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扶农政策与农业生产率——基于二战后美国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生产率论文,战后论文,农业发展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生产的重任也已经由更少数量的农场来承担。1987~1997年,美国的农场数量由210万个减少到190万个,降低了7%,产量占农业生产量50%的农场数量则由75682个减少到46068个,降低了39%(注:根据美国商务部(USDC)1989年公布的数据和美国农业部(USDA)1999年公布的数据计算。)。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从低迷的农产品价格中获益巨大。目前,美国国民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仅占其可支配收入的11%,而1930年该数据高达25%(Putnam and Allshouse,1999)。这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水平。由于美国的农业数据库比较完善,并且政府对农业的扶植政策的力度一直都很强,所以,笔者对美国政府各种类型的扶农政策、农业耕地以及农民外出务工状况与农业生产率变化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试图藉此阐释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率变化的各种原因,也希望对我国的扶农政策取向有所裨益。
一、美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所谓的农业发展主要是指农业生产率的变化状况以及相应的农业耕地和农民外出务工等的变化趋势,后两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率,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所谓的“农业问题”。事实上,“农业问题”的定义是与农业生产率变化、农业耕地和农民外出务工状况等问题紧密相关的,“农业问题”往往被视为由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以及农民是否有能力依靠其拥有的资源挣取“足够的”回报。Penn(1979)将“农业问题”描述为“……最根本地源于农业部门占用过多的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即太多的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却挣不到足够的回报,农产品过剩导致的低价格意味着这些资源仅得到了相对于其运用在其他领域中更低的回报”。Gardener(1992)指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农业被视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一个范例,同时也成为一个经济上受压制的部门,这些经济上遇到的困境就被称为农业问题。”
战后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下:
1.农业生产率的变化。20世纪美国农业发展的原动力就是生产率的提高。1948~1994年,美国农业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94%(Ahearn,Yee,Ball and Nehring,1998),以1948年为基期(即1948年指数为100),1994年的农业产出指数为237,而所有农业投入的指数则为97。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尽管美国农业的实际总投入减少,农业总产出却翻了一番多。
2.农业投入比例的变化。1948~1985年,美国农业的劳动力投入持续大幅下降,而1985~1996年则呈缓慢降低的态势。资本的投入持续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初,然后以一个稳定的比率下降。因此,1948~1980年,资本/劳动力比率上升得非常快,年均上升大约3%(Huffman,2002)。但是,1980~1996年,资本/劳动力比率实际上以每年1%的速率下降。同样,1948~1980年,中间投入对劳动力投入的比率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5%,然后缓慢地下滑。1960~1996年,雇佣劳动力(指几乎没有经验与技能的劳动力)的投入比例则呈上升趋势(Huffman,2002),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由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引致的对传统的有经验的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3.农场规模的变化。20世纪,美国的农业耕地总量相对固定,单个农场规模的变化是与农场数量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尽管单个农场的平均面积在增加,但小型农场的数量也在增加,其中许多为休闲养生性质的农场。1978年以后,美国的农场数量大约维持在200万个,其中,大型农场(面积大于1000公顷)和小型农场(面积小于50公顷)数量均有所增加,而中型农场数量却有所减少。
4.农民外出务工的变化。美国的大多数农业家庭(1999年约占总数的70%)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从事非农职业,其中,又有50%的家庭的夫妻双方都不在农场工作,这类家庭主要由壮劳力的父辈雇佣外来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场壮劳力(大都为男性)外出工作的概率更大。农业收入仅占农户总收入的10%,农民的非农收入对于拉近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意义重大,对于减少农户间的收入不平衡也有很大作用(Ahearn,Strickland and Johnson,1985)。农业调查显示,1988~1998年,美国农民家庭的非农收入增长了300%(注:根据美国农业部2001年公布的数据计算。)。
二、模型的构建
