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支持论文,网络论文,特质论文,人际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Rotter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1]。信任可减少处于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间由于时空分离所造成的距离感[2],它是良好人际互动的前提。以往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大多基于现实生活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BBS和个人主页等方式结交新朋友,寻找情绪和社会支持[3]。由于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空间的隔离和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与联系,互动双方提供的信息量显著减少,这就使得在网络上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形成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形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网络情境中的人际信任(即网络人际信任)问题加以研究,以提高人际互动的效率。
Joinson认为,高自我暴露(self disclose)水平是网络空间人际互动的主要特征[4]。Walther的研究也发现,在网络的匿名性和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环境中,人们的表达会更直接和无所禁忌,更容易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报告自己的弱点,表露个人隐私[5]。沟通的双方通过自我暴露既能获得社会支持,也能向对方提供社会支持[6]。社会支持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程度,从性质上一般可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类[7]。前者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后者指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已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合作以及彼此间获得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相互的信任[8,9]。因此,笔者推测,以人际沟通为主的网络使用者,可通过彼此不断在网络上获得社会支持(即网络社会支持),建立人际信任。
有研究发现,个体的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信任他人的一般倾向上存在着个体差异[10],人格特质会影响人际信任。[11,12]Rotter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人性的看法会影响他(她)对他人的可信赖程度和概括化期望(generalized expectancy)[1]。笔者认为,虽然网络与现实环境不同,但人格特质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仍然可能会对网络人际信任产生直接影响。
笔者认为,尽管以往的研究强调了社会支持和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之间均存在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个体的人格特质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在影响人际信任行为过程中,是密切联系的。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影响对社会支持的感知[13]。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吸引社会支持的数量、质量以及其对社会支持的感受与评价均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如下三个基本假设:(1)人格特质对网络人际信任有直接作用;(2)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有直接作用;(3)人格特质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网络人际信任。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模型假设见图1,本研究旨在对该模型加以检验。
图1 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关系的假设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参与调查的被试为湖南师大、中南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以及长沙市一中的高中生,共430人。删除从未有借助网络进行人际交流经历和未按要求完成问卷的被试,获得有效被试386人,其中男生177人,女生209人。被试年龄在14~23岁之间,平均年龄18.3±2.37岁,其中18岁以上(含18岁)有203人,18岁以下有183人。
2.2 研究工具
网络人际信任问卷:根据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14]和Johnson-George等人编制的特定人际信任量表(SITS)[14]的主要内容,结合网络空间人际互动的具体实际,笔者将网络人际信任区分为对网络社区的一般信任、情感性信任和可靠性三个维度。基于上述维度自编了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共计9题。所有问题的回答均采用五点计分,1~5分分别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不同程度。问卷得分越高表示网络人际信任度越高。经检验,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6,3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22,0.735,0.791,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网络社会支持问卷:根据网络空间人际互动的具体实际,对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4]加以改编,编制成网络社会支持问卷。该问卷包括网络客观支持、网络主观支持和对网络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共计16题。所有问题的回答均采用四点计分,1~4分依次表示“从不”“很少”、“有时”和“经常”四个等级。问卷得分越高表示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越多。经检验,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3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31、0.804、0.910,表明该问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表1 不同性别、年龄被试网络人际信任的得分比较(n=386)
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16PF):纸笔标准化测验。
2.3 统计工具
所有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和Amos4.0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网络人际信任的性别、年龄比较
所有被试的平均得分为25.3分,标准差为5.03,最高得分为43分,最低得分为12分。
从表1可以看出,网络人际信任得分不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不再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3.2 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的预测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网络人际信任为效标变量,考察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对其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2。
表2 网络人际信任对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2显示,网络社会支持中的三个维度以及人格特质中的兴奋性、幻想性、世故性均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470,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21,即部分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3 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三者间的关系
