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理论与模型:人口与经济约束分析*_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保险的理论与模式——人口与经济制约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老保险论文,制约因素论文,人口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论述了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和老年保险中的作用与地位。用时期分析与队列分析方法对养老保险基金模式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构造出分析人口与养老保险相互制约关系的有效手段。对时期平衡与队列平衡中的再分配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引出著名的Aaron条件,结合稳定人口理论对其再证明,并应用于中国数据检验。提出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成熟期的概念,及其政策含义。在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相互关系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人口迁移与流动对养老保险的影响。研究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水平与结构,剖析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险的优劣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归纳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今后研究设想。

【博士导师简介】 查瑞传,1925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系教授,国家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1 绪论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问题,但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有所不同。做为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制。本文是利用人口学思维方式和方法探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问题。同时,对于工资、利率、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等经济因素也不可能回避。

2 养老保险的概念与范畴

2.1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养老保险是养老社会化的产物。在家庭还是基本经济单位的历史时期,家庭是养老的基本单位,代际间财富转移也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即,父辈养子辈,子辈养父辈。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都希望下一代数量大于前一辈,家庭规模扩大。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家庭的生产和经济功能减弱,妇女劳动参与率提高,生育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老龄化,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需要建立社会化养老体系。社会对老年经济收入保障的基本做法与家庭养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仍是代际间财富转移。但已不限于一个家庭内代际转移,而是在整个社会中实现代际转移。或者说,实现财富转移的不同两代之间已不一定再是血缘、亲属关系,而只是社会关系。

2.2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

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系统。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劳动者在丧失或中断劳动能力,以及遭受各种风险而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等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障的外延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一般由雇主和劳动者双方交纳保险费、国家财政直接负担或以税收优惠形式负责一部分费用,构成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虽然只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但它的地位更重要,涉及面更广。养老保险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最高。1993年,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32.03%,占工资总额的32.01%,居所有各项支出之首[①]。据1980年的统计,大多数西欧各国养老保险费用支出比重居社会保险费用支出之首。英国老年保险支出比例占社会保险总支出的40.4%,养老保险费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②]。

2.3 养老保险与人寿保险的区别

2.3.1 社会保险具有“保险”的某些特性。养老保险常被混同于商业上的人寿保险的原因是两者都带有“保险”两个字。“保险”具有四个特性需加以强调,那就是组织风险基金(Pooling),偶然损失(Fortuitous Losses),风险转移(Risk Tranfer)和补偿(Indemnification)。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在内)具备上述四个特点。首先,社会保险也建立基金,风险共担,即,部分人的收入损失由多数人共同承担,一代人的收入损失由几代人共同承担。其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因退休、失业、工伤、生育、患病而减少或失去收入,因而社会保险是针对这些偶然损失的。另外,社会保险也是一种风险转移方式。受保险人通过交费取得受保权力,将风险转移给由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所。至于补偿性原则更是社会保险的特性了。在社会保险下,受保人以养老津贴、失业救济、工伤津贴、生育补助等形式受到补偿。

2.3.2 养老保险与人寿保险的区别

养老保险与商业性人寿保险之间存在着十一点差别[③](见表1)。

表1 养老保险与人寿保险的比较

养老保险

人寿保险

1.强制性

自愿

2.最低收入保障 凭个人意愿和支付能力,可以

获高额收入

3.强调社会公平(福利性)

强调个人平等(保险要素)

4.收益由可改变的法律规定

收益由法定合同规定

5.政府垄断 竞争

6.费用预测困难 费用预测容易

7.不一定为完全积累制

必须用完全积累制

8.没有签保过程 个人或团体投保

9.对目标和结果看法一致 对目标和结果看法一致

10.一般由政府负责投资 通过私人渠道投资

11.抵御通货膨胀能力强 非常容易受通货膨胀损害

2.3.3 养老保险的基本要素

养老保险的要素是指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或者说,如何评价一个养老保险体系。本文认为养老保险应该有七个方面:①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②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③养老保险水平,④养老保险的层次,⑤行政管理体制,⑥养老保险服务体系,⑦行政与法律监督体系。只有具备了这七个方面,才算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养老保险基金是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

