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新体系中的“机制性”构建及其链接关系研究——以花色设计新产品开发为研究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色论文,新产品开发论文,机制论文,体系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品开发从宏观方面看,主要是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应合理,要有为企业导向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能实现优势互补;从微观看,要培植企业主导产品,要有产品组合管理意识。创新就是创造与创效,它是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经济性于一身,并贯穿于科学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的一种横向性实践活动。创新体系包括在生产、传播、利用新的知识以及经济性知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种社会体系。“制度创新则是新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1]机制是指复杂系统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有序作用而完成其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广义的制度就是一种制度性文化,它的核心是规则与规范。机制与制度密不可分。制度是基础,没有制度就没有机制;机制是制度的灵魂,有了机制才能运作起来发挥作用。
具体到设计创新的机制建设问题上,如果说设计创新机制的各个程序是规范设计创新的工作流程和行动准则的话,那么机制就是能够使设计人员及其所要遵循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使设计创新机制的建设工程良好运行的内在关系。设计创新机制的建立实质是制度性文化的建设,本质上是设计程序问题以及影响设计行为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习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畴的东西。创新产生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创新体系建设过程具体包括发现(创意)机制、传递(研发)机制、评价制度、激励与问责机制等几方面的内容。
1 发现(创意)机制
发现机制的结构要素有意识、技术和方式几个层面,首要因素在意识层面。产品开发不能只关注产品,应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范围,要建立大市场、大设计的理念,把全球市场置于研究的视野之内,而全球视野的建立需要有专业信息机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信息人员等几个方面的支撑。目前我国通行的体制构架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科研处、信息处)、大学(各种专业现代实验室)、各种信息媒体单位等,从整体看还处于一种相对分散的状态,对信息的搜索、跟踪、甄别和利用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从创意发现的机制性思考,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建设。
1.1 优化信息搜索与采集机制
“信息沟通的频率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发展和创新的成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创新链条内上游企业的技术成果往往是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输入信息,技术沟通将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下游部门不仅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上游部门的技术方案提出反馈意见,而且这种反馈意见还将对上游部门正在进行的具体工作提供借鉴。”[2]信息沟通是否畅通快捷,信息交换是否全面、彻底,信息利用是否科学、有效,将会成为决策成败的关键。在信息建设中,首先需要建设信息搜索与采集机制。
(1)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信息资源以及各种网络媒体,增加供求信息采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本行业中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产品质量、技术特点等信息。
(2)建立自己的行销数据库。通过长时间跟踪分析可以找到本行业、本区域产品供销的基本规律,这些直接的数据对设计创新大有用途;重视对身边生活信息、特别是异常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对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归类存档,形成行销数据库。
(3)寻找专业信息公司进行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效果。
1.2 建立和完善信息甄选、评价、分级体系
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阶段,需要在各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中普及知识产权信息获取与检索知识及技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更需要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敏锐的事业敏感性。世界信息系统大师、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博士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化”信息的工程化方法,即信息工程方法论,其思想主要包括:第一,要围绕核心业务作好战略数据规划;第二,建立主题数据库;第三,开发并应用独特的软件系统。这种信息工程方法对于我们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大力推行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3 建立科学定位和决策机制
组织专业人士对信息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逐步对信息进行细分,寻找创意的突破口,这是创新的关键阶段。在决策时一要具备高屋建瓴的胸怀,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有较敏感的职业嗅觉和较强预判性。二要有科学精神,要加强信息选择的程序性和非程序性的综合应用,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引进对立统一原则和方法论,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环境寻找创新的思路。在设计创意阶段,有时非程序性决策显得比程序性决策更重要,它对决策者能力强弱、才能高低、性格素养和知识经验等均是严峻的考验。所以在机制建设时要适时分析、总结,将应对措施逐步程序化,把曾经用非程序性办法处理的问题逐渐纳入程序性决策轨道,处理好决策的程序性(理性)和非程序(感觉)的关系,最终凭借洞察力与创新思维的融合,逐步建立科学定位和决策机制。
图1 信息发现结构图
2 传递(研发)机制
2.1 运行机制
信息传递机制的系统构成要求主要包括:科研(研究)系统、技术中介和社会经济(生产、销售)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科研(研发)子系统主要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部门构成,其核心功能是根据市场需求解决设计创新和技术关键问题,提供技术供给信息进入技术中介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主要由企业产业机构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完成知识形态向物质形态的转化,并提供技术需求信息进入技术中介子系统。技术中介子系统是联结科技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中介和桥梁,是以技术成果商品化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社团或其他个人组织,具有技术贸易服务职业性的特征,按服务水平和形式不同可划分为信息中介型、转移代理型和创新技术孵化型,根据目前创新经济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后两类中介将会成为未来技术中介公司的主流模式。
图2 信息运行结构图
2.2 运作模式
信息传递的运作方式目前主要有线形范式和网络范式两种形式。线性模式是以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为核心进行开发设计,该范式认为产品开发的一般经历为发现—开发—设计—中试—大试—生产一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研究技术创新过程必须将企业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放在同一系统中进行考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绩效的改进要求与各种创新活动有关主体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此,设计创新的程序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因素也越来越丰富,创新活动成为创新要素整合的动态过程,为了创新,企业不得不与其它的组织如公司、政府、银行、大学、科研机构等产生联系以获得发展资源,并通过创新活动与这些组织形成一个个网络,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
