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东生对奶牛的解读:应教育学生理解行为的合理性_安恩和奶牛论文

论王东生对奶牛的解读:应教育学生理解行为的合理性_安恩和奶牛论文

评王栋生《〈安恩和奶牛〉解读》——应该教学生认识行为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理性论文,奶牛论文,王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王栋生解读的批评

我们应该惯于用审视的眼光来阅读各种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尤其是对那些在语文界有影响力的人,其作品更要格外读得仔细一些,这对于培养自己精致的解读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篇文章就是以挑剔的眼光读王栋生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安恩和奶牛〉解读》之后产生的一些看法。《安恩和奶牛》是苏教版《语文》中的一篇课文,王老师的解读文章是为中学教师写的教学辅导。我个人对这篇解读的评价是看似细致而深入,实则粗浅。因为这样的语文课没有为学生解决“怎样”从文本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不但没有给学生援之以“金手指”,而且给予的那条“鱼”也似乎有点腐味。

具体说王老师《〈安恩和奶牛〉解读》之问题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安恩性格的归纳是不准确的。解读把许多优良品质“标签”简单而生硬地贴在了人物的身上。

比如文中说:

穿着虽然“旧”,但是干干净净;年纪老迈,仍然不让自己闲着。可以看出,这是个认真、勤劳的人,过得有尊严……从安恩爱整洁,可以看出她的自尊……

“年纪老迈,仍然不让自己闲着”与“勤劳”是相关的。但是,衣服“干干净净”怎么和“勤劳”相关?怎么和“认真”相关?怎么和“自尊”、“有尊严”相关?结论和行为表现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两者在文本中没有搭界。

比如文中说:

用对话和动作描写,写她不肯卖奶牛的坚决态度……真实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细腻丰富的心灵世界……

其实,这恰恰是安恩思想单一固执的表现。认一条道儿,讲一个理儿,自己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爱牛”、“心疼牛”,心里只有牛,说出大天来也不卖,这不是展现“细腻丰富的心灵世界”。安恩的“细腻”应该说是她体会出牛的“孤独”,但不是表现在“不肯出卖奶牛的坚决态度”上。

比如文中说:

她甚至想凭老人的经验,以为“要是同他(买牛的人)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同他闲聊一会”……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安恩不但对她的奶牛好,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善解人意”,这又是一个“标签”!然而,安恩恰恰想错了。作品中是这样写的:“可是他(买牛的人)打断了她:‘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开心吗?’”很显然,安恩的“闲聊”策略没有消解买牛人的怨气,她遭到人们强烈的指责。由此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极不善解人意的人。

其二,琐细的解读没有清楚地分析出事件的叙事性联系,也就是解读者在解读小说的过程中,没有就关键性的段落内容读出“为什么这样写这一切”的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这一切”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啥要写“这一切”,二是为啥要“这样”写。这种讲课要求是一个语文教师解读课文必须要达到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教学。

而《〈安恩和奶牛〉解读》一文,在按照小说表述次序重述故事之后,只是概念化地提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还在于情节有波澜,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小说篇幅不长,开头却用相当的笔墨精心描绘安恩和她的奶牛,目的就是为铺垫……直到最后才让读者恍然大悟,发出赞叹”。用小说写作有关理论概念,粗线条地勾勒一番小说的写作艺术特点,这种作品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有多大的效用呢?解读者在复述内容时是细致的,甚至近于繁琐,然而在“怎样”构成“悬念”和“怎样”构成“铺垫”方面,却没有进入到文本事件的具体“表现”作深入的分析,也就是“为什么这样写这一切”没有得到具体的诠释。比如,具体分析“悄悄地站在一边”中的“悄悄”、“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中的“飞快”及“翩然”、“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中的“竖”、“凝神”等等“摹状词”所摹状的情景,以及这些情景与后文的关系,恐怕要比用那些小说写作理论概念套析小说对初中生来说更有语文性的意义。还比如,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安恩道歉的话语,这是最有内涵的一段话,从“这样写这一切”应该读出一点什么东西呢?王老师都没有讲。这个问题其实是语文教学中被语文教师忽略的大问题,换句话说,是语文界许多人不懂语文解读的问题。

