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接投资论文,理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国际直接投资在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日渐强劲的经济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浪潮,又进一步推动了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2000年,全世界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已达12000多亿美元,其中流入、流出发达国家的多达总量的80%以上(UN,2001)。(注:请参阅UN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1,UN.2001.)在发达国家中,欧洲与美国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演进尽管错综复杂,但仍然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第一,如同国际贸易一样,国际直接投资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第二,美国和欧洲既是外资最大流出国/地区,也是外资最大流入国/地区。第三,自8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也加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在所在地区的资本流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第四,由比较成本因素推动的外资,已成为外资流入与带动的一个重要力量。第五,外国直接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不完全竞争行业,特别是不完全竞争的制造业。第六,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日益趋于多样化。

从上述事实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事实,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一国的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到国外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他们是怎样选择投资地的?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部分集中于发达国家?什么因素决定了发达国家的生产者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影响?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后者的经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经济学家们对国际投资的兴趣可以追溯至很早以前。不过,试图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和演变趋势的努力始于60年代。本文的基本目的是对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国际投资理论作一个简要的综述。重点集中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笔者的评述分为两部分:第2节与第3节分别讨论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前者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发展较早、相对较成熟的一部分,包括经典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等。后者是较近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尚很不成熟,处理的问题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收敛”("convergence")方面的作用等。第4节在先前讨论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论的意义、局限性及可能的扩展方向作一个简要的讨论。最后,第5节给出全文的主要结论。

2.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关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这一理论分析依据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微观经济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的两个核心成分是投资地的区位优势与投资企业的拥有优势。这两个成分结合起来才能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定提供一项较为完整的说明。以下我们讨论这个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最早是由海默(Hymer,1960,1968)(注:请参阅S.H.Hymer,The Internatino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Investment,Ph.D.Dissertation,MIT(published by MIT Press,1976),1960;S.H.Hymer,"The Larg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Revue Economique,19(No.6),1968,pp.949-973.)提出的,并由金德尔伯格(Kindllberger,1969)(注:请参阅C.P.Kindleberger,American Business Abroad: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New Haven,Conn.:Yale U.P.,1969.)进一步加以确认和发挥,构成了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海默最初的工作是针对早期国际投资理论的缺陷,他的基本主张是考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必须将其置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环境中。正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包括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造成了投资母国企业的某种特有优势,这种优势使得企业愿意并能够到国外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已经注意到了投资企业的许多潜在的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资本与市场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随后,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完善和扩展了海默与金德尔伯格提出的早期理论。研究的跨国企业优势来源包括:技术优势、寡头市场优势、管理和创业能力、资金与货币、获得原材料等。其中,技术优势一般被认为是跨国企业所有可能优势来源中最重要的一项来源。

约翰逊(Johnson,1970)(注:请参阅H.G.Johnson,"The Efficiency and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in C.P.Kindleberger(e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ambridge,MA:MIT Press,1970),pp.35-56.)注意到技术是一种公共产品。技术的这种特性使得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可以非常廉价地使用母公司已经开发出来的技术。事实上,这意味着跨国公司一项已开发出的获得垄断地位的技术现在可以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获取回报。跨国公司享有的技术优势涉及的范围可以是相当广泛的。新产品、新生产工艺通常构成跨国公司技术优势中最重要的成分,但跨国公司在销售技能、组织和创新技能方面享有的优势也常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凯夫斯(Caves,1971,1974a,1974b)(注:请参阅R.E.Caves,"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Tk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Economica,38 (February),1971,pp.1-27;R.E.Caves,"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Industries",Economica,41 (Msy),1974a,pp.176-193;R.E.Caves,"Causes of Direct Investment:Foreign Firms,Shares in Canadian and United Kindom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B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56(August),1974b,pp.279-293.)进一步将技术优势分析从企业推广至行业。他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这些公司可以开发、生产和销售差别产品,与此相关的国际直接投资将是从具有能够开发、生产差别产品的大企业的国家流向缺乏开发和生产能力、但能够消费差别产品的国家。