对上述进入回归方程的6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人格特质与网络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兴奋性人格特质与网络主观支持、网络客观支持、网络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幻想性与网络主观支持以及网络支持的利用度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世故性与网络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合前述假设,笔者以Amos4.0进行路径分析,进一步探讨上述进入回归方程的6个变量之间以及它们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通过逐步删除饱和模型中的不显著路径,得到如图2所示的关系模型,具体拟合指数见表3。
由图2和表3可知,验证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除部分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有直接预测作用以外,兴奋性、幻想性人格特质还可通过网络主观支持、网络客观支持或网络支持的利用度,间接影响网络人际信任。
进一步对路径模型中的路径系数的分解(见表4)发现,在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诸因素中,兴奋性人格特质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网络主观支持和网络客观支持,影响最小的是世故性人格特质;兴奋性人格特质对网络人际信任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几乎相等,而幻想性人格特质对网络人际信任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世故性人格特质对网络人际信任只存在直接影响。
4 讨论
表3 验证模型拟合指数
本研究证实了在网络人际互动情境中,部分人格特质对网络人际信任有明显的直接作用。此结果与Gutman等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这表明,人格特质是人们在长期现实环境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征,虽然网络与现实环境不同,但网络空间的人际信任,仍会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风格为基础[5]。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信任的形成一般依赖于以社会系统为中介的制度信任和以熟悉和情感关系为基础的个人信任。在网络空间中,由于尚未发展出完整而严密的制度(如法律、规范等)来确保网络秩序,制度信任在网络人际信任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境下,互动双方只能主要通过相互交流,体验被对方支持、尊重和理解,并借助这种相互的社会支持来建立熟悉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增加人际信任。有趣的是,网络人际信任的这一特点与中国人的人际信任方式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杨中芳认为,中国人的信任主要是人际关系导向的,从人际关系中取得对他人的信任是中国文化/历史的延伸[16]。有研究也指出,中国人的人际信任是一种针对与特定个人的亲近、熟悉程度所衍生出来的信任[17]。这种信任主要是建立在“人情”基础上的。本研究的这一结论对电子商务领域中供需双方良好人际信任模式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诸如网络道德和网络立法等制度信任的建设来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人际信任。笔者认为,根据上述网络人际信任建立的特点,适当设立一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电子论坛等,使人们通过这些交流平台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建立熟悉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地增加网民之间的人际信任度。
本研究还发现,人格特质可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人际信任。在间接影响的诸路径中,兴奋性人格特质对网络人际信任的间接作用最大,它可通过网络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对网络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的兴奋性得分越高,越表现为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热情,随遇而安,较少谨小慎微,因而这类个体在网络上戒备心较少,较易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幻想性人格特质只通过网络主观支持间接影响网络人际信任。幻想性得分较高的人,表现为富于幻想和创造性,通常忽视生活细节,不拘小节、直率、天真,容易感情用事和凭兴趣行事,虚拟的网络正好符合这类人好幻想的特性,通过与他人文字的交流,容易感受他人的支持,并获得较高的人际信任。对网络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的相对中介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以网络主观支持为中介的路径系数为0.152;以网络客观支持为中介的路径系数为0.077;以网络支持的利用度为中介的路径系数为0.038,即兴奋性和幻想性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网络主观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产生间接作用。
在网络中陌生人的交流主要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交流(text-based communication),这种因身体缺场(body absence)而带来的真实身份的“丧失”,使得人们主要靠想象和主观体验与对方交流。因而来自对方的社会支持,也只能主要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种仅建立在主观想象和体验的社会支持基础上的人际信任,不可避免地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上述结果支持笔者提出的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关系的假设模型。
图2 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亲密感与网络人际信任的路径模型
此外,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性别往往是一个能引起人际信任差异的变量[18],在本研究中,虽然女性的网络人际信任得分略高于男性,但其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可能与网络的匿名性有关。由于匿名和真实身份的丧失,现实生活规则对不同性别的束缚和要求被消除,而因信任他人带来的现实风险也降低,因而导致网络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还发现,网络人际信任不存在年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信任受生活经历和交往经验的影响[11],而年龄是人们生活经历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在网络空间中,网络交往经历是以使用网络时间的长短(网龄)而非实际年龄来衡量的,这可能是网络人际信任不存在年龄差异的原因。
表4 路径系数的分解结果
结果变量 原因变量 总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网络人际信任网络主观支持0.385 0.385 0.000
网络客观支持0.353 0.353 0.000
网络支持的利用度0.187 0.187 0.000
兴奋性 0.443 0.221 0.222
世故性 -0.113 -0.113 0.000
幻想性 0.207 0.162 0.045
事实上,人际信任是信任者(trustor)和被信任者(trustee)相互作用的过程。本研究仅从信任者个人角度探讨了网络人际信任,被信任者的特点(如言语或行为的一致性等)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5 小结
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5.1 人格特质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具有直接影响;
5.2 人格特质还可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主观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5.3 网络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