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
——以四川海螺沟景区为例
骆 廷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旅游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实施目的地营销,是发展区域旅游经济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适用,互联网时代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又该如何开展,本文以四川海螺沟景区为例,通过分析海螺沟营销环境,探讨其互联网营销战略。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目的地营销
一、 前言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游客需求已进入爆发式增长期。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旅游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必然会带来营销方式的变革。四川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品质高,近年景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营销推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海螺沟旅游发展情况入手,分析海螺沟景区营销现状,确定海螺沟景区的市场与形象定位,把握海螺沟地区的营销环境和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新变化,创新目的地营销策略,为海螺沟景区的持续发展助力。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0世纪中后期关于旅游营销学研究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科特勒将营销与管理结合,指出营销对实现企业目标的作用。到21世纪,学者开始将旅游营销的研究与地区优势结合进行分析。道格拉斯提出,可通过节事与活动进行旅游宣传,扩大目的地知名度。Middleton(2009)提出将旅游消费者和互联网营销结合的想法,称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营销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国外学者关于营销理论的架构之上,比较注重对国内市场的分析。谭白英提出旅游营销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业态。邹蓉(2005)指出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进行互联网的营销活动。互联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领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上。李玫(2015),指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整合旅游资源,采用网络等新媒体营销手段方能改变旅游市场上的诸多乱象。刘洋指出旅游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营销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文献述评
文献研究发现,学者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一变化。由于营销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制定好的营销策略必须立足于当地的旅游情况。目前针对特定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题以海螺沟为例,探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三、 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及营销现状
1.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情况
2003年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成立,负责海螺沟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拉开海螺沟景区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多年来,管理局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凭借良好的资源禀赋,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同时积极前往客源地参加旅游推荐会,举办特色活动,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游客从2003年的8.95万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182.82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3年的330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8.1亿元。
表 海螺沟景区历年旅游人次和收入表
数据来自海螺沟景区管理局
2.海螺沟景区营销现状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下设海螺沟景区信息中心、广电中心、营销处,负责海螺沟景区的营销与推广工作。景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营销资源,完善营销机制,强化景区形象展示,取得较好效果,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大幅增加。目前海螺沟目的地营销以传统的营销平台为主,景区在纸媒和户外投放大量宣传广告,每年都会到成都、重庆、贵州等主要客源地参加旅游推荐会,营销投入较大,但营销绩效却难以衡量。
(1)旅游市场不断增长,海螺沟潜在市场广阔。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逐年递增。随着休假制度的调整,90后、00后的崛起,旅游市场将不断扩大。四川是享誉世界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而海螺沟景区在四川地区同类竞争产品少,且资源品质高,对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具有广阔的潜在客源。
四、海螺沟景区营销环境分析
为更好推进海螺沟景区的营销工作,必须分析景区的营销环境。由于目的地营销的特殊性,本文选择SWOT分析法来分析景区的营销环境。
1.优势