技术优势以外被认为与其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优势来源是寡头市场的结构与行为。这里规模经济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首先,研究与开发具有规模经济。国内市场较大的企业倾向于在这方面享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又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这一优势。其次,当外国市场存在贸易壁垒,本国市场已趋于饱和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发国外市场便有助于进一步利用规模经济,这里,规模经济主要指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而不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尼克博克(Knickerbrocker,1973)(注:请参阅F.T.Knickerbrocker,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Boston:Division of Research,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arvard University,1973.)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跨国企业的寡头行为理论。他的一个基本理论假设是:作为一种预防策略,寡头企业将互相追随进入新的国际市场。一旦有一家企业到国外建立分支企业,其他企业就会跟着做,以抵消抢先者可能得到的经济优势。这一理论的一个基本缺点是不能解释领头企业的行为。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对早期垄断优势理论的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理论的主要开创者是巴克利(Buckley,1974,1976,1985,1991,1998)(注:请参阅P.Buckley,"Some Aspects of 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the Economy of the Irish Republic",Economic Social Review,5 (April),1974,pp.301-321;P.Buckley and J.Dunning,"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S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K",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7,1976,pp.5-13;P.Buckley and M.Casson,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Macmillan,1985;P.Buckley and J.Clegg (ed.),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Basingstoke:Macmillan,1991;P.Buckley and M.Casson,"Analyzing Foreign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3,1998,pp.5 39-561.)、卡森(Casson,1976,1979,1986)(注:请参阅M.Casson,Alternatives to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Macmillan,1979;M.Casson and Assaciates,Multinational and World Trade,London:Allen & Unwin,1986.)及拉格曼(Rugman,1979,1980a,1980b,1985,1987)(注:请参阅A.Rugman,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exington,Mai Lexington Books,1979;A.Rugman,"Internalization as a General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16(No.2),1980a,pp.365-379;A.Rugman,Multinationals in Canada,Boston:Martinus Nijhoff,1980b;A.Rugman,"Internalization is Still a General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Weltwirtsehaftliches Arcbiv,121 (No.3),1985,pp.570-575;A.Rugman,"The Firm-specific Advantages of Canadian Nultinational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les,2,1987,pp.1-14.)。内部化指跨国公司用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取代外部市场的行为或过程。这里,中间产品是广义的,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中间产品,如原材料、零部件等,而且泛指技术、管理和组织技能、营销网络等广义上的生产要素。内部化理论的一个理论来源是科斯等创立的交易成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一项活动是在企业进行还是通过市场进行,取决于两者交易成本的相对大小;在这一意义上,跨国企业的内部化理论可以看作是一般交易成本理论在跨国企业行为上的一个应用。

促使企业选择内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此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运输成本,文化差异等,也可以成为促使企业选择中间产品内部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在促进企业内部化意愿的所有各类要素中,人们特别强调的是行业要素,在行业要素中特别强调的又是知识要素,这是因为,第一,知识提供垄断优势;第二,在一项新技术达到完全成熟前,要确定它的价值是很难的。内部转移定价便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跨国企业拥有的垄断知识,并克服不易为其获得市场定价的困难。

区位理论 先前讨论的一些理论仅仅涉及了跨国公司为什么选择对外投资,未明显涉及去哪里投资的问题。后者涉及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关于区位问题的理论目前尚不完备。但人们充分认识到,仅仅用母国企业的因素来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是不够的,东道国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关于区位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通常考虑的有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贸易壁垒与政府政策。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限制国内人口、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出入境和移民管制),可以产生同类劳动力工资成本极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企业将生产过程中较为劳动密集型的部分(如装配)转移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便成为有利可图的。这种转移可以看作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总成本最小化策略的一部分。在总的国际直接投资中,这类投资在迅速发展,但数量上相对并不重要。

