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文化的社会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像论文,基础论文,社会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130-06
当代文化的图像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影视、网络、大众传播成为当代文化的新形式,这些文化新形式与图像文化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了解图像文化的社会基础对于这些问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一、图像文化
在中国,“图像”作为文化来诠释早已有之,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可见仓颉作书首先在取象造字,唯这象形是通天地鬼神的。《说文解字》解释说:“图,画计难也,从口从啚,啚难意也”,“像,象也,从人从象,象亦声读若养”①。在古代“象”就是形状、样子,“图和象”总是与“形”联系在一起的。《说文解字注》解释:“形,象也。各本作象形也。象当作像,谓像似可见者也。人部曰:像,似也。像也。形容谓之形,因而形容之亦谓之形。六书二曰像形者谓形其形也,四曰形声者谓形其声之形也。”②六书是指中国古人创造汉字的六种方法。现在被肯定的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法,而象形是最主要的方法。象形要求汉字所指称的事物按形象描绘出来,让人觉得“像似”。“形声者谓形其声之形也”,这是要求形声字把字的声音转化为视觉形象描绘出来,即听觉视觉化。大部分形声字则采取了易认易读的字来作声符,其声之形实际指发音相同的作用偏旁的文字之形,如江、河、湖、海等。
关于“形”与“像”,《易经·系辞上》解释:“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③。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为之象,山、川、土、石、鸟、兽、草、木为之形,它们错综复杂、变化万千,但它们都是可见之形。抽象于形体之上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意义,把抽象的本质、规律、意义具体下来就成为各行各业层面的人们所需要的器具制度和道理,把这些器具、制度和道理加以变化(剪裁),然后推演、实行,就可以克服形形色色的困难,清除各种障碍,使事业为之通达。可见在中国古代“图像”从来都是与语言、文字、意义、器物、制度等文化形式联系在一起的。
“图像”从现代意义给予规定应包括影像和图画。影像(包括视像)是现代摄影、摄像、数码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事物直接经过物理、化学、数字处理而形成的。图画则是手工或机械、电脑绘制的事物的摹体,并不是由事物直接作用形成。影像在“图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影像的产生才形成了“图像文化”。“图像文化”也是一种“视觉文化”。我们知道,在古代与语言范式并行不悖的还有大量的非影像图画,当时为什么没有形成“图像文化”呢?原因在于当时尚未产生“视觉转向”,没有形成“视觉性”,即“看的方式”尚未形成。所谓的“视觉性”,它关注的不是“看的对象”,而是“看的行为”以及构成这一“看的行为”的社会结构、社会体制和控制、权力、符号、价值、文化等整个体系。只有电影诞生之后人类才出现了“图像文化”,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④。
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认为,电影思维(图像思维)是人类最完善的一种形象思维,最符合人类艺术活动的逼真性和时空自由跳动的假定性。首先,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了文学形象只能出现在读者的想象中,因而它是朦胧的、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影视形象没有符号作为中介,它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是具有具体形象的空间显现。影像将图像作为“能指”或者参照物,而“所指”通常是一幅幅视觉作品,人们看到的通常不只代表这幅画本身,画面具有其多种意义的指向。其次,语言文化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认知方式的文化,由于语言的区分和建构功能,语言文化在力图接近原始真实的同时,也通过语言的建构面不可避免地偏离和遮盖了原始真实,从这个意义上看,语言永远不能满足人类对原始真实再现的冲动,而图像正好满足了人类这种冲动。从理论上讲,人类可以创造出另一个与真实世界一模一样的世界,这就是图像世界。因此,图像世界可以看作是回复原始世界真实性的一种努力,是一种对语言世界的纠偏。
图像之所以愈来愈重要,在于它是人类符号系统的一种主要形式,“符号系统的原理,由于其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用性,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开门秘诀!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个秘诀,进一步的发展就有了保证”⑤。“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方面为他开放的。”⑥所以,从哲学的角度看“图像”,它不是简单的图画、图形和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共在的“存在者”,它是“语言”的始祖,并与语言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它就是人类的文化。
图像文化是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模式的一个命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图像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这是与一个世纪以来图像符号与图像信息在我们文化生活中大密集度地涌现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将这些图像现象分为两大部分:一为视像部分,即包括摄影、摄像、电影、电视、三维制作以及由真实影像所拍摄而成的种种广告等等;一为图画部分,即由人绘制的各种图像,主要包括漫画、动漫、卡通制品、电子游戏等等,它们包围着我们,并构成了当今图像文化统治。
二、消费社会
