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汉语名词性颜色词探讨“有界”与“无界”论文_邱双

从现代汉语名词性颜色词探讨“有界”与“无界”论文_邱双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随着颜色词的不断更新,颜色词的数量逐渐增多,出于区别的需要,人们对颜色词的表达也越来越具体化,而这种不断细化和分类体现的是人类在认知上所存在的一种“界限”意识,将认知上“无界”的颜色表达逐渐趋于“有界”化。本文从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名词词性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名词性颜色词“无界”与“有界”的转化三个方面一一探讨了在颜色词认知中所体现出的人类在认知上的界限意识。

关键词:现代;汉语;颜色词;有界;无界

一、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

颜色词是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颜色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颜色既帮助我们区分生活许多不同的事物,丰富我们的生活,让世界绚丽多彩。反之,生活的丰富与潮流的不断更新也逐渐丰富了颜色词数量。在语言学中,颜色词不是一种刺激视觉和感官的颜色,而是一个能在言语中运用,代表一定语言成分的一个重要部分,促使我们清楚明了地表达语义。在认知语言学里,它是我们人类的认知在语言学中的反映。这种反应即是一种“界”的意识,包含“有界”与“无界”。

“有界”与“无界”是从认知领域出发的。“所谓‘有界’就是有一定边界,所谓‘无界’,就是没有明确的边界,这是就人的认识而言,并非就客观实际而言。”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和感知性状时,在“量”或程度上也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随着颜色词的增多,颜色表达也越来越具体化,由古代的单音颜色词到现代的双音节、多音节颜色词的产生,由一种颜色程度不明到颜色程度清晰明了,例如“红”,它的范围比较宽泛,是指浅色的红还是指深色的红,是指一点点红色还是指整片的红色,一个“红”字,并不能表达清楚,后来逐渐有了“大红”、“紫红”、“玫瑰红”、“西柚红”等。可见,颜色词的不断丰富,在认知语言学里,体现出的是人类对颜色认知上所存在的一种界限意识,即“有界”与“无界”。这种界限,也促使颜色词越来越丰富。

二、名词词性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

在语言学中,颜色有其自身的词性与语法功能。颜色词有名词性的,有形容词性的,也有区别词性的,在句中,有可以作为主语的,有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的等。但是不论它是什么词性,还是充当什么语法成分,颜色词都体现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有界”与“无界”性。

(一)双音节名词性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

双音节名词性颜色词主要由“表色语素/表物语素+‘色’”这样的结构组成。

1.双音节颜色词的名词词性

双音节的名词性颜色词一般是“表色语素/表物语素+‘色’”,如:“红色、粉色、黄色、绿色、黑色、蓝色、白色、茶色、米色、土色、肉色、酱色”等。关于这一类的颜色词的词性,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吕叔湘在《试论非谓形容词》与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则认为应将其归为区别词,认为这类颜色词只能作定语。而一种认为应该归属名词, 而《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 与邱莉芹在《现代汉语颜色词语法功能及语法类别》里则认为其是名词。本人赞同后一种观点,即这类颜色词是名词,它们具备名词词性的特性,既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还可以宾语。例如:

红色是中国的象征。 (主语)

我就是喜欢蓝色 。 (宾语)

白色的玫瑰是纯洁的象征。 (定语)

2. 名词性双音节颜色词“有界”与“无界”

事物和名词具有“有界”与“无界”的区别。有界与无界的其中区别之一就是“边界是否模糊”,沈家煊先生认为,“无界”的名词“边界往往是模糊的”[]。

名词性双音节颜色词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表色语素+‘色’”,如:“黑色、白色、蓝色、黄色、紫色、青色、红色”。

第二类是“表物语素+‘色’”,如“肉色、土色、酱色、银色、桃色”等。

在这两类名词性双音节颜色词中,从无任何颜色到有单一的颜色的区分或单一颜色与单一颜色区分,这两类颜色词都能够表示出一种明确的颜色界限,在这个程度上来说,则都具有“有界”性。但是从颜色本身的区分来看,第一类则具有“无界”的性质,而第二类则具有“有界”性质。第一类颜色词是由许多古代汉语单音节颜色词发展而来,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其本身表现的颜色范围是比较宽泛的,由于现在颜色词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化,“黄”可以从颜色的深浅上区别,例如“淡黄色”、“深红色”、“大红色”、“深紫色”、“淡蓝色”等等,不仅是深浅程度上,在颜色的具体性上,如“红色”还可以分为“橘红”、“玫红”、“血红”等等。因此,第一类则在其颜色本身的深浅与颜色本身的范围上则具颜色边界不清晰,具有“无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第二类颜色词则界限就较为清晰了,将生活中具体的实物所附着的颜色来展现出所要表达的颜色,既直观又形象,例如“银色”,其颜色就直接由“银子”等的颜色限定了范围,“银色”就只有“银器”等的那一类颜色,没有深浅的差别,没有其他混合颜色的差别,其颜色的边界清晰明了。再如“土色”,“土”虽然有“黄土”、“黑土”、“紫土”之分,但是“土色”在服装界等,其颜色的界定便只有一种“土色”,没有的“浅土色”、“深土色”、“黄土色”、“黑土色”、“紫土色”,界限依然很明确清晰,它体现出了在颜色的发明上与调色上,人类是有“有界”的认知意识的。