东道国市场的状况、贸易壁垒及东道国政府政策也是影响跨国公司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若东道国市场规模很大,增长前景很好,当地产品差别竞争很激烈,跨国公司便会倾向于在当地投资设厂而不是出口。类似地,贸易壁垒的存在,不管其本意是否在于吸引外资,也有可能促使跨国公司作出用投资替代出口的决定。同样,政府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等),也会对跨国公司选择投资而不是出口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产品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解释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一个动态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弗农(Vevnon,1966)(注:请参阅R.Vernon,"Iuternational.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0,1966,pp.190-207.)和赫尔施(Hirsch,1967)(注:请参阅S.Hirseh,Loca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London:Oxford U.P.,1967.)提出的。这一理论以新产品出现后经历的生命周期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一步步从国内生产走向出口,最后走向对外投资。一项新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依次经历3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新产品刚刚面世,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消费可能是比较有利的,因为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最初就是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这样,在产品出现初期,保持同消费者和供应者的密切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由于发明企业有产品差别和垄断优势,地区间成本差异相对并不重要。第二个阶段是产品成熟阶段。这时,产品的特性已基本趋于稳定,生产成本开始下降。从国内生产、国内消费进一步扩展至国内生产、海外消费成为有利可图的,因为这既可以充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谋求新产品开发的获利。产品成熟阶段之后的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便是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产品已经标准化,国外也已经出现生产相似产品的竞争对手,并且许多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出现对该产品的大量需求。这时,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设厂便可能成为有利可图的,因为这可以帮助它利用当地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绕开贸易壁垒,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随时对产品作出局部修改等。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是邓宁(Dunning,1980,1981,1988,1993)(注:请参阅J.Dunning,"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1(Sping/Summer),1980,pp.9-31 ;J.Dunning,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ual Enterprise,London:allan & Unwin,1981;J.Dunning,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Preduction,London:Uniwin Hyman,1988;J.Dunning,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Ltd,1993.)在70年代末以后提出的,该理论试图综合以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一个能够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作出较完整的解释的折衷理论。该理论沿用了传统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优势概念。邓宁将跨国公司的优势分别定义为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内部化优势(Intemalization Advantage)和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这便是所谓OIL范式(OIL Paradigm)。该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这三项优势。所有权优势指企业独占无形资产及拥有规模经济所形成的优势。前者主要指企业拥有的独特的技术与管理知识。邓宁进一步将所有权划分为可通过市场转让的,如专利技术、信息等和不可通过市场转让的,如企业的经营规模等。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提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前提,但它本身并不足以解释企业为什么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和发放许可证。内部化优势强调,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并不是来自传统的垄断优势和单纯的技术占有,而是来自技术优势的内部化。只有当技术资源在具有统一所有权企业内部按企业共同战略目标进行配置时,企业的垄断优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化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部市场的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可以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降低交易费用。关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邓宁进一步将传统理论中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扩大到最终产品市场,引入内部化优势,推进了垄断优势的分析,但离能够解释跨国公司选择到某一特定国家/地区投资仍有一段距离。区位优势从东道国角度提供了对跨国公司投资动因的一个解释。区位优势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东道国要素禀赋产生的优势,如资源优势、劳动成本优势等,另一类是由东道国的制度等产生的优势,如法律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大小等。区位因素进一步说明了,在跨国公司已有垄断优势及内部化动因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倾向于在哪里进行投资,及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出口,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等等)。

3.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我们先前讨论的理论,多属从微观的角度(企业或行业)讨论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而未将跨国公司置于该跨国公司所在的一国经济的整体的宏观背景中。本节中我们要讨论的理论,属于宏观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企业的投资行为是联系于母国与东道国的整体宏观经济讨论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尚很不成熟。我们这里仅简要论述一下这一领域中若干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是得到较充分发展的一个领域,在该领域中已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较完备的静态一般均衡理论。由于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对外投资本来是与出口并列的一项选择。因此,很自然的,建立能够解释跨国公司在出口与投资间选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方便的途径便是利用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框架加以纠正和扩展,从中引出关于跨国公司投资结果的合理的结论。从邓宁开始(Dunning,1973)(注:请参阅J.Dunning,"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Oxford Economic Paper,No.3,1973,pp.289-336.),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其中,赫尔施(Hirsch,1976)(注:请参阅S.Hirsch,"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ory of firm",Oxford Economic Paper,28,1976,pp.258-70.)的理论观点是较具代表性的。赫尔施将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变量分为三类:比较投入成本;企业特有的生产要素收益;随经济距离而增加的信息、通讯和交易成本。其中企业特有的生产要素收益与新技术贸易理论有关,比较投入成本则与要素比例贸易理论有关。记Pa和Pb分别表示在A国和B国的生产成本,K表示企业的专门知识与无形资产收益,M表示出口销售成本超过国内销售成本的差别额,C表示管理和协调国外经营活动的额外成本,则赫尔施模型中A国的企业在什么条件下选择向B国出口,在什么条件下选择在B国投资,可以用下列关系式来表示:

