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效果论文_王盈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效果论文_王盈

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药液200 mg/kg通过气管插管及导管分4次注入气管内,并通过正压通气使之均匀分布于两肺气道。结果 观察患儿用药前后呼吸机参数的变化。10例患儿中,8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例在HMD痊愈后发生败血症、硬肿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结论 应用PS治疗HMD后,对症的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转归。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肺表面活性物质;护理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PS)in the treat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 Methods of Curosurf liquid 200 mg/kg through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4 injection endotracheal catheter,and th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wo pulmonary airway. Results the changes of ventilator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10 cases,8 cases were cured,1 cases were cured,1 cases of septicemia occurred in HMD after recovery,scleredema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died of septic shock.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 in the treatment of HM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utcome of symptomatic care.

[keyword]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pulmonary surfactant;nursing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早产儿常见病,也是新生儿常见死亡原因之,发病原因是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引起广泛肺泡萎陷和顺应性降低,以生后不久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临床特点,是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出现的危重急症和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均系我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室住院的早产儿。诊断按《实用新生儿学》标准,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典型的X线表现,确诊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胎粪吸入性肺炎、严重的宫内感染等),且病情严重需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者。胎儿年龄28~36周,平均(31.8±2.5)周;出生体重1.25~2.2 kg,平均(1.6±0.33)kg,其中6例患儿有窒息史。入院年龄为1~10 h,用药时年龄为5~54 h。

1.2 给药剂量和方法 10例患儿均采用气管内滴注法,剂量为200 mg/kg。10例均应用PS(固尔苏,curosurf,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429,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药液200 mg/kg,用药前置手心温化,然后吸入于5~10 ml注射器中,连接一条细鼻胃管,经气管插管伸入气管分叉处,将PS分成2~4等份,按不同体位分次快速注入肺内,分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3体位各1/3剂量;每次注入1/3剂量后拔出细管,每个部位注药为5~10 s/次,每次注完药即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或机械通气2~3 min,并给予拍背促进药液弥散进入肺泡。用药后6 h禁止翻身、拍背及吸痰。整个过程约10 mi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用药后患儿血氧饱和度状况多在10 min内改善,氧分压(SaO2)迅速上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和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PIP/PEEP),使SaO2维持在85%~95%之间。比较用药前后之FiO2、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MAP)之变化(见表1),发现多数患儿在用药后1 min内呼吸机要求明显下降,24 min后病情趋于稳定。血气分析及胸片均明显改善。

在用药过程中2例出现SaO2下降及发绀,暂停注药、呼吸囊加压给氧后恢复,未发现心动过缓、粘液栓等不良反应。用药后2例并发FDA;3例拔管后因反复呼吸暂停需静脉用氨茶碱或重新插管上呼吸机;1例在HMD恢复期发生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无1例发生气压伤、肺出血和颅内出血。

本组10例患儿中,8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自动出院,另1例在HMD痊愈后发生败血症、新生儿寒冷综合征、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3 护理

3.1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

3.1.1 用药前测定体温、血压及血糖浓度,及时纠正低血压、低温、低血糖等病理情况。

3.1.2 由于注药时暂时脱离呼吸机、气道内液体阻塞或注药导管插入过深触及气管隆突引起迷走反射等原因,可引起SaO2下降、心动过速、粘液栓等不良反应。

3.1.3 用药时改变体位有利于药物在肺内的均匀分布,但应避免牵拉颈部,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心率减慢或心跳骤停。

3.1.4 PS应用虽可明显减少气压伤、颅内出血的发生,但PDA、呼吸暂停发生率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以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心杂音、心音强度、脉压差、尿量等,以便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6.6~9.2 kPa(50~70 mm 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在5.3~5.9 kPa(40~45 mm Hg),pH值>7.31为宜。用药后肺顺应性迅速改变,应根据患儿皮肤颜色、胸廓运动、SaO2及血气分析结果及胸部X线检查,以防止气压伤及氧中毒发生。

3.2 吸痰 气道分泌物的积聚可阻碍药物的均匀分布并抑制其作用,用药前应尽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药后6 min原则上不做气道内吸引,以免吸出药物,除非存在气道阻塞征象。

3.3 预防感染 由于气管插管吸痰可损伤呼吸道局部免疫机制,而注入性治疗有可能使感染颗粒进入下气道,因而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注射用具、呼吸机管路等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并注意病室内空气的消毒。

4 讨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HMD)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其替代疗法可以减少HMD的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对于不可避免的早产,于产前数日运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成熟,可使HMD的发生率减少55%~65%,而在基层,孕母无产检,多数不可避免的早产在来不及运用糖皮质激素时胎儿已分娩,因此HMD仍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组10例早产儿经PS治疗后,8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自动出院,死亡1例,治愈好转率为90%。因此,早产儿HMD应用PS治疗后对症护理治疗至关重要,能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肖听,周晓光.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2] 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

论文作者:王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效果论文_王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