(3)环境破坏。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源、动植物,甚至是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没有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就不能保证景区的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优势较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要认识到,目前旅游景区仍处于发展阶段,产品单一,档次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营销力度不够,旅游市场竞争面临严峻挑战。景区必须抓住机遇,注重开发优势资源,改进不足,放眼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2007年发布以来,ERICA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多种场景中,包括:1) 用于欧洲多国的深层地质处置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2) 用于新发布的环境法规的调查分析;3) 用于定量研究正在运行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的环境影响;4) 为澳大利亚铀矿提供辐射质量指南;5) 用于评价欧洲和澳大利亚放射性废物近地表贮存设施的影响;6) 用于铀矿影响评价;7) 评价医疗设施排放;8) 用于事故后生物辐照剂量的估算;9) 火电站对周围生物辐射效应的评价。ERICA软件还用于IAEA的辐射安全的环境建模(EMRAS)项目中各种软件在不同场景中的对比研究中,并且与其他软件的可比性良好。
(2)海螺沟地区海拔高差大,形成多层次气候带和植被带。同时高原的气候使海螺沟的夏季平均气温维持在20度,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景区人口少,无工业,大气和水体都干净,森林和草原未被污染,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3)景区位于四川省川西旅游环线,与周边旅游目的地具有空间组合优势。景区距成都仅290公里,随着成雅、雅康高速贯通,从成都到海螺沟景区仅需4小时,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4)景区观光、餐饮、住宿、会议、休闲等旅游设施比较齐全,接待能力较强。高原生态厕所被评为中国《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
(5)海螺沟景区作为甘孜州唯一一个5A级景区,政策扶持力度极大。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行使县级党政管理职能,为景区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景区管理局按照国家要求,委托业内顶级规划公司,编制景区发展规划,为景区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景区还引进了一批旅游、生态、园林、建筑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海螺沟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劣势
(1)目前海螺沟景区的产品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受气候影响较大,季节性强。每12月~次年3月天气寒冷,游客较少。景区地质条件不稳定,7月~8月降雨较多,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政策支持。习总书记在巡视四川时指出,川西地区要利用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四川省也十分重视和支持甘孜州的发展。海螺沟是甘孜州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甘孜州也将持续支持海螺沟的建设和发展。
(2)景区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目前主要是观光游为主,景点较为分散,产品和服务组合不到位。为游客提供的休憩等服务的档次较低,形式单一。
(2)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迅速发展,旅游从观光向休闲度假的转变。旅游方式开始转变,景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和碳酸氢钠型中性优质医疗热矿泉,具有开发休闲度假、生态、康养旅游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充分挖掘资源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的组合,可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提出,临界截面周长,取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为板的有效厚度。临界截面周长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3.机会
随着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以及互联网营销的兴起,景区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目前官方微信——甘孜州海螺沟还在使用中,定期推送景区的相关信息,但平均阅读量不到1000,评论与回复几乎没有。总体而言,目前海螺沟的营销需不断加强,尤其是在新媒体的运用和营销方法的创新上。
(3)海螺沟景区目前沿用“政府+民间”的旅游开发管理模式,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和游客需求的升级,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景区有一大批在建和拟建项目,民间资金投入有限,政府的财政压力巨大,对其他方面的投入就会削减,制约着景区的持续发展。
远程用电检查系统数据采集功能,主要对过电压、过电流以及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首先,根据侦听远程终端接收数据信息,然后逻辑分析程序采用“SEMMA”方法论进行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
5家区域天然气销售公司负责天然气市场开发与营销管理、资源平衡、产销衔接、输销衔接和管网规划运行具体衔接协调等工作。区域天然气销售公司的上级单位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统一委托管道公司将天然气输送至指定的门站,根据管输定价按量付费。
4.威胁
(1)周边景区的市场竞争威胁。一是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四姑娘山、达古冰川等景区的强势营销对海螺沟造成一定冲击;二是甘孜州正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州的景区都在争夺政府财政支持和客源市场。
(2)旅游者需求与旅游形式的不断变化。旅游者愈发注重经历、渴望参与,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在旅游方式上更喜好自选式旅游和组合旅游,旅游追求也发生变化,对旅游促进个人发展的需求增加。游客除了希望享受美景外,更多地强调活动、参与、经历与学习,面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游客,景区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1)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集冰川、森林、温泉、红石、珍稀动植物等稀有自然资源为一体,还有天主教堂、茶马古道、藏族民俗、红色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品质高,且与周边旅游资源差异性较大。
人力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其具有社会性、时效性以及可投资性,根据此类特点要求人力资源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规律:用进废退、竞争发展、人事相宜促进规律,本文主要从“进、管、出”三大环节出发,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相关完善建议。
