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师生共振教学结构”引入历史新教材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生论文,新教材论文,结构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承担编写的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使用的初、高中教材各一套均已面世,并已完成了第一轮实验使用。其中,初中部分已于1992年、高中部分也于1995年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投入使用。
上海版的历史新教材,就形式而言,增加了导言课和每章节前的概要提示,增加了教材的辅助部分(小字部分)和图片数量,增加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形式多样的思考题。就内涵来讲,在人物、事件,以及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均有增加。此外,在体例编排和史学观点方面均有新意,例如高中历史课本采取中外合编。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讲述;对一些历史分期问题提出新见解。
由于新教材容量增大、知识面拓宽以及采用中外合编等,因此对学生的论证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更大程度地参与课堂教学以及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进历史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流派分呈的教学理论研究中,新近崛起的“师生共振教学结构”与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比较接近的。
师生共振教学结构是上海市普教科研重点项目(1988─1992)。该项研究广泛吸取了本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教学理论的主要学派(如合作教学学派、认识学派、人文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等)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中的研究成果。并能够针对我国的中学教育目标、近年来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改革实际,提出了具有新意、便于操作的理论假说。
师生共振教学结构由四个教学原理、七个教学序列结构(教学环节)组成。
四个教学原理为:师生教学同步原理;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原理;师生情感共鸣原理;师生教学互补原理。七个教学序列结构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架设探求桥梁;组织问题解决;重复知能训练;改组智能结构;知能创新应用。
从四个教学原理来看:师生同步教学原理指的是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知识基础,这些教与学的主要变量要相互适应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这与认识同步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原理认为,教学是为了求得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最大程度的共同参与,应经常变换教学活动形式,做到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师生情感共鸣原理从人本主义出发,强调教学中和谐的心理气氛,认为这种气氛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达到学习目标。师生教学互补原理从方法论角度出发,认为只有教与学一致时,才可获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力求教和学之间不断取得相互适应。四个教学原理作为一种教学主导思想,弥补了我们以往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法中的某些不足。
七个教学序列结构是共振教学思想的具体落实,七个教学序列结构首尾相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在上课开始时引出上节课或前阶段课程中没有发现或没有解决的问题;扼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和预期的学习结果;提出可供研究或讨论的问题。如在组织学习历史人物孔子时,可先回忆中国古代奴隶的悲惨命运一人牲、活殉;再出示兵马俑(仿制品或图字),使学生知道秦朝时已用陶俑来陪葬。然后告诉学生,在由活殉到用陶俑来陪葬的历史进步中,孔子“仁”的学说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导入孔子相关内容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领域。
激发学习动机。动机指产生情绪感受推动某一行动。学习离不开动机,对教学组织者而言,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激发学习动机这一环节与上一教学环节之间具有明显的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以致两个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同时发生,然后在不同水平上重复。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在这个教学环节上主要应通过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留下一些悬念,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意图。例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 可先出示两幅美国国旗, 一面是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国旗(与现在的星条旗大体相仿,但在蓝色长方形中只有十三颗排列成圆形的白色五角星),一面是现在的星条旗。然后提问:在美国国旗上,十三条红白相间的横条代表什么?星代表什么?美国国旗图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如此,使学生产生明显的学习意向。
架设探求桥梁。在创设问题情境和激发学习动机之后,将进入架设探求桥梁的环节。架设探求桥梁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桥梁到达“彼岸”,即促使学生将原有经验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作纵横两个维度的分析,为进入组织问题解决做准备。架设探求桥梁的方法有许多:其一,通过对旧知识回忆,运用新旧知能内在的纵横联系来组织教学。如,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时既可以纵向回忆日本本国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又可横向联系与明治维新同时代、同类型的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学生对“改革”可以改变社会性质、可以促使社会进步等有所认识,又使学生产生了解明治维新的有关史事、探求明治维新与另两次改革的异同的愿望;其二,可以用“读读、议议”的启发式,让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自己提出疑难、疑问;其三,可以通过联想、对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语文、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等,来展开学习,架设探求桥梁。总之,方法有许多,关键在于要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而灵活选定“桥梁”,原则是要有利于学生参与。