在新的运行模式下,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重点优化本地化的网络结构,它是由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组成的,可以降低企业经常面临的静态或动态的不确定性,并使得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功能和信息方面结成密切而稳定的关系;二是重视把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和外部科技资源相结合,并以此来制定经营和创新战略的组织体集合,强化空间聚集优势;三是注意网络范式的动态发展过程,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使行为主体具有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的才能,同时也保证了创新的传播、交换和技术文化的更新,最终形成整个创新环境的更新。
(1)点式开发模式
传统的技术开发是点状分布的,各自独立完成开发。这种形式适合于小规模定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创新运动,因此急需以点到线、以线成面的扩展。
(2)线性开发模式
设计创新涉及到新产品开发生产、商业化推广等多个环节,在这过程中技术和市场共同起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扩散,设计创新活动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已经很难满足其要求,必须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方式来推动。Asheim和Isaksen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包括两个层面:区域创新的主体;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设计创新活动实施的环境来看,当代设计创新所面临的技术发展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正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事实证明,合作创新不仅是当前企业降低风险和缩减成本的重要战略,更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3]产学研的合作方式是目前较为通用的研发方式,适用于高科技类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为了确保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深入、持久、健康地发展,除了政府推动之外,还需构建一种具有内在动力的社会机制,如在合作方式、信息沟通、利润分配、风险承担、激励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推进建设,使其成为一种自发的、自我调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
图3 线性产品开发范式
(3)集群设计创新模式
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协同合作的一种方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创新组织形式。“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具有不同的信息、技能、知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企业之间协同作用的过程。”[4]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并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系统优势。集群内部企业的独立性,使得产业集群在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中保持了固有的灵活性;而集群内部各企业间的各种密切关系,又使得产业集群在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中能够在整个集群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获取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内企业所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创新资源方面是对大企业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但在创新活力方面又优于大企业,它兼具了大中小各类企业的优点,又避免了大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弊端。在集群网络创新模式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制订或执行创新生产的技术标准。所谓“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基本标准。”[5]这样,就可以达到产品标准的国际化,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减少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反映了集群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业集群创新形式适应于大规模开发以及大规模精益开发生产的运行特征,在推进建设时要注意保持一种协同精神,共同维护较好的环境特质,有利于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图4 集群设计创新模式外部网络
图5 集群设计创新模式内部网络
3 评价机制
科学评价创新价值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而且有助于人们树立起对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科学态度。”[7]评价的标准不仅仅只是经济指标,还要从社会学角度、文化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考评。目前当务之急是建立创新开发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科研单位的科研水平,又要评价其管理水平。
3.1 树立全面、科学的评价观
创新对社会产生多种贡献,创新开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学范畴上的,还有观念上、文化上等社会学范畴上的意义。设计创新具有经济价值、技术价值、环境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评估价值标准应该包涵创新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方面。
技术(知识)有隐性的和显性的、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这些都需要找到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技术(知识)有载体依附性、计量单位的不确定性、技术(知识)的不可分割性、技术(知识)价值的环境与对象的依附性等,给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国外在科学评价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如在科学计量信息、网络计量、经济计量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这些成果直接促进了科研计量和评价的发展。当前最急需建设的内容就是根据科学计量学的原理,根据科研成果的综合指数,从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创新实践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3.2 建立权威的中介评价机构和中介拨款机构
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作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将“政府—市场或企业”的二元市场结构转变为“政府—中介组织—市场或企业”的三元市场结构。在评估体系中尽量减弱或排除政府因素或直接利害因素,建立权威的、规范的中介评估机构,逐步变行政性评价为社会性评价。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政府只确定评价的导向,具体操作由中介机构独立操作、独立完成,并将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接受社会和专家的监督。与此同时,建立权威的中介拨款机构,从而使创新开发更具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评估体系的法制、法规制度,营造理想的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3.3 建立梯级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自评和中央评价两级制度结合,中央标准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当今知识经济渐趋主流的竞争背景下,对科研成果的认定标准和知识产权的评定及保护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环节,因此,尽快建立国际通行的创新价值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4 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结合起来
创新开发因为涉及到多种因素,并不是每一次创新开发都能成功。“研究表明,创新过程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隧道(创新隧道),开始时有许多有发展潜力的新思想,但到最后能成功的却寥寥无几。”[8]而在一些曾经失败的创新活动中可能存在一些有价值的理念或方法,这些价值可以通过评估得到价值认同。有时一项创新活动可能有很长的历程,可能有很多人员不同程度地加入,对这些因素有必要进行层次划分和阶段划分,并把评估和过程与层次挂起钩来,以使评估工作更加具体、也更加到位。
3.5 把评价效果与激励或问责结合起来
评估工作含有双层含义,对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激励,责令失败者寻找原因并承担相应责任。评估结果不仅可以和科研拨款直接挂钩,也可以作为以后各种科研指标评定的有效参考,以彰显评估工作的价值。
