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玲 湖北省枣阳市火车站小学 441218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4-080-01
鲁迅先生说:“教育要植根于爱”。教育学生,其本质就是爱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学生学习、效仿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乃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做好班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呢?
一、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渗透“爱”
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只有爱学生,真正做到心里有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班主任既要给学生朋友般的友爱,又要给他们慈母般的仁爱,更要对他们有一种严父般的关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逢节假日、教师节,看着那一张张精心准备的贺卡,那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一张张开心灿烂的笑脸,我深深地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浓烈地感受到来自学生对老师的那一份敬爱。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拥有了对学生的爱,你才会平静地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不会认为他老是在给你找麻烦;拥有了对学生的爱,才不会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总是繁杂苦累,反而觉得校园生活充满着乐趣;拥有了对学生那份真执的爱,你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明天喝彩。
二、德育教育工作中行胜于言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了。作为班主任必须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教育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在语言和行为上不够严谨,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一次班队会上,我一进门就看见教室门口有几片纸屑。我只是停顿了几秒,然后弯下身子将纸屑捡了起来。没想到,学生们看见我在捡,纷纷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恢复干净整洁了。自从那次之后,我发现教室地上的纸屑变少了,学生们养成了保持教室整洁的好习惯。虽然我没说一句话,却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觉得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在公交车上,我也时常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尽管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却觉得它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代表了教师的形象。在学校,我们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但自己却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导学生呢?因此,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德育教育工作中保持距离
从情感上说,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越近越好;但是从管理上说,班主任与学生必须留有一定距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可亲、可敬的班主任形象。从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感交融,才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探寻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点,这样才能拉近师生情感的距离,让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好友,乐于向老师敞开心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心与心的交汇中,接受“无痕教育”;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净化学生的灵魂。然而,我们还应注意,师生间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要让学生在这距离中,认识到自己和老师在能力、经历、学识等方面的差距,进而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老师可以通过这种距离,把课堂教学和课后谈心、硬性要求和轻松氛围融合起来,使班级的管理氛围处于温暖、和谐之中。如果师生之间的距离过近,片面地强调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一旦不敬畏和尊重老师,就会轻慢老师应有的权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尊其师,又何谈“信道”,何以“服管”呢?
四、德育教育工作中虚实结合
切切实实地抓管理,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这既是对学生的关爱,更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必不可的。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学习、劳动、思想品德、个性形成、特别是安全教育等方面,都应该踏踏实实地实行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可是,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千头万绪。我们要在完成自身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协调各科的教育教学,并且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假如事无巨细,一一躬亲,时间长了,也只能疲于应付,管理效果就会下降。那种“坐班”或“站班”式的警察管理方式,或者大包大揽、唠唠叨叨式的保姆管理方式,往往效果都不好。过“实”的管理方式,通常会把学生管“死”,太多的约束和束缚,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班级的工作不问不行,不推不动。第二点,这种方式容易把学生管“懒”,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形成自主能力。班级管理中“管”是为了达到“不管”的目的,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妨“虚”晃几招,把班级管理渗透到“不管”之中。例如,实施宏观掌控,进行科学指导,把权力下放来,让全员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治能力,努力做到让整个班集体“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当学生参与尽班集体的服务和管理中,从而实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有时,我们也可以来点“大而化之”的做法,故作糊涂。有时候学生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我们不用每次都计较,等到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一并处理,也许效果要好得多。“话多不灵嘛!”,“虚”而有度,管不过“实”,“虚”“实”结合,从而达到“不教而正”的管理境界。
五、德育教育工作中褒贬有“度”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适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生,鞭策后进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假如批评的学生数量过少,很容易让受到表扬或者受到批评的人产生孤独感和离群感,反而使大多数同学产生和我无关的消极心理。相反,批评、表扬的人数过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你错我错大家错,大家都一样,等于没有表扬和批评。所以只有表扬、批评的数量得当,才可以起到鼓励先进生,鞭策后进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经常犯错误的时候,更不可以对所有人进行惩罚。俗话说“法不责众”,大范围的“责罚”,反而会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对某一个学生的批评、表扬,也不宜过多或者过少。比如,对那些看似“没问题”的学生,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表扬。,对他们要树立一个“严”字,不护短、不偏爱、更不能放松,“响鼓还得重锤敲,好马也须扬鞭催”。这是因为这一类学生成绩优异,往往会被家长和老师喜爱,被同学羡慕。他们通常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以至于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若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反而有可能会阻碍他们健康成长。这时候,班主任就应该细心地观察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适当地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他们好上加好。对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更不该一味地批评。教育家费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只要班主任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优点进行表扬,对他们的进步充分地进行肯定和鼓励,哪怕是极小的,也能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学习、生活、发展、进步。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虽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的、需要耐心的工作,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我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秩序井然,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的时候;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实现理想,学有所成的时候,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将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作者简介:刘宏玲(1977-),女,湖北枣阳人,现任枣阳市火车站小学数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论文作者:刘宏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4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德育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批评论文; 距离论文; 老师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4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