3 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方式与再分配特性

3.1 养老保险基金按平衡方式的分类

传统的分类方法是将养老保险基金分成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和半基金制。现收现付制是当年筹集,当年使用,没有结余。完全基金制是职工从一就业时就开始积累,留退休后使用。积累资金来源为雇主和雇员所提交的保险费。半基金制是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上,提高从工资总额中提交保费所占比例,使当年的养老保险费有一部分剩余。作者认为,这种划分方法还没有深入到本质之处,也无法与人口变化联系起来,流于形式。而且没有包含所有类型的基金模式。本文利用人口学特有分析方法: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将养老保险基金划分成四种:现收现付制(一年内时期平衡),阶段式平衡(一年以上时期平衡),队列平衡(或同批人平衡),单个人自我平衡。

图1 说明基金平衡方式的列克西斯图

图1中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年龄——划分为三大段,即:被抚养人口、劳动人口、退休人口。从横轴垂直向上的矩形表示某一年度各年龄的人数,这些人分别处于不同阶段。沿BC线向右上方沿45°角斜向上升的平行四边形则表示出生于同一年代(此处包含了10年,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时间跨度定为一年)的同批人,他们在其一生中在相同的时间内经历生命周期三个不同阶段,即,被抚养阶段,工作阶段和退休阶段。

一年内时期平衡就是某一年度内,已退休人员退休费由在职人员的工资总额中划出。在图1中就是沿纵轴方向的平衡;阶段式平衡与一年内时期平衡一样,只是时期跨度大于一年;队列平衡就是图1中沿BC线向右上方40°角斜向上升的平行四边形所表示的同批人之间的平衡;单个人自我平衡就是图1中沿B′N线段的一个人自我平衡;这四种平衡方式的再分配特性由表2所示。代际再分配是指收入在不同世代之间进行再分配,一般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的一代。代内再分配是同一代人内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再分配。时期间再分配是将财富在不同时期的均匀化过程。

表2 不同基金平衡方式的再分配特性

平衡方式 代际再分配 代内再分配时期间再分配

年内时期平衡 有 有 无

阶段式平衡有 有 有

队列平衡 无 有 有

个人自我平衡 无 无 有

3.2 时期平衡与队列平衡中的再分配特性

3.2.1 时期平衡及与人口变动的关系

在时期平衡下,受益水平为在职人数与退休人数之比。C、D可视为常数,由方案设计所定。b[,(t+1)]是一个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的参数。在一个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人口中,b[,(t+1)]值是趋于下降的,从而使受益水平下降。如果增大工资提取率有困难,又要维持养老保险水平不变,那么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就不平衡了。这就是通常所讲的“现收现付制”不能抵御人口老龄化影响这一说法的根源。

使b[,(t+1)]值变小的因素有五个:首先是由于达到退休年龄人数骤增引起。比如建国初期,退休者总数很小。主要是许多人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未达到退休年龄。此时b的变化与年龄结构没有关系。其次是由于在业人员的减少。是由持续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所引起的。在时期平衡下,人口增长成为对养老保险有利的因素。第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其结果是退休人口相对增多。可引起b值变化的另一个因素就是退休年龄的划定。最后,它还受人口迁移因素,尤其是以就业为主的迁移的变化。

3.2.2 时期平衡中的代际与代内再分配效果

在同一代内,对于收入阶层i只要为工资增长倍数,则该收入阶层是“净受益者”。

对于一代人B[,t],R[t]为再分配效果,可证明,R[t]=a[,(t+1)]-1,a[,(t+1)]=1,则R[t]=0,这代人既未“吃亏”,也未“占便宜”。a[,(t+1)]〉1,则R[t]〉0,这代人为“净受益者”。a[,(t+1)]〈1,则R[t]〈0,这代人为“净受益者”。a[,(t+1)]〈1,则R[t]〈0,这一代人为“净贡献者”。

