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预算在工作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论文_樊念

浅谈工程预算在工作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论文_樊念

湖北东风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建设工程的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各个建设单位在控制建设质量的同时,开始加强对建设成本的管理,其中就包括了工程预算工作。工程预算主要是对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一定的预估,预算结果关系着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如果工程预算出现问题,工程建设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对建设单位的收益及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工程预算在工作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旨在实现工程预算管理的最优化,为企业科学、持续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工程预算;弊端;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概预算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成本、质量与实施进度,直接决定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实施详细编写工程概预算、规范工程概预算管理程序、加强对建筑设计工作的监管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用于解决在建筑施工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大建筑企业项目的利润收益。

1 工程预算工作中的主要弊端

1.1 工程预算方法比较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但在进行工程预算制定的时候,所采用的工程定额标准、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等相应规范都比较落后,需要定期开展定额换算的工作,导致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以及造价管理缺乏力度。此外,就当前我国工程预算使用的方法而言,依旧采用的是静态法,虽然使用较为广泛也具备一定的价值,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此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和施工企业的需求。

1.2缺乏综合性的预算管理思想

我国预算管理目前还基本处于阶段性管理的模式中,因而缺少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同时,相关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之间缺少一套统一的、系统的造价管理标准,在交流沟通方面也比较匮乏,很少的参与到投资决策的分析过程中去。再设计阶段,相关的设计单位虽然对工程概算进行了精细化的预算,但是因为缺少对造价指标的约束,因此,造成投资变高以及设计保守的现象发生。

1.3预算管理工作者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

大多数的建设单位都是自我进行工程预结算的审核,自我的组织建设以及实行相关的监督管理,因此,各建设单位只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才来担任该项工作,才能进行有效的工程预算以及管理工作。但是在建设单位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大型的企业具备相关的条件外,大多数的企业是不具备该方面能力的,缺少专业的预算以及预算管理人员。相对与工程的其他岗位来说,预算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通常在工程开始建设时才聘请相关人员,而等相关人员刚刚熟悉岗位工作业务后,工程也就要到交付阶段,该项业务被终止。若是预算的管理人员不能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那么就不能更有效的开展工作,不仅不能预算管理、造价控制提供便利条件,还可能给工程建设造成阻碍,影响工程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2.1更新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的目的在于为了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企业要明确各单位的目标,实现企业预算的综合性管理,使企业的员工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和员工自我约束的积极作用。预算管理能使我国的建筑业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在建筑工程企业中要做好预算的监督和校审工作

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工程的预算中,为了减小误差,工程预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为的误差要对工程预算进行监督,做好监督和校审的工作。要明确工程预算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做到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身上,审核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预算经验以免在预算过程中出现差错。

2.3要加强工程预算的统筹管理

预算管理要分为全面的预算部门和预算的管理部门,全面的预算部门对工程的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预算管理部门是对预算的日常任务工作进行落实。在工程的预算工作中要注意对工程的目标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对工程的预算做出及时的调整以免发生较大的失误,为了保证工程目标的顺利实施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划分处理。

2.4建立并完善工程预算的预警体系

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关系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每个运行环节。通过建立并完善工程预算的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出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减少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完成工程预算的工作。当发生无算开支或超算开支的情况时,一定要根据有关的规范标准严格进行处理。在具体的施工阶段,尽可能合理利用施工材料以及相应的设施,降低工程成本的投入。对于上述发生的情况,一定要重建预算预警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最终达成工程预算管理的目的。

2.5强化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在预算以及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若是工作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不能够满足造价的需求,那么在独立的处理工程建设以及工程技术的经济问题时,就不能果断良好的解决,也不能更好的控制工程的造价,更无法组织好各项目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预算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把好预算的第一道关。对于缺乏项目监管能力可是有要进行施工建设的单位,应当将此项工作委托于相关的权威部门进行代理执行,若是条件允许,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构是最为有效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预算在工程建设的经济主线,它能够决定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加强预算管理,就要抓住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使管理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秀杰.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2]谢秀杰.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3]刘振军,陆效俊.论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论文作者:樊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浅谈工程预算在工作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论文_樊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