中国的表现——来分析。”(施坚雅,1998)那么人们不禁会问,既然我们以前存在过,为什么又说社区走进我们百姓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社区,从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的乡村社区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新鲜事情,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或者说是改革开放催生了社区这一新鲜事物,拓展了社会新空间。

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是由政府或相当于政府的组织安排和计划的。在农村,是生产队、大队和人民公社组织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村民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的,连出门也得请假,需要公社出具证明,否则的话是非法的,要受到惩罚的。在城市,人们生活在单位里,每个城市居民都是有一定单位身份的,一个人的命运被紧紧地束缚在单位里,在单位里工作,没有工作的人也就没有单位,没有单位也就没有工作,而且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后不能随便调动,个人是没有权力提出调动的,即使提出来,也是不可能被批准的。不仅如此,一个人的生活也是要单位安排,结婚和离婚、孩子上学、上医院等需要单位开证明,而且所有其他生活也受单位管理和影响,单位定期给每个人做思想工作,还对每个人进行思想品德的鉴定,积极参与家庭纠纷的调解等等。一个人失去了单位,也就失去了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可是,现在就不同了,人们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和自由,不但单位可以选择你,你也可以选择单位,而且在单位之外还有更大的就业空间,除了原先的单位外,还可以到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部门工作,同时原先的那些单位也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改革,更多地引进市场机制,从这个单位调到那个单位,从单位内调到单位外,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合同制的实行,将就业关系契约化、规范化,界定了单位和就业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就业市场。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原先由单位控制的所有福利资源和其他生活资源也从市场上可以获得,比如住房改革、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等等,人们不一定单纯地依靠单位的供应了,像住房,单位已经停止免费供应(福利分房)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单位的依赖大大减弱,单位对个人的影响也在减少。所以有人说,在城市,人们已经从原先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了。从这里,我们看到,在政府(包括单位)之外,已经发育成一个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个人、企业、群体等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开发和发挥,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动力。

不仅个人和民间的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和开发,而且社会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激发,趋于多样化。在改革前的年代里,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人们不准去想好生活,除了想如何搞好工作之外,还是工作,“一生为革命”,追求生活享受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会受到严厉的批判和惩罚的。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人们在吃饱和穿暖后,在不断想着法子吃好、穿好和漂亮,还追求健美,除了有吃穿之外,还得不断寻求改善行,家庭轿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这还不够,许多人还想着法子出去旅游,国家每年专门规定了两个长假,鼓励大家去旅游,不仅要在国内游,而且还要去国外游,旅游经济、假日经济由此蓬勃发展,成为我国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这样的发展和变化,也给我们的社会提出了重构的问题。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综合国力得到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和变化,不仅职业、所有制和地区多样性,而且生活出现多样性,多样性的变化需要相应的机制将它们进行一定的整合和重构。显然,过去那套依托单位的整合机制已经失效了,尽管还有一些人对单位有一定的归属感,因为单位的资源并没有完全丢失,单位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在我们这个非常重视官本位的社会,单位身份还是被人所看重。但是人们并不是离开单位就不行了,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看重单位的身份了,单位意识开始谈化,单位也不可能对人们有多大的约束性了。特别是年轻人,更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更注重个性的张扬,在就业上不再追求一劳永逸的工作,实际上在这样快速变迁的社会,也不再存在这样的工作了。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社会发展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创造力和需求,是符合当今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潮流的。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和变迁还表现在城市生活上。城市是当代文明的体现,或者说带给人们丰富的现代文明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以非常快的速度得到发展,吸纳了多方人口,比如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人们跨城市流动频繁,外国人也纷纷涌进我们的城市,城市本身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居民的居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位大院的居住结构的衰落,更开放性的居住方式在兴起,在这种方式中,居民不是来自一个单位,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甚至不同地方,彼此原本没有任何亲近性的关系,现在居住一个院落内,甚至隔壁房间,但是却叫不上名字,也不来往,路上碰到或者点点头,有的甚至根本不打招呼。社会学研究表明,城市化发展,使得传统的社会交往原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社会以特殊性、扩散原则为交往原则,这样的交往原则表现在人们在地域、亲缘范围内进行交往,大家住在一起,就会非常亲密,彼此很了解,有一种亲密的“我们自己人”的认同感,但是在城市中人们的交往不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不再以特殊性、扩散性为原则,而是以专门性、普遍性为原则,更注重个人的隐私和爱好,愿意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而不会因为彼此住得近而有更多的交往机会,特别是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发展,更促进了远距离的交往。所以他们不会对居住在同一院子的人产生“我们是自己人”认同感。但是这样的交往并不意味着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比如街道)的人就不存在公共事业,也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彼此的交往,只是缺乏这样的交往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秩序和整合,至少会影响公共事业的发展。