所以,无论代内还是代际再分配,都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使a[,(t+1)]足够大的年龄结构有利于养老保险。

3.2.3 队列平衡下的代内再分配效果

队列平衡中只有代内再分配。

可证明,受益水平,可见,f[,(t+1)]与人口年龄结构无关。

3.2.4 用Aaron条件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判断

本文结合稳定人口理论,重新证明了Aaron条件[④]:g为工资增长率,h为人口增长率;r为利率。如果g+h〉r成立,则每一代人都是养老保险的“净受益者”。或者说,如果人均工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大于利率,则以时期平衡为基础的养老保险会使每一代人总福利水平增加。

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进行Aaron检验的结果表明,如果以货币工资衡量,2025年以前,工资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之和大小利率;2025~2030,及2030~2035年间这个结论不再成立;这段时间正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2035年以后,a=g+h-r〉0又开始成立了;而用实际工资增长率计算的a′=g+h′-r一直就是小于零的。这说明,如果以实际工资衡量,人们不能指望通过养老保险增大一生福利总水平。

3.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成熟期

造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必须有个成熟期的原因是,在养老保险项目刚开始执行那一时点上,劳动就业人口处于不同的状态。我们归纳出七种状态(见图2)。m[,1],m[,2]:可视为一组,这部分人在养老保险开始时已经退休,无任何“贡献”;m[,3],m[,4],m[,5]:在养老保险项目开始不久退休,贡献不足;m[,6],m[,7]:在养老保险项目开始以后参加工作,对养老保险的贡献是“全额”的。

这里所指的“贡献”是指对养老保险项目的“贡献”,而不是一个人一生对社会的总贡献。在社会养老保险开始时已退休和马上要退休的那代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他们对养老保险项目的贡献却是零或很小。因为他们工作时所创造的那部分本该投入到养老保险积累中去的价值,被以国民收入的形式变成固定资产或被挪用了,这笔“帐”已完全模糊化了。当政府现在重新想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时,只能将这笔巨大的财政负担转嫁到正在工作着的一代人身上。但是人口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新生一代”的规模缩小,这使得代际转移支付的能力下降。

养老保险“成熟期”的下限为图2中A点时刚好退休者在退休时的平均余寿;上限为A点刚刚开始工作者的工作或就业年限。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所编制的生命表显示[⑤],我国城镇男职工60岁时的平均余寿为14.966,女性职工55岁时的平均余寿为20.126,女职工60岁时的平均余寿为15.931。由此估算,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成熟期应该在37~42岁之间。到了成熟阶段以后,每个人“贡献”与“支出”之比约等于1。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成熟期会延长,代际转移支付的实质短期内不会改变。实行完全基金式(队列平衡)根本没有可能。

图2 养老保险建立时点前后就业人口的几种状态

4 人口变化与养老保险

4.1 分析框架

就人口与养老保险的关系而言,必须放在人口系统,劳动就业系统和社会保障子系统三者关系的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如果脱离了劳动就业这个环节直接探讨人口与养老保险的关系,就显得空泛,不具体。

4.2 生育率对养老保险的影响

P[,60]+、P[,(15—59)]分别为60岁及以上人口数和15—59岁人口数,PA[,(t-1)]表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中曾经工作过(有固定收入者)者的比例,PA[,t]为15—59岁人口的平均劳动参与率。

影响D的因素有多个,这里我们只考虑生育率的影响。生育率主要通过15—59岁人口来影响养老保险。如果生育率持续下降或上升一个时期,则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会有较大变化。如果生育率只是偶尔跳跃式地上升或下降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影响就非常有限。并且,生育率对养老保险的影响有个较长的时滞——至少15年。有数据表明[⑥],1990~2050年间,尽管生育率呈下降趋势,但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在2020年以前一直是上升的。以后虽有所下降,但直到2050年,仍然高于1991年时的人口数。而15—59岁人口比重先是下降,然后又开始上升,到2010年以后又开始下降。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这30年,是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黄金时期。因为这段时间内尽管生育率持续下降,但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和比重都呈上升趋势。

