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①数据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我国论文,自治区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省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越来越受知识驱动的全球经济中。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它对创新的意义则尤为突出。但是由于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这样的分布对于创新有怎样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哪些要素对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省域创新水平的评价
如何衡量一个区域的创新水平,学者提出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单一的指标来反映区域创新程度。通常选用的指标有专利(patent)、专利引用(patent citation)、新产品记录(innovation record)。一种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指数的方式来反映区域创新的程度。较为权威的创新指数有以下几个: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科特教授于上世纪末共同开发的用于从国家层次重点分析美国的创新能力和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的创新指数[1]1;欧盟委员会编制的用于评价欧盟27国及美、日等国创新能力的欧盟创新指数;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用以反映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创新能力的中国创新指数。与单一的指标相比。创新指数体系更能全面、多维度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鉴于本文研究的是我国31个省域的创新情况。故本文选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见图1)做为评价我国省域创新水平的依据。
图1 2007年度省域创新指数[1]46
二、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
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是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数的方式来实现的。
(一)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关于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很难用单一的指标反映。故本文综合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多方面的指标。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的形式综合反映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该指标体系共包含9个要素、26个指标(参见表1)。每个要素代表区域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中前3个要素代表区域高等教育的最为基本的特征,即规模、层次以及区域的渗透性;而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物力投入则从人财物3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情况;人才产出、知识产出、服务产出3个要素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反映了高等教育在人才、知识以及服务方面的产出情况。
(二)数据来源、指标的可比化处理及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指数计算
除高校科技园在孵企业总收入一个指标外。其他指标均选用了2007年的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及Web of Science引文库和CSSCI引文库。高校科技园在孵企业总收入数据来源于《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
三、高等教育分布及与创新分布的对照分析
本部分主要依据2007年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指数和2007年省域创新指数绘制了2007年高等教育省域分布图和2007年创新省域分布图。结果显示。两个分布图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水平存在某种程度的吻合,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创新水平也相对较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创新水平也相对降低。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不管是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还是在创新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2)我国东部沿海的绝大部分省份和内陆的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几个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都相对较高。而其他省域则相对较低。
(3)不均衡性相似。均表现为东中西的差距。不管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是创新水平都呈现出从东到西阶梯性递减的趋势。
尽管高等教育省域分布和创新省域分布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还是存在不同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如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是很高。而创新水平则相对较高。再如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算可以,但是创新水平则相对较低。
四、高等教育与创新关系的分析
前面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高等教育与创新呈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这种相似性是否隐含了高等教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度究竟如何?本研究借助于相关分析、曲线估计等统计方法来揭示这两者的定量关系,并进一步探索高等教育的哪些要素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一)高等教育与创新关系的定量分析
1.相关分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指数与区域创新指数散点图(见图3)显示,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区域创新水平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有提高的趋势,高等教育发展好的省市创新水平也相对较好,这是一般规律。当然也存在一些特例,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当的区域,区域创新指数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广东和辽宁、湖北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当,但区域创新则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省市:天津和四川、黑龙江、吉林、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当,但天津的区域创新则高于其他4个省市。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特例,本文不再做深入的研究。
进一步计算高等教育发展指数与区域城市创新指数person相关系数,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高到0.949,且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高等教育与城市创新高度正相关,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存在显著正效应。