本模型选择农业生产率、农场规模变化和农民外出务工状况作为因变量。由于美国的耕地总量基本恒定,农场的数量与单位农场的耕地面积成反比。模型由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成,其中,农业生产率、农场规模(用调整过的单位农场的土地租金来度量)、农场主外出务工(每年至少200天以上)的概率3个变量为因变量。同时,本模型对各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做了考察。为解决各变量间存在的共线性问题,模型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3SLS),观察值为1950~2000年美国48个州的时间序列截面数据(Panel Data)。自变量包括农业科研公共投入(包括各州自行投入的和外州溢入的)、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投入、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状况、农业专业化水平、农产品合同收购状况、政府的支农计划(包括补贴和土地休耕轮作)、农机租金与农业劳动力工资的比率、制造业工人与农场工人工资的比率、农业家庭壮劳力中大学生的比例、乳业指标以及气候和地理状况等。
(一)变量的解释及各种数据的来源
各种变量的相应代码及含义详见表1。
1.农业生产率。即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产出率水平。各州生产率的数据可从美国农业部网站(http://usda.mannlib.cornell.edu)获得。为便于跨州比较,这些数据经过了调整。
2.农场规模。农场规模的度量以每个农场的实际租金来替代,由农场总面积(公顷数)乘以每公顷的实际租金来表示。这种度量方法考虑了土地的级差收益,因为不同地理位置的同等面积的土地,其价值不同。相应数据可从美国农业部网站获得。
表1 模型中各变量的代码和含义
变量名称 代码
含义
农业生产率tfp农业生产率水平
农场规模 size
每个农场的实际租金
农民外出务工状况 off每年外出务工200天以上的农民比例
农业科研投入 spillin来自外州的农业科研溢入
ownrd 本州自有的科研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投入 ext每个农场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
高速公路 hiway 高速公路的存量
hiwaya 根据农业产值占一个州中GDP比例调整后的高速公路存量
天气 Drought干旱哑变量,1为干旱,0为没有干旱
Flood 洪涝哑变量,1为洪涝,0为没有洪涝
专业化程度spec
基于10种农产品的专业化水平,以赫芬达尔指数表示
农产品补贴compay 每个农场实际获得的农业补贴
资源保护 conpay 每个农场实际获得的资源保护补贴
setaside
每个农场休耕的面积
农产品生产合同contract
具有生产合同的农场的比例
乳业产量 Dairy 哑变量,1表示乳品产量大于均衡产量的20%
农业投入的价格kw 农机租金与农业劳动力工资的比率
mw 制造业劳动力工资与农业劳动力工资的比率
教育水平 college受4年以上大学教育的农民比例
3.农民外出务工状况。即每年外出务工200天以上的农民的比例,可从美国劳工部获得。
4.农业科研投入。它包括本州自有的科研投入和来自外州的农业科研溢入。某一年的科研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会持续很多年,在本文的模型(见表2的Ln[tfp]和Ln[size]列)中已包含了大量的科研延迟支出,这些延迟变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农业科研投入变量是一个现时与过去的科研支出的加权平均数。
5.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在美国,长期以来,技术推广主要是属于农业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范畴,它覆盖了谷物生产与管理、畜牧生产与管理、农场管理、农业生产营销及自然资源等领域。每个州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变量也是现时和过去相应投入的加权平均数。相应数据来源同第4项。
6.高速公路。它指高速公路的存量,数据从美国交通部州际运输经济司(USDT,State Trans-portation Economic Division)获得。
7.天气。极端的天气状况影响农业生产率。本文用丰收时的加权降雨量作为一般的天气变量,相对此标准来提取干旱或洪水变量。该数据可从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的网站上获取。
8.专业化程度。它是以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表示的10种基本农产品的现金回款。现金回款指某一特定年度农产品的销售额,它包括当年销售的前几年的农产品,但不包括当年生产而未形成的销售,也不包括农场自留的种子、种畜等的价值。现金回款的数据可从美国农业部每年公布的《农产品价格产量手册》中计算获得。
9.农产品补贴与资源保护。农产品补贴指符合一定要求的农民依法获得的直接现金补偿。它主要由联邦政府实施,补贴数额与每年的农产品产量挂钩。土地休耕是指农民为了获得补贴而依法对部分耕地有计划地停止耕作,休耕面积每年都在变化,其数据由农业秘书协会(Secretary of A-griculture)公布。美国有许多资源保护计划,其中最大的是于1985年实施的资源储备计划。资源保护补贴都是根据不同计划来支付的。
10.农产品生产合同。某些农场的农产品产量是根据与具有州政府背景的公司签订的合同而定的,生产合同规定某一种农产品的生产量,有时还明确交售时间和产品的品质特征。合同发包者付给农民一定的费用,从而获得农产品的采购权。合同的条款有许多,其数据可从《美国农业统计年鉴》中获取。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乳品行业。在美国,由于政府采购,乳品产量往往会趋于过剩,因此,模型中引入乳业产量变量。
11.农业投入的价格。制造业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从美国劳工部的人口统计中获得,农业劳动力工资水平从美国农业部的全美农业薪酬统计(NASS)中获得,两者相比即为制造业劳动力工资与农业劳动力工资的比率。农机价格或租金可从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的网站上获取,它与农业劳动力工资相比即为农机租金与农业劳动力工资的比率。
12.教育水平。模型中该变量指受4年以上大学教育的农民的比例,取3年的平均数,可从美国农业部的《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gri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Survey)中获得。
(二)美国农业发展模型及经济计量结果
