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苏丹丹

瑞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浙江省 325200

摘要:目的:探讨该院术前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使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更加规范安全。方法:将2017年1~6月1927例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957例)和试验组(970例),常规组常规使用抗生素,试验组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并对2组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结果:常规组抗生素在切皮前0.5~1h之间使用的430例,试验组抗生素在切皮前0.5~1h使用的950例,常规组发生切口感染10例,试验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P<0.05,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使医护人员加强了预防用药意识,优化了手术室工作流程,对规范术前用药时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术前抗生素的规范应用,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术前抗生素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切口感染

我院护理部对手术治疗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目前我院的抗生素规范化使用合格率控制在 96%以上,其中抗生素给药时间为术前0.5-1h或者麻醉时给药,若术中出血量在1500mL以上或者手术耗时大于3h则可在术中再次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中抗生素预防用药时间应控制在24h以下,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可适当将给药总时长延长值48h左右;而对于手术耗时在2h以下的清洁手术患者术前仅需给药1次,由此可知,术前抗生素的合理规范使用意义重大,可直接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为了对术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927例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中,男1046例,平均年龄(33±16)岁,女881例,平均年龄(36±13)岁。急诊手术579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无任何感染情况。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给予抗生素至切片时间进行计算,同时对术后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案,主要为:术前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给予综合性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对医护人员加强抗生素相关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术前使用抗生素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手术时需要的相关器械设置,认真进行核对,辅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同时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术前0.5-1h给予抗生素治疗,实施严格的术前抗生素使用质量控制,每个月对所有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用药检查,并通过手术科室、手术室、护理部等给予积极的措施进行整改,保证抗生素使用规范化合格率大于96%[2]。

1.3观察指标

手术切口分类及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均以2010年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为依据。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见下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十分重大,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术前给予抗生素治疗可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1)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多半病情较为危急,心理负担过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类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及时同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方法、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逐渐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便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手术的治疗。

(2)相关医护人员对术前0.5-1h给予抗生素的概念往往较为模糊,因此,需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加强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术前抗生素用药的重视程度,同时依据《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的要求对药物的浓度、剂量、用法等严格掌握,熟悉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3)要求巡回护士对日常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对手术时需用的相关器械设置提前做好准备,手术治疗前的1天详细同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选择合理的溶媒;同时与病房护士需加强沟通交流,对手术室常用的药物提前备好;对病房交接工作与医嘱进行详细的查对,做好手术治疗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进行切皮前的0.5-1h保证抗生素能够正常使用[3]。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交流,将停工等待时间尽量缩短。

(5)观念,逐渐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另外,护理人员应与麻醉医师进行沟通,控制好用药时间,并在用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评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综上情况可知,术前给予抗生素可作为手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使得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减少其他部位感染情况,有利于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利于及时恢复患者身体健康。若手术治疗所需时间较长,需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抗生素的用量,通常情况下,等到缝合手术切口后不会出现细菌感染现象,因此,此时间段无需再次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因此,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时机十分重要,选择合理的给药时机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现象,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同样也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杰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14-15.

[2]刘宁海.择期结直肠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随机对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4(30):12-13.

[3]倪丽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7(4):24-25.

论文作者:苏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苏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