2.曲线估计。为定量描述区域创新水平和高等教育影响的关系,特选择了线性模型、二次模型、三次模型等几个曲线估计方法对它们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3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2]的值都比较高,均高于0.9,说明3个模型的拟合效果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3次模型的R[2]最大,对原有数据的拟合效果最好,更能反映实际数据的趋势。故在此选用3次摸型拟合函数即r=54.3-1.76h+0.05h[2]-0.003h[3]来拟合区域创新指数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的关系,并绘制了拟合曲线(见图3)。
拟合曲线显示出高等教育与城市创新的关系:
(1)区域的创新水平受高等教育水平的影响,整体而言,随着高等教育创新水平的提高,区域创新水平有沿着3次拟合曲线提高的趋势。
(2)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弱势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的效益并不明显,体现在图3就是,在海南、西藏等省市区域的拟合线呈水平态势;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中间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的效益比较明显,体现在图3就是,从江西到浙江这个阶段拟合线呈直线: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势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效益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体现在图3就是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这个区域,拟合线呈抛物线。
(二)影响创新水平的高等教育的要素分析
以下主要通过对高等教育的26个指标与区域创新指数的相关分析(见表2)来揭示高等教育的哪些要素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结果显示除本科生占在校生的比值这一个指标外,高等教育的其余指标和区域创新指数都存着正相关,只是相关程度不同。高等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创新水平有重要影响:
(1)高等教育的规模、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创新有重要作用。从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反映规模的在校生数、毕业生总数与创新指数的相关系数都在0.65以上,说明这两个指标对创新具有较强的正效应,而这些指标代表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存量以及输出量,故显示高等教育规模对创新有较强的正效应。而研究生占在校生的比值、毕业生中研究生占比这两个指标与创新的相关系数也近似于0.7,说明这两个指标对创新具有较强的正效应,进一步反映出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即研究生的培养对创新具有显著作用。
(2)高等学校作为除企业以外的区域创新的另一主力军,它的人员配置、经费支持、物力支持对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人员方面,规模及学历层次显得尤为重要,专任教师、R&D人员与创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89,说明这两个规模指标对于创新有显著正相关性:而博士教师比例与创新的相关系数高达0.85,属于高度正相关,亦说明了创新的水平的高低与参与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很大关系。其次是在财力支持方面,教育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与创新的相关系数均近似于0.9,说明这两个对于创新有着正的推动效应,只是两者间的作用渠道有所不同,前者是先作用于人才培养进而影响创新,后者直接影响创新。最后是高等学校的物力基础对于创新也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在相关系数表中亦有反映,那就是学校的固定资产值与创新的相关系数高达0.84。
(3)知识、技术作为创新的原动力,高等学校作为它们主要生产机构对创新具有重大意义。高等学校的知识技术的产出主要包含论文、著作以及专利等,由相关系数表可以看出。代表这些产出的指标,如国外发文、CSSCI引文、出版科技著作、专利申请数等都与创新存在正相关。尤以专利申请数与创新的相关系数最高②,高达0.9。
(4)高等学校参与的创新活动对于区域创新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参与的创新活动主要有参与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课题研究、专利出售转化为创新动力、创办高校科技园孵化创新企业,体现这3个活动的指标为课题数、专利出售金额以及高校在孵企业总收入,3个指标与创新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尤以课题数与创新的相关系数高达0.89,说明这3个活动对于创新都有较高的正效应。
五、结论及建议
1.通过对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水平关系的研究发现: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水平具有相似的区域分布特征,我国东部绝大多数省份和中部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几个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都相对较高,而其他省市则相对较低。
(2)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整体而言,区域创新水平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增高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可通过一个3次拟合曲线表现出来。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弱势阶段。它的发展水平对于创新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中间阶段。其发展水平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呈线性增长趋势。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强势的区域。其发展水平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
(3)高等教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是高等教育规模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其次是人财物的投入。包含研发人员规模、研发人员学历水平、研发经费、物力基础。再就是知识技术产出。最后是高等学校直接参与的创新活动包含课题研究、出售专利、创办高校科技园等。
2.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加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省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各省市在人力资本、知识技术产出以及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各省市的创新水平。如何提高各省市的创新水平。进而推进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举措具有一定的意义。
(1)在多年教育经费投入不到GDP4%的情况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整体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使各省市在更高的科技资源基础上推进创新的发展。
(2)逐步缩小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新办教育及经费投入方面向弱势教育区域倾斜。加强省市间高等教育的合作,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实现强势区域对弱势区域的带动效应。
(3)加大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创新中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探讨的只是高等教育对于创新的一般规律。但是高等教育水平并不是决定创新水平的唯一因素,在文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规律外的一些特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近的一些省份。创新水平有较大出入,究竟是哪些要素造成了这些差距。相信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得到科学的答案。
注释:
①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下同。
②所谓专利申请数与创新的相关系数最高,是指在代表知识技术产出的各个指标与创新相关系数的比较中处于最高,代表知识技术产出的指标有四个:国外发文、CSSCI引文、出版科技著作、专利申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