其三,这篇解读将文章的内涵简单归结为“一位比较清贫的老奶奶却富有仁爱之心,安恩的形象饱含着作者的敬重之情”。解读仅仅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没有形而上地给学生总结“怎样”从文本中汲取“哪些”更有益的东西。而这一切,恰恰是语文最基本的东西,正是这样一些问题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效果,使之停留在低效或无效的地步。其实,这是一篇富有社会内涵的哲理小说,情节十分简单,人物性格十分单纯,恰似一杯很有味道的淡茶。王老师用传统的解读方法去解读,注重人物性格与品质,忽略深层的内涵,没有品出这杯茶的味道,根源就在于一开始就把这篇小说的解读定位搞错了。

二、《安恩和奶牛》的再解读

很显然,中学语文教学有关记叙性文本的解读,特别是有关人物故事的课文解读应该跳出人物形象、性格的解读套路,动辄就是精神、品质、个性,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减,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文本的教育功能。比如《安恩和奶牛》这篇课文如果仅仅着眼于安恩的善良与仁慈等品格,实在没有什么解读的意义,知道不知道这样一个老太婆的形象,于学生无关大紧。我们应该把这篇课文当作人生行为哲学教材来研讨,从而在更具有普遍性的层面教育学生。

下面就让我来作这方面的分析解读。

小说一开始写道:“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市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小说的主人翁和她的伙伴出场了,地点是“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市场”。

按照通常的逻辑,下边自然要交待主人翁——安恩老婆婆和她的牛怎么样,她们来市场做什么。

安恩“穿着样式老掉牙的衣服”,但“很干净”,裙子的“蓝色”也是乡下的土蓝,头巾颜色已经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后根都“磨平”了,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

有关老婆婆衣饰打扮所用的摹状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人一样,都有点儿“老”了,即“时间”长了:“老掉牙”,就是时间长了的意思;“泛白”,“泛”是透出的意思,“泛白”就是衣服的本色因时间长而“透”出白来;“有了年头”即某事物“存在”了很长时间;“磨平”,木屐后跟都磨平了,足见穿的时间很长了。尽管如此,但“干净”,包括在木鞋皮面上打油。显然,老婆婆是一位生活清苦且爱整洁的人。

这样一位老婆婆到市场上来干什么呢?那么就看一看她的“表现”吧!她牵着牛“悄悄地站在一边”,“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竖着耳朵凝神倾听……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晒着”太阳,“打着”毛袜,“旁若无人,安闲得很”。从她在市场选择的位置以及她在市场上显示出的精神、状态看,她的注意力、她的关注点不在与人作牲口交易,这就让人很纳闷,不由得去琢磨——她是干啥来了呢?

说完了人,再说她的牛。

牛“依偎”在她身边,“依”是“靠”,“偎”是“贴”,“依偎”表示亲近。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看来,牛对老婆婆很亲近,且不太适应这杂乱的市场环境,牛有点儿焦躁。但牛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纯粹良种”,乳房“浑圆”,“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生过牛犊。从牛的“表现”看,它得到了老婆婆很好的照顾,和主人有感情。从牛这么健壮、这么纯正看,它既适合宰杀做肉牛,又适合养着做奶牛。尽管在市场的“一边”,这头牛还是会引起买牛的人的注意,为后文吸引买牛人的眼球作了铺垫。心思不在卖牛上的安恩却牵了这样一头惹人喜爱的牛到市场来,自然就有问题了。