2.1 血细胞分析及镜检结果分析 根据表1可知,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与疟原虫密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血细胞五分类统计所有感染者未见明显血小板(PLT)降低,两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87); 而在血红蛋白(HGB)和平均红细胞压积(MCV)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253、2.795),有统计学意义。
五、互联网时代下海螺沟景区营销策略分析
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主要通过电视,杂志,广告等传统营销平台进行。这样的产品信息比较生硬,游客很难从中获得准确和个性化的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的转型和升级。
1.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营销中,提升游客体验感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已经从简单的观光转向更深入的体验,特别是移动终端在旅游体验中的应用。微信、微博、网红、直播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新媒体技术与游客互动的方式。海螺沟景区可将这些新鲜事物运用到目的地营销中,增加与游客互动的机会,扩大受众。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灵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只要我们真心付出爱,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爱,而且很容易打动学生。当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不但可以促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
2.借助自媒体,实行全民营销
从媒体营销来看,景区需要以平等的身份与粉丝沟通,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人”。自媒体让游客与景区之间的互动增强,也改变了景区的服务方式,景区也应改变营销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自媒体让每个游客都变成景区营销的参与者,既提升景区的品牌价值和用户体验,又增强旅游景区的营销效果。比如,在海螺沟景区推出“共享厕所”,给游客积极营造“清洁、舒适、卫生、方便”的如厕环境,既方便了游客,也塑造了良好的景区形象。通过邀请网络红人在海螺沟开直播,拍抖音可以扩大海螺沟在90后、00后中的影响力。鼓励游客在游玩海螺沟后在各个平台分享旅游体验,游客可获赠一份小礼品,而景区可以以低廉的成本扩大影响力。
3.将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结合起来,提升旅游营销的精准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旅游营销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面对“个性化、私人定制产品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旅游市场矛盾,景区必须细分游客市场,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进行精准营销。不断改进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景区可以定制海螺沟景区旅游套餐,“网络自驾游+景区套餐”,“非周末酒店+景点”,“景区+景区联票”,温泉疗养套票等丰富多样的产品,与携程,妈妈等主要旅游平台合作,为不同目标客户开展“私人定制”,推广海螺沟旅游品牌,实现精准营销。线下,传统营销方式也不能放弃,有选择的前往主要客源地参加旅游推荐会,投放广告。
4.以旅游事件为亮点,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互联网时代营销传播的主要载体往往不是传统的广告,而是通过事件或话题。独特的旅行事件和话题往往会对旅游营销产生倍增效应。如海螺沟在中国旅游日举行的国际喊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大量媒体报道,并将这一活动延续下去。同时全方位打造“周末游海螺沟”,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新方法,扩大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全面推广海螺沟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海螺沟。当然,还可以依靠海螺沟冬季冰雪,举办冰雪节,吸引游客,减小旅游的季节差异。
六、结论
互联网在目的地营销中不能只充当旅游信息的“搬运工”,而应该成为激发游客旅游意向的“召唤器”,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加速器”。本文以海螺沟为例,通过分析其营销环境,探讨海螺沟景区应如何借势互联网、借力新技术,实施新的营销方式,提高游客满意度,在营销内容和形式、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形成真正的核心吸引力。希望能为甘孜州和其他地区旅游目的地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网络访问,云平台可提供按需配置的共享资源,进行高效的分布式计算以及数据储存。云计算的应用类别可分为3种:流计算、批处理和即席查询。流计算是为了节约储存空间,数据在进入数据库前进行的低延时性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后入库,常用于数据过滤,适用于白酒发酵感知数据的预处理。云计算部署情况见图2。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学[M].第五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3.
[2]Middleton.Fyall.Ranchod.Marketing in travel and Tourism[M].4th ed,Oxford,England:Butter worth Heineman,2009.
[3]邹蓉. 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构建[J]. 财贸经济,2005,(02):88~89+93.
[4]柴海燕. 旅游目的地网络口碑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1.
[5]唐书转,基于自媒体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49~54.
[6]王雷,刘刚.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电子口碑营销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58+15.
[7]陈子干. 互联网时代下的县域旅游目的地营销:以浙江神仙居景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18,33(04):9~11.
中图分类号: F471.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2-0150-03
作者简介: 骆廷,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