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吴晓霞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吴晓霞

浙江浙天运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为保障建设工程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对工程造价进行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然而,在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不仅制约工程经济效益,而且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以下将从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分析入手,逐步探讨几项问题和对应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建筑工程造价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衡量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和收益等目标。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专业素质不高、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都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对策,以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概述

1.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可以从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和建设工程价格管理两方面进行诠释,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指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建设工程价格管理:是指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

1.2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包括“工程造价的确定”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其中“工程造价的确定”包括投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实施全程中的造价管理及竣工阶段的实际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控制”是指在工程设计方案的基本上,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对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费用及成本进行造价核算和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施工技术及成本三方面实现。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有预算业务能力。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一方面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市场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的新技术和材料,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增强市场关注度。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管理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但是多数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综合素质管理人才相对较少,极易造成工程量与工程费用不成比列,施工超出预算,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成本。

2.2不健全的造价制度和监督力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中,项目成本控制系统尚不完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所以无法准确地控制成本信息建设过程中成本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项目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劳动资本的建设者、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等的损失,由于成本控制系统不完善,所以无法确定最终成本的合理性。由于成本控制在施工监理中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总之,不健全的成本控制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运行效率。

2.3没有进行完善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近些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建筑的整体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质量过关,更要求在造价方面与时俱进,力求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不断把造价管理能效放大,发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工程的具体操作中应该灵活把握,对于各种突发情况积极应对,需要做好动态管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劣势在于,迄今为止我国的建筑企业仍然沿用静态定额计价模式,如此就会导致造价出现失真,无法发挥出应用的效应,不利于长久发展使用。

2.4材料多样、价格混乱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在施工环节耗资较大,因为需要购买大量建筑材料,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造价工作做到更好,做好建筑材料的造价控制是必要保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科技方法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建筑材料也由一款发展为多款,不同花色、不同质量、不同档次的材料价格不一,导致建筑材料价格出现混乱的局面,如同款建筑材料,可能会由于其材质与品相方面的偏差导致市面价格大幅度波动,这种问题在建筑行业十分严峻,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很可能危及该行业的发展。

3.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从项目的识别与立项开始对项目进行合理分析、成本估算以及完工后的收益情况等进行估算,以此来完成招标工作,在合同确立之后,需要对工程进行具体的研究和策划,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做足准备方案,以便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并针对这些成立一个岗位齐全、专业水平过硬的专项小组,来对工程项目进行分层管理,该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项目进行合理分析、整合资料、纠正在项目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统计工程耗资,并在完工以后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3.2注意人工及材料的调整审核

工程建设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难免会出现人工价格及材料价格的波动,在办理工程结算时,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条款及相关规定执行。例如某项目合同约定如下:基期价格以某年某月当地信息价为准,结算价的确定方式为:1)钢筋、商品混凝土以主体结顶(如市政工程为完成)前80%月份当地信息价算术平均价为准;2)水泥以工程预验收前80%当地信息价算术平均价为准。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工期拖延后引起的造价增减。比如施工工期若由施工方引起的工期拖延而导致工期延长,使合同工期内的信息价算术平均值不等于实际施工工期内的信息价算术平均值时,则材料管理结算价格按低的计算。施工工期若由发包方引起的工期拖延而导致工期延长,则材料管理结算价格按实际施工工期内的信息价算术平均值计算。

3.3培养专业造价管理人员,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

(1)加强设计人员施工培训,并在设计前充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设计变更。(2)建立以工程造价为核心的施工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学习及培训,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健全建筑业质量及诚信机制,鼓励其不断提高造价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其项目的盈利能力。

3.4改革与创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运行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政府性建设工程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合理的运用现有资源,及时地调整资源结构配置,有效的实行统筹以及强化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监督,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运行模式,才是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发挥出作用,定期监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判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开展工作的,只有政府部门与造价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监督,才能制定出多种合适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运行模式,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也不断增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就要注重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湘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7:105-106.

[2]赵存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山西建筑,2017,11:224-226.

[3]孙玲,张月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4:275.

[4]高晓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9:189-190.

论文作者:吴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吴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