在当代,消费促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它影响了社会生产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它已成为一种社会存在——消费社会。图像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在消费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转为一种符号价值,一种身份的自我肯定,商品的消费也成为一种符号的吸收过程。在消费社会中,图像的使用成为最大的消费对象,同时图像文化也正是借助消费社会使自己得以传播和发展。
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品生产日益丰富,然而,物的丰富并没有消除人的精神困惑,法兰克福学派在尼采和存在主义哲学批判西方价值世界的基础上,把矛头直指西方社会的现实存在,工业文化、异化、消费社会等问题直接进入了他们的理论视野。以后产生的后现代主义则将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作为消解现代工具理性的解毒剂,给予大肆颂扬,他们从一种新的哲学角度去揭示消费文化的本质。
有人将消费社会的兴起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中产阶级,及19世纪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工人阶级中,认为当时的广告、百货商店、度假胜地、大众娱乐及闲暇等的发展,可能就是消费社会的起源。有些人则认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初步显露了消费社会的发展迹象:广告、电影业、时尚和化妆品生产,交相传闻的大众小报、杂志和拥有无数观众的体育运动,使得众多的新品味、新秉性、新体验和新理想广泛地传播开来。
二战以后,在西方由于工业化过程早已完成,城市逐渐由工业中心变为消费中心,消费社会的兴起也带动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一些大城市中的废弃工业基地、工厂旧址建立起了消费中心、购物广场和娱乐城,如英国的盖茨黑德建起的“大都会中心”就是在废弃的工业基地上建起的一个消费中心。现在这种现象更是普遍。消费中心、商业中心的建立不仅使传统工业结构得到调整,而且还使整个城市功能得以改变。如老城区的改造,使其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环境等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变。购物消费不仅使城市老工业和城区得以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为刺激生产的动力,带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
丹尼尔·贝尔认为,消费社会与大众消费的兴起是联系在一起的。过去的奢侈品现在不断地升级为必需品。大众消费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的出现归功于技术革命,特别是由于大规模使用家用电器。它还得益于三项社会发明:一、采用装配线流水作业进行大批量生产,这使得汽车的廉价出售成为可能;二、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鉴别购买集团和刺激消费欲望的科学化手段;三、比以上发明更为有效的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的负债顾虑。伴之而来的交通和通讯革命奠定了国民社会和共同文化的根基。总的来看,大规模消费意味着人们在生活方式这一重要领域接受了社会变革。大众消费的内容包括汽车、家电、影视、广告、时装、杂志、旅游、娱乐等。当人们的消费方式出现困惑时,“电影、电视和广告就来为他们引路。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妇女杂志、家庭指南以及类似《纽约客》这种世故刊物上的广告,便开始教人们如何穿着打扮,如何装潢家庭,如何购买对路的名酒——一句话,教会人们适应新地位的生活方式”⑦。
在消费社会产生的过程中,消费道德观念的转变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以往几百年来在西方一直是新教的道德观念在消费领域占统治地位,这种观念崇尚勤奋、节俭、修身、持重。因此,在消费问题上多持节俭,反对奢华与放纵。然而,在20世纪的最初15年里,文化界和青年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向清教传统发起了大举进攻,青年知识分子在攻击清教传统及其乖戾的生活方式时,鼓吹享乐主义、放荡不羁和游戏人生的道德观——简言之,即消费道德观。未出10年,消费道德观便得以确立。就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而言,它需要依赖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但就个体生活方式而言,它通常需要一套价值观为之辩护。只有消费观念的变化,才能激发消费行为的产生。20世纪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为大规模消费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分期付款购物方式的发明为消费社会提供了金融制度保证,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消费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些条件的促使下20世纪才诞生了消费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现象。
消费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通过社会成员的消费行为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例如,我国饮酒习俗已有数千年,通过酒表现出来的文化称之为酒文化,再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属于消费文化之列。狭义的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强调商品世界对社会的核心作用,强调经济的文化维度、符号化过程。物质产品的使用不仅体现的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沟通者”的角色使之具有了文化意义。消费文化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消费文化所强调的不是只满足消费者肉体和生理需要的物质实用性,而是通过物质实用性所体现出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迈克·费瑟斯通曾说:“对诸如新中产阶级、新工人阶级和新富或新上层阶级而言,消费文化的杂志、报纸、书籍、电视和无线电广播节目等,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人格转型,个人如何理财、如何搞好社会关系、如何有宏图远略、如何构建完美的生活方式等等,是极其相关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消费活动,来转换原有的身份,获得既得体又合法的标志。”⑧“文化是合成的,它不单是穿什么衣服的问题,而且还包括怎样穿的问题……因此,在社会空间中,我们可以辨认出那些采取炫耀型消费策略的新贵,并确定出他们的地位等级。他们的文化实践,被原有的上层阶级、贵族、‘文化资本的富有占有者’视为粗俗、毫无品味,因而总是面临遭到驱逐的危险。”⑨