模型的估计系数见表2,它们非常有效,其中大部分显著不为0,模型的解释状况亦良好,生产率函数的R[2]为61.8%,农场规模函数的R[2]为71.4%,农民外出务工函数的R[2]为63.4%。
表2 3SLS结构模型系数及t值
变量 Ln[tfp] Ln[size] Ln[off/(1-off)]
系数t-检验
系数
t-检验系数 t-检验
Ln[tfp]—
— 0.515
4.224-0.776
-8.572
Ln[size] -0.154 -4.857
— —-0.070
-1.687
Ln[off/(1-off)] -0.085 -3.614
-0.254 -4.231—
—
Ln[ownrd] 0.033
3.0610.125
4.631 —
—
Ln[spillin]
0.123
7.8700.395
11.777—
—
Ln[ext]
0.272
29.648
-0.097 -2.421—
—
Ln[hiwaya]0.195
17.806
— ——
—
Ln[hiway] — —
— —0.13911.036
Ln[spec] 0.182
7.4350.570
11.672-0.156
-4.560
Ln[contract] — —
— —0.0132.283
Ln[compay]0.026
3.938— —-0.006
-1.033
Ln[conpay]0.024
3.938— —-0.028
-2.966
Ln[setaside] -0.002 -4.607
— ——
—
Ln[kw]-0.001 -0.019
-0.383 -4.999—
—
Ln[mw]— —
— —0.1612.291
Ln[college]
— —
— —0.51623.374
Drought
-0.059 -5.707
— ——
—
Flood 0.008
0.858— ——
—
Dairy -0.246 -10.697 — —-0.207
-6.232
SE-0.335 -13.403 0.187
3.004 0.2327.024
CENT -0.104 -4.034
0.617
8.613 0.0551.129
NP-0.230 -6.636
1.160
15.212-0.484
-6.607
SP-0.399 -17.183 0.544
7.792 -0.137
-2.686
MOUNT -0.199 -5.164
1.428
25.537-0.144
-1.762
PAC
-0.195 -6.424
0.966
13.310-0.088
-1.420
R[2] 0.6180.714 0.634
注:①变量前的Ln表示变量取对数,例如Ln[tfp]。
②在每个回归方程中都包含地区哑变量。模型将美国分为七个农业大区,分别为东北区(NE)、东南区(SE)、中部区(CENT)、北部平原区(NP)、南部平原区(SP)、山区(MOUNT)、太平洋区(PAC)。
三、结论
下面笔者根据计量模型的结果来解释一下各种变量对美国农业发展及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从模型的估计系数来看,本州的农业科研公共投入以及外州的科研溢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场规模,其效应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对农场规模的扩张却存在负效应。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状况对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政府的农产品补贴计划提高了生产率和农场规模,但对于农民外出务工没有什么影响。而作为接受农业补贴前提的土地轮作制度却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虽然对于乳品行业并没有直接的补贴计划,但乳品的价格由于政府的统购政策被人为地抬高了,因此,乳品生产过多,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农产品补贴计划的效应并非是无差异的。这表明,从补贴中获得的收入应该再投资于能够扩大农场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方面去。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国政府的扶农政策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场规模、农民外出务工等方面均有直接的影响。农业机械租金与农场雇工工资比率的下降提高了生产率并且扩张了农场规模。这说明,技术创新具有节约劳动力的倾向,并且刺激了或有助于农场规模的扩大。同时,该结论也表明机械制造业作为农业与非农经济纽带的重要性以及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流动的状况。如果制造业的工资相对于农场雇工工资增长更快,那么,农民外出务工的几率就增加了。其实,制造业的工资就是农民不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如果制造业的工资高,农民就可能关闭农场,但更多地是将所经营的农场规模缩小。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场规模的变化以及农民务工状况等“农业问题”都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从对各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可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场规模扩大,然而,农场规模的扩大却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着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农场规模越大,农民外出务工的几率就越小,因此,农场规模同外出务工状况之间有一种替代关系。此外,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也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场规模的扩大,这是因为农民的时间和精力都转移到非农部门了,外出务工与农场规模之间也有一种替代关系。政府的农业补贴有助于抑制农民外出务工。美国的农业补贴越来越多,美国农民大都从事着非农业工作,如果没有这些补贴政策,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还会更多。总之,美国战后50年来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的各项扶农政策对于农业增长意义重大,而且农场规模及农民外出务工状况等结构变量与农业生产率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