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晖[1]2012年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大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调节自身,使之与社会保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能力,不但包括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能力,还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适应能力,如学习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适应能力、职业发展适应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利于其生存、健康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因此在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必须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入手,研究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行性建议。文章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概述,通过对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本课题研究的突破点,并阐述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其次,较为全面地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及结构,并分析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再次,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情况的评价,了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不足,并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最后,根据大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从高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四个角度入手探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对策。
李盼[2]2011年在《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社会适应能力目标达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社会适应能力目标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五大教学目标之一,随着叁维健康观、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新纲要中提出了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无疑是一大突破与进步,也凸现了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在高校云集的上海,体育课程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又存在怎样的问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可行的对策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达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依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上海市18所高校,630位学生,54位教师,18位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相关的指标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学生对社会适应学习内容的认知情况总体上呈现较好的状态,但是对人际关系与体育道德两方面的认知有所欠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视度普遍较高。2体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已经开始进入体育教育的操作顺序,但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3通过大学生主管评价的统计分析表明,体育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达成总体上比较好,但是要重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男生在人际交往、竞争意识和获取体育健康知识方面要好于女生;叁类学校中,普通高校的情况比较好,高职院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缺乏自主提高的意识和家庭社会对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5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社会、家庭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学校领导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师未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学生体育基础差、缺乏相应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和缺乏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6个方面。6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育中宜采取以下措施:组织多样的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在体育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实施挫折教育激励学生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有针对性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在体育教育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深入贯彻高校指导纲要,主动积极的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中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3建立公平竞争的体育环境,培养竞争、合作精神;4组织学习和实践体育竞赛规则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5实施挫折教育,激励学生意志品质;6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管理,培养学生独立生活、主动学习的能力。
刘培军[3]2015年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趋严重,民族地区高校尤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大多为本地生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民族乡镇的农村地区。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差异性以及高校缺乏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致使有相当部分同学在适应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过程中遇到一些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引起的困难。适应大学学习成为了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学生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其适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业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牵涉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质量。因此,关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很有必要。本论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第一、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要素有哪些?民族地区高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如何?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有无差异?第二、对于不同的背景变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何特征?有哪些背景因素与学习适应性显着相关?其对学习适应性的解释力有多大?在相同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上有无差异?第叁、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高校应如何帮助或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本论文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广西15所普通本科院校抽取了3700位问卷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054份。访谈以半开放式访谈为主,访谈对象为学生21人(汉族9人,少数民族12人),一线辅导员5人,科任教师5人。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倾向从“能力”视角解读“学习适应性”,把学习适应性视作学习适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法与能力”、“自我认知与心理”、“学校教学与管理”和“学习环境与社交”这五个层面的调节与改善的能力。整体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位于中等稍偏下水平,特别是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认知、心理状况、教学管理适应以及对社会环境适应这六个维度上接近低水平;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在背景变量中,不同“性别”、“民族”、“大学类型”、“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交流用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显着;其中,“家庭经济条件”、“教养方式”、“家庭交流用语”、“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所在地”等11个变量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着相关,且“家庭经济条件”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最强预测变量。在某些相同背景下,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也有显着差异,诸如:一年级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父母职业为农民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在中间层次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等等。在另一些相同背景下,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着差异,诸如:父母职业社会地位较高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富裕、基本温饱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独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等等。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者提出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四方面对策建议:首先,学生自身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对环境的适应力。其次,辅导员要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特点,要关注贫困生,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再次,科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设计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内容与学业评价标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适当开展对学生先有学习经验的研究。最后,大学管理者要优化管理服务,健全各类咨询服务体系,创建学生学业支持中心,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