组织问题解决。这指的是通过各种教与学的手段,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学生学习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所熟悉的种种历史教学手段,谈话式、直观教具演示式、读书讨论式等,都可施用。但由于我们是谋求将师生共振教学结构引入历史教学,所以无论用何种手段何种方式进行问题解决这一教学环节,都必须明确,师生主客体角色地位互换的原理应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贯彻。要想方设法,争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更多地参与。用组织问题解决的方式学习新的历史内容,一般可用下列形式导入:(一)由论及史。先把某一历史事件的结论摆出,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课文及课本上涉及此事件的知识,或者课本外的历史知识予以阐述证明。(二)以史带论。通过学生对史实的阅读、讨论,教师的点拨解惑,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如在秦朝这一章节中,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辩论秦始皇的功过、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来进行学习。学生为寻找论据,势必将教材仔细阅读、分析、整理,全神贯注地投入该章节的学习之中。(三)先介绍当前史学界对某一史事的几种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该史事有关章节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学生参与,必须提供学生讨论及回答问题的时间和心理空间。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切记不要给讨论发言的学生造成难堪,以使学生拥有安全感,始终持有参与和积极性。这也是师生情感共鸣原理所要求的。
重复知能训练。当前,在各类教学、教材课程改革中,都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教学中亦出现了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培养的强化,无疑是社会需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历史赋予教育的使命。但事物往往是矛盾的,在能力培养强化的同时,常常出现对“双基”有所忽略,须知,双基不落实,其它能力的培养则成无源之水。重复知能训练环节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克服改革中的负效应,获取学习的高质量。历史学科在着手重复知能训练教学时,可以通过历史知识竞赛、习题互相评讲、师生共同整理历史知识表解(专题综合表、分类串线表、同类事件比较表、中外历史对照表)、以巩固记忆加深理解为目的的各种课外活动等,多角度地多次重复。
改组智能结构。学生中学习成绩存在差异是绝对的,在中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状况差异的产生一般不是由智商差异决定的。学习呈困难状态表面上的原因是基础知识差,但这是经过长期积淀后产生的。产生差异的深层次根源应追溯到思维的惰性或思维方法的不正确。历史学科在智能结构改组这一教学环节中,应在加强对基本史事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方法进行训练,使学生将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绛、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多种形式。
知能创新应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被检索出来应用,或用于创新(不管是否有人提出过,只要学生不是一丝不改地抄袭别人思想、观点或语言而得出的观点、想法,就应视为创新)或用于知识迁移(迁移也含有创新的成份)。历史学科教材时跨古今五千年、地含中外五大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科技文化、典章制度,林林总总都要学生记住是不可能的,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为创新、迁移而教是绝对重要的。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原则从“依纲照本”变为“依纲用本”,一字之改,体现了重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变为重在考查学科多种应用能力;1992 年出台的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首次明确提出了10项能力要求。这种变化我们可视为一种导向。知能创新应用教学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能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见解,并用之于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求得学生思维中几对矛盾(即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有序性、高速度和准确性等)的均衡发展。例如,在进行17、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途径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从生产的发展水平、国家的社会制度、统治者的统治政策等方面,来考虑、分析中西文化发展有何不同,以培养学生有序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复习讨论普法战争的影响时,我们要求学生在着重分析普法战争对德国的影响的同时,还要看到普法战争对法国的影响、对邻国意大利的影响、对日后欧洲局势的影响,用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一)师生共振教学结构重点着眼于教育教学过程,核心是改善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为指导、帮助和参与互动的关系。(二)共振结构以四个原理为空间结构,以七个环节为时间序列,构成了一个可操作的教学结构。该结构的基本过程为:教学启动→知识的呈现理解→应用创新。各环节独立存在,但彼此紧扣,不可任意取舍。(三)提出运用师生共振教学结构进行历史教学,并不是要以此来取代诸如讲授式、谈话式、直观教具演示法、读书讨论法等当前中学历史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而是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和改造,使各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师生共振”思想指导下,在历史新教材的教学中,起到更好的教学效应。(四)作为一种教学结构,以在一单元的教学中灵活应用效果为好,而不应在一节课上机械地、教条地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