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规律在中学数学CAI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律论文,中学数学论文,CA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根据感知的经验律 提供学生丰富的感知材料
感知的经验律,是指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觉就越完善,感知便越容易,也越有利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根据感知的经验律,在直观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尚不丰富,因此接受数学中较难理解的知识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作相应的数学课件,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
例1 数列的极限的“ε-N定义”。笔者制作了下列课件:
1.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放映)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如图1。
2.用《几何画板》考察下列数列的图象:
①a[,n]=1+(1/2[n]),b[,n]=1-(1/2[n])(图2—1);②c[,n]=1/n(图2—2)③d[,n]=(-1)[n+1]·(1/n)(图2—3);④e[,n]=(2+(-1)[n])/n(图2—4)。
比之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其优势在于:(1)色彩绚丽的画面, 诙谐的氛围,一下子引发了学生的兴趣。(2)可以把数列的通项随n变化的过程以及变化的方式动态地播放出来;(3)学生可以亲自参与, 用鼠标拖动图形中标注“拖我”的点,反复实践,看清细节,反复体验何谓“无限接近”;(4)通过简单的演示、实践、观察, 在丰富的教学素材中抓住事物的细微变化,发现其本质特征,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
2 根据感知的强度律 增强首次感知的强度
感知的强度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清晰地感知。如果感知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就不容易引起有效的感知。
例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本课件的使用方法是:
法一:①双击“转动”按钮,可驱动终边OP绕原点O转动, 从中动态地看到点P的坐标、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值在不断地变化, 而r的值是不变的;②双击“移动”按钮,可驱动点P在终边OP上移动,此时点P的坐标、r的值是不断变化的,而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值是不变的;③双击“复动”按钮,可使终边先转动,在各个象限分别闪停后,再使P点在终边上移动,完成上述运动的复合运动。
法二:让学生用鼠标拖动终边OP绕原点O转动,拖动点P在终边OP上移动。
这样,提供丰富的素材,强化学生的首次感知,便不难完成概念的意义建构:
——角α三角函数的值仅与角α的终边所在的位置有关;
——角α三角函数的值与点P 在角α的终边上的位置(除原点)无关;(这一点,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予以理性证明。)
——三角函数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角的二重性)。
——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透过“变”的表象,抓住“不变”的本质,乃是认识事物,把握规律之方法。
所有这些,都是以往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上述内容的棘手之处!
3 根据感知的差异律 从背景中突出感知的对象
感知的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对对象的感知就越清晰。
例3 三垂线定理。
教材中的插图是将已知平面画成水平位置(图4), 学生观察时往往会把特殊情形(如图中的PA处于铅直方向)当作一般情形,造成不合理地缩小概念,后果是学生以后遇到变式图形就会感到迷茫;或者造成不合理地扩大概念,将属于非本质属性的PA⊥AC,当成本质属性;将三垂线定理误写成“PA⊥AC,a⊥AC,则a⊥CP”,分不清各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制作了如图4所示的课件;①呈现静止的标准图形;②双击“转动”按钮,图形开始转动,呈现各种位置的变式图形;③双击“移动”按钮,直线a便沿AC移动。
这样,既提供标准图形,又提供变式图形,通过“转动”与“移动”,使被感知的对象——三垂线定理在其背景上得以凸现,从而引导学生摒弃非本质属性(位置、形状等),突出本质属性(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必同时垂直于平面内的某条直线,使学生获得几何图形在变换位置下的不变性质,从变到郴变,使学生在完成概念的意义建构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思维中的辩证分析能力。
4 根据感知的协同律 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
感知的协同律,是指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多种感觉器官协同参加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感知的效果。
例4 这节课是从折纸开始的: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在纸片上任意给定一点P, 然后折纸片,使纸片折后的圆弧恰好过P点。反复折,看一看, 折出来的图形像什么。
2.用《几何画板》演示(如图5—1)
3.原来,折出了一个椭圆!猜猜看,该椭圆是哪个点的轨迹(如图5—2),A是圆周上任意一点,O是圆心,该椭圆是AO连线与AP中垂线GD交点C的轨迹)。
4.点C的轨迹为什么是椭圆呢?(连PA,线段PA的中垂线GD 即为每次的拆痕,又是该椭圆的切线。故│CP│=│CA│,于是│CO│+│CP│=│CO│+│CA│=定值(圆O的半径R,且R>│OP│), 据椭圆的定义知,点C的轨迹是椭圆。O,P两点为该椭圆的焦点)。
5.引人入胜的实验:延长AO交圆O于点B,连BP,作BP的中垂线GE交GD于点G,交AB于点F。易知,点F也是该椭圆上的点。点G引起我们的兴趣,过点G作直线OP的垂线m。实验开始,远用计算机的度量功能,量出线段CO的长及点C到直线m的距离d, 并动态地演示:随着轨迹的生成,│CO│/d的值没有变化!至此, 学生恍然大悟:这个值就是该椭圆的离心率,直线m就是椭圆的相应于焦点O的准线。拖动点P, 看一看离心率的值对椭圆扁平程度的影响(图5—3)。
一节课下来,面对学生,笔者由衷地说:“椭圆的两种定义是如此和谐地统一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图形中!数学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5 根据感知的活动律 使刺激物呈现运动状态
感知的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刺激物呈现着运动状态来增强感知效果。一般来说,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人感知。
例5 二面角的概念。图6是一个可以任意转动的二面角。图形连续转动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感受,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化的印象。教学中,笔者还让学生亲自操作,随着鼠标的“双击
单击”,画面呈现“动画
静止”,学生得以反复观察在各个不同位置的二面角的图形特点,从而纠正长期形成的二维平面思维习惯,顺利地完成概念的意义构建过程。
例6 棱柱的侧面展开问题。
首先,展示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动画。
至此,可使学生看到直棱柱侧面的“展开”与“复位”的过程(图7—1),其侧面积公式唾手可得。然后问学生: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那么,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呢?(教学实践表明,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果真如此吗?向学生展示下列动画(图7—2),结论不言自明。随堂形成性测试及期中测试均表明,用上述动画比用传统教学方法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如前所述,CAI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笔者在应用感知规律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对CAI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悟:
1.随着计算机走进学校、家庭,教育也像经济一样走向“全球一体化”,教室在“缩小”,学校在“扩大”。我们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2.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而且,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促进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否则,用落后的教育思想指导,便会出现用“机灌”代替“人灌”的错误倾向。
3.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出现,都不是为了代替什么。我们绝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长处,而将CAI的功能过分地扩大, 正确的做法应是用CAI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积极的创新。因此,无论是CAI课件的制作,还是运用, 都应注意这样的几个“整合”:教学手段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育评价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