杨光平[4]2002年在《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培养意义。该部分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涵义、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指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改变自己以顺应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并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从而达到自己较高目标的能力。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并论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状况及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学习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四个方面的社会调查,统计、归纳了调查数据和结果,分析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状况,探索了形成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问题和原因。 第叁部分: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该部分主要是论述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重要影响的四个因素:意识观念因素、环境因素、知识智能结构因素、素质水平因素。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出发阐述了意识观念具有超时性、导向性、支配性。意识观念可以决定一个人发展变化的方向;意识观念在关键时刻起着支配作用。它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 其次,重点从社会时代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交环境论述了环境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深刻影响,从而得出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才的成长。 再次,分析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阐明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指出了知 识智能结构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关键影响。 最后,从分析人的政治素质、知识和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等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密切联系入手,指出素质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它对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 第四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对策。该部分主要是就当代大学生社 会适应能力的状况及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重点 树立四个观念(道德观念、竟争观念、科学观念、终生学习观念)、培养叁个意识(教育全 球化意识、自我意识、合作意识)、锻炼和培养八个主要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往 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预感能力、应变能力、反思 能力)、强化和培养叁个重要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身心素质)。并结合当代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点对四个观念、叁个意识、八个主要能力和叁个重要素质的培养 分别进行了论述。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张茂玻[5]2009年在《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文中提出人们在生存和工作中有赖于社会力量和周围的人。而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形成了挑战。面对各种挑战,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能否及时地从原有环境中解脱出来,调整自己以便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这就涉及到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因此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的主要能力之一。对环境适应快的人,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对环境适应慢的人就容易失去许多宝贵的发展良机。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还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有人说大学生是国家、社会、民族的希望,发展的主要栋梁,因为知识分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先进的科学理念与价值方向。知识分子能提高社会生产率,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说,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前途。因此,社会各界开始思考与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引发的学生社会适应性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一个热点。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已成为当前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本身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所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性问题,更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从这个方面来看,社会适应性研究,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高职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大问题,需要我们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尽快缩短社会适应期,在社会竞争上占有优势,也就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上,将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入手,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研究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还希望能从对四川高职院校的学生调查中找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所学理论,参考相关文献着述,突破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能对我国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形成可行性的方案。论文主要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从国内外的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引出了我们研究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这一个问题。并从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个人发展的角度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来看,提出了这一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该部分还回顾了适应、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等相关概念,为下一步探讨研究在校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做好理论准备。本文主要基于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思路,主要采取对四川的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现有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希望能够突破前人大量研究社会适应性的宏观研究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问题。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简单来说,就是在高校中进行的关于职业技术方面能力培养的专门教育。高职教育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合岗实用的高技能应用性的人才。除此之外,本章还指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与大专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大专多指学历上的概念,而高职是从类型上划分的。我国高职与中职教育虽然在类型上同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但高职教育处于更高的等级和层次。二者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上的要求有明显的不同。最后本章简单列举了我国高职教育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等不同国家的高职教育的区别。第叁章基于对我国四川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研,在介绍调查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在校高职生的社会适应情况、高职优秀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情况、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以及教师对高职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认识,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校园环境、他人和文化叁方面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指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第四章主要针对第叁章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叁个方面探讨了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措施。对学校而言,要全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塑教育观、完善制度建设、做好平台搭建。对教师而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前人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探索在校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找到有效途径。主要想从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中找到突破口,从而形成有效途径。
李泽[6]2016年在《体育舞蹈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当代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能否成功的踏入社会、融入社会,这与大学生所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在如今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下,单凭一纸文凭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且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关注度高,社会接受能力和承压能力较差,长时间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少与他人沟通合作,大学毕业后适应社会难度大。体育舞蹈这个新兴的项目对大学生群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不仅从理论层面更系统、更科学的丰富了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科研体系,使人们对体育舞蹈运动的健身、健心价值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科学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上,为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大学生体育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全球化经济、科技发展速度稳步提升,对当下所有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方法,笔者以体育舞蹈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就其对现代大学生就业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西安体育学院社体专业与人体科学专业专业的2013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9周的教学实验,以陕西省部分高校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与体育舞蹈方面的专家为调查访问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高校近年来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调查,了解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开设9周的体育舞蹈课程,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职业选择明确性显着提升,2.学习适应能力、身心症状表现实验前后有所改善,但是改善提高的幅度不大;3.生活自理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能力P值均大于0.05,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没有明显改善与提高;4.在高校大学生课程中参与体育舞蹈训练,大大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5.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进一步探讨优化,以此更加贴合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特点,从而,使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对我国的当代大学教育起到更为广泛以及深远的作用。