显然,单位的整合机制不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了,但是,我们能否说,在这样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已找到了新的整合机制了呢?或者说,多样性的变化和发展就不需要一体化的秩序整合了呢?显然不是这样。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越来越使给每个人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变得更加稳定有序。怎么使社会有序,人类历史上有不同的模式,采用不同的机制,而且不同的社会领域也有不同的模式。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机制与过去很不相同了,在经济领域,逐渐减少计划的作用,而让市场机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在国家治理领域,人为因素在减少,法制的作用得到明显的加强;在社会领域,传统的人际关系还在发挥一定的影响,但是显然没有过去那么大了,特别是社会新空间的不断扩大,在单位机制减弱以及影响不到的社会范围,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整合机制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模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也逐渐地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怎么说社区对社会新空间来说是一种具有比较好和有效的整合机制呢?

上文已经指出过,改革开放后,城市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构变化是个人与单位、生活与工作的相对分离,每个人在就业单位外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空间,单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还是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唯一渠道。现在人们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也就有了更多的社会生活需求。那么人们不禁会问,市场都能满足各种需求,想买什么,就有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市场能解决所有社会生活需求问题吗?实际上,仅仅依靠市场,也是无法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的,首先,市场虽然给我们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但是它不能保证竞争能力的公平,没办法保护弱势群体。比如买东西,前提是要有钱,没有钱的人就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其次,市场不能满足公益事业的发展需求,公益事业往往是不赚钱的,即使由私人自愿供给公共物品,结果也会带来不足的问题,因为人们都会试着去免费搭便车,最后就没人愿意提供了。但是公共物品和服务是社会所需要的,比如维护社会秩序,就是市场所无能为力的,当然国家要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但是不能保证一定能完成得很好,还需要社会配合。再次,市场是逐利场,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利润为目的的场所,哪里有钱赚,那里的市场就会很大,这与社会的需求不一样,比如在一些人少的地方,仍然存在着各种社会需求,但是,不一定能吸引商家来投资。最后,市场更没有办法满足社会交往和情感方面的需要,但是人还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所有的交往需求就能通过与朋友亲戚的关系就能得到满足。所以,正如过去仅仅依靠单位不能解决好社会生活需求那样,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当改革开放使单位的许多职能交给市场解决的同时,市场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的缺失问题并没有解决,社会秩序、社会便利、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等的需求对于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城市居民来说,正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机制来解决和满足。人们就找到了社区,社区就能补充市场发展和单位弱化后而出现的社会需求满足办法缺失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社区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也证明了,在市场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很高的情况下,社区确实起到凝聚、整合居民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平台。

为了体现城市基层社会的自治性质,我国在城市组建了居委会和家委会,这基本上是计划体制时期的一种社会结构,体现的是计划体制时期对社会的控制方式,而忽略了对社会自身需求的满足。原先的居委会和家委会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准行政性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有关政府部门交办的任务,比如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民事调解以及党的基层组织活动等。在单位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居委会和家委会基本上起到补缺的作用,特别是家委会实际上就是单位的派生或衍生,因为家委会是一个单位在其家属区成立的相当于居委会功能的一种居民自治组织,家委会的管理成员也是本单位的离退休职工(有的还是在职职工),承担是单位的一部分社会性职能。居委会和家委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政府和单位下达的任务,而很少考虑居民的一些公共需求,比如如何积极地开发和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也很少去调动居民的自愿参与。与此同时,居委会和家委会也没有能力承担社区的所有功能,因为社区活动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需要多主体参与,居委会和家委会只能是社会活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主体而已,其他如物业公司、兴趣俱乐部、文化组织、商场等等也是社区活动的重要主体。

另一方面居委会和家委会的划分显得过小,没有办法覆盖现代意义上的社区范围,也就是说往往在一个社区范围有几个居委会或家委会,彼此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缺乏一种机制和组织参与整个社区的功能完善和发展问题,结果则是居民对社区的许多社会需求受到忽视,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比如,在一个居委会或家委会范围兴建一个公共设施(比如图书馆),显得有点奢侈,而且也不是一个居委会或家委会的财力所能承受的,但是对居民来说,确实非常急需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居委会或家委会不会去考虑兴建图书馆的问题,于是居民的公共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还有一种情况是这种居委会和家委会格局,也会带来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居委会和家委会管理范围过小,容易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把有限的资源分割使用,结果每个居委会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办更多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没有做好事,如果相对集中资源,就能办好所要办的事情。也就是说,过去的居委会和家委会并不是根据居民的公共利益和需求组建起来的,而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延伸政府的社会控制功能角度的。这样的居委会和家委会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不断拓宽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功能残缺不足或重叠的问题,也就是说,有的功能不全、太弱,特别在满足居民的需求方面就是这样,有的功能基本上不存在,还有的功能又出现重叠和多余等。社区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这样的不足和其他问题。

