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凤台小学 遂宁 629000)
【关键词】求真 积累 标准 重点
【内容摘要】就如何“写得出 ,写得好”作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写作实践,托出自己的心得:求真、注重积累、确定适当的标准、学会抓重点几条途径,得以实现。
我知道,这个课题专家学者也在研究,将来也会长期研究下去。但正所谓“杀猪杀屁股”,各施各教。今天我就如何写得出、写得好作文谈谈自己的心得。
第一,求真。无论中小学生,抑或成人,都有“作文”头疼的现象,就是把作文当成“做”文章了,要么想去模仿、想象“好文章”,要么就凭空胡编乱造。反正为了写得出“高水平”的东西,就想写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以为“高”的理论。踮起脚还不够,需得蹦跳着去摘,这多难为情。求真,就是要写自己熟悉的、真正理解了的东西。如我们聊天,常对不了解的东西插不上嘴,而谈及熟悉的领域,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文真实了,内容与思想才站得住脚。名家常说,“先做人,再做文。”我的理解有一层是:敢说真话,才有可能做好文。就作文来说,如果谎话连篇,虚假真套,就有“我不是我”的感觉,那就“人不是人”了;作文,写不能理解的东西,就显得假,“东施效颦”,终不是美女,文章也难成为好文章了。学生作文,为什么“不真”呢?主要是以为自己的经历平淡无奇,不够“典型”,所以相信名言警句,总想来个标新立异,一鸣惊人。于是就“浮”,就“散”。真正好的文章,要么能感人,要么能启迪心智,那必然是建立在真情的基础或独到深刻的理解之上。所以要写得出,写得好,一定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为人为文都有好处。对前者的好处是,可以提醒学生重视“自我”,每个人都是别样的花朵,这是一种思想启蒙,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真性情的人”,而不是他人或社会的附庸或点缀。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担当意识。学生不敢写“真”的东西,就是怕贻笑大方,由此便可培养学生承担自己“好”与“撇”的后果;对后者,让学生的作文能力,能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地进步——只有让他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才能衡量他的真实水平,若真能“偶得之”,他才能真正树立“作好文”的信心。
第二,注重积累。一是语言的积累,二是思想认识的沉淀。语言的积累,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或从活人的嘴里收集。但许多学生虽阅读,却不注重收集整理和使用。记得小学时,我多数时候就是想法将几个美丽词语、句子,通过具体的事例诠释,然后串成“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起先还羞答答地,以为拾人牙慧(当时肯定不会用这个词),可老师大加赞扬,估计那些优美的词语句段为文章增色不少。通过对语言的收集与应用,就能让学生把书面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素质。另外,生活中的语言才具表现力和生命力,学生往往忽视这点。“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应培养学生重视从生活中收集提炼素材。一种办法可以让学生写日记,但不必天天写,也可一天写数篇。当一个人被强迫了,不自由了,就会反感、反抗;二种办法是写随笔。前者是私人性的,后者社会性色彩较重。毫不夸张地说,我写作“突飞猛进”时期,得益于高中一语文老师要求写“随笔”。这位老师很开明,不太限制我们篇数与篇幅长短,写作的自由空间很大,也不太强调其水平高低,有点游戏的味道。但一段时间后,作文就不“难过”了,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前不久,一小友从我的一些小文中惊叹我“阅历丰富”。但我告诉他:贵在发现挖掘提炼。我评论我的恩师作品,“高,高在能平中见奇,实为大家也。”其实,当我们细研一些名家作品时,往往都如此。他们其实不以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能见人所之未见,能透过表面现象揭示本质。“深刻”的得来,缘于思考和积累。“平凡的世界”,便是这样一本书。作者从平凡琐事中,写出了史诗般的巨著。
第三,确定适当的标准。中小学生,依年级不同,人与人的实际差距或区别,应各有不同。妻子常评小女的作文“口水话”太多,我却不同。每评她的作文,我都尽量捕捉其亮点,点拨之后,必有一句,“写得好!”。“写得出来”,就是我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衡量标准。中学生,叙事通顺具体、说明清楚明白、议论言之成理即可。若不能以合适的目标予以客观评价,势必拔苗助长,打乱作文水平成长的生理节奏,难成正果。说近点,我写此文,就犹豫再三——我一在考虑同行的标准,二在考虑评委的标准。后来,将标准定为“自己的心得”,才敢写下去。
第四,指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小学生,“美丽极了”、“高兴极了”等笼统的词汇很多,就是不会抓重点所致。于是凑字数,天上一句地下一句,不得要领。我对自己初中作文记忆极少。某篇,在老师“点拨”之后,我不遗余力地写“冷”,结果得了理想的分数,评语为“重点突出”,方才明白其为何物。初中生作文最易泛泛而谈,与其年龄段有关——有一定的材料,但不懂取舍,放得开,却收不拢。高中生自己的风格趋于成熟,眼界较为开阔,自身要求也较高。想法太多,往往盲人摸象,情感泛滥,作起文来又力不从心。此时,若能“毕其功于一役”,必有斩获。做事抓不住重点,没个轻重缓急,必如没头的苍蝇,瞎忙;作文没个重点,必然不清不楚不深不透。
总之,作文的指导,以“写得出,敢于写,喜欢写”为标准,至于“写好”,恐自有它的规律。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等。
论文作者:刘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自己的论文; 标准论文; 写得论文; 重点论文; 学生论文; 东西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