果然,买牛的人打扰了老婆婆的“安闲”,人们接二连三地向她询问牛的价钱。在这“问”与“答”的过程中,冲突渐起,矛盾显示出来,最后老婆婆窘迫地和她的牛离开了市场。

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这里有严密的逻辑发展联系,请读者再细心体会。

面对买牛的人,老婆婆的态度很明确,也很坚决——“它不卖的!”这样,小说揭示了老婆婆为什么不选择市场的中心而是“悄悄地”站在“一边”,而且在这“一边”还是晒太阳、打毛袜、听音乐,旁若无人,因为她不是来卖牛的。

她甚至对那个买牛的屠夫用藤杖敲牛角表示了极大的不满,“斜视”着他的藤杖,“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显然是不愿搭理这位“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当然,老婆婆对一般的买牛人还是有礼貌的,尽管她不卖牛,还是把“毛衣针撂下”,以示谦恭。从这种区别里,可以看出老婆婆对牛是很爱怜的。

显然,“它不卖的”,这样简单的回答并没有揭示老婆婆把奶牛牵到市场上来的目的是什么。

把牛牵到交易市场上而不卖,这是矛盾的焦点。正因为这个原因,促使买牛的人与老婆婆之间的口角逐步升级。

小说写买牛人的内在心理状态是很有趣的。

他们用“挑剔的眼光”看牛,“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这就是对比,一方面极力挑剔想找出点儿毛病,当然这是做买卖的艺术,但又特别想买下这头牛,可见牛是多么地适合买主的心思。更需要用心体会的是有一个买牛人,他“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牛,遭到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就是他,与老婆婆的口角升级到强烈的指责。因为按照常理,在市场上卖方端着架子显示出对交易的冷漠往往是抬价的行为。这个遭拒绝又返回的买主出大价钱,的确是显示了买牛的诚意。而他的诚意又遭拒绝,当然就有理由指责老婆婆——“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是你自己的奶牛吗?”“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拿大伙儿开心吗?”这种指责,只有这位出大价钱的买牛人提出才是合理的。

面对买牛人道德方面的责难,善良的老婆婆一方面“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但另一方面“神气有点慌乱”。她“气愤”是因为感到受了委屈,她“慌乱”是因为感到了理亏。她“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其实,老婆婆这时走开有点儿晚了,一开始有人问价钱她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早早撤离,但她心眼儿死,不灵活,现在她不得不走了。所以,不能说她“善解人意”。临走时,她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人”。“恳求”什么?“恳求”原谅,并且解释了牵牛到市场上来,面对诱人的大价钱时也不卖牛的原因: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这是小说最后的“包袱”。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这文字背后的东西,老婆婆的表情、心理。这里的话语,句子短促,像忙不迭连连说出来的话,老婆婆对自己的行为觉察到不妥当,所以局促不安,有点儿窘迫。这种心理也显示出她的善良,对自己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感到“抱歉”。“谢谢你”,谢什么?显然是感谢这位买牛人对她的牛的心仪,给出的好价钱。“好吧,再见了”,老婆婆离开交易市场时有点儿狼狈,像匆匆忙忙逃离一样。这是从话语的“表现”里,读出文本没有说出来的情景。

三、文本解读之后的哲学思索

当这样对全文进行了解读分析之后,让我们再来研究这篇小说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特别是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即回答怎样以文本为例子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这需要教学生学会用哲学的思辨意识去思考课文。

第一点,要有“空间意识”。

事物发生的地点,或者说场所,具有规定事物性质的性质。地点赋予特定事物以特定的意义。从这篇小说看,是特定的场所否定了安恩的所做所为。本来老婆婆体会到奶牛有孤独感,她为奶牛寻找同类“聚聚”、“散散心”,这是正当的事。但是,她找错了地方,选错了场所。牲口交易市场是交易牲口的地方,不是“遛牛”的地方。只有当一个有机体与它的环境分享有秩序的关系之时,才能保持一种对生命至关重要的稳定性。安恩老婆婆的行为虽然谈不上危及生命的稳定性,但她遭遇尴尬是难以避免的。