4.3 平均预期寿命和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的影响

退休年龄的划定要参考平均预期寿命的高低。直接对养老保险发生作用的是退休年龄及退休年龄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我们用一积分方程来讨论退休时的平均余寿等因素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同批人从工作开始至死亡消费总和等于在职期间消费与退休后消费之和,则有下列方程成立:

R为退休年龄,E为就业年龄,D为就业时平均预期寿命,W(a)为平均工资,θ为工资提取率,C(a)为消费函数,r为利率,a为年龄。

如果D增大到D[,1],则退休后消费总量必然增加。对策有三个:一是提高工资提取率以增加积累;二是工资提取率不变,降低退休后消费。这一对策在实际工作中较难行得通。为抵消由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带来的消费增加的第三个方案就是延长退休年龄。这样便增加了创造财富的时间。

可以证明,X岁时平均余寿若增加1岁,其未来预期生存人年数将增加原平均余寿的倒数。根据这个一般性关系,

4.4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近期影响

人口迁移可以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从而分别对该两地区的养老保险产生影响。某一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则对养老保险基金贡献者比例必然高,养老保险负担比就低。据1992年统计数据,20—49岁青壮年人口占迁移人口的62.4%,迁移人口的中位年龄为36.6岁[⑦]。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中,年轻劳动力的比例更高。人口城镇化的结果,扩大了城镇地区劳动就业人口,对近期内缓解养老保险的压力是有利的。但是,必须解决好不同地区之间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否则将对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阻力。我国正处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劳动力身份也逐渐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在考虑建立新型养老保险体制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口迁移与流动的问题。但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还没有普遍受到重视。

5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水平与结构

本部分首先回答“养老金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才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这一基本问题,然后分析基金模式类型与财政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我国老年人口收入结构。

5.1 工资替代率的合理水平

“工资替代率”是用来表示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指标。本文将其定义为:人均基本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或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5.1.1 确定合理工资替代率的原则

(1)保证退休者原有生活水平不变的原则。这个原则的含义是使退休者的平均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持平,不致因退休而大幅度降低生活水准。(2)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公平”就是要体现每个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权、“效率”就是要使原工资水平高,对社会贡献大者得到相对较多的养老金。(3)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总体平均替代率水平过高,势必引起养老金支出额上升,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紧张。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国家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是很有限的。应当尽量避免养老基金亏空,转而求助于国家财政现象的发生。

5.1.2 工资替代率的计算结果

按上述原则,计算工资替代率根据如下标准进行:(1)退休金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持平。(2)依据“小康标准”,预测未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对中国小康标准进行了量化研究。他们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计算的依据是:按照十年发展规划,1991~2000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递增率为2%;另外,根据80年代实际情况,职工平均工资每增长1%,人均收入增长1.125%。根据现有统计资料[⑧],80年代以来,城镇职工实际工资递增率在4%左右,平均货币工资递增率在10%左右。我们依据这种发展趋势,进行未来人均养老金和平均工资的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工资替代率在72%左右比较合理。

5.1.3 工资替代率调整的原则

首先,视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程度而调整。只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性养老保险不断发展后,才能大幅度降低工资替代率。其次要看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状况和工资差别程度。只有工资水平上升较快,人均工资额达到较高水平后,降低工资替代率才有可能。工资差距拉大后,可通过压低高工资收入者的工资替代率来平衡总体意义上的工资替代率。第三,要看企业和个人投保率的高低来调整工资替代率。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提高后,可以提高工资提取率,从而维持较高的工资替代率。第四,工资替代率的调整必须考虑到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的因素。使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致因物价上涨过快而生活发生困难。

