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产品价格还会提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还会论文,农产品论文,我国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论我国农产品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与否,今后不断提高将是不可避免的。
一、我国农产品的成本将不断上升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不断上升的。从改革前的情况看,全国的典型材料表明,1979年比1965年粮食用工量增长22.7%,油料用工量增长17.4%,改革以来,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成本都在下降。80年代中期以后,农产品成本则大幅度上升。成本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1985年~1990年,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提高了57.7%,年均上涨9.5%。1989~1993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连续5 年超过了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上涨幅度。“九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提高主要能源、原材料、铁路交通等基础产品价格,而农资企业现有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较低,对原燃料价格上涨基本上没有什么消化能力,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二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受到破坏,物质投入增加。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地下水的大量开发利用,严重损伤了农业生产的自然力,破坏了农业生态的平衡,导致了生产同量农产品要比原来耗费更多的劳动。从1978~1995年,化肥施用量提高了3.07倍,农村用电量提高了5.54倍,灌溉面积提高了9.6%。 三是用工量和人工费用较大幅度增加。如由于农药的反复使用使病虫增加了抗药性,不仅使农药费用增加,也增加了用工量。1985年全国农村工值1.92元,现在已接近10元。据估算,1995年与1990年相比,单位农业活劳动的成本大致提高了130%左右。今后几年,单位农业劳动成本估计每年递增11%以上。四是边际效益递减。当农业生产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后,对农业增加的等量投资就不能得到农产品的等量增长。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产品成本的上升。据资料表明,从1978~1992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四大类农产品的每亩物质成本分别上升了2.05、2.61、2.13、4.33倍,同期内四类产品的亩产量仅分别增长51.3%、37.7%、29.2%、44.4%。从投入产出比来看,50年代我国农业平均每亩耕地投入一单位无机能量产品可产出20个单位的有机能量产品(粮棉、油等);到80年代后半期,平均每亩耕地一单位无机能量产品的投入,只能获得4个单位的有机能量产出。〔1〕
二、农产品供求平衡偏紧
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一是日益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1978年以来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55亩减小到1.19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今后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农用耕地资源将继续减少。据预测,到2000年,耕地面积将净减少1800万亩,使全国耕地总量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全国1/3 的省市人均耕地将不足1亩。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例如1997年黄河断流已达220多天,黄河下游的农业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十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受灾害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影响也很严重。据有关部门测量,全国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沙化面积每年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三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的制约。我国户均耕地八九亩,许多地方又分割为五六块。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很难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今后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因素的存在,这种狭小的农业规模经营在短时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它使农民缺乏增加投入的积极性,会造成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外流。这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
以上制约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增长的因素,决定了我国农产品增长的速度不会太快,2000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9000~50000万吨,棉花9000万担,其它经济作物要相应增长的目标是有一定困难的。即使这一目标能够实现,那时的人口将达到13亿,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人均占有量的增加仍然不多,其增长速度甚至低于“八五”时期。这将使我国的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张平衡状态,这样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农产品价格将是呈上升趋势。
三、货币的价值会降低
我国的人民币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货币值都稳定得多。但不可否认也存在逐步贬值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我国改革以来财政赤字连年增加,而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国家每年都要多发行一定数量的纸币。此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我国货币政策往往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货币过量发行。 例如, 现金货币流通量MO,1984年增长50%,1988年增长47%,1992年、 1993 年分别增长了35%和36%。多发的纸币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它增加了流通中货币的总量,引起了货币的贬值和物价的上升。这可以从改革以来物价大幅度上升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下降上看出来。从物价上看,我国改革开放16年来,零售物价水平1994年比1978年上涨了2.1倍, 年均增长12.8%。从汇率上看,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1978年为1∶1.533 , 1993年为1∶5.7,现在为1∶8.3。人民币贬值了5.4倍,当然, 汇率的计算是复杂的,而且我国人民币贬值还有鼓励企业出口等其它因素。但应承认人民币的确是大幅度贬值了。
今后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实施,货币超量发行将会减少。但由于国家财政赤字的存在,由于信用资金双轨运行,国家银行资金渗漏,金融机构违章发放贷款,信贷资金周转慢,还会存在货币的超量发行。这就会引起物价(包括农产品)的上涨。
四、比价不合理
从建立合理的比价关系和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看,农产品的价格也要逐步提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降低单位农产品的价值而缩小剪刀差。但是我国农业单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剪刀差的缩小是有限的,因为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大于农业。从1957 年到1978 年的21年间,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 %左右, 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提高15%。据预测,在2000年以前不会改变工业劳动生产率快于农业的态势。这种状况决定了剪刀差的缩小光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不行的,还必须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
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初,我国的服务收费价格是偏低的。但这些年,服务收费价格扶摇直上。如医疗价格、公共交通价格、学生学费价格等都大幅度地上升,和农产品价格不成比例。比如上中学,有些地方学费高达数千元,超过了一个农民务农一年的收入。又如医疗价格,让收入不多的农民望而生畏。因此,不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和服务业收费价格不合理的比价就得不到纠正。不仅如此,今后工业品的价格、服务业的收费价格还将提高。物价总水平不断上升,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农产品价格提价,就会使比价关系更加不合理。事实上,我国多年来大都是非农产品价格先上涨,接着带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今后的非农产品价格的升高也必然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升高。
五、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看
以前农产品出口国家为了鼓励农产品出口,大都给予出口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今后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常运作,出口补贴将会减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会上涨。据世界粮农组织的估计,到本世纪末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可能上涨5~10%。 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升。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农产品价格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将不断提高。
注释:
〔1〕闵长虹、薛同文:《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的必要性》, 《社会科学报》1997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