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胜 (赣榆县金山镇卫生院 222115)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于单西药治疗相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等指标均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1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using a randomized,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n the sing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treatment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炎症性肠病属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最早在北美洲被发现,以后在全球均有报道。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于全球流行病学统计渐趋一致。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及免疫等多因素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关于本病的研究近年来极其活跃,均认为我国此病发病率的上升,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人民生活习惯改变有关[1]。笔者自2003—201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心得做一统计分析,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2003-2011年间门诊病人,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共85例,其中跟踪丢失12例,共入组73例,均符合有关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均有内窥镜检查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为38.5岁,病程1~16年,平均5.6年,初发病人25例,复治病人13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59岁,平均38.2岁,病程1~15年,平均5.5年,初发病人22例,复治病人13例。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柳氮磺胺吡啶1.5g tid po,重症者均加用糖皮质激素40~60mg/d,同时嘱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劳累,注意饮食等,治疗组另加用中药治疗,方选自拟方:药物组成如下:黄芪30g、白术10g、补骨脂10g、元胡9g、蒲黄9g、白头翁10g、黄连5g、五倍子6g、白芨6g,随机加减,如腹痛加用广木香,便血加用地榆炭、仙鹤草,腹胀满加用枳壳、厚朴,一剂二煎得药液400ml,每日上、下午各服150ml,100ml药液予以患者睡前排便后做保留灌肠。观察时间为8周。
1.3疗效观察标准 采用2001罗马会议制定的炎性肠病(IBD)疗效判定标准[2]:临床治愈,有效,无效。临床治愈标准为:患者症状消失;大便性状及镜检均正常,便次少于2次/日;内镜检查见肠粘膜病变消失,血管纹理清楚,色泽正常,活检无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性状好转,内镜检查见黏膜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无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及大便性状均无好转或好转不明显,内镜检查见病变黏膜基本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38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35例病人中临床治愈14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泄泻”、“久痢”范畴,主要为脾肾功能障碍和湿胜所致。病久,致正虚斜恋,脾病及肾,则脾肾两虚,脾阳不振,大肠滑而不固,,气虚无以推动血行,则见气滞血瘀,久而化瘀成痈,故治宜益气健脾温肾,清热解毒,燥湿,佐以行气化瘀,止泻生肌。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遗传和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参入,感染可能为本病的继发病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重用黄芪以补气,增强免疫功能,“气虚者难以起发,血少者难以收口”,黄芪对腐脓、托里、收口都有较好疗效,白术、补骨脂健脾温肾,增强免疫力,白头翁、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抑制肠道中的细菌繁殖,元胡、蒲黄行气化瘀,改善肠粘膜微循环,五倍子、白芨固涩止泻,生肌护膜,促进肠粘膜再生、修复[3]。现代医学认为,柳氮磺胺吡啶在结肠内由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5-ASA是治疗的有效成分,通过对肠粘膜鉴别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多个环节进行调节,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的合成,清楚氧自由基,抑制免疫反应。单用西药,疗程长,副反应多,结合中药治疗,能起到缩短疗程,增强疗效作用,在本组治疗中,采用了内服与灌肠相结合的方法,灌肠使药液直达病灶,可避免或减少消化液酸碱度及各种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使药物高浓度作用于病灶而起效;有的患者病变位置较高,单纯直肠给药不能完全达到病灶,配合内服可互补[4]。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于此同时,本治疗方法研究过程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重症病人,复治病人偏少,跟踪观察时间不够长等。待以后的临床治疗观察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07-2009.
[2]罗马消化疾病会议.关于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2001.
[3]朱文虎.特内痈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1例.山西中医,1989,5(5):24.
[4]金夏兰.中西医结合滴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4):221.
论文作者:陆元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治疗慢性论文; 粘膜论文; 磺胺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