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舟文[1]2008年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且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西北地区农业用水占经济用水85%以上,严重挤占工业、生活乃至生态用水,阻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冲突的基础上,指出为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结构: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节水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农业节水转移可以改善水资源利用现状;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探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途径,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激励模式,并指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本章在描述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二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及非农用水。并进一步对冲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章: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西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估算。通过建立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人口承载能力预测模型,对不同农业节水转移方案下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通过一定比例农业节水转移是可以承载起未来人口预估数的,今后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尤其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并通过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加快农业节水有偿转移的步伐。第四章:水约束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引入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极低,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今后应当加强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五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分析。在指出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农业用水结构与农业产值结构的相关关系及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程度等方面探讨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第六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激励模式。为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自觉参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使得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能够符合水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本章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叁元市场驱动的激励模式。第七章:水资源约束下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本章提出如下相关对策建议:大力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努力构建流域统一管理体制、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建设等等。
秦燕[2]2007年在《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并以甘肃定西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说明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运用于农业,界定了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明确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建了由农业要素、农业产业组织、产业主体市场运作能力以及产业支持体系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实质、主体和产业支持体系,指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应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规律所指明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方向,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立足于区域自然禀赋等初级竞争要素之上的区域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区域农业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农业结构调整主体:初期应发挥产业链纵向组织化对区域农业产业链形成的激发作用,以下游加销环节的主体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通过上下游环节的纵向组织化,逐步带动小农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向现代农业生产者的转变,进而刺激区域产业链雏形的产生,同时在此过程中不忽视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育;当区域农业已形成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较为合理的农业产业链显现雏形时,应在从更大的范围、更广泛的领域,以更丰富的形式加强产业链纵向组织化的同时,侧重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产业支持体系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根据产业支持体系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开展重点不同的工作。最后运用上述理论对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
张芳芳[3]2007年在《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退耕工程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重要切入点,是扭转该区域生念环境恶化趋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这也是退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就县域经济的发展看,促进农牧民的增收,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退耕还林不仅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论文以陇南市成县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系统地分析了成县资源子系统、坏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成县退耕还林的过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成县农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结构整体调整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策略。正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的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综合阐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国内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二部分研究了成县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资源坏境基础,指出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相对落后的社会状态是成县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底蕴,并进一步阐明资源赋存状况、生态环境底质与偏好种植业的农业结构状况难以耦合,因此必须结合退耕进行结构调整。第叁部分,应用大量详实的资料、图文并茂的可视化表达方式,系统分析了1999-2005年间成县退耕还林的过程,勾勒出“规模大、分布广、树种全、模式多”的成县退耕还林特征,并指出退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体不明、重退轻管、科技缺失、弄虚作假等。第四部分对成县农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农业结构存在种植业传统不强、林业优势不优、牧业薄弱等问题。第五部分对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耦合关系行进了分析: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无论是退耕还是农业结构调整,都必须是建构在土地优化开发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退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又为退耕的科学实施提供了保障。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高度耦合,最终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应用大量的资料对成县1999-2005年间退耕过程中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典型乡镇结构调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部分主要探讨了成县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进行区域功能科学定位,优化区域土地功能布局;进行制度创新,深化生态建设体制改革;提高人口素质,培植科技优势;结合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第七部分为主要结论。
张刘雁[4]2016年在《茶陵县界首镇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之根本。茶陵县界首镇如何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具备战略性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可以达到农业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农业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不但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经济效益,给当地的农民增加更多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当地人的生活品质。以如何在界首镇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为背景,在全面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茶陵县界首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对界首镇的农业结构历年来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再从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为出发点,构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两个模型并作出综合评价,得出了界首镇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中逐渐趋向协调,但协调度水平相对偏低的结论。通过建立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因素指标系统,运用各层次分析的方法,结合界首镇实际情况,从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执行性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余鑫星[5]2012年在《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市郊农业已进入都市农业加速发展时期,种植业发展则明显经历了从农产品数量保证向质量提升、从以粮食生产为主向粮食、蔬果等农副产品并重,从物质输出向服务输出、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功能转变。但也面临着农地资源急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经济地位显着下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农业劳动力不足、蔬菜价格波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对农业结构尤其是种植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本文把研究的视角触延至相对中观的层面,以农业内部种植业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作为区域对象,首先全面回溯种植业的发展路径和演变历史;其次对上海种植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把握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最终提出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体系,为加快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本文从以下几部分展开研究:(1)研究起点。阐述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形式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并确定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创新点。(2)理论基础。明确相关概念,并对农业结构调整领域内的各种相关理论进行探讨,为本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实证分析。