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论文_王莺子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论文_王莺子

王莺子

〔摘 要〕初中历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其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外,还能够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分析,来对初中历史学科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予以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 历史学科 意志品质

初中历史是历史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的教育表现,其是历史学科根据初中生的智力、思维、身心发展特点而为他们设置的符合他们认识的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是一面镜子,其在初中教学阶段的教育目的除了要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兼具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初中历史在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的作用,教师必须要加大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1 初中历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优势

1.1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坚强的意志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一名优秀初中生所应具备的基础品质。面对日渐增大的学生压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压力,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描述了古人所具备的坚强意志,例如“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内容中,讲述了张骞历经十三年出使西域,经历了种种困难,最终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未丢弃汉朝的“节”,完成出使使命。教师在此环节通过对张骞坚持不懈、不畏强权、坚定信念、永不言败的精神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目标,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都能够具有一颗坚持、执着的心,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支持。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其在学生、工作、生活当中的行为,做好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来帮助学生完成对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例如在进行《工业化的起步》内容学习时,可以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的工业发展与进步,来感受到我国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邓稼先、王进喜、袁隆平等新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任务,通过对他们甘愿为祖国进步与发展敢于付出一切的精神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3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适应力。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人才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确保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学习适应力的提升,以便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更加游刃有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华文化》内容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理念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教师要在教学时结合各个理念当中的精粹,来进行当时社会发展的总结,同时让学生也能够通过统观大局来看待事情,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2 初中历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对策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当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于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充分分析,来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体培养对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 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教学方法。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角度分析,榜样对于他们的影响作用非常之大。基于这点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对初中历史内容当中英雄人物的应用,来为学生构建起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实现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学时,主要讲述的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其中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出了重要力量。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通过对邓稼先、袁隆平等杰出科学家代表的着重讲述,来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科学家们为我国发展做出的贡献,让学能够对科学家们产生崇拜之情,以他们作为心目中的英雄去向他们学习,以实现对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及意志品质的激发。

2.2 以历史情境为氛围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对历史情境进行还原,好让学生更为细致、真实的感受到历史情境,在实现历史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匈奴的兴起和汉朝战争》教学时,教师只是单纯依靠对昭君出塞内容的讲解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一历史知识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模式,以影像、图片资料来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当时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并感受到昭君为缓解汉朝与匈奴关系而选择“出塞”的精神,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意志品质水平的提升。

2.3 以实践活动为途径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到历史内容,单纯依靠讲台上的照本宣科来完成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大对初中历史实践活动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升对历史知识的认同感。例如在进行《昌盛的秦汉文化》学习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造纸术、地动仪、活字印刷术等技术的发明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活字印刷术的实验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并实现对古代人的科学精神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起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作为历史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中的直接表现,其所能够得到教学效果不仅包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包括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历史教育内容都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素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素材加以科学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意志品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伟.初中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王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众志公学

论文作者:王莺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4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论文_王莺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