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中所取得成果逐渐增多,国家经济实力与社会物质基础水平的极大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居住水平与居住环境的艺术观赏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与设计人员往往通过从整体层面上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结构的协调性、空间立体性与美观感受程度,从而实现对整体建筑工程艺术观赏性的优化提升,满足建筑业主的要求。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其重点在于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与把控,本文也对这一方向开展以下研究。
关键词: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对各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不同应用手法、搭配比例,会营造出风格迥异的建筑分布结构,并以此为美观展示渠道,赋予建筑业主与游览者强烈的建筑设计风格感受程度。总而言之,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指设计人员将各项空间构成元素视作为基础的建筑设计风格展示结构基础,通过将不同基础结构的搭配拼接,来实现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展示以及建筑结构艺术观赏性的提升。而本文则将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状况具象化,更为直观的阐述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
一、建筑空间与建筑结构概述
(二)二者的定义
首先,建筑空间主要指,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设计人员灵活运用、搭配各类建筑构成要素,从而搭建出的空间结构,建筑空间泛指内部建筑空间与外部建筑空间。而在内部建筑空间构成过程中,则需要应用门、窗、地面、屋顶等建筑构成元素。而在外部建筑空间构成过程中,则需要应用道路、树木等构成元素。
其次,建筑结构主要指,在建筑搭建过程中,运用各类结构组织(梁、墙体等)而共同搭建出的建筑体系,这一建筑体系需要具备适当的结构承载力、结构强度系数、稳定性等各项性能。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是指搭建建筑、维持建筑运行、承受各类作用力的体系,而建筑空间则是指在这一建筑体系内所分布的空间。
(二)二者之间的组合
首先,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竣工交付使用阶段中,建筑空间主要承担的责任与发挥的效用为:借助于各项物质材料,将建筑结构范围内所分布的空间进行划定隔离,并根据不同建筑空间的使用用途,来针对性使用相应的物质材料进行构建、隔离。此外,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设计风格的制定,也需要在不同建筑空间的使用用途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制定。
其次,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竣工交付使用阶段中,建筑结构主要承担的责任与发挥的效用为: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具体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及所配置墙体、梁等结构组织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
最后,在建筑空间与建筑结构二者之间相结合过程中,设计人员借助于线状、面状、质感等空间构成元素,在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使用用途的基础上,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美观性与艺术观赏性,并提高建筑空间与建筑结构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与协调性。换个角度讲,便是将二者之间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在微观角度上建筑空间满足建筑的使用用途,建筑结构符合建筑施工质量,而二者的结合则赋予了整体建筑设计方案更高的艺术观赏性与审美价值。
二、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一)点状空间构成元素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所应用最为常见的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为点状元素,且点状元素也是如线状元素、面状元素等其他空间构成元素的基础构成部分。例如线条是由诸多的点所共同构成,而面也是有多条线共同构成。总而言之,点状空间构成元素既是整体建筑设计方案中最为基础的空间构成元素,也是最为重要的空间构成元素。
而在建筑设计阶段中,点状空间构成元素则被普遍应用在提高整体设计方案协调性、凝聚性的方向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设计人员在整体建筑中心区域中以诸多的点状元素构成一条笔直居中的线状元素,而在线状元素两端则分布着诸多的点状元素,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分明的建筑空间结构。
(二)线状空间构成元素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建筑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往往通过对线状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来搭配出不同形状、比例的线条,并以此为基础,展示出整体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以及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例如设计人员借助于线状空间构成元素,将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以线条的形式进行搭配,或是以文字的形式直观展示整体设计方案的设计风格、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或是在建筑外墙体形状层面上展示出整体设计风格与设计观念。例如在我国著名地标建筑上海东方明珠塔的设计方案中,设计人员便充分应用了线状空间构成元素,东方明珠塔的主干时一根直径9米,高287米的现状空心擎天大柱。
此外,我国国家博物馆的入馆口,以及人民大会堂等地标性建筑物的入口处,便是由诸多现状空间构成元素共同构成。
(三)面状空间构成元素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所应用的面状空间构成元素,主要指对不同几何图形各水平面的整体应用,或是将不同几何图形的水平面作为建筑空间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不同几何图形水平面的拼接来充分展示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
例如我国沈阳市的盛京大剧院,整体建筑的外形酷似一颗光亮闪烁的钻石,由64个切割面共同构成。这便是设计人员借助于面状空间结构,通过搭配64面三角形水平面共同拼接而构成的,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此外,诸多古建筑也普遍应用了面状空间构成元素。例如在老挝香通寺的屋面结构中,便主要由长方体几何图形的水平面进行拼接构成的,并在屋面上雕刻了诸多光轮,实现了多不同面状空间构成元素的相互拼接、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艺术观赏性与审美价值。
(四)几何形体空间构成元素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笔者上述研究中,都是对点、线、面等平面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开展的研究,这些空间构成元素也是最为基础、常用的元素种类。但是在少部分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也会直接应用几何图形的立体形状作为空间构成元素。
例如在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设计阶段中,便是将整体建筑结构构建成三角锥体几何图形的立体结构,给人以视觉层面直观的震撼、冲击。而在卡塔尔首都所建立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便是设计者灵活运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等诸多几何形体空间构成元素所共同构成的。这一建筑不但形成了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还充分展示了阿拉伯传统文化精神,并稍许增添了几分柔和之气。
(五)质感空间构成元素的具体应用分析
相较于其他上述各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而言,质感空间构成元素主要被东亚文化圈内的建筑普遍应用。我国古代绝大部分建筑主要使用砖石与树木作为建筑施工材料。例如在我国故宫三大殿中,便是以木质构架为支撑,在木桩桩底都有时柱,而道路则用汉白玉、雕刻图案的石阶铺设。总体而言,用木料作为构架支撑赋予了故宫三大殿以威严、尊贵的感官感受,而雕刻云龙云凤、海浪流花的石阶与汉白玉栏板,则又赋予了整体建筑群一丝轻快、浪漫的设计意蕴。
三、总结
在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唯有对各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实现对建筑设计方案美观性、艺术性以及观赏性的进一步提升。而本文也对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常用的点状、线状、面状、几何形体与质感共计五类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情况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曾鑫.探析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27-29.
[2]吴淑海.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5-6.
论文作者:李浩,詹岐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建筑论文; 元素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线状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