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椑木中心卫生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方案与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肠炎老年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均给予腹部超声检查与结肠镜检查,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保留灌肠方案治疗,实验组30例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术治疗,总结本组患者诊断效果与治疗效果。结果:(1)诊断方面:结肠镜检查确诊率为98.33%(59/60),腹部超声检查90.00%(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方面:实验组治疗中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90.0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中,经结肠镜与腹部超声检查均可获得较好诊断效果,治疗方案也表现为肠系膜血管造影术、保留灌肠方案疗效相当,临床中需结合现实情况酌情选择。
【关键词】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早期诊断;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060-02
缺血性肠炎并无典型症状表现,因此伴有漏诊、误诊可能性。而由于急性缺血性肠炎突发性表现,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提出一定要求[1]。本次研究,将60例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肠炎老年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总结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方案与治疗疗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间我院60例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肠炎老年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8.3±3.1)岁;本组患者入院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诊断方法 (1)超声腹部检查: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SI-2000),患者取平卧位,调整探头频率为3.5~4.0MHz,全面扫描患者腹部,获得肠管图像后,旋转探头获得肠管纵切面图像,此外还包括肠管内径、肠管管壁厚度等指标。②结肠镜检查:依据患者症状表现,给予硫酸镁口服,或由生理盐水洗肠,采用结肠镜(CF-26),取“轴保持缩短”法检查,并行活组织提取。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西药灌肠治疗,取0.9%氯化钠100ml,由地塞米松(生产企业: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02425)10mg,庆大霉素(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92288)80000U,锡类散1支溶解,行保留灌肠;分析组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术治疗,对病变血管置入支架,改善其局部血运,注入黄芪注射液(生产企业: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1030)、复方丹参(生产厂家:广东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3372)、庆大霉素、替硝唑(生产厂家: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3020659)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对两组诊断表现予以统计,总结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2)显效为患者炎症反应、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炎症反应有所减少;无效为患者治疗后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完成处理,P<0.05用于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率”采用卡方值检验。
2.结果
2.1 诊断方面
结肠镜检查确诊率为98.33%(59/60),腹部超声检查90.00%(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缺血性肠炎多有结肠缺血形成的一种结肠病,即某段结肠组织因多因素作用下引起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是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即腹痛、血便、腹泻,其中70%~100%患者存在腹痛的特点,且多为突发性、弥漫性中腹部绞痛。
老年患者是该病多发群体,这与此群体自身机能有关,此外自身基础性疾病多且复杂也是急性缺血性常见的主要诱发因素。在既往研究中指出,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易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病对象。结肠镜在临床各肠炎类疾病中具备较好诊断价值,传统结肠镜多采用金属管,诊断中对患者可造成一定刺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纤维软管替代金属管后,极大程度降低了临床患者痛苦程度,效果可喜。在检查中,通过经肛门逆行,可清晰观察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直肠等部位清晰显示,此外在检查中还能对病灶处予以靶向治疗,在诊疗肠炎类疾病中作用显著。但结肠镜检查仍属于侵入性、高应激性检查方法,因此不建议应用于病情严重情况患者中。相比之下,腹部超声检查以其无创、可重复、操作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确诊率虽略低于结肠镜检查,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方案均具有较好效果,建议在诊断中将其联合应用,由结肠镜为主,腹部超声为辅为急性缺血性肠炎更理想确诊效果[2]。在治疗中,西药保留灌肠通过将药物直送患处,随病灶处药学浓度高,起效较快。介入治疗已被公认为目前临床治愈率最好的方案,可短时间内改善局部血运循环,局部作用安全性高,更适于老年患者。本文结果也显示二者疗效相当。这在马健[3]的报道表现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中,经结肠镜与腹部超声检查均可获得较好诊断效果,治疗方案也表现为肠系膜血管造影术、保留灌肠方案疗效相当,临床中需结合现实情况酌情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小华,卢伟贤.老年缺血性结肠炎9例临床及CT诊断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2):192-193.
[2]陈雅华.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9):47-48.
[3]马健.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诊断要点与治疗效果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16(11):18-19.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缺血性论文; 肠炎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超声论文; 腹部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