第二,消费文化所强调的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特别注重消费者自身的体验性。贝尔在论述电影作为消费文化的独特形式时说:“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了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⑩由于强调感觉和体验,于是一些新的消费产品诞生了,如娱乐、体育、旅游、影视、主题公园等,人们总是热情地投身于这一系列泛化的感官体验号情感体验之中,他们所感受和体验的,不仅仅是那些不断出现的日常消费中心,而且还有那些由文化工业(艺术、娱乐、旅游、传统文化领域)所产生的广泛的符号文化商品及其体验。
第三,消费文化使审美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倾向。以往,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有着非常明确的界限,人们要进入高雅文化的殿堂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或媒介,如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画廊、教堂等。消费文化使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被商品包围的高雅艺术的特殊保护地位消失了,艺术已经转移到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生产工业之中。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艺术上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及以后现代主义形式出现的艺术品,都有一种内在的先锋式的动力,它们试图表明,任何日常用品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60年代以来的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使人们将注意力投向日常生活物品,并将其当作艺术来看待。随着消费文化中艺术作用的扩张,以及具有独特声望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孤傲艺术的解体,艺术风格开始模糊不清了,艺术符号的等级结构也因此开始消解。人们以一种多元主义的宽容态度来对待各种不同的品味,设计与广告、时装与美容、流行音乐与摇滚音乐,这些不仅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而且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第四,消费文化建立起一个“超现实世界”的“仿真世界”。各种主题公园、度假村就是这种“超现实世界”的表现。迪斯尼乐园就是仿真体验的原型,在这里,人们会体验于各种场面,如神经高度紧张的过山车、全息幻觉图景、模仿着扮演历史上的国家缔造者、寻乐于儿童的童话世界。主题公园让人仿真历史仿真童话。度假村让人超越了家庭的真实生活,进入一种仿真家庭。仿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游戏和休闲的生存状态,它拓宽了人的生存经验。
从以上四大特点可以看出,消费文化不同于传统的消费,它是将商品消费放在一个文化母体中加以理解,在消费中,原有的“自然”使用价值减弱和消失了,从而使商品变成了有意义、有文化的记号和符号,其意义可以任意地由它的能指在自我参考系统中的位置来确定。因此,消费就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对使用价值、实物用途的消费和享受。波德里亚曾说:“消费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种享受,而是一种生产功能——并且因此,它和物质生产一样并非一种个体功能,而是即时且全面的集体功能。如果不推翻那些传统认识,就不可能进行理论分析;否则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会重新陷入对享受的现象学分析之中。”“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其实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一旦人们进行消费,它就决不是孤立的行为(这种孤立,只是消费者的幻觉,而这一幻觉受到所有关于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精心维护),人们就进入了一个全面的编码价值生产交换系统中,在那里,所有的消费者都不由自主地互相牵连”,“在这意义上,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11)。
由此可见,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内涵已超越传统经济意义的使用价值和享受,而与人的体验、情感、人格、品位、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消费直接指向符号体系和意义世界。消费文化理论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当代人的消费现象和本质。当代人的消费观更多的是注重消费对于人的生命质量、生活方式、情感、价值观念的影响。消费已不仅仅在于满足个体的肉体和生理的需求,通过消费使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解放(12)。消费文化理论无疑更为准确地把握了当代消费的本质和特征。
