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投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淡马锡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的投资公司,成立于1974年。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淡马锡取得了骄人的投资业绩,为新加坡的腾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运营模式也受到各国政府与各大商学院关注。
笔者近日访问了淡马锡公司,对其投资企业进行了调研,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设若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各级国资委将围绕“管好资本”这四个字落实出资人职责。
认真分析淡马锡的经验,加强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对于我们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着力点之一:坚持创造长远价值的投资理念
淡马锡在1974年成立时拥有的投资组合总值为3.54亿新元,到201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末,其总值达到2150亿新元,并保持净现金状况。
成立以来,淡马锡实现的复合股东总回报率达到16%,而在2003年以后的投资为淡马锡实现了20%的年化回报率。在可持续基础上,淡马锡向股东派息并基于所得盈利纳税,直接进入新加坡政府的财政收入。
作为优秀的资产管理者,淡马锡的业绩首先得益于其投资理念。淡马锡董事长表示,“我们首先是从长远利益出发的所有者,为后代打造投资组合。”“作为积极的投资者与股东,我们专注于实现创造长远价值。”
过去十年间,淡马锡投资遵循四大主题:转型中的经济体、增长中的中产阶级、强化的比较优势、新兴的龙头企业。按照这些主题,淡马锡寻求建立能够创造长期回报的投资组合,采用经风险调整后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作为衡量整体投资回报的标准。
淡马锡的经验表明,在激烈的市场变动环境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一样可以保持良好的业绩回报。这对于中国下一步“管好资本”提供了正面的示范。国有资本进行投资,要追求高回报,但不能搞投机;要关注短期回报,更要兼顾长期价值。
着力点之二:建立权责分明的治理架构
尽管淡马锡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拥有,但是,政府对淡马锡的干预是有限的。同样,尽管淡马锡对许多投资公司拥有控股权,但淡马锡对这些公司的干预也是有限的。事实上,淡马锡的治理结构始终追求的是一种授权与守则之间的平衡。
淡马锡的董事会成员及CEO任免要得到总统同意,董事会也必须向总统定期汇报,但除非关系到淡马锡储备金的保护,不论是总统或政府,均不参与淡马锡的投资、出售或任何其他商业决策。同样,淡马锡对于自己投资的公司,也都由各公司董事会负责商业决策或运营,淡马锡并不直接参与。
笔者在访问淡马锡时,问及中国华能公司从淡马锡手中全资收购新加坡第三大发电企业——大士能源公司一事,其负责人表示,在选择收购中标者过程中,大士能源公司董事会按照商业原则进行操作,淡马锡并不具体参与。淡马锡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也影响了华能公司的管理方式。
在收购大士能源公司之后,华能公司不仅全部保留了大士能源公司的管理层,而且没有向其派遣任何中方的管理人员,对董事会也是在保留原有全部独立董事的基础上,少量增加若干华能董事。从实际运行效果上看,大士能源公司在被华能公司收购后保持了稳健快速的发展。
董事会在淡马锡治理过程中发挥核心决策作用,对公司长远战略目标、年度预算、财务报表、重大投资出售计划、重大融资建议等均有决策权。一般董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每次历时两天,而事实上在2013年3月之前的财年内就开过九次董事会会议。
淡马锡自成立以来始终与各类监管机构、多边组织合作,遵循主权财富基金“圣地亚哥原则”的披露标准和其他标准。自2004年起,淡马锡连续十年获得标准普尔和穆迪评级机构给予的3A评级。
淡马锡的经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必须坚持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成为适应市场竞争的主体。尽管政府具有所有权,但所有权要与经营权分离,在公司治理架构与日常运行上要遵循市场规则而不是行政规则,要透明、开放而不是模糊、封闭。
着力点之三:实施灵活的投资策略
淡马锡定期审核投资组合,保持充分灵活性,在有机会时对这些投资进行调整。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面,淡马锡投资的总额为1590亿新元,出售资产总值为1000亿新元。比如,2008年淡马锡就以42.35亿新元的价格将自己100%持有的大士能源公司股权卖给了中国华能公司。淡马锡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情况时说,之所以要出售大士股份,是为了优化资产配置,带来新的投资,产生规模效益。
近些年来,淡马锡增加了对能源、资源、科技、消费等领域的投资,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作为投资重点,密切关注城市化趋势、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带来的需求所产生的增长动力。比如淡马锡继续增持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权比例,增加在阿里巴巴的投资,还收购了北美一家全球云技术平台公司部分股权等。
为了拓展投资,淡马锡还增加了几个新投资平台。兰亭能源公司,专注于能源领域投资;海丽凯资本管理公司,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投资;祥峰投资公司,专注于为起步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另外,还有近10%的投资组合委托第三方基金管理。
