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研究论文_胡静,杜伟伟

(西安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 陕西 西安 710003)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8~2013年收治的1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8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109例(6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PHD)36例(20.2%),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例(6.7%),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9例(5.1%),其他原因12例(6.7%);剖宫产、输血率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D、ITP、ICP、AA的剖宫产、输血、产后出血率高于PAT组(P<0.05)。结论:剖宫产、输血率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程度有关;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率等与血小板减少病因相关。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相关因素;围产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62-0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繁多,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严重威胁着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全面认识其病因及临床特征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早明确诊断,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妊娠预后。因病因不同母婴预后差异较大。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妇产科2008~2013年收治的1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认识,加强该类孕妇的管理、诊断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年龄17~46岁(26.1±5.1)岁;孕龄28+1~41+6周,平均39+1周;初产妇102例,经产妇76例;孕前发现有血小板减少病史者4例。

1.2 诊断标准

孕期至少两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诊断为血小板减少,参考英国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BCSH)标准[1];AA、PHD、MA参照《希氏内科学》标准进行诊断;SLE、甲状腺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等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内科学》进行诊断,部分经血液科医师行骨髓穿刺检查等确诊;ITP、ICP等诊断均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总结178例患者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统计其病因及妊娠结局,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分度 见表1。

3 讨论

3.1 病因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3.7%。病因很多,以PAT、ITP、PHD最常见。PAT又称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围生期血小板减少、无症状性血小板减少。均为无明显症状、体征的良性病变,绝大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在50×109/L~100×109/L 之间。目前病因不清,可能与妊娠期间血液稀释、血小板生成减少或血小板消耗增加有关,而并非血小板遭受病理性破坏。或因为妊娠期血容量上升,使胎盘对血细胞的生物利用活性增强所致,而并非血小板遭受病理性破坏[2]。此类患者孕前没有血小板减少史,大多在孕中期和晚期发生,在产后几天之内,血小板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大多无需治疗。PHD见于50%以上的先兆子痫患者,且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先兆子痫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严重者可导致孕期、产时、产后出血、自然流产等,亦可导致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甚至危及母儿生命。总之,不同病因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妊娠影响不同,结局和预后往往大不相同,故应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3.2 血小板减少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3.2.1 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从本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分娩方式与血小板数密切相关,随着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剖宫产率明显提高,这与目前多数观点相符。血小板计数≥50×109/L、凝血功能正常者,无自发出血倾向,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原则上尽量经阴道分娩。应备好新鲜血或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滞产,第二产程应及时侧切给以助产,防止产妇过度用力发生颅内出血,胎儿娩出后应及时使用缩宫素、米索或卡孕栓等预防子宫出血,分娩后仔细检查软产道防止血肿发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于剖宫产术开始的短时间内采用局麻/小剂量氯氨酮静脉麻醉,待取胎断脐后行气管插管后再施行静脉复合麻醉,可最大限度避免围产儿呼吸抑制,同时又保证产科医师手术操作便利。剖宫产术前输入血小板悬液尽可能使血小板计数达到50×109/L,术中、术后再输血小板以保持短期血小板升高,防止术时、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切口出血、颅内出血及脏器出血。术中及时使用促宫缩药物,术后使用辅助止血药物。血小板计数≥80×109/L,可安全进行硬膜外麻醉,无一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

3.2.2 不同病因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本研究认为,PHD、ITP、ICP、AA等较PAT的剖宫产率、输血、产后出血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HD、ICP组的剖宫产率比其他各组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考虑PHD、ICP组往往胎盘血流灌注不良,容易发生胎儿宫内慢性缺氧、胎儿窘迫、生长受限等增加了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ITP对围产儿整体结局无明显影响,与PAT及普通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4-5]报道一致。综上所述,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复杂,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对妊娠造成的影响不同,结局和预后也不同。因此,准确地判断妊娠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在妊娠期应进行更为严格的产前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水平,有无出血倾向,孕龄大小,胎儿宫内状况,头盆评分等进行综合评价,制定相应治疗计划和分娩方案,才能改善母婴结局、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General Haematology Task Force. Guidelin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adults, children and in pregnancy [J]. Br J Haematol, 2003, 120(4): 574-596.

[2]沈晔.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20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619-620.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6-97.

[4]Gerth J, Schleussner E, Kentouche K, et al. Pregnancy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Thromb Haemost, 2009,101(5): 248-251.

[5]张欣,李少闻,邬晋芳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疾病10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5):672-674.

论文作者:胡静,杜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研究论文_胡静,杜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