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这一论断的提出为档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肩负起为人民、为国家、为党服务的重要责任,时刻记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迹,为今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柱。
关键词:档案服务;创新;管理;发展
引言:
档案工作亟待创新改革来应对新时代下的工作任务。档案工作的创新过程也是长时间累积、进步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挖掘当前的问题,意识社会的需求,借鉴学习新的工作管理模式,使得档案工作能够实现系统化、智能化、专业化,与社会各个行业协调共处,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社会信息服务作用。
1.新时代档案工作的现状与任务
1.1新时代要求档案工作建立健全资源体系
伴随着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往所建立的档案资源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海量社会资源的现状,档案工作需要突破传统资源体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多角度、多维度来对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进行存档记录。
1.2新时代要求档案利用更加开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档案工作者需要冲破传统的僵化理念,建立基于人本思想的档案工作思维,重点改善档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不平衡情况。例如,档案资源收集的不力,档案资源建设的限制、档案资源利用的封闭等等。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建设信息化下的档案工作,实现相互联通。
1.3新时代要求档案工作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在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无处不在,而当前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却有所欠缺,导致了数据安全隐患、信息存储杂乱等情况,因此需要重新站在制度层面来健全管理体制,做到档案资源共享与档案信息保密之间的平衡。社会环境的变化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档案工作只有直面挑战,才能够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机制。第一,新时代档案工作要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思维,为经济建设提供完善的档案服务。做好档案工作的每个环节,健全档案资料,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为经济建设主动提供档案信息。第二,积极提供档案信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切实发生过的事件。档案工作者要发挥档案的优势,利用档案的特色传扬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迹,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主动为教育界、文化界、艺术界等社会各界提供档案资料,推动教育、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第三,掌握档案工作信息体系建设的主动权。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档案数据要实现高效的整合管理就需要重视如何在档案收集整理中掌握信息技术进行高效利用,在保证档案收集安全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2.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策略
2.1围绕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经济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事业,新时代档案工作必须要服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开展档案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第一,要重点开展重要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档案管理办法,做好档案业务专员指导、监督检查、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强化建设项目档案力度,主动联系、主动参与,以全面保障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第二,加强企业档案工作,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指导企业全面进行规范化档案管理。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方面,为了更加有效地突出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支柱力量,要做好国有改制企业档案工作,全面保证国有资产档案的安全性。民营企业方面,要针对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档案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以满足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鼓励指导民营企业完善档案工作。第三,重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贯彻国家档案局发布的9号令,进一步拓展档案馆收集资料的范围,建设逻辑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实用价值高的档案资源体系,力求做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何处,档案资源就征集到何处,使得档案工作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2.2重视文化传承,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档案工作作为记录传统文化、承载历史事迹的重要平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做到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始终抓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强化档案文化的建设工作,利用档案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第一,要重视档案工作的功能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与信息存储中心的功能。重视档案馆的基础设备建设,以展现文化性、公众性,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有目的地开展档案馆资源建设,通过优秀的载体将具有代表性的、示范性的,能够起到文化传承、兼具保护开发效益的优质档案收录进馆。发挥档案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档案的基础文化服务工作,成为能够提供基础性、系统性的文化阵地[1]。第二,要深入强化档案资源开发工作,进一步发挥档案馆在发扬地域特色文化中的优势。通过联手挖掘、馆校合作等模式进一步深入开发档案资源,针对有特色的当地文化与历史文化进行开发。整合院校理论、社会力量联合参与创编精品档案工作,提升档案工作成果的市场化,发挥档案的资源优势,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文化效益。
2.3重点统筹规划,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对信息化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时代档案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第一,要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大力推广期,很多单位由于资金问题和领导者档案建设意识不够强,迟迟没有启动这项工作,导致很多原有档案工作处于领先地位的单位现在处于落后状态,严重影响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一定要引起领导者的重视,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第二,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机制。在档案信息化工作机制的建设中要实现统一管理、分级领导,明确领导管理部门、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配置;建立岗位责任机制,调动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融入当地信息化发展机制,使档案信息化工作能与当地信息化发展同步进行。第三,要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针对档案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数字档案馆试点建设,健全数字档案馆使用管理体系,为数字档案馆在全国范围推广奠定基础。档案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使得数字档案馆能够有效收录、高效管理、广泛利用,进一步发挥数字档案馆的资源共享优势[2]。
结论:
简而言之,档案工作具有服务性、文化性和管理性的特点,新时代档案工作要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思维,为经济建设提供完善的档案服务;积极提供档案信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掌握档案工作信息体系建设的主动权。新时代档案工作要在传统档案工作基础上发扬创新,形成新的思路和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双.弘扬兰台精神做新时代的档案人[J].兰台内外,2018(6):80.
[2]吴毓祺,杨丽红.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方法的变化[J].黑龙江史志,2017,No.379(13):10-11.
论文作者:孟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档案论文; 工作论文; 新时代论文; 档案馆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源论文; 文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