(二)多音节名词性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

1.多音节颜色词的名词词性

多音节颜色词的名词词性一般也是同双音节名词性颜色词一样,是“表物语素+‘色’”,如:“玫瑰色、荷花色、亚麻色、、桦茶色、青竹色、栀子色、古铜色、赤铜色、葡萄色、奶油色、咖啡色、蛋黄色、肉桂色、胡桃色、豆沙色、红糖色、胡萝卜色、抹茶色、巧克力色”等。本文认为,由于语素“色”在与颜色类组合时,是名词,通常由于受到名词“色”的感染,使得整个词都名词化,如 “天蓝色”、“胡桃色”等都已具有名词词性的特征。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现今,亚麻色很流行。 (主语)

他说过,他非常喜欢天蓝色。 (宾语)

这咖啡色的窗帘是爸爸选的。 (定语)

2.名词性多音节颜色词的“有界”与“无界”

名词性多音节颜色词与名词性双音节颜色词中的“第二类”一样,都是由具体的实物所附着的颜色发展而来,他们所表达实物颜色的界限也是清晰的,没有模棱两可的现象,具有“有界”性。从这类颜色词,首先可以直接将视觉与感知定位到某一具体的实物,此类实物的本身的颜色也能直接呈现在视觉和感官中。例如:“玫瑰色”,“玫瑰”有“红、黄、粉、白”等颜色,但其颜色界限鲜明,有“红玫瑰色”就不会有其他的颜色。就颜色词本身而言,没有“深玫瑰色”“浅玫瑰色”与“淡玫瑰色”,亦没有表示程度的“纯白玫瑰色”、“大红玫瑰色”、“浅黄玫瑰色”,在人类的认知中,“白玫瑰色”的颜色标准就是作为植物的白玫瑰所附着颜色,“红玫瑰色”就只有红玫瑰所附着的那一种颜色,其颜色的深浅的界限就是视觉上所看到的玫瑰所附着的具体颜色,这一类颜色词对颜色的界定清楚明了,它反映了认知中的“有界”性。

三、名词性颜色词“无界”与“有界”的转化

颜色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体现人类在色的认识上的区分,但是从颜色程度的和相近颜色的区分方面,有一些颜色词,如“红、蓝、白”,“红色、蓝色、白色”等则在深浅程度上边界模糊不清。但是如“鹅黄、西瓜红”等相对比较具体,从认知上可以直接定位到颜色上,在这个定位过程中,具体的颜色程度也已经完全确定,就是实物等自身所附着的颜色。在形成各种颜色词的组合过程中,也实际上体现的是“无界”与“有界”意识之间的转化。

(一)“无界”转向“有界”

颜色词由“无界”转向“有界”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不仅从词性相同但不同词的组合过程中可以得知,在词性的转化也可以得知。

1.同词性颜色词的转化

同词性的颜色词的“无界”向“有界”的转化,如“红色”转向“紫红色”、“黄色”转向“蛋黄色”、“鸭黄色”、“鹅黄色”等。本文认为,带有“色”字的颜色词由于受到名词“色”的感染,因此都是名词。它们虽然都属一个词性,但是在表达颜色的具体性上,则有不同,由最初的“红色”变成“浅/深/大红色”等,在颜色程度的认识上,“红色”明显则在程度的表达上不如后者那样表达得清楚。而“黄色”则根据具体的事物本身的颜色将其颜色程度和颜色亮度来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后让人在认知上对所说的颜色有所界定与定位。

(二)“有界”转向“无界”

“有界”转向“无界”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下,人类的认知只会越来越清楚明了,界限意识也会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也不完全就是正确的。本文认为,不管是“深红色”、“紫红色”,颜色之间的界限与深浅程度都不复存在。对于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代表着一种逆向的发展,而是出于各方面表达的需要,但是从界限意识上,则体现的是“有界”向“无界”的转化。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以上五个部分对颜色词所体现出的人类在“有界”与“无界”的意识上的分析了较为详细的。为了将颜色的程度、颜色间界限表达清楚、准确,人类将颜色词进行不同的组合进行表达。颜色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清楚人类在颜色上清楚的界限认识既有利于我们了解和区分多种颜色,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绚烂多彩,同时让我们了解颜色词的生动性、趣味性,以发展和多角度的眼光来看待颜色词的更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毓智,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用法[J].汉语学习,1990(3).

[2]石毓智,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用法[J].汉语学习,1990(3).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4]李睿文,“有界”和“无界”理论发展概述[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作者简介:邱双,女,1993-3-10,四川达州人,云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邱双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从现代汉语名词性颜色词探讨“有界”与“无界”论文_邱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