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 274000
【摘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展开分析,依据当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01-01
引言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推进,新课改要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中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的基础差距不断加大。教师在课堂中,用填鸭式教学,将知识死板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理论化的讲解方式使小学生不能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学生无法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足,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充分。教师在课堂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在学习中长期得不到鼓励,使其逐渐丧失学习信心,降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1]。
2、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2.1根据学生的疑问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合理创设问题,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小学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中,要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存在的疑问,参照学生的疑问合理制定问题,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利用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在长方形周长计算中,首先学生要了解什么是周长;长方形周长的特点、在实际中的计算方式。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存在的疑问,提出:长方形有几条边组成?长方形周长计算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实际生活中应用方法?学生带着相应的问题,积极参与到长方形周长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对长方形的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长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周长只需要将四个边相加就可以轻易的计算。学生在课堂中要寻找简便算法,通过对长方形周长的反复计算和分析,了解到长方形边长相加和长加宽的二倍是相同的得数,由此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2]。
2.2根据相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故事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相关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故事能够有效将学生代入到课堂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小学数学“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故事的方式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编造一段关于面积的故事,找几名学生进行表演。故事可以战国七雄为基础,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诸侯,相互之间发生战争,战败国要进行割让城池,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割让一定面积的土地。在情境故事中,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面积大小的不同。通过故事学生充分了解了面积知识,此时教师提出:要怎样计算面积具体大小呢?学生陷入思考中,此时教师带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进行探索。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3]。
2.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多,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观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年 月 日”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使学生有效理解平年闰年。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一年365天,什么时候一年有366天吗?多的一天是在哪个月中?学生在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将月份编成一段顺口溜,有效区分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学生记住顺口溜就能及时分辨出月份的天数。根据每个月的天数相加,计算一年的总天数。详细讲解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根据这个讲解,教师在课堂中给出几组年份的数字,使学生区分其中的平年闰年。学生不能准确的区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四年中就会有一个闰年,闰年末尾两个数可以被4整除,遇到整百的就要被400整除。学生在了解平年闰年的计算方式后,教师随意选择年份,学生对其进行计算,辨别其平年和闰年。课堂中练习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2.4积极完善课堂评价方式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优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充足,课堂中学习中更加积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学生努力程度、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有效改变传统依靠成绩判定学生优劣的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疑问,积极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相应情境,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永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74.
[2]魏秋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71.
[3]李冬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66-67.
[4]丁思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析[J].戏剧之家,2017(23):194.
论文作者:吴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长方形论文; 周长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