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环境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为了更好地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就需要不断加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创新施工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的方式和理念进行创新,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伴随着近年来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理念逐渐融入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创新方式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城东新城西部核心区块连接地带,为江干区彭埠单元C3-01地块,建设场地东南两侧临城市次干道,东至东宁路,南至环站南路,西至防护绿地,北至赵家港。总用地面积39881㎡(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2995㎡,代征用地面积6886㎡),总建筑面积152949㎡,地上建筑面积99185㎡(其中服务配套楼37798㎡,文体中心35168㎡,维权及教育综合楼26219㎡),地下建筑面积53764㎡。本工程由三个相互连通的单体组成,南面为19层的服务配套楼,建筑高度79.9米;北面为19层的维权及教育综合楼,建筑高度79.9米;中间为5层的文化中心楼,建筑高度37.2米。建筑功能集高层办公、会议、游泳馆、球类馆、展览、剧院、影院为一体的职工文化体育中心工程。
本工程于总工期为1260日历天,于2013年9月6日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2月15日竣工。本工程前期建设手续齐全,2013年9月5日获领施工许可证,各项手续齐全后在9月6日发布工程开工令,正式开工建设。
本工程按照绿色二星建筑进行设计,目标是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称号。施工过程中开展绿色施工,主要计划解决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BIM建造技术等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
2、现状建筑施工管理潜在问题分析
2.1环保管理意识薄弱
现状下,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主要把精力放在施工中人与事的管理上面,而对于环保方面的管理则显得较为缺乏。虽然对人对事进行加强管理能够使施工管理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缺乏环保管理意识,弱化环保管理的情况下,便会出现施工污染、施工浪费等现象,进而不利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
2.2制度建设缺乏
首先,制度有待完善。从绿色施工的制度来看,还存在诸多漏洞,有的规定内容比较陈旧,对于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的规定尤为欠缺。有的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但是还存在不细化、不具体的问题,制度条款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影响了制度实施的效果。其次,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力。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区分配套的监督机制,导致规定内容成为“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空谈。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在执行中变相执行、打折扣、搞变通,严重影响了制度的严肃性。最后就是审批不严,作为项目审批部门,在对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当前的经济利益,而对建筑的环评等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通过审批。
2.3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普遍认为施工技术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其实,施工技术也会对施工管理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比如,在应用传统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情况下,便使得施工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增强,在施工项目弱化,并且存在各方面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便会加大施工管理的难度。从现状来看,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还有待提升,在确保应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为施工管理提供方便。
2.4施工监管力度不足
施工监管是施工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主要对施工各个环节起到监控作用,使施工既能够顺利进行,又能够确保质量。但是,从现状来看,一些建筑工程在施工监管方面存在力度不足的情况。没有在施工中强调节能及环保,从而使建筑施工过程中引发环境污染以及材料浪费等情况,进一步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3.1制定合理科学的绿色施工管理方案
在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中,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能降耗,这样既能减少施工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和浪费。要从尽可能地提高材料使用率的角度出发,提高材料的循环使用率,才能将建筑材料垃圾的产生量降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规划,统筹考虑。要科学制定场地规划,尽量地节约用地。对总平面布局合理做出规划,仔细制定现场的用地指标,同时还要做到节约用地。特别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卫生文明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到建设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做好节能方案设计,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与浪费。
3.2加强材料方面的管理
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物件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管理。一方面,需合理科学地选择建筑材料。在选购材料过程中,需考虑材料的整体质量及性能,看材料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对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材料需杜绝使用。另一方面,针对选购进来的材料做好防腐、防潮方面的工作,以此使建筑材料的质量及性能不会受到影响。此外,需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及验收,若经检验一些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或标准,需杜绝使用。
3.3做好节能节水方面的管理工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是必需品。但有些建筑工程在施工工艺开展过程中,存在不能做到节约用水的情况,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显然这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所以,有必要做好节水方面的工作。在施工工艺进行期间,管理人员需做好用水方面的管理,并选取节水型的器具设备。与此同时,还有必要设置污水、雨水收集池,以此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有必要做好节能方面的工作,选取性能优良的施工设备,采取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总之,相信在做好节能节水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筑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
3.4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很多的污染,而在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需最大限度降低施工现场的各种污染。为此,便有必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并着重强调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污染的控制。一方面,对泥浆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在建筑施工中的和基础工程以及土方工程当中,均会产生泥浆污染。为此泥浆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可使用固结处理方法,以此使泥浆外流现象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进而起到控制泥浆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需做好施工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施工现场,可使用淋水降尘方法以及围挡降尘方法,进而使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光污染。在施工现场当中,电气焊会产生大量的光污染,因此可以使用微施工技术,对于电气焊技术尽量少使用,从而使光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3.5加强施工现场污染控制
一是从严控制泥浆污染。泥浆污染是建筑施工中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来源于土方工程、基础工程,要对这些泥浆采取强有力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固结处理的方式,以防泥浆发生外流等。二是从严控制施工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尘土飞扬是最为常见现象,特别是大风干旱时节最为厉害。故此,针对扬尘污染,要对施工现场采取围挡和淋水降尘的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尘土污染。三是从严控制光污染。在施工现场中,电气焊是产生光污染主要源头。在建设施工中,要尽可能地采用微施工,减少或使用电气焊的亮光。四是从严控制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施工现场主要的污染之一,具有时间集中、位置多变等特点,主要来自于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或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噪声污染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在控制噪声污染时,可以采用选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夜间施工等。此外,为了加强对污染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对各种影响环保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提高施工的环保效果。
4、结束语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绿色、生态成为现下环境保护的热门话题,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也随之产生并逐渐渗透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必须先转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利用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与之现代的管理理念融合,为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艳丽.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5:58-59.
[2]王宏涛.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207-208.
[3]黄春文.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62.
论文作者:赵佳锋,章伟,李四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