在当代消费文化中除了购物消费外,还产生了传媒消费新模式。广告、电视、杂志、报纸、计算机、互联网、电话,特别是图像消费成为当代传媒消费的主要形式。在消费社会中没有谁能回避这些东西。传媒所制造出的影像在消费社会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影像密度的加大,它所涉及的无所不在的广泛领域,把人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仿真世界,仿真世界是一个无止境的相互冒仿的仿真系列,它一方面使人们失去了具体现实的感知,另一方面又拓宽了人们的精神空间,增长了人的信息量。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配置是通过以上传媒来实现的,可以说媒介即信息。传媒消费其本质是在消费信息。在传媒消费中大众传播又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大众传播这一技术程式造成了某一类非常具有强制性的信息,即它对世界进行剪辑、加工、或真实或夸张、或客观或主观,把信息和图像当作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传媒消费还产生一种时尚职业——新型文化媒介人。这些人将信息和图像从以前相互封闭的文化领域中迅速地传播开来。他们不断地生产各种文化符号并让这些文化符号在消费社会中变为时尚并传播和流行。这些人有时对传统文化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关注的目的是为了生产新的符号商品,并对使用这些商品的人提供必要的解释。新型文化媒介人还积极地推进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的发展,并向更多的大众推广普及。他们同时还积极地参与撤除文化知识的排外壁垒,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旧的障碍和符号等级,从而培养和创造大批观众。新型文化媒介人成为沟通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凡俗的桥梁。传媒消费旨在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沟通不同价值和不同文化。它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在当代消费文化中,时尚型消费模式与图像文化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中,“时尚”是一个核心概念。有人将消费文化发展趋势描述为三个征兆:“今天已没有风格,有的只是种种时尚”;“没有规则,只有选择”;“每个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人物”。时尚渗透到消费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玩无不体现时尚的存在。“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进行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需求。”(13)“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意味着一个以它为特征的社会圈子的共同性,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行为中,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14)图像文化是时尚消费模式的制造者,图像文化通过广告、影视等形式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由此达到“每个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人物”。
从生产领域看,生产者根据消费文化的特点、人们的需求状况、消费的几种模式来组织和扩大自己的生产。如超市购物消费就带动了食品、饮料、洗涤用品、化妆用品、床上用品、家电、家具、服装、纺织等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对这些消费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又促使这些产品必须升级。如传媒消费模式的出现,促使了大众传媒、影视的发展,而且这一领域的产品成为领导消费时尚的大哥大。大众传媒、影视的发展又带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如IT和云端飞速发展无疑得益于图像文化的发展。在生产领域内那些能节约人们时间的产品已作为优先发展对象,这些产业属于消费社会中的朝阳产业。
从投资领域看,消费社会的兴起为投资者增加了许多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机会。如传媒消费所带来的有线网络、宽带网络、移动通讯、光盘、VCD、DVD、数码照相和摄像、电视等新的投资领域。休闲消费所带来的旅游风景区、旅游线路的道路、交通、餐饮、饭店、服务,各种娱乐场所、主题公园、俱乐部、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等投资领域,特别是图像的生产和复制,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总之,无论从生产领域还是从投资领域看,图像文化正是借助消费社会使自己得以传播和发展。
三、大众文化
图像文化与大众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质上它就是一种大众文化。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对象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大众文化与以往其他文化形态相比,具有更多、更大的娱乐和休闲的特点。大众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存在。
海德格尔就论述了图像文化与大众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在1938年写了《世界图像时代》,这是一部最早对“图像”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的论著。海德格尔将“图像文化”放到现代社会中进行思考。“如若我们来沉思现代,我们就是在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15)那么什么是“世界图像”?海德格尔认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16)也即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世界被视觉化、图像化了,图像和其他社会物质一样,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海德格尔称这一图像化过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世界图像的追问就是现代的表像方式”(17)。为什么“世界图像”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因为“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而不如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相反地,对于中世纪来说,存在者乃是enscreatum[受造物],是作为最高原因的人格性的创世的上帝造物。那时,存在者存在意味着:归属于造物序列的某个特定等级,并且作为这样一种造物符合于创造因(即analogia entis)”(18)。即那时个体尚不具备独立性,世界图像只有在个体独立的社会,即在现代社会中才能产生。
