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处理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应用。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质量预防措施和建议已经不能够完全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以本文将从施工实际途中所发生的问题,以及现状分析出一些改进建议。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与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前言
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得到迅猛的发展,凭借方便、高效的优势赢得了市场竞争。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需要提前加工预制构件,再送到施工现场安装,更加方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必须加强重视,同时要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开展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1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装配式建筑仅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后逐渐被混凝土建筑所取代。随着我国近些年来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同时管理水平也有这一定的提高,使得装配式建筑又一次浮出水面,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在实施和推行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阻碍。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人员方面因素
在对结构配件进行预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由于在此方面的专业技能不高、经验不足从而使得工序不够规范,并且一些人员对构件的自检、复检工作加以护士,以至于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到市场当中;当前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当中,大多数采用坐浆—注浆方式来进行湿式连接,然而就人员方面来说,现场人员较少,并且由于技术不到位,导致注浆不饱满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构件的后浇段时期,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质量一会,以至于钢筋连接出现问题、模板施工出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建筑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2.2机械方面因素
机械设备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极易因为缺少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使预制构件中存在的混凝土振捣不充分、过度致使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达不到标准或不均匀的问题时有发生;在坐浆在坐浆--注浆方式中注浆方式中,经常会存在坐浆厚度不规范、注浆机设备存在问题使注浆料性能不能发挥、注浆不饱满等问题的发生;在混凝土后浇筑时,由于缺少先进的检测工具,很难控制预制件的质量,甚至不符合施工标准;在安装时,由于预制件体积较大、质量重,在吊装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会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损害预制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也难以控制。总之,因为设备方面的问题会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质量隐患。
2.3工艺方面因素
生产线上,由于模板加固不牢、板缝拼接不严密造成尺寸偏差、错台、漏浆问题。浇筑混凝土前核对模板尺寸定位,保证螺栓松紧程度一致。预留模板固定螺栓处等会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实引起局部空鼓;坐浆层在洒水养护环节易产生结合面的裂缝,缺乏有效的坐浆层厚度检测仪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物料方面的影响
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生产工人经验不足、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也就无法确保产品质量;坐浆料和注浆料的质量、配合比会对湿式连接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对缺少对“少拌、勤拌””原则的正确认识;在混凝土后浇筑过程中,会存在叠合板浇筑厚度达不到标准、粗骨料较多,烂根现象严重的问题;在预制构件安装前,工人没有将存在尺寸偏差、平整度误差等影响质量的因素排除出去,导致不合格预制构件应用到施工中;在预制构件成品保护过程中,因为非承重构件的体积大、强度不高,在移动中比较容易出现受损的问题。
2.5在环境方面的影响
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工人经常会忽视构件的最佳养护温度和湿度,如果温度太高会对预制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坐浆-注浆连接过程中,如果温度太高,会使构件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此外,外界环境的酸碱度和存放时间也会对构件的强度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了确保装配式建筑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对施工质量问题严格控制,应该从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管理与控制。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项目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3.2加强工人专业技能的培训
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会对预制构件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当前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发展时期,只有保证质量水平达到标准,才能促进装配式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加强工人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就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也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的新变化,更好的融入其中。
3.3加强对预制构件质量控制
在构配件出厂时,施工方应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要求等进行质量合格验收,对于不合格构配件应要求置换,做到不合格品不能进场。运输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如:平板运输时可以根据构件薄厚尺寸规格,制作塑料或者胶质的护角等,防止在运输途中构配件受损。在进入场地后施工方要采取相应的养护和保护措施防止构配件发生质量损失。
3.4保障施工监督力度
施工监管制度,作为提高建筑质量的有效手段,管理人员与检测人员必须给予更多精力去提升监督力度。首先便是生产配料环节,建筑材质配件是装配式建筑组装核心,并且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乎到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工期。所以第一步必须控制好施工材料的监管。通过自检和抽检提高材料生产质量。第二步控制好现场材料和施工技术监督,大部分检测人员都具备较为专业的施工技能和知识,因此检测人员位于现场的监督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人施工技能专业性,保障施工途中不会出现质量偏差。最后第三步,当工期完成检测人员必须对装配式建筑质量,以及施工途中的问题做好排查,做好科学检测和管理。
3.5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完善质量与监督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管理与监管提供了诸多的便利。针对装配式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利用自动化检测工具对预制构件存在的质量、尺寸、连接以及组装后存在的问题,收集并归纳到管理系统中,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保存在系统中,可以为其他工程项目中预制构件质量的改进和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的有效落实应用而言,其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模式,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积极优势,但是施工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同样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找出改进方式,才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希冀在未来装配式建筑理念可以深入千家万户,提高装配式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58-63.
[2]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43-48.
[3]姜绍杰,张宗军,王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住宅产业,2015(8):67~71.
[4]李品.建筑信息模型若干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0).
论文作者:马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1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因素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