5.2 老年收入保障方式与经济压力

养老保险对国家财政的压力取决于养老保险支出与国家财政预算的关联程度。养老保险支出主要来自于养老保险基金。只有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入不敷出时,国家财政才给予资助。养老保险基金危机不等于国家财政危机。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又属于收入保障方式之一。其它的还有雇主强制型(employer mandates),雇员强制型(employee mandates),收入调查型(means-tested)和普遍项目型(universal programs)。

1992年我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与国民收入之比为5.0%[①],是较低的。1990年,我国65及以上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57%[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但我国仍感到养老保险的压力很大,原因有几个:第一,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初期,资金不足,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要服从于经济建设。其次,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积累不多。第三,我国养老保险层次过于单一。只有国家统一的退休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几乎没有。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任务不只是控制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是要调整养老保险待遇的结构。

5.3 中国老年人口收入构成状况

社会保险只是老年收入保障的形式之一。老年收入保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各种保障形式共存是一重要特色。199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调查中包含了对老年人口要经济来源的调查数据,这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亲属提供(57.09%),其次是劳动收入(24.83%),再其次是离退休金(15.82%),最后是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1.22%)。因而从全局来看,社会保障在老年收入中所占份额很小。这说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养儿防老”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6 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立在如下原则基础上:第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低的保障标准。第二,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必须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第三,坚持自助为主、互济为辅、储备积累的做法。第四,坚持各类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

6.1 农村养老保障的筹集方式

农村养老保险的筹集方式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完全不同:农村养老保障是个人自我平衡方式,即个人按一定数额积累资金,到一定年龄后按积累额支取。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时期平衡,既有代际转移,也有代内转移。从另一角度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待遇限定型(defined benefits)——以支定收;农村养老保险是缴费限定费(defined contributions)——支取总额不能超过个人积累额。

现在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个人自我平衡基金模式有较高的透明度,适合农民经济和心理特点。每个人有单独的帐户,个人积累资金记于个人名下,不与他人发生转移关系。其次,采用这种方法,政府的负担较轻。由于这是一种强迫储蓄模式,基金独立核算,不与政府财政挂钩(类似于雇员强制型)。第三,促进农民储蓄意识,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有的农民舍得在封建迷信,婚丧嫁娶上花钱,但对缴纳保费却不自觉,这种观念急需改变。第四,现在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现代收入保障手段,为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第五,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改变农村社会代际交换形式,从而影响和改变农民的生育观念。

不足之处有三点:第一,是一种强制性储蓄,“保险”的色彩很淡。与时期平衡与队列平衡相比,它既没有代与代之间的调剂,也没有同代内不同收入者之间的调剂,只有个人自助。如果要弥补这种缺欠,应该在缴纳保费这一环节做文章。第二,由于这是一种资金积累制,要获得一定的保险金,必须经过较长的现值积累期(nesting period)。所以,它只能解决“未来老年人”的收入保障问题。第三,这种积累方式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保值增值的任务太重。可以说是一种风险较大的保障方式。

6.2 改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几点设想

6.2.1 不应放弃和排斥依托于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

首先,依托于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使养老保险成本降低。其次,由政府垄断经营农村养老保险容易出现官僚作风、效率低下,出现贪污腐败现象。第三,保险公司的年金项目是同批人平衡,方法先进于个人自我平衡。同批人平衡有个“生者利”的优势:即l[,x]的积累最终由l[,(x+n)]来平均,而依据人口统计学,l[,x]·≥l[,(x+n)]。

6.2.2 实行按季或按年末交费更符合农村实际

6.2.3 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从长远观点看,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不言而喻地应统一管理(只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层次上)。从1995年到2050年有55年,似乎很长,其实不然。因为养老保险周期很长。假使20岁投保,60岁领取养老金,中间要经过40年。这40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即使是渐进性的,其积累起来的效果也将十分显著。将城镇和农村做为两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来考虑,眼前还可以,从未来着想则是缺少发展观点。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不能要求采用同一个养老保险基金模式,但可以建立同一机构来管理。这样便于统一协调,为城乡劳动力流动创造条件。