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mest Debord)则提出了“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理论(台湾学者将其翻译为“奇观社会”)。他对现代社会的特征作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描述:“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化为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19)“景观”原意为一种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像,也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德波将它规定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质,具体来说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真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即“图像文化”。人们因为对景观的入迷而失去了对本质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交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德波眼里,“景观性”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新发现。
“景观”理论的提出与20世纪60年代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有着直接的关系。大众文化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积聚,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说的:“商业广场和百货商店的不可预见的特征。在这些场所中,购物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最大效用的、纯粹的理性计算的经济交易,而主要是一种闲暇时间的消遣活动。在这些场所中,场面形象设计或排场宏大、奢华浮侈、或汇集人们梦寐以求的、来自遥远他乡的异域珍品,或表达对过去宁静的感念与怀旧,徜徉其中,已然是来消遣的观众。简言之,购物成了一种体验。”(20)“体验”、“休闲”、“娱乐”“时尚”成为大众文化的核心。从物的生产到物的呈现再到主体的购买与消费,这一系列过程不再单一地只是物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实现,而且还是物的符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真实的世界变成“仿真世界”和“超现实世界”(图像世界)。正如德波说的:“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为催眠行为提供直接动机的动态的、虚构的事物。为了向我们展示人不再能直接把握这一世界,景观的工作就是利用各种各样专门化的媒介,因此,看的视觉(sense of sight)就自然被提高到以前曾是触觉享有的特别卓越的地位;最抽象最能骗人的视觉,也最不费力地适应于今天社会的普遍抽象。但是景观不仅仅是一个影像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影像加声音的问题。景观是人类活动的逃避,是对人类实践的重新考虑和修正的躲避。景观是对话的反面。哪里有独立的表象,景观就在哪里重建自己的法则。”(21)在过去“触觉享有特别卓越地位”,即通过使用工具作用于具体的物质实在来改变世界。今天不是“触觉”(劳动)起决定作用,而是“让人看到”在起作用,即德波说的,在生活中,景像成了决定性的力量,景像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
在德波眼中,景观的出现并不就意味着世界被虚无化为一幅影像图像,景观不能理解为一种由大众传播技术制造的视觉欺骗,必须充分理解为:景观不只是景像的积聚,而且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其全部特有形式——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活模式。景观不仅是当代社会主导性的生活模式,而是还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景观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无论是通过广告还是其他影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景观,其本质都是认同性地或者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的欲望、行为和思想,人们在图像文化的引诱下,将现存的生活方式误为是本真的存在方式,并自愿地学习、模仿和顺从这种生活方式。
德波“景观理论”是对图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的深刻揭示。图像(景观)的空前积聚,不仅仅是满足视觉快感和享受,更是符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是对人类实践的重新考虑和修正的躲避”,“是当代社会主导性的生活模式”,也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总之,图像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个体与民族的信念、价值和欲望也日益通过它被建构、被折射、被扭曲。图像文化的各种形式(电视、广告、电影、大众传媒、网络等)已不再只是我们沟通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而是已成为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方式。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是以往任何世纪所不能比拟的,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危机也是前所未有的,从社会的经济到人生存的环境,从信仰、价值到伦理、心理……都发生了危机。大众文化便在这种社会状况中应运而生。大众文化创造了一种缓解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生活状态,并以其极大的张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传媒领域更是为大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图像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大众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影视艺术是图像文化的基础,电影这种大众文化由单纯的视觉艺术成为完美的视听艺术,早期电影注重叙事,20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对梦幻的营造及电影工业的成熟发展,法国电影诗意现实主义的追求,苏联现实主义的创作,中国电影关注内忧外患的民族命运,使电影建立起经典叙事的传统,这就是经典电影时期。