景亚萍[7]2015年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培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与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http://www.moe.gov.cn),2014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6593671人,招生数量7213987人。其中,财经类高校毕业生为627185人,所占总体比例为9.51%;招生数量为708136人,所占总体比例为9.82%。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历史就业人数及招生规模将达到一个新高点。大学生扩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如何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广泛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是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自从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根据中国首家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的专业公司麦克思对本科大学生综合能力及就业情况的调查来看,自2011届本科毕业生以来逐届呈下降趋势,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仅为53%,呈现应届毕业生找不到满意专业岗位,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麦克思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调查财经类院校大学生能力情况显示,大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达不到工作的实际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综合能力亟待提升。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将有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本文以财经类高校为例,选取12所地方财经类高校,对其在校本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索性和创新性地研究,有着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另外,本文所涉及到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研究,都是指财经类院校本科大学生综合能力研究。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如下:(1)大学生综合能力结构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多因素理论,从多层面和多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要素,结合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相关定义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发展的需求,从教师、学生、社会视角考察研究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并征询相关来自高校、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单位方面的专家意见,根据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构建了具有22个二级能力指标的本科大学生综合能力结构体系。(2)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研究在建立大学生综合能力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方法确定能力指标(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特征聚类方法建立集成评价方法,来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测。(3)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本文基于能力培养视角,设计实验教学软件,强调采用实验教学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以财经类高校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软件为例,研究了其设计理念、功能模块以及实验流程、功能界面的实现、系统的实施过程,设计了基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软件。利用Probit模型,对基于实验教学软件的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本文深入研究了采用虚拟实验方法对大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创业能力进行培养的问题,并构建了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虚拟实验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效果。(4)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对策研究针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结构体系中的各个综合能力指标,提出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从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及社会评价的角度出发探索新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结构体系,将高校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与社会评价体系相联系,从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大学生综合能力结构体系,打造了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该课程于2011年在贵州财经大学开始实施,现参加本课程学生人数已达17000余人,在贵州省高校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2)本文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采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提出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集成评价方法。(3)本文提出了采用实验教学系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设计了实验教学系统,并于2012年在贵州财经大学首次实施,同用友新道科技公司进行联合开发进一步整合实验教学系统。此成果在贵州省大学城进行了较好的推广应用,受到同行高校、政府机构、企业等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评价了基于实验教学系统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绩效。(4)针对网络调查问卷容易存在缺失数据的问题,本文将最大期望值算法(EM)与朴素贝叶斯算法(NB)进行结合,提出EM-NB算法,运用EM-NB算法处理网络调查的缺失数据。
赵琳[8]2007年在《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已经成为把握国家命运的命脉所在,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科学技术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教育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能力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手段。知识经济时代,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素质特点,只有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形成规律,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和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深刻认识、自觉担当肩负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论题入手,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抛砖引玉。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成功的心理素质教育,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正确认识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合理运用心理素质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成功塑造完美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素质,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祖国的建设中有责任感、有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笪学军[9]2005年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构成。通过查阅已有成果及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实践能力弱等。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强化认知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大“叁自”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最终促使大学生顺利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D]. 丁晖.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2]. 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社会适应能力目标达成与对策[D]. 李盼. 上海体育学院. 2011
[3].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刘培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D]. 杨光平.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5]. 略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D]. 张茂玻.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6]. 体育舞蹈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李泽. 西安体育学院. 2016
[7]. 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培养体系研究[D]. 景亚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5
[8].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 赵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9].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 笪学军. 河海大学. 2005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社会适应能力论文; 适应能力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汉族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