7 主要结论及今后研究设想

7.1 主要结论

养老保险具有人寿保险的某些特性,如风险基金(Pooling)、偶然损失(Fortuitous losses)、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和补偿(Indemnification)。但两者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具有社会性和福利性;后者是一种商业行为。

养老保险基金模式类型可以采用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方法加以分类。即,现收现付制(年内时期平衡)、阶段式平衡(一年以上时期平衡)、队列平衡、个人自我平衡。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时期平衡;保险公司开办的养老保险是队列平衡;农村养老保险是单个人自我平衡。

养老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再分配过程。这种再分配是以代际转移(Itergenerational Transfer)、代内转移(Intragenerational Transfer)和时期间转移(Intertemporal Transfer)三种形式进行的。时期平衡下养老保险受益水平e与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值b有关。b值受五个因素影响:①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数。②在业人口的变化。在时期平衡下,人口增长成为对养老有利的因素。③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④退休年龄的划定。⑤人口迁移与流动。同批人平衡不受人口因素影响。由于在社会保障初期,我国城镇职工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政府并未注入资金,而是采用代际转移支付的形式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来源,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要40年左右才能达到成熟阶段(每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贡献大致等于退休后支出)。

应该在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三个子系统的关系中来考察人口变化与养老保险的关系。

生育率主要通过15~59岁人口来对养老保险产生影响,但有个较长的时滞。2025年以前是积累养老金的“黄金时期”。1978年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总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离退休职工占在职职工的比例上升。养老金平均水平下降了。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特别是退休年龄时平均余寿延长,意味着退休人口的生存时间延长,使得享受养老金的时间延长。缓解矛盾的对策有三个:提高就业期间积累率θ;降低退休后养老待遇水平;提高退休年龄。我国20~49岁人口占农村迁往城镇人口的多数。这对以时期平衡为模式的养老保险固然有近利,但必须注意长期规划和预测。因为迁入人口达到退休年龄后,便成为被供养者。人口迁移的频繁性,使得必须提前考虑统一养老保险管理方式,及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工资替代率的计算应遵循三个原则:保持职工退休后基本生活水平不变;“公平”与“效率”兼顾;与经济承受能力相结合。如果按“小康”标准测算未来社会平均工资和平均生活费收入,未来工资替代率应在72%左右。不能笼统讲养老保险一定会对国家财产造成压力,而是与采用的项目类型有关。这一点是以往研究中未加以细分的。我国城镇老年人口退休生活费来源单一。全体老年人口从社会保障得到的收入不多。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主要靠劳动收入和子女赡养。

目前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从基金模式上看是一种个人自我平衡方式,既无代内转移,也无代内转移。采用这种模式是与农村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由于城镇养老保险是代际转移支付式的时期平衡,而农村养老保险是个人自我平衡,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成为劳动力产业结构转移的主流,必须考虑城乡养老保险模式的衔接问题。根据农民收入周期特点,农村养老保险变“按月缴费,按月领取”为“按年缴费,按月领取”更为合适。

7.2 今后研究设想

中外比较研究。建立一个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模拟模型,研究人口变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状态评价体系研究。老年保障对人口的反作用。如对生育观念、家庭关系、代际关系的影响,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影响。

*本文由博士学位论文缩写而成。

注释:

①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48

②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41

③George E.Rejda,Social Insurance and Economic Security,Fourth Edjtion,prentice Hall,1991;40.

④参见Aaron H.J,The Social Insurance Paradox,Conadian Jour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66;32:371~376

⑤劳动部信息中心编,《全国从业人口生命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41

⑥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92

⑦社科院人口所编,《中国人口年鉴》(199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⑧《中国劳动工资统计年鉴》(199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  ;  ;  ;  ;  ;  ;  ;  ;  ;  ;  

养老保险的理论与模型:人口与经济约束分析*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