若(1)Pa+M<Pb+K和

(2)Pa+M<Pb+C,则向B国出口;

反之,若(1)Pb+C<Pb+K和

(2)Pb+C<Pa+K,则向B国投资。

在上述模型中,变量K、M、C具有关键的作用。如果这些变量为零,我们便回到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赫尔施模型起到了某种综合作用,但仍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未能解决的问题。

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理论 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多是在欧美跨国公司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特别强调的是跨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在海外设厂的一个重要目的往往是保持和扩大其技术上的垄断优势。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3,1978)(注:请参阅Kojima,K.,"A Macro-economic Approach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4(June),1973,pp.1-21;Kojima,K.,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anl Business Operations,London:Croom Helm,1978.)依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提出了一个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这一理论与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具有下述几个特点:(1)投资主体不一定是大企业,也可以是中、小企业;(2)投资企业不一定享有国际市场上的垄断技术,相反,他们拥有的可能仅仅是成熟技术,只是他们对这些成熟技术的掌握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3)投资对象国多为发展中国家。同这些国家的生产者相比,投资企业的主要优势不是独有技术和规模经济,而是对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成熟技术的熟练的掌握与国际营销渠道。通过这样的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出去的是本国由于相对要素禀赋和价格的变动逐渐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利用东道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继续原先的出口导向型的生产。

小岛清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著名的雁行模式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后者在更一般的形式上阐明了在一个由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组成的地区中,较先进的国家如何通过依次向较落后的国家转移本国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推动本国和投资接受国的工业化。(注:关于“雁行模式”理论的一个详细论述,参看Yamazawa,I.1990,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 Japanese model,Honolulu,Hawaii:EastWest Centre.关于对“飞鹅模式”理论在国际分工背景下的讨论参看Ito,T.,1996,"Japan and the East Asian economies:a'miracle'in transition,"Brood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K.Kojima,"The'flying geese'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origin,theoretical extensions,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1,2000.)这一理论最早只是对日本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理论概括,以后被进一步推广至解释东亚地区由直接投资形成的国际分工。经典的一国国内工业化的“雁行模式”将整个工业化按出口结构的演变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产品出口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出口主要由初级产品组成,进口替代主要发生于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第二阶段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阶段,在这一阶段上,轻工业进口替代已经完成,并在出口中逐渐取代初级产品。同时,当轻工业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重工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进口替代也开始进行了。最后,第三阶段为资本密集型制成品出口阶段。在这一阶段,该国在轻工业的国际市场上已失去竞争力,重工业出口逐渐取代轻工业出口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

将上述应用于一国工业化进程的“雁行模式”理论转化成一个国际直接投资和分工理论是直截了当的。假定一个地区(东亚)由若干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当处于发展较高阶梯的国家逐渐丧失了在一些较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后,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工资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并由此带动这些国家的出口。在历史上,日本曾在战后初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韩国与台湾。当韩国、台湾和香港在80年代面临工资成本的迅速上升后,又进一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

