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鹤煤集团总医院 河南 鹤壁 458000)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偏头痛患者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和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头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和针灸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偏头痛;针灸;川芎茶调散;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312-02
偏头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症状,且常合并呕吐、恶心、畏声及畏光等症状,还可能伴有精神及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和针灸联合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学会(HIS)和《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均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③偏头痛史≥1年;④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由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炎、血管畸形及动脉硬化等器质性疾病引发的头痛症状;②合并出血和感染的患者;③具有过敏体质的孕妇与哺乳期妇女;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本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6.43±5.7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98±2.38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8.23±7.1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97±3.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风池、率谷、头维、太阳、列缺及百会等穴位。对太阳和率谷进行痛点,仪器采用HM6805-Ⅱ经穴治疗仪(四川恒明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连续波,设置电流为50mA,电针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而定,每次30min,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进行治疗,方剂组成:川芎和天麻各25g,地龙24g,半夏19g,羌活、菊花、防风、白芷、柴胡及当归等各15g,胆星、僵蚕、全虫等各10g,细辛3g,蜈蚣2条。采用煎药机进行浓煎,每剂取400mL药液,分装为两袋,每天2袋,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患者的头痛症状和伴发症状均全部消失;②显效:患者的头痛症状及伴发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或头痛发作时间减少超过2/3;③有效:患者的头痛程度有所缓解,或头痛发作时间减少小于2/3,或头痛发作间隔时间增加;④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情况均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程度,其中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3],①0分:无头痛;②1~3分:轻度头痛;③4~6分:中度头痛;④7~10分:重度头痛。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x-±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经治疗后研究组中治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可见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4017(42.5)16(40.0)6(15.0)1(2.5)97.5
对照组409(22.5)15(37.5)8(20.0)8(20.0)80.0
x29.11680.13170.865815.336515.3365
P0.00250.71670.35210.00000.0000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程度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对比,(P>0.05)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程度对比
组别(n=40)时间头痛发作次数VAS评分
研究组治疗前25.24±2.217.58±1.01
治疗后 7.98±1.94*#3.34±1.58*#
对照组治疗前24.97±2.047.60±1.21
治疗后15.57±3.84*5.41±1.58*
注:与治疗前对比,* P<0.05,与对照组对比,# P<0.05
3.讨论
偏头痛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其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通常由饮食、情志、睡眠及内分泌等方面因素诱发。以往临床上对偏头痛患者主要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有效率约为60~65%,并且还具有较大的副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疗法在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且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可。
中医医学认为,偏头痛属于“头痛”、“脑风”及“少阳头痛”等范畴,属于少阳经[4]。针灸疗法是中医临床上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的常用方法,其强调的是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对脑血流进行合理调节,促进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提高,使机体的血液流变学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实现缓解疼痛的效果[5]。同时,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方中川芎为主要,可达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之效;白芷、羌活、防风、细辛等可达祛风止痛之效;菊花、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效;蜈蚣、天麻、全虫、地龙及僵蚕具有搜风通络止痛的效果;半夏、胆星具有化痰、通络止痛的效果。诸药合用,可达活血、散风、通络、化痰及止痛的效果[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患者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和针灸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歆,陈春富,张君等.晚发型偏头痛与青年偏头痛临床特点的比较[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1):25-27.
[2]蒋子栋,李晓光.患者偏头痛合并眩晕时应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还是“偏头痛性眩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2):138-139.
[3]于洪波.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55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85-186.
[4]杨海霞,张玉芹,刘斌,等.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及其对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5):230-232.
[5]陈国儒,陈彩云.加味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101例分析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117.
[6]司凤琴,董恩荣.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偏头痛16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139.
论文作者:姚彩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偏头痛论文; 头痛论文; 加味论文; 川芎论文; 均有论文; 针灸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