经典电影既满足人们对叙事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欲望。经典叙事着重于电影的内容,结构方式是传统戏剧式的,强调戏剧冲突和“起承转合”的情节安排,特别突出叙事结构的完满与封闭。“现代电影”是相对于经典叙事传统而提出的概念,它更注重电影本体特征和电影语言的自觉,结构上打破了过于戏剧性的人为安排,更尊重生活本身的自然流程以及电影制作者的主观意愿,在叙事结构和人物性格方面走向开放和多元。现代电影受现代哲学,特别是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旨在揭示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孤独感、荒谬感,生存困境的茫然失措等成为其表现的主要内容。电影往往以某种哲学观念或心理意绪为核心,侧重于揭示当代社会人的内心纷繁的意识或潜意识。其代表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的“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如果说“经典电影”和“现代电影”注重叙事、心理意绪、潜意识,那么“后现代电影”则完全转向视觉性,它全方位地调动和满足人们的视觉欲望,电影由叙事转向景观,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冲击与视觉震撼正表现了影视文化这种发展趋势。
荷拉斯·纽肯莫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把电视称为“配方式媒介”,它传播的一切内容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配方”的多元性正是基于对人的需求的多样性的深刻认识。雅和俗能够满足人的不同需求,雅俗共赏、雅俗分赏、多元并存成为电视审美的基本特征。电视文化刚兴起时,人们要求它像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必须去捍卫文化的神圣性、尊严性,必须去捍卫社会的主流价值,不允许它对尊严和意义的消解,因此早期电视较少有调侃式、娱乐式的节目。随着电视的发展,这种状况逐渐地有所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大众文化的兴起在不断地消解中心价值。大众文化的时尚、休闲、广告、时装、影视、流行等将人们的感性需求极大地调动起来。以往人们的审美需求主要是通过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画廊、音乐厅、歌剧院等形式和途径才能得到满足。而如今大众文化的这些形式同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就使以往精英文化中心被大众文化的多元所取代(22)。电视本身是大众文化形式,它必然承担着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提倡多元、容忍多元,实现“多元一体”,必然是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尊严性、神圣性的淡化和消解。因为这种尊严性和神圣性是站在精英文化立场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守护,它不利于电视文化的百花齐放,不利于电视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可能会有人误解,认为“尊严和神圣的消解”会使意义和价值从文化中退出。其实不然,意义在电视中不是被淡化和消解,而是通过电视媒介在受众中得到更大的传播和加强。以往下层人民很少有欣赏艺术的机会,而电视却把艺术带进了千家万户。电视使文化多元化,正是为了使其承载意义、传达意义,并通过增强传播的效果,让意义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电视多元并列的文化定位无疑是正确的,这既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创新,更可以满足观众审美多样性的需求。
总之,在大众文化中,大众渴望信息、渴望娱乐、渴望时尚、渴望成为消费的主体,图像文化正好满足了大众这一需求。图像文化正是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为图像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注释:
①《说文解字》。
②《说文解字注》。
③《易经·系辞上》。
④孟建等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⑤⑥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5、52-53页。
⑦⑩[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116、115页。
⑧⑨(20)[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9、150页。
(1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70页。
(12)蒋建国:《开放、多元与主体重塑: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路向》,《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3)(14)[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15)(16)(17)(18)[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9、91、89-90、91页。
(19)(21)[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3页。
(22)周毅:《影视社会生态与大众文化转型》,《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标签:文化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视觉文化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图像融合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艺术论文; 大众文化论文; 时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