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软件产业综合体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体论文,述评论文,软件产业论文,国内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内外软件产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软件产业综合体及其区域背景
美国是世界软件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软件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以上,而且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继汽车、电子之后的第三大主导产业。美国的四大软件产业基地为硅谷地区、犹他州、西雅图和东部地区,还有近年兴起的北卡罗来那三角科技园区(Triangle Research Park)和宾西法尼亚州的科技园区等。美国作为软件综合体核心的软件园,多依托本地著名高等院校,如硅谷地区的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犹他州的犹他州立大学、西雅图的西雅图大学和美国东部地区的哈佛大学、MIT和波士顿大学;其中多数软件产业地基与计算机硬件生产与研究开发基地近邻,如硅谷、犹他州和东部地区等。
印度是继续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软件产业生产与出口大国,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抓住了世界范围以建立信息处理基地为核心的海外投资良机,包括卫星地面站、国际直达通讯线路、数字交换与数据传输设施等,以此为基础,在90年代加强了软件园区的建设。迄今为止,印度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的软件产业园共有10个,大部分软件产业基地分布于自然环境优越、城市环境相对较发的地区,主要软件技术园都有高等院校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
欧盟是世界软件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其重要软件产业基地包括英国的大伦敦地区(包括剑桥、牛津大学城)、苏格兰北部谷地,德国幕尼黑地区,法国大巴黎地区和西南地区,等等。强大的欧盟国际创新网络和良好的地区整体环境,是本区软件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此外,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建设了软件产业园。如日本京滨地区、阪神地区,韩国的汉城、龟尾、釜山地区,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地区等,其软件产业布局条件与区域背景同上述国家相类似。
(二)我国软件产业及其园区建设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印度同步,于1982年原国家科委组织中国软件界讨论建设软件产业问题,但是80年代后期开始在信息产业发展中“重硬轻软”,90年代初期在受到大量国外软件冲击后,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软件产业的政策,得到各地区和信息产业部门的积极响应,使软件产业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1998年为止,我国共有软件企业2000多家,加上兼营软件的企业,共计5000家。
在软件开发布局方面,我国于1995年开始,由原国家科委组建国家为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东大软件园是第一个试点单位。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了山东省齐鲁软件园基地、四川成都西部软件园基地、湖南长沙创智软件园基地,与辽宁沈阳东大软件园基地一起,成为我国第一批4大软件产业基地。199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又批准北京、天津、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建立软件产业基地,1999年批准建立福建福州软件园、江西金庐软件园、陕西西安软件园。此外,大连、昆明、厦门、石家庄、广州、深圳、海口、青岛等地,正在投入建设软件产业基地。
我国台湾省是世界著名计算机硬件“生产王国”,同时也是重要的软件生产基地,从1992年起,台湾省在台北、台中和高雄分别建设了3大软件产业园;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经制定了“数码港”发展计划,期望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秀的人文环境,以“转口贸易”的方式,吸引世界各地的软件企业进行投资和交流,成为软件产业的营销与服务基地。
根据初步分析,我国已经和正在建设的软件产业基地的区域创新背景特点包括:绝大多数依托于特大型地区核心城市或沿海港口城市,具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条件;多数具有从多高等院校和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人才与技术交流;与当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相一致,能够享受国家及地区政府的优惠产业政策和良好服务;只有少数基地计算机硬件产业的近距离协作配套,如北京、广东、深圳、济南等。
二、国内外对软件产业综合体的学术研究现状
(一)国际学术研究现状
1、对新产业综合体的研究。
有关新产业综合体的研究始于1980年中期,Harvey和Scontt等学者首先认识到了生产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变的同时所发生的地理变化,对集聚进行了很多再思考;美国经济地理学者Malecki在其1994年的著作《技术与经济发展》中有多个章节论术高新技术产业的灵活(柔性)、即时生产和柔性生产综合体;美国哈佛商学院M.Portet(1999)认为,供应商-制造商-客商在地理上接近,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的信息及时反馈,交易费用得以降低。美国加利福尼亚A.萨克逊尼恩(A.Saxenian)在其1994年著名的《地区优势》一书中探讨了硅谷和128公路的优势对比,揭示了社会网络在硅谷企业持续创新中的作用;美国学者Csatells和英国学者A.Hall在1994年著作《世界高技术园区:21世纪的产业综合体》中对作为21世纪产业综合体的世界高技术级(Technopole)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创新具有决定的意义,他认为很多高技术园区得到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协作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协作的创新环境。
2、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
在国外,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创新网络方面的大量文献是从1990年代初开始的,其中较为典型的有:1990年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 at Wales)的Cook教授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Asheim(1997)和Wiig(1999)等地挪威首都近邻地区的地方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Hassink和Wood(1998)对德国光电子产业的地理聚集进行了分析,Longhi(1998)对索菲亚—安蒂波利斯(Sophia-Antipolis)地区高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Keeble(1998)等对剑桥地区创新网络的研究等。
3、对软件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研究。