增长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迄今我们讨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都未明显地联系有关国家的长期增长,因此很难看出外国直接投资对相关国家长期增长的影响。90年代以来,一些增长理论家试图应用增长理论作为框架讨论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关系。卢卡斯(Lucas,1991)(注:请参阅Lucas,R.E.Jr.1991,"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92-6.)曾专门考虑了为什么资本没有从富国流向穷国的问题。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资本相对稀缺,因而资本具有较高的边际生产力。这样,资本应当从资本相对丰裕、从而资本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富国流向资本相对贫乏、从而资本边际生产力相对较高的穷国。但观察到的事实则不是这样。资本大量的是在富国之间流动。对此,卢卡斯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第一,发展中国家不仅物质资本相对贫乏,人力资本也相对贫乏,后者进一步降低了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第二,发展中国家通常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存在着一种额外的风险。

巴罗和萨拉·依·马丁(Barro 和Sala-i-Martin,1995)(注:请参阅Barro,R.J.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1995.)考虑了开放拉姆齐模型中的资本流动问题,通过引入国际借贷约束,偏好参数的可变性,有限眼界(finite horizons),投资的调整成本,等等,模型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特别是渐进的收敛(convergence)。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模型仍难以避免地产生出一些反事实的结果。此外,将这一模型应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一个基本困难是,这一模型完全忽略了投资国(资本的流出国)企业的技术优势问题。而这恰恰是所有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基石。

4.评价

自海默于60年代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理论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与国际贸易相比,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仍然处于一种不发达、不成熟的状态。本节中,我们对先前评述的理论的有意义的贡献、局限性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简要讨论。

(1)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基本缺陷是未能发展出一个严格的一般均衡理论,该理论可以在一个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内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解释、说明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从理论上说,这样的一个一般均衡理论可以通过在经典的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中引入一些特定的因素,如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东道国的某些区位因素等得到,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尝试并未产生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2)传统的垄断理论解释了绝大多数大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一个主要依据:某种形式的垄断优势,特别是在新产品、新生产技术上的垄断优势。这样,从一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被置于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的不完全竞争的背景。但仅仅垄断优势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还不足以充分地解释为什么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和发放许可证。内部化优势进一步强调了跨国公司在面临外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倾向于将其垄断优势内部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享有的垄断优势,但内部化理论仍不能解释为什么内部化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及确切投资地点的选择。引入区位因素部分地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东道国方面的区位因素,如地理因素、贸易壁垒等有助于解释跨国公司对特定投资地的选择。但总的说来,对区位因素的处理是不严格的,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讨论。

产品周期理论代表了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动态化的处理,特别是,它将对外直接投资置于出口之后。但由于这一理论并未提供理论上严格的分析,因此其所描述的只能看作是对现实的一个近似的反映。特别地,对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一定位于出口之后,出口之后是否一定有对外直接投资,及向何处作对外直接投资,产品周期理论的处理仍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邓宁试图通过结合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因素建立一个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这三种成分是否足以帮助构建一个一般均衡的静态或动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如果是充分的,这一理论应如何构建,特别是,如何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相结合?所有这些在邓宁的理论构想中仍是很不清楚的。

(3)8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理论的复兴,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原则上,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作为一个宏观一般均衡开放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来处理,其对宏观经济其余部分的影响:贸易、国际收支、就业、技术进步、增长等,也可以由此得到严格的处理。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努力并未产生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如何将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垄断优势、区位优势等成分结合进增长理论,从模型内内生地产生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看来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4)8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与增长理论均实现了迅速的复兴,前者是以博弈论的深入应用为标志,后者则是以内生技术进步理论为标志。毫无疑义,这两门学科的复兴和技术上的进展,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分析框架和工具,必将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理论分析发展上达到更为精致、更为严格的水平。

5.结论

自6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周期理论等已成为该领域中经典的理论。80年代以来,人们在尝试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同国际贸易理论、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做了大量的尝试,但总的说来并未产生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同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仍处于不完备、不发达的状态。不过,8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中博弈论应用的复兴及增长理论中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的复兴,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的分析框架和工具。可以预期,随着这些分析工具日渐深入的应用,并同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相适应,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将能够实现和保持一个富有生气的发展。

标签:;  ;  ;  ;  ;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