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奏的文本解释_文学论文

五重奏的文本解释_文学论文

文本解读“四重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本论文,四重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深刻解读:读出文本的初始意义

所谓深刻解读就是要求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即读出文本的初始意义——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和根本目的。这是解读文本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都是作者彼时彼地彼境彼情的“唯一”,要想读懂这个“唯一”,就必须对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境遇、脾气秉性、创作风格乃至创作动机等诸多方面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透彻的了解。古人一贯提倡“知人论世”,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对作者塑造从容闲雅、雄姿英发、功业赫赫的周瑜形象的意图,人们历来都认为是为了抒写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如果了解了词人写作时的处境、心态,就会发现上述认识是牵强和错误的。苏轼写这首词时已47岁。元丰二年,他因乌台诗案而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惨遭折磨,“几致重辟”。后被贬谪到黄州,元丰三年到达贬所。他是作为“罪人”被安置在黄州,黜居思过。权力变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巨大反差,使得苏轼的心情极其苦闷,虚幻意识十分沉重,其云“四十七岁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报国何时毕,吾心早已降”。雄心壮志消磨殆尽,连“扶病如西州”都无望,又何谈对功业的强烈追求呢?这种悲观、颓废的心态在他的多篇文章中都有印证。例如《黄州安国寺记》说:“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盍归诚僧佛,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这段话清楚地表明,苏轼在贬官黄州之后,其思想已归诚僧佛,故而“物我相忘,身心皆空”。实际上,这一思想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篇就已经作了明确的宣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百年来,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哪里去了?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浪卷走了。“周瑜”只不过是“千古风流人物”中的一个典型形象罢了。词人把有限的人生放到无限的历史长河中去观照,去思辨,则发现无论成就伟业的风流人物,还是碌碌无为的凡夫俗子,其命运并无二致,均归于“尽”而已。由此不难看出,苏轼此时已经完全沉浸于陶渊明“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思想以及庄子“万物齐一”的哲学观之中而无力自拔。这正是对追求功业思想的意义的否定。

二、个性解读:读出文本的独特体验

建构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接受”与“发现”两者总是相互交替,有机融合的。文本是阅读的根基,阅读教学必须基于文本展开“对话”,而对话的关键就在于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文本,尤其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其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创造了广阔空间;而阅读主体原有知识积淀、思维形式、兴趣热点以及智力优势的差异,又为个性化解读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激发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个性化解读。

例如,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一般都是这样理解:它描绘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现实,揭示了农民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从而诅咒了罪恶统治。这也是教学参考书的诠释。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来解读,就会有不同寻常的发现。《故乡》写的是鲁迅的“故乡”,但它表现的也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回忆里的“故乡”无异于先生精神的家园——祖国,先生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是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他对“祖国”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于是,他精神中的“中国”坍塌了,失落了。虽然物质“祖国”仍然存在着,但在这个“祖国”中再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这时的“祖国”主要有两种人组成:一种是像豆腐西施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他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而且极端自私自利,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不老实”的人;而另一种像成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又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着,已经没有了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了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有能力的不讲道德,讲道德的没有能力,彼此没有起码的同情和理解,更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真实现状。先生对这样一个“祖国”不能不感到极度的失望。先生正是通过小说《故乡》,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如此解读《故乡》,更能表现鲁迅先生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也赋予了作品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三、多元解读:读出文本的丰富内蕴

文本解读的单一化,是社会一元化的折射。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化和学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尤其是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崛起,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去寻找合理性的内核和多样化的认知。

例如,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教学参考书上说:“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这可能是作者当时的写作动机,但今天的意义解读就不能再局限于这一点了。我们今天之所以再来读这篇作品,是因为它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的思想底蕴,即对任何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个体,都不应该用强制力去束缚和抑制它的发展,它们需要能自由生长的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人为地干预和摧残,会窒息天才的灵性,甚至生命。这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还表达了一种正确的美学观,即只有健康的事物才会具有美感,畸形的东西决不会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因此美学家认为,《病梅馆记》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代表一种美学思想的重要学术文献。

四、创新解读:读出文本的时代精神

当今时代,人文主义思想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人们越发关注人性的需要,关注生命的价值。我们不能仅从单一的视角去观照作品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不能用某一固定的标准或一个侧面或静止的眼光去定性他的好与坏,而应洞察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从“人”这一现实视角出发,去认识他和其他人物以及与周围的环境的联系,进而正确把握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艺术价值。以人为本,用人文主义观点阐释文本,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

例如,读到《雷雨》,人们大都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假的,根本不爱鲁侍萍,有的只是欺骗和玩弄。这种看法是简单庸俗的。它夸大了人物的阶级属性,忽略了作为“人”本身值得关注的特性。周朴园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人,他和普通大众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也有追求幸福快乐的权利。他怀念一个曾被自己玩弄又被抛弃的丫头侍萍,称她为“前妻”;保留着她的照片,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她从前喜欢的家具,甚至爱关窗户的习惯;他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侍萍的下落,“想把她的坟墓好好修一修”。这一切并非都是“自作多情”的虚伪和矫情,恰好反映了人物的真情实感。其实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并非是装出来的,这在剧作中有具体的交代。侍萍年轻时美丽、善良,“很贤惠,也很规矩”,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受周朴园的喜爱十分正常。况且,在他和侍萍分别后,虽经历过两次婚姻,但都不幸福,回忆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最美好。这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他对侍萍的怀念,可以说是落寞中的一种情感自慰。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无须赘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周朴园毕竟是一个曾留学德国,掌管着厂矿的董事长。唯利是图,是他的追求。因此,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她有可能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损。在男权社会中,像周朴园这样的“成功”人士,名誉、地位比什么都重要,他要维护他的尊严、他的声望和他的社会地位。所以,面对失散30多年又曾经爱过的侍萍,表现出冷漠、惶恐和恼怒,也就不难解了。这恰好表现了他另一个性格侧面,使他的性格丰富而复杂。综上所述,《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由多重性格组合的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圆型人物”。用这样的标准去评判,恰恰是遵循审美规律的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态度。

标签:;  ;  ;  ;  ;  ;  ;  

五重奏的文本解释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