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途管制研究论文_侯百勋

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途管制研究论文_侯百勋

身份证号码:37088219900201XXXX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质变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方式和用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指导,而对于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途和相关管制的探究,也逐渐成为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决定当前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等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途管制

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任务

1.1保障国土基本资源

我国各类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由于我国各地地理条件差异巨大、国土空间和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人均资源量紧缺、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突出,特别是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与国情极不匹配。因此,如何高效、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资源,满足未来人口生产与生活需求,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的规划蓝图,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要迫切解决的首要核心问题。

1.2强化全域生态安全

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安全上升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前提和首要底线,国土空间规划应在杜绝破坏生态行为、落实严格的生态保护、创造高品质的生态空间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布局安排和制度保障。在划定形成重要的生态空间红线的基础上,应基于我国国情构建网络化、自组织、开放式、强韧性的全域国土空间的生态系统,通过明确国家和重点生态功能地区核心生态空间的容量和比例,形成适宜的生态空间与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通过加强生态修复工程扩大生态空间范围,建立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系统;通过生态价值在资本消费链中的再转化,创造效益与效用兼备的最优化生态空间产品。

1.3建设美好生活家园

党的十九大召开全面开启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质与综合协调发展成为新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关注人民美好生活、营建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因此,针对当前完善民生保障、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益、提升综合基础设施水平也应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人居环境建设中必须予以回应的核心问题。

1.4构建开放网络格局

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多极主导的未来世界贸易新格局逐步形成,国土空间更趋向于多向开放合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摩擦及逆全球化态势依然存在,我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仍然会面临各类安全风险。在此背景下,构建多向开放、内外衔接、均衡协调的空间格局就成为保障国土安全、提升国土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路径[1]。

1.5树立大国文化形象

高品质的国土空间是孕育人类璀璨文明的摇篮。国土空间上的山川河海、历史古迹、重大工程、开放地区等空间要素,是展示国家形象、弘扬民族文化、凝聚国民自信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构建全域国土的风景魅力网络,打造大尺度国家文化走廊和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大历史遗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类文化空间载体,塑造新时代大国形象的文化空间符号,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优化措施

2.1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按照国家、省、市县、分片(分区)规划、单元五个细致的层级进行细致划分,并按照不同的级别和层级对我国国土空间的内容进行新的划分,而在这五个细致的层级划分中,国家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为整体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其规划体系的作用主要是对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进行从整体和宏观上的统筹协调,而市县级则为国土空间的总体规划,这主要是依靠划定的三类空间和三线等进行空间划分,划定相关的用途分区,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管制规则,同时落实相关的控制指标,实现对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分片规划落实控制指标和转用的规则。在单元详细规划方面,则需要尽可能地适应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从而提高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效率与质量[2]。

2.2完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制度

一是对生态红线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与修复提升,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和强度控制;二是对一般农地区和一般生态区,重点进行整治优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和强度控制;对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及独立工矿区,重点进行集聚开发,实行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开发强度控制。在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管方面,建立空间准入许可、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等规划实施制度,及时对规划控制指标、空间形态(结构、布局、效率)等进行评估监管,实时更新国土空间数据,使得空间形态更加优化。

2.3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重点难点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需要建立三个“统一”,统一的规划编制体系、统一的规划管控体系和统一的基础支撑体系。统一的规划编制体系就是要正确理解“一张蓝图”。蓝图的底线管控是指标和界线,各类规划都不能逾越空间规划确定的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的强制性要求,“蓝图”有不同尺度、不同深度、不同领域等多重表达形式,要有长远谋划,也要立足实施。同时,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面临的两大难点:一是已经碎片化的管理现状能否有一次“重启”;二是如何丰富非建设空间的规划内容。统一的管控体系就是要完善“用途管制”和“开发许可”。目前有“三区三线”“三区四线”等界线控制和规划指标管控等手段,但难点是如何将用途管制扩展到所有的国土空间,如何将开发许可从城乡建设向“非建设空间”延伸。此外,统一的支撑体系需要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政事权。统一的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建立覆盖国土空间的开发与管理保护手段和管理程序。

2.4完善新时代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建立一套统一的规划分类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全域全类型用途管制下,坚持“继承、衔接和创新”的完善规划用地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继承是要求规划分类体系立足已有的分类优点,充分与土地、建设、林业等现有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衔接;衔接是要求规划分类体系立足于现状进行调查,以适应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创新是要达到国家或地区的全域全类型用途管控水平,建设涵盖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全部自然资源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并遵循新产业新业态,陆海统筹等要求的规划用地的合理分类也要同时实施。

2.5利用大数据完善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当前国家快速合理的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便是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也是国家健康高速发展的基石,更是高效、集约、合理且开放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应用格局,是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前提。为此,需要更具科学性的总体规划策略,这需要从整体上收集相关的城市规划数据与信息,进而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完成对我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布局。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的经济和空间规划策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控,这些调控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束语

不同的国土空间规划方式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率与质量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不同时期又起着不同的关键作用。这就需要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从而提高国土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伟,张继飞,时振钦,等.山区国土空间解析及其优化概念模型与理论框架[J].山地学报,2017,35(2):121-128.

[2]林坚,宋萌,张安琪.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J].中国土地,2018(1):15-17.

论文作者:侯百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途管制研究论文_侯百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