国际学术界对于软件产业的发展与布局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S.Torrisi(1996)对欧洲和美国的38家大型软件企业在1984-1992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回顾,文章认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软件产业由于具有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和对其它产业的渗透性,使得道该产业从计算机硬件产业中相对独立出来,形成现代经济中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之一,另外W.E.Steinmueller(1995)对美国软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
学术界对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给予了充分关注。其中在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学者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实现软件产业的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如A.Arora和J.Asundi(1999)对印度软件取得国际标准认证组织(如ISO)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取得国际权威资格认证是实现软件产品国际化的必要前提;A.Mattoo和A.Subramanian(2000)将印度软件产业与美国西雅图软件产业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软件多国贸易体系建立对本国软件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软件产业地区布局方面,V.N.Balasubramanyam等(1996)对印度南部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还有学者探讨全国软件产业合理布局的问题。
(二)国内学术研究现状
1、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体和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
在我国大陆,关于原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和艾萨德的产业综合体的研究比较成熟,而柔性产业综合体的研究微不足道。1980年代末,北京大学地理系王缉慈教授开始在北京大学“工业地理学”课堂上给学生介绍西方的柔性生产综合体概念,1993年王缉慈参与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科学园区的发展与布局”和撰写的《新的产业空间》一书中,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半导体产业区们作了专门的论述,“灵活(柔性)生产综合体”和“高技术综合体”、“转包关系”的概念出现在《现代工业地理学》教科书中。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刘洪涛撰写出题为《国家创新系统(NIS)理论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文中以西安彩色显像管厂为例,分析了近域企业间技术创新关联的内容与形式。从1998年开始,王缉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产业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则对包括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聚区域在内的我国新的产业空间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大大丰富了新产业区理论,并将新产业区研究和柔性产业综合性概念结合起来。同时,对其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作了初步的探讨。本项目第一申请人刘曙光在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陈才教授和工业地理学家王缉慈教授的指导下,于2000年6月完成我国第一篇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论文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进展做了系统评述,并提出相对完整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体系,在论文的实证部分,作者对北京市等12个省市区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划分出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类型,并提出每一类型的区域创新发展对策。
2、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研究。
对于我国软件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90年代,其中国家科技部(1999)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历史发展、现状、面对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而概括的阐述;在报告的第五章,详细描述了我国软件产业基地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并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软件基地的建设措施;林镝和蔡希肾(1998)等指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苏竣和王刊良(2000)等对我国与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各自优劣势进行了比较,提出具有比较意义的软件产业发展建设。
在积极探讨国家整体软件发展与布局问题的同时,各地区结合本地软件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实际,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如曹洲涛(2000)对广州建设软件产业基地的设想,齐鲁软件园管理办公室1999)对齐鲁软件园的建设的规划设计,郑纪华对兰州软件科技园建设方案的分析与构想,西部软件园管理办公室(1999)对西部软件园建设与发展的建议,江西金庐软件园管理办公室(1999)对金庐软件园建设与发展的建议,等等。
三、学术界对软件产业综合体的研究展望
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需求出现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特征,这就要求柔性生产体系的超常规发展,而对于柔性生产综合体及其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则刚刚开始,其中的诸多规律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所以,对于本项研究所涉及的问题,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践领域,都具有较广泛的发展空间。而国际学术界在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中不断增加的涉及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或议题,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如前所述,我国的软件产业正处于发展期,而对于该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研究,不仅存在众多研究空白,而且研究的传统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都与软件产业本身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需要此类研究的广泛开展。对于包括软件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区域创新问题,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未来热点领域之一。
收稿日期:200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