社区与居委会和家委会最大不同,就是不是一个人为的概念,而是一个带有自然生长和发展性质的社会生活体系,是由“一个居住在一个特定地域内的家庭建立的一种社会文化体系,这些居民利用这一体系在彼此间建立联系以解决由于居住在一个可界定的疆域内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满足共同的需求。”(蒋自强、史晋川,1996)请注意的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的”这一表述,更具体地说,这一定义表明的是人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定区域,就会产生许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于是就形成了社区,而不是随便把一些人划分在一块,然后就说这是一个社区,在一个社区中,许多关系不是外部人认为存在就存在,而是社区居民自己在生活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许多共同需求也是这样产生的,也就具有“不可避免产生”的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感到有必要为了解决这些共同面对的问题的需求,建立一定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来解决和满足。还有人认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社会活动共同体”,包括这样的要素:“1、以一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并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参加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2、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有一定界限的地域……3、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可以满足社区成员基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社会生活服务设施……4、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合社区生活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5、基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连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陆学艺,1996)不管上述定义存在怎样的不同,但是他们一致认为:社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体系,而不是人为地随便划分出来的,所以切忌人为地划分社区;其次社区满足的是公共面对的需求和问题,从经济、社会交往到文化方面都存在这样的公共需求和问题,因为具备一定数量的居民居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就会面临这样的公共需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居民或一个居民家庭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和需求,而且一定人数的居民还有一些共同的需求,比如交往、学习、公共场所等需求;再次社会是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而出现的,也就是说通过社区,能解决居民的大部分社会生活需求,或者说在社区范围内居民基本上能获得其需求的满足;最后,在社区内部人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交往和情感认同,这是基于平时的日常交往的基础上,因为人们居住在一起,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交道,在交往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友情,而对社区环境也是如此,从熟识到习惯和有感情,于是渐渐地就对社区产生一种认同感。尽管居委会也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但是有一点是不同,那就是居委会和家委会不是一种自然的生成,而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现象。所谓人为,就是不考虑居民的社会生活的便利和自成一体的特点,而是随意地把居民划归到一定的居委会和家委会。从这里看出,居委会和家委会仅仅是从便于政府管理的角度成立起来的,而社区是出自于居民的日常社会生活需求而形成的,显然社区比居委会和家委会更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划分社区的时候,不要像过去那样,政府感到怎样方便,就怎么划分,而要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便利,考虑到居民之间的生活互动关系以及公共社会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来确定社区,也就是说,所谓的划分,仅仅是对现实社区的准确确认和把握,然后才能完善社区职能,使社区成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协调居民与大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的重要中介机制和环节。这里我们很有必要对社区的具体功能给予详细的认识和分析。

具体地说,社区具有这样几方面功能:第一,给居民提供一个积极和自愿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场所。居民通过社区认识到大家的共同需求和利益,也就能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和活动,居民们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的环保、助残扶贫等公益活动,社区的许多公共事务问题都需要依靠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解决。比如社区的环境卫生,一方面需要社区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来保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家经常参与环境清洁活动,这是每个社区居民的义务。第二,提供便利和完善的社会生活和物质服务。在社区范围内,居民基本上能得到各种日常生活服务: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每个社区都有相应的商场;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每个社区也有一定的体育和其他娱乐设施;想满足兴趣爱好和社会交流,每个社区因此成立了各种俱乐部等。第三,提供有效的社会安全和秩序。在社区范围,人们确立了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并且通过一定的交往和互动,形成了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了社会安全和秩序。第四,培育人们的社会归属感,社区就是每个居民的家乡,他们在那里生活,大家都会有一种“自己人”的感觉和认同,回到社区有一种亲切感,对社区也有一种责任心。

显然,从这些职能角度看,我国城市社区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过去,我国城市不太重视社区的作用,认为居委会和家委会就能起到服务公共需求和利益的作用,现在人们才发现,它们在这方面的功能很弱或者空缺。发展城市社区,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不是我们给予“社区”命名就成为社区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育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社区当然需要建设,从组织和规划上给予重视,另一方面社区是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仅通过划片的方式是建不成社区的。现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城市,其社区建设就是将许多居委会或家委会进行合并,然后再在他们所谓的社区内部组建新的居委会,就算是社区了。这样做既忽视了社区是一个自然长成的社会生活体系,也忽视了社区建设和发展不能仅仅靠组建一个居委会或其他组织。实际上社区建设和发展主体多元化的,是各种主体不断互动和构建的结果,同时也为多种主体的需求提供多样的服务。

标签:;  ;  ;  ;  ;  ;  

控制还是聚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_社区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