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输液室 223900)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与方法,已给我们治疗与抢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方法:将小儿静脉穿刺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从护患沟通、血管的选择与准备、穿刺的技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原来2009年75.4%升至2013年的96.7%。结论:采用穿刺前与家长及患儿有效的沟通、血管的选择与准备、穿刺的技巧、改进方法、提高护士自身素质、能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89-02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1]。因而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课题。我们多年来临床工作实践并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儿科的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0至14岁共计24685例,其中男11675例,女13010例。
2.方法
2.1护患的沟通
在穿刺前与患者主动沟通是新时代护士一项基本功[2]。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由此来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2.2血管的选择与准备
2.2.1选择血管
2岁以下患儿多选择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丰富、表浅易见、便于保暖、血管成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之回流、顺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常选用额前正中静脉、额浅静脉与耳后静脉等。2岁以上患儿多选用四肢静脉。
2.2.2穿刺前准备
A.穿刺针的选择:针头大小原则上根据静脉血管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临床上常用一次性塑料头皮针4?或5?号其锐性好,穿刺有力度,血管细浅者用4?号头皮针。血管粗深者选用5?头皮针。
B.穿刺环境:穿刺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光线的明亮与是否照射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C.穿刺体位:头皮静脉穿刺时可取仰卧位、侧卧位。让家属固定患儿头部和四肢。四肢静脉可取坐位或卧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
2.3.1头皮静脉穿刺
选好头皮静脉,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处,将针头与皮肤呈20—30°角刺入头皮,见回血后在沿静脉方向进入少许,把针柄倒于左手,右手打开输液器调节阀,见液体滴入通畅,穿刺部位无肿大,确认穿刺成功后,右手用胶布固定针柄及头皮针塑料软管[3]。
2.3.2四肢浅静脉穿刺
选好四肢浅静脉,家属或协助者将穿刺腕关节或踝关节固定,穿刺者左手将患儿穿刺肢体手或脚牢牢握紧,拇指放在患儿手或脚的背面,绷紧皮肤,其余四指在患儿手或脚的掌面握牢穿刺肢体,右手持针,以20—30°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将针头放平,沿静脉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进行进针少许。
2.3.3肥胖水肿患儿静脉穿刺
肥胖患儿皮下脂肪较厚,血管深而不露且充盈不好。如果四肢静脉,扎上止血带,穿刺者可用手上下轻轻按摩血管,使皮肤发热或用手轻轻拍打血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静脉充盈暴露利于穿刺。多首选头皮静脉可根据解剖位置,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来触摸静脉”沟“,如局部皮肤出现凹沟即为血管,用手指划一标记然后进行穿刺,多能穿刺成功。水肿患儿采用按压注射部位片刻待静脉显示清楚后进针的方法。
2.3.4脱水循环差患儿穿刺法
脱水循环差患儿血容量不足,充盈不好血管弹性差,静脉凹陷看不清,抚摸不准,可采用局部湿热敷或按摩,拍打注射部位等方法,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如出现穿刺时针头以进入血管腔,穿刺时有落空感而又无回血时,可轻轻捏头皮针管或松开调节器,如针头局部无隆起且点滴通畅,则证明穿刺成功。
2.4穿刺成功后固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胶布固定很重要,各条胶布固定即要合理又要衔接好,固定时针柄与静脉血管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1—2条胶布将塑料软管绕成“S”型加以固定,以防止小儿头部转动时将针头撕掉,同时指导家属正确抱婴法,一般采用喂奶式抱法,穿刺处尽量远离家属身体,还要注意防止患儿抓扯针头。四肢静脉可用长度和宽度与固定部位相宜的夹板固定,以限制腕关节和踝关节活动,确保静脉输液顺利完成。
2.5护士素质
2.5.1心理素质与品质
儿科患儿输液时常哭闹、躁动、不配合加之家长焦虑、烦躁易怒等,这给操作的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故而护士应具有沉着、稳定、耐心、细致、宽容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品质,并对患儿充满爱心、呵护、关爱患儿、善于使用肢体语言与患儿沟通。
2.5.2技术素质
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水平,儿科护士应熟练掌握相关解剖学理论,加强学习有关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的理论并具有良好的观察、领悟、分析、总结的能力,注意观察技术好的护士穿刺技巧,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3.讨论
小儿头皮静脉注射较成人难度大,因而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之循环回流,此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4]。对3岁以上的肥胖患儿或肾脏疾病致全身水肿者,由于四肢血管不易看清,也应首选头皮静脉。为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输液中不必要的环节和因此带来的纠纷,保证治疗和抢救给要的主要途径[5]。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至关重要。
在静脉穿刺操作中,我们护士必须避免个人情绪对工作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和强化服务意识,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遇事不慌、纠缠不怒、悲喜有节、激情不露[6]。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总结,使我院儿科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从2009年的75.4%升至2013年的96.7%.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贵宝,许素其、文勇、折叠输液管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A):32—33
[2]万平宝,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职业风险因素及其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15(22):64—65
[3]唐菊莲,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率的管理措施。护理学杂志。2008.23(1):60—70
[4]石天平,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750
[5]时彦、李晓娜、时璐,应用解剖特点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845—846
[6]王会雪,尤江力.李玉英。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能的应用.河北医药2010.32(5):636—637
论文作者:许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头皮论文; 患儿论文; 血管论文; 成功率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