由此,再拓展开去,讲一点传统哲学。《吕氏春秋·贵因》篇云:“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管子·心术》篇云:“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前者的意思是善于因应事物规律者无敌,独断独行则是愚拙的。后者也是这个意思,不要一意孤行,要顺应事物的运动规律,舍己法物。很显然,安恩老婆婆的做法与事物运动的规则是相背离的。

第二点,要有“联系思维”。

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各种元素之间,不管是事物内部各种元素,抑或事物外部诸构成元素,往往都处在一种密切的联系之中,相互制约和关联。老婆婆缺少的就是这种思维。她心疼牛,但到牲口交易市场上,就不是她和奶牛以及奶牛与奶牛之间的关系了,其中必然存在老婆婆与买牛人之间的联系问题。如果仅仅想到了让奶牛与其他牛有交流,而忽略了奶牛与买牛人、老婆婆自己与买牛人之间的联系,冲突就是必然的了。正因为如此,由于老婆婆的行为不当,她不但没有达到让自己的牛“散散心”的目的,反而给牛带来了更大的伤害。比如,屠夫用藤杖敲打牛角,还有他那血迹斑驳的罩衫,肯定都会让牛感到不舒服,特别是屠夫身上牛同类的血腥气还会刺激牛。而那些接连不断的买牛人对牛的围观、品评,不也是对牛的骚扰吗?所以,牛会焦躁,它僵硬地站在那里,它不适应这个环境。不仅买牛人对老婆婆不满,其实她的牛也是埋怨老婆婆的。这也是老婆婆好心办了尴尬事原因之所在。

前边我们说到“因”的问题,其实这篇小说的创作成功从哲学思维上讲,恰恰是善因和“空间”与人物“行为”之间的矛盾。一切皆源于这两者之间的不和谐,小说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明白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

当然,“空间意识”也涉及到“联系思维”。

此外,对老婆婆到市场上“遛牛”的行为评价,我们也不能仅仅从老婆婆单边的愿望出发。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在他的书中讲道:“人们常说:‘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善良的意愿铺成的。’我们也许会问,如果‘善良意志’不能产生好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它并不能使人们(普遍地)幸福,或至少是使他们免受苦难,那么它又何善之有呢?……实际发生的事情决定一个行为(及其后果)的好坏。好的行为是能够产生最大的幸福(或至少是最小的不幸)的行为。”(《简明哲学导论·大问题》,罗伯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86页。)

这位哲学家的话,显然告诉人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一个好的行为,最终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在实践结果上对与其有关的所有非敌对成员均能产生较好的影响或至少是最小的不幸。在行动得以展开的社会现实环境中,有各种规则和范式统摄着那种环境中人们的行为。我们要从使这些行为理智化的规则及其行为的结果去解释、判断或说明这些行为。具体到《安恩和奶牛》这篇小说,我们要从公共交易市场规则、习惯以及最终的社会影响来认识安恩把奶牛牵到牲口交易市场来,并让奶牛和其同类聚聚的行为,从而使学生认识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行为趋向合理。这仍然是一种联系思维,是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小说的标题《安恩和奶牛》似乎也告诉人们,安恩不能仅仅从自己和奶牛的关系出发去到牲口交易市场“散散心”。要让学生记住:自己的规则只有在公众的规则之中才是合理的。

也许王栋生老师指责我的解读超越了初中生的理解水平。我没有给初中生讲这篇课文,但是我相信初中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怎样做才是合理的。讲人物的性格品质不是不对,而是不用教师讲,学生自读之后也知道老婆婆是心疼牛的,特别是现在我们都懂得对动物的保护。学生已懂的道理,你再去讲不就是无用吗?我真担心这样的教学会把我们的孩子教傻了。

标签:;  ;  ;  ;  

论王东生对奶牛的解读:应教育学生理解行为的合理性_安恩和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