在进行灵活的股权投资中,淡马锡注意管控风险。其风险管理架构包括以下三种:战略风险、业绩风险和运营风险。公司对这些风险有专人负责,并与管理层薪酬挂钩。公司采用淡马锡预期回报模型来模拟长期预期回报,打造多个信息技术平台以改进工作流程和风险防范。
淡马锡的经验表明,国有投资运营公司保持灵活的投资行为,合理控制风险,不论与私有资本还是外国资本合作,不论是投资本国项目还是外国项目,都能够获得有效的资本收益。
着力点之四:形成积极的机构价值观
淡马锡将自己的价值观归结为六个字,即“才、卓、尊、诚、协、信”,具体说,就是唯才是用、追求卓越、互相尊重、讲求诚信、团队协作和互信互助。这一价值观也成为淡马锡的精神特质和企业文化的基石。
积极的机构价值观是淡马锡履行国有资产管护者职责的最深刻最坚实保障。作为国家资产的投资运营者,淡马锡强调的原则是“人人都能投资,但我们的目标是为世世代代守护和增加财富”,在运营中强调“机构置于个人之上”。
在《淡马锡宪章》中,明确声明淡马锡是积极活跃的投资者与股东,是一家着眼未来的机构,是备受信赖的资产管护者。
淡马锡的经验表明,良好的企业价值观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健康运行的内核力量。这种价值观要强调国家利益至上,追求卓越行为。这种价值观是凝聚人才的力量,也是规范投资行为的准则。
着力点之五:保持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持续支持
淡马锡提出,“广大民众的福祉都与我们紧密相连,我们有责任通过回馈社会来体现淡马锡身为管护者的职责”,“培养人才、强化机构及贡献社群都是我们在投资以外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淡马锡在2003年制定了政策,每年将高于经风险调整后要求资本回报率的部分用于捐助社会。
鉴于财务管理和公益事业所需技能不同,2007年还专门成立了淡马锡信托基金会,负责独立监督管理淡马锡的慈善和捐赠事务。
目前,淡马锡教育基金会支持体育、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年轻人才培养计划,淡马锡国际基金会旨在推动区域奖学金与国际研究员奖学金计划,淡马锡关怀基金会提供资金用于社群建设、能力增强、自我提升和生活重建项目,还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基金会和具体计划。
据介绍,淡马锡基金会城市管理领袖项目就曾资助中国高级官员开展研修,分享新加坡在城市发展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淡马锡法律及监管部总监表示,“我们不仅投资于企业,也用心建立友谊、搭建桥梁、服务社群。”这些基金和项目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淡马锡的这种理念。
淡马锡的经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就要保持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持续关注。对于国有资本,公众不但期待其保值增值,也期待其最大限度地回馈社会。因此,大范围、多样化、持续性地公益事业投入,是建设受到社会认可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有效举措。
着力点之六:吸引专业化的精英管理团队
作为一家卓越的资产投资运营公司,淡马锡最核心的资产就是其卓越的员工队伍。尽管管理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但淡马锡的员工队伍很精干,不过450人。
这个员工队伍来自23个国家,多元文化融合,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精力充沛,才华横溢,体现了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特征。笔者在淡马锡访问交流期间,深深感受到其团队的昂扬精神和专业素质。
淡马锡的精英管理团队不仅体现在其执行层,更体现在其董事会。
截至到2013年3月底,淡马锡的董事会有10名成员,其中的大部分是非执行的独立董事,他们均为来自私营企业的商界领袖,其中包括金融、法律、航运等不同领域的资深管理者。
淡马锡的经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核心资产就是其精英人才。能否采取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留住用好具有远大抱负和专业水平的一流人才,决定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竞争力。
国有资本是国有经济的资本化形态,国有经济是国有资本的实体化形态,国有企业则是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的主要载体。
为了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核心就要抓住“资本的管理”。这其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建设就居于重要位置。
当前,我国的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就是要按照中央精神,坚持国有资本布局的战略化、国有资本治理的市场化、国有资本投资的国际化、国有资本受益广泛化、国有资本信息的透明化,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突破各种观念束缚和利益藩篱,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本管理的新道路。
而在这条道路之上,相信新加坡淡马锡以往的经验能够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标签:淡马锡论文;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论文; 投资论文; 董事会论文; 投资组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