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雒城镇第二小学校 刘光琼
摘 要:“团队合作,三度教研”的校本研修方式,实现研修过程人人参与、研修成果人人分享,从不同纬度和广度将主题研究不断深入、不断透彻,关注教学模式、关注核心素养、关注微型课题,夯实了教研基础、突出教研了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三度教研”;广度教研;深度教研;效度教研
在构建多级教研网络中,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是最常见,最实用,最经济,最见效的,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教研的主阵地。我们学校一直重视教研这项工作,并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先后进行了说课比赛、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都是语数教师全部参与,行政担任评委,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教师都是以个体形式参赛,同伴之间的探讨思考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听课制度,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不够;评课的时间预留不够,教师的思维碰撞不够。
一、广度教研:从“个体”到“团队”
“三度教研”实现了研修过程人人参与、研修成果人人分享。这也是笔者所在学校在落实校本研修大环境下做出的积极尝试。
为了体现教研活动的成效,我校提倡“教研团体”的教研方式:即一人承担教学,众人参与研究。校本研修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所有组员参与其中,共同经历这三个层次。全校展示时,教研组的一位老师负责上课,一位老师负责介绍磨课经历,其余老师负责评课的方式来进行教研活动。这样有三个生动的“面”就围成了一个教研共同“体”。第一是老师们带着思考选主题,第二是带着疑问磨过程,第三是带着主题办教研。由此我们的课堂不再“平板”,它注入了这个团体老师所有的心血,配上了学生思维之花的绽放,使我们课堂变得更加 “立体”。
以中段语文组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一度教研:由组内6名教师共同选择研讨主题四年级上册“观察与发现”单元的一篇课文《蟋蟀的住宅》,每人各自备课,设计一份教案,再进行集中研究,形成一份凝聚所有组员智慧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召开课前会议,确定一名青年教师在组内上课,其他成员进行课堂观察分工。二度教研:承担上课的老师进行试讲,其余老师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认真听课,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观察。课后,教研组全体成员汇报观察结果,评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教学意见,进一步完善教案,进行深度磨课。三度教研:教研组在全校展示汇报,先前试讲的青年教师执教汇报课;再由教研组长介绍磨课经历《慢磨出好课》;组员自由发言,真诚评课。在“三度教研”中,由于全组教师全程参与,互动碰撞,每个组员对教学内容都有深度思考,教研时更具针对性。一个教研组就是一个研究成长共同体。团队教研,同伴互助,资源共享,这样的教研活动,每个教师既是首席参与者,又是第一受益者。
二、深度教研:从“零散”到“整合”。
为了让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找到了打开的“金钥匙”——深度研究:将延续主题、丰富内涵、完整过程开展教学活动为老师的教学打开思路,使教学的触须走得更深。
主题的延续性。为了把散落在身边的主题教研串联起来,老师们从不同纬度和广度将主题研究不断深入、不断透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数学教研组“简约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针对老师们指定的目标过于宽泛这一现象,其教研组就“目标简约”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发现经过几次这样针对性的活动,老师们的教学目标越来越明。遇到了好的开头,数学教研组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一鼓作气,又进行了“材料简约”和“过程简约”这两个教研活动。在这样层层深入的过程中,老师由起初的“徘徊”延伸到了“懂”简约。
“三度教研”引领教师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使课堂教学更精美、更完善、更高效。“三度教研”不仅会促使教师去思考一些平时不细想、不全想的环节,而且执教者会主动寻求同事的指点,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研究共同体。团队教研,同伴互助,资源共享,这样的教研活动,每个教师都有收获。也在不经意间形成了校园的和谐。因此,校本研修不仅是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它是我校实现“梦开始的地方”的主要抓手。
三、效度教研:从“形式”到“本质”
给予了教师后台的保障,提供了教师发展的方向,搭建了成功的平台,我校的校本教研更注重有效教研的“炼丹炉”——效度教研:关注教学模式、关注核心素养、关注微型课题。
我校的“三度教研”创新了传统校本研修重理论重讲座重测评、轻教师教学实际、忽略教师个人教学所需的形式,做到了研修内容紧扣教师、教学实际,紧接地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鲜活的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突破了传统校本研修参与面广但并非人人受益的局限,能让教师普遍受益。全校教师,人人投入三度教研,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修,互相学习,个体群体普遍受益,提升发展专业素质。突破了传统校本研修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局限,做到了深度研讨,能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效果显著的发展。教研组对一堂课的研究,至少在二——三周以上,至少经历独立备课、资源共享、试讲会诊、观课议课四个阶段,“实践——反思——研究——重构”走几个来回,这样一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方法的选择、策略的实施等就会有深度的思考,大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直面问题,在真诚的互动心态下认识自我,在真诚的团队合作中超越自我,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团队研究的能力互补共进,专业素质得很快提升。突破了传统校本研修听命于上级安排、教师被动参与、时紧时松的局限,三度教研紧扣教学实际,教师们都尝到了参与的甜头,因而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三度教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贯穿于每个学期,能保障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三度教研不是一次性的研修,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人们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一次就有可能产生一人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和联想。”在三度教研中,因为有了团队力量,同伴互助,凝聚着集体智慧,所以,这些经过打磨的课,精彩纷呈,保障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度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田沃土,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实行“三度”教研,优化课堂,不断提升教研品质,为老师们走上专业成长幸福路“保驾护航”。
论文作者:刘光琼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教师论文; 校本论文; 教研组论文; 教研活动论文; 老师论文; 专业论文; 深度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