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宋海燕,蒋永华,孙飞飞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宋海燕,蒋永华,孙飞飞

宋海燕 蒋永华 孙飞飞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206)

【摘要】对于外科手术后的病人而言,术后疼痛是其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从医学角度来解释,术后的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临床显示器发生率高达80%以上,是普外科手术后最为普遍的临床症状之一。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对其心理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焦虑、恐惧、痛苦、抑郁等。本文主要探讨了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观察,采用实验和对照的方法来分析手术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手术后疼痛护理服务的实践成果和具体方法,本文对手术疼痛的特殊护理工作作出了肯定,并提出了如何实现手术室的疼痛特殊护理服务。?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53-01

手术疼痛是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的常见症状,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皮肤的缝线导致伤口肿胀,从而产生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感到焦虑和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这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极其不利。所以在普外科的护理上,使用恰当的阵痛方法和药物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实现对患者疼痛护理的观察,是本文研究和总结的重要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我院自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 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接受手术时间、患者自身基本状况等属性随即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分配。其中100 例为实验组,采取术后疼痛护理干预,100 例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样本中男女比例为93 ∶ 107,其中实验组男53 例,女57 例。年龄26~60 岁之间,平均年龄49.6 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人群在年龄、性别比例、手术方式、身体基本状况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的方法:由护士去病房了解和查看患者的有关情况,讲解基本的手术信息,并且告知患者进行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准备好手术中的配合工作。手术后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对疼痛的时间进行评估,对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进行分析,疼痛一般会在24小时之内较为强烈,在48~72小时会逐渐减轻。?

实验组的特殊护理方法:?

要为患者解释进行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患者疾病和相关手术的知识,同时要为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和麻醉情况。在为患者介绍时,要着重强调患者的体验感受,例如术前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手术的特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术后的疼痛规律,以此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恐惧、担心的心理,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手术。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尽可能让患者在一个安静的状态下接受治疗,避免让患者受到不良契机,要积极地向患者介绍如何去缓解疼痛。在止痛药的使用方面,护理人员要掌握用量,及时观察和评估止痛药的镇痛效果,避免发生因止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疼痛效果,要选择恰当的给药方式,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避免让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护理评价

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术后疼痛程度、镇痛需求、术后恢复情况、镇痛治疗缓解程度。本文的研究中,关于术后疼痛程度的测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为:(1)0 级,无疼痛;(2)1 级,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睡眠;(3)2 级,中度疼痛,稍微影响睡眠,需用止疼药;(4)3 级,重度疼痛,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止痛剂;(5)4 级,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6)5 级,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有其他症状。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统计分为3 个部分进行:术后VAS 评分对比、术后镇痛需求及恢复情况比较、止痛效果比较。分别在术后1 小时、24 小时、48 小时进行统计测评。结果显示,术后1 小时视觉VAS 评分结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24 小时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术后镇痛需求和恢复情况方面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镇痛需求高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从镇痛效果方面评价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普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为患者解除术后疼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都是按照医生的嘱咐来进行,并没有采取过多的干预,导致患者的疼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疏导。由于患者对疼痛也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对疼痛会伴有恐惧、焦虑等心理,从而加剧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护理人员应及时地协助医生,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采取合理的疼痛治疗给药方案。?

针对患者的疼痛可以采取止痛措施,不同程度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止痛方法。例如针对术后由轻微疼痛的病人,能够进食的情况下可以给患者止痛片和颠茄合剂等药物。一般的疼痛者可以在排除带有腹部并发症的前提下,给患者服用解茎类及度冷丁等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也较小,同样能够起到止痛的效果。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增加药物的服用量。当病人因咳嗽带动伤口疼痛时,可以指导患者按住伤口,达到减免疼痛的效果。当肠胃蠕动牵动了部位的阵痛时,可以给患者服用肠蠕动剂来帮助患者排气。让患者的疼痛可以缩减到最小程度,避免因为疼痛而产生的术后治疗不良影响,让外科手术患者能够顺利地度过恢复期,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褥疮和肺部感染等问题。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睡眠不足,情绪低落等问题,这样容易降低组织修复的速度,延长恢复时间,护士要积极地鼓励患者,为患者营造平稳的情绪。进一步解除因为疼痛而产生的神经紧张问题,让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手术,促进疾病的痊愈,身体的恢复。通过本次调查显示,采取疼痛护理后,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对照的方式,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实验,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可知,无论是在患者镇痛效果还是身体恢复、精神恢复、情绪稳定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另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在护患沟通、医患交流等方面同样具有积极的效果。期待患者在这种护理方式下能够更好地恢复。

参考文献?

[1]杨雪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8A):1423-1425.?

[2]吴锦明,张利萍,陈晓争.重视术后疼痛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93-395.

论文作者:宋海燕,蒋永华,孙飞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宋海燕,蒋永华,孙飞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