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论文_邓凌艳

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摘 要】目的:评价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奥拉西坦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另外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MMSE量表评分提高(P<0.05)、ADL量表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MSE量表评分更高(P<0.05)、ADL量表评分更低(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奥拉西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奥拉西坦

脑卒中是脑部血流循环障碍(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发病后不仅会引起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还使患者出现认知及感情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如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一直是临床的研究重点[1]。奥拉西坦是治疗脑损伤、神经功能缺失的常用药物,能够改善记忆思维减退,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2-85岁,平均(63.0±6.5)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2-86岁,平均(63.5±7.0)岁。两组的一般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控制血压、血糖,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

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治疗,方法为:奥拉西坦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3)口服800mg/次,3次/d。

疗程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另外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1.4 评价方法

MMSE量表总分为0-30分,总分>27分为完全正常,总分<27分表示有认知障碍,其分数越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ADL量表评分为0-64分,总分<16分为完全正常,≥16分者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越明显。以MMSE量表的增分率评价治疗效果,显效:记忆力、语言功能、思维能力恢复正常,MMSE量表评分增加且在正常范围;有效:记忆力、语言功能、思维能力明显有所恢复,MMSE量表评分有所增加但未至正常范围;无效:记忆力、语言功能、思维能力改善不明显,MMSE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未增加,甚至降低。将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作为治疗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19.0软件,以()、(%)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ADL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组的MMSE量表评分均增高(P<0.05)、ADL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的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显效的有35例,有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3例,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有效和无效的分别为20例、30例、10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227,P=0.040)。

3 讨论

脑卒中造成的脑动脉循环障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组织结构改变,发生软化或坏死,引起神经功能的损伤,不仅使患者出现偏瘫的肢体功能障碍症状,还可导致失语、记忆力、感情等认知功能的下降,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有研究报道称脑卒中后认知功障碍的发生率约为50%-75%[2],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如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在治疗后的MMSE量表评分均增高(P<0.05)、ADL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的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奥拉西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的作用。奥拉西坦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双氟芬酸钠,是吡咯烷酮类(环GABOB)衍生物,其药理作用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维持神经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抑制神经功能的损伤[3]。另外奥拉西坦可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通路产生特异性的刺激,促进缺血部位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脑组织微循环的建立和重构,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4]。

另外本研究中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奥拉西林可提高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经分析是由于奥拉西坦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促进脑部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增加神经细胞功能,增强神经组织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可通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奥拉西坦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对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全,田欣,杨新国,等. 耳穴贴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144例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2):1438-1440.

[2]丁辉燕.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白质疏松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7,38(8):991-992.

[3]宋昌鹏,王成凯. 吡拉西坦与奥拉西坦对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J]. 药物评价研究,2017,40(2):229-232.

[4]王卓平,吴卫国,钱铁镛,等.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6):77-79.

论文作者:邓凌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论文_邓凌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