图6 评价体系结构图
4 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
激励不足已经成为当前设计创新的主要障碍,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必须突出政府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激励”一词既包括激发、鼓励,以利益来诱导之意,也包括约束和归化之意。激励机制理论就是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根据创新活动的工作性质和鼓励创新发展的思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激励机制。
4.1 政策激励
(1)采用积极的财税激励政策。国家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政府应该采用积极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并根据创新内容的难易程度给予一定的风险共担激励。
(2)完善产权激励机制,保障科技创新者的权益。通过实施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措施,扩大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联合执法力度,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3)完善市场激励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对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利益激励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以保证创新工作者得到应有的工作环境和应该得到的经济收入。
(4)风险共担机制
化解创新风险主要是化解创新主体的风险。无论是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或是追踪国际前沿、或是突破现状,创新主体谋求前进一步都会面临或大或小的风险,因此要适度降低创新的风险度,让创新成果能顺利转化为利益,让创新行为得以循环和持续。该机制包括专项基金支持、专项贷款贴息或补贴机制、创新项目定向或招标委托机制、创新成果优先采购机制、创新产品推介机制,以及社会化、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等。
(5)设立创新专向奖励基金,对成绩突出者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
4.2 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
激励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不同的思路展开的:一是经济学激励理论,即经济学对激励的研究以“经济人”为出发点,以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为目的;二是管理学激励理论,这种激励理论侧重于对人的共性分析,调动生产积极性的需要,经历了由单一的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要、由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要素明晰、由激励基础研究到激励过程探索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家把企业激励的焦点转移到了“社会人”的角度,因此在建设企业激励机制时,要做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要给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真正的舞台和权利。
(1)“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建立高素质创新企业家队伍和创新人才队伍,构筑人才高地,推进企业技术(设计)创新,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如职务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知识(进修)激励法等。2)创新人才效益分配机制,鼓励多劳多得。3)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做好服务工作。4)创新人才晋升机制、职位激励等。
(2)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物质激励机制
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理想的创新收益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诱因,市场制度将公平地决定设计创新者的所得,因此应将市场激励作为设计创新激励机制的第二制度层面,并通过市场体制建设,创造理想的科技创新市场结构和竞争模式,以市场的外在力量来推动科技创新,以风险化解为核心,完善创新开发的社会保障机制。
(3)创建精神激励机制
真正的创新者是不可能完全靠金钱奖励的水平来激励其从事研究的,被同行、共同体、社会承认其工作、成就是有价值的,才是最好的奖励,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可以利用信任激励法、情感激励法、荣誉激励法、行为激励法等进行激励和沟通。
4.3 问责制度
问责制度是科研创新的有力保证,也是避免科研造假或故意怠工的最好办法。问责制度建设,首先要探索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创新科研岗位责任制,为不同岗位的科研人员使用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规程,形成层级之间、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针对涉及多部门管理的事项,探索建立部门主办责任制,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以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机制。其次,在明晰行政责任划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的目标管理,制定不同层级的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详细分解到各责任人,各责任人进一步将任务具体分解到内设机构及工作人员。各项工作要按不同时段明确进度要求,限期完成,政府监察监督部门对照责任书的内容加大检查督办的力度。
问责的实施,通过建立和实施学术问责或行政问责,促进政府监督监察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在科研团队系统内形成一个科学、严密、可操作的责任体系,使学术问责或行政问责有章可循,做到财政性资金支出到哪里、审计就到那里,公共服务提供到哪里、绩效评估就到那里,从而提高监督力度,增强科研人员的责任心。但因为创新活动本身的高风险性,在制定问责制度时,要根据创新工作的本质规律制定完善,更要朝着鼓励创新、拒绝造假、奖优罚懒的主题去执行。
5 技术扩散与创新文化
5.1 建立技术扩散机制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讲,技术创新扩散比技术创新本身更重要。“个人知识需要通过社会化接触,详尽、清楚的表达才能有价值。”[9]创新设计要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这包含两层含意:一方面专业设计师群体应当把对设计形式的探索转化为面向市场的设计实践,引导市场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在转化过程中要受市场的检验和制约。
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基地,高新技术园区是创新型国家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需要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单一重项目引进向重环境和服务的转变、政策优惠为主向制度创新为主的转变、重单一的空间规模扩张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转变,在创新方式上由单一模仿创新向借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转变。
5.2 创建企业创新文化
要着力推进文化创新,既要积极运用政府第一推动力和发挥体制内机构核心作用,更要注重破除创新垄断,把创新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只有鼓励冒尖,人们才能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人多了,敢于冒险的人也就多了,全社会也就能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
提倡创新文化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因子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细部,有效的创新机制是大学、企业、社会以及各种创新元素相互流动、碰撞、交融,在聚变中激发能量。我们应当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遵守科学道德,在全社会树立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尊重科学规律、崇尚科学精神的良好风尚。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凝聚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梦想。
6 结束语
设计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系内各部分的构建是产业规律的体现,是设计界长期实践的成果,是创新文化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设计的发展,设计创新体系将会不断吸收新文化、新元素,各部分的衔接也会更加紧凑,运行起来也会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