主要从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两个维度,研究建国以来上海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深刻理解其特点,并对种植业调整的方向进行分析。(4)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政策、市场、生产条件的变化出发,对上海种植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宏观调控机制、条件诱导机制和市场需求机制。(5)定量评价。通过定量模型,从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生产效率、区域比较优势、整体发展叁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发现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6)目标体系构建。在前文基础上,从动力机制出发、从发展态势入手、从存在问题落脚,提出上海种植业发展的功能升级战略,并构建目标体系,提出实现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措施和对策。主要结论有:(1)研究发现,建国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演进,但总体来看,上海市郊种植业仍然是上海郊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粮食作物仍是上海市郊种植业主要作物。空间布局的中远郊区化趋势明显。无论是规模较大的粮食、蔬菜生产,还是规模较小的油菜、西甜瓜的生产,都体现出生产重心逐步由近郊,向中郊,再向远郊推移。(2)文章认为,影响上海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叁大动力机制,分别是以政策导向、体制变革、城乡关系变化为主的宏观调控机制,以土地、劳动力以及技术为主的条件诱导机制,以消费者需求、出口贸易变化为主的市场需求机制。(3)文章进而提出,功能提升战略应作为新时期上海市郊种植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种植业发展的叁大目标,即为稳定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侯彦玲[6]2015年在《当前凉州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认为凉州区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的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区,随着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早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区根据国家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要求,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种植结构,关井压田、限制种植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作物,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更加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措施去推动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凉州区统计年鉴》、调查问卷等各项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新思路及对策措施。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概况,运用数据对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2、种植、养殖结构不合理。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4、强迫命令与放任自流并存。5、土地流转面积小,期限短。6、农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合理性。7、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其次,在“农业区域发展学”相关理论内容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全区农业发展现状,提出结构调整发展新思路:(一)北部沿沙荒漠区发展以苜蓿产业为主的草地农业。1、建设苜蓿人工草地,发展饲草加工产业;2、发展草畜结合的生态畜牧业;3、以农户“种养结合”的方式发展家庭农场。(二)中部绿洲区发展综合性农业。1、发展日光温室种植为主的城郊农业;2、发展以酿造葡萄、枸杞、红枣、杂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业;3、发展旱作节水农业;4、推广甜高粱种植,发展草食畜牧业。(叁)南部沿山冷凉灌区应涵养水源,发展高效循环农业。1、发展以日光温室种植为主的红提葡萄、人参果;2、发展种植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循环产业;3、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对策建议: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市场体系,以市场销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3、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4、转变群众致富思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5、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水权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快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6、拓展农户贷款融资渠道。7、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农村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吴楠, 王广斌[7]2017年在《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产业,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组成及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的长远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03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我国粮食自给率较低,粮食进口比例较大,粮食结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各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进行归纳整理,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刘凌霄[8]2015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叁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叁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叁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严碧蓉[9]2006年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适时而又有序地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农村经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业政策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引导和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在数量、质量与品种上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如农业生产区域结构雷同,农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组织单一等等。本文通过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模式及原则,从以往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及演变趋势着手,介绍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综述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农业政策方面分析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子,总结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针对现状和目标,重点阐述了湖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①在建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和农业法规,为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②从转变政府职能出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为农民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③根据湖南省的地方特点,提出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区域进行调整的思路。根据需求,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④提出了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建立经济产业为目标和规模经营的思路。
何凤[10]2013年在《石羊河下游民勤县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匮乏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就石羊河下游民勤县的特殊灌区,从节水生态型结构调整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主要的研究和成果如下:1.本文在实地调研民勤县上、中、下游40多户农户的投入、产出的前提下,仔细梳理当前我国国内外关于种植结构和节水型种植结构的研究情况。再在此基础上,运用当前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为节水型种植结构调整方案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四项基本原则,对民勤县的节水型结构调整展开初步探讨。2.分别对民勤县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结构演变过程做了比较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农业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生活用水。水资源和种植业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化,并对其原因做了分析。其次根据当前的实际用水情况,对农业节水潜力进行分析,结果农业节水潜力是不容忽视,并当大力推进。3.在借鉴陈守煜提出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将此模型运用于民勤灌区,针对民勤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做出集生态、经济、社会目标为一体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最优种植模式。方案中通过对调整后的结构粮经比,0.23:0.77,从粮食安全考虑,民勤县的粮食生产只要能够超过粮食生产安全线(400kg/(年人)的20%即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到0.9667万公顷,相较之前的1.3093万公顷降低0.3426万公顷。提出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小麦、玉米、洋葱,同时加大低耗水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棉花、葵花、瓜类等种植比例,并分别对几种主要作物做了逐一分析。再综合生态效益模式目标进行简单建模计算,结果显示生态效益模型不但满足区域内部各种作物的需求,缓和劳动力和水资源紧缺的情况,调整后整个作物用水体系在优化之前的几种主要作物用水量之和大概为4.88109m3/公顷,而调整后的总用水量达到4.6109m3/公顷,其节约水量6%。当然这个数值也是一个数字的概算,但就算只减少一半,这个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的节水也能达到950万m3。再对提出的最优种植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的应用,综合经济效益调高7%,社会生态效益等均适合于民勤地区的发展。4.最后文章为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调整提出几点建议,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杠杆,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为保障,确保水资源限制下的民勤得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蒋舟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 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 秦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3]. 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4]. 茶陵县界首镇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刘雁. 湖南农业大学. 2016
[5]. 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 余鑫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 当前凉州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 侯彦玲. 兰州大学. 2015
[7]. 加快当前农业结构性调整的研究述评[J]. 吴楠, 王广斌. 山西农经. 2017
[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9].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D]. 严碧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10]. 石羊河下游民勤县节水生态型种植结构调整研究[D]. 何凤. 甘肃农业大学. 2013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种植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三农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 退耕还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