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巢实验学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情境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以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一、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为形象有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探索数学问题,课堂教学的效率会明显提升;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有效的情境创设,
可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明白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情境教学常见的误区
有的教师把“创设情境”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如课堂上简单地附着某个人物的头像,这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有什么价值;有的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抑制了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有的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有的情境创设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有的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如果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教学为途径,进行有效学习。这是数学教育的重心真正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的具体举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双基,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四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呢?一是创设导入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需要创设新课导入情境,通过多媒体、图画、音响或者教师的谈话,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这是老师的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旧知识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资源,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必要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不要千篇一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这样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三是创设故事情境。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四是创设形象情景。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直观形象“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或生动形象的都非常感兴趣,思维很容易被激活。这种形象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所有这一切必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五是创设操作情境。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思维能力的特点,在一些抽象的知识上,要抓住关键,巧妙设计操作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这样,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了真实的经验和感触,同时也使问题更生动、直观。既能掌握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六是创设活动情境。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七是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拓展教学情境的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外,带入了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地探索和研究。数学教师应注重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情景创设时应当将情景的创设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作者:胡云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形象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