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党的新理论武装_社会关系论文

新世纪党的新理论武装_社会关系论文

党在新世纪的新的理论武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一个纲领性的重大论断,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新的世纪这一重大问题。这个“经过了长时期思考”而提出的纲领性论断,(注: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仅以高度精炼的表述概括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而且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就在于,它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本原则融合为一个理论整体,具有重大的理论内涵和理论创新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世纪的新的理论武装。“三个代表”是一个理论整体,同时它们又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和要求。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有根本性意义。本文拟就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及其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谈一些学习体会,以深化我们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研究。

一、为什么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现或发明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现存的阶级斗争”的背后,“眼前的历史运动”的内核,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整个历史运动。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工人阶级本身就是现代生产力的产物。“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存和生活;为了能够生存和生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合人的需要的客观力量。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及其趋势。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形态及其性质。一个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它的生产方式具有何种特点,它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具有何种性质,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从而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形态。“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如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等。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制定依据社会发展中的多重矛盾关系;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基础上,在社会多重矛盾关系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根本矛盾,它决定并制约着其它各种矛盾的解决以及各种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只能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生产力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它本身就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为一定的政治状况、意识形态所引导、所伴同、所追随,但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称”,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协调发展”、“相称”都要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力不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的物质力量,相反,它是在人们物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能够直接掌握的社会力量。从静态上看,生产力是人们历史活动的产物,是人们的实践能力,它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标志着人们改造、控制自然的能力和程度;从动态上看,生产力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方式,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唯一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

从人类总体历史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在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自由时间”将日益增多,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得到实现。即使工人阶级本身也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而经历着深刻的改造。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进程,中国工人阶级的整个素质和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知识分子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归根到底,是因为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最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在一个社会中,生产力能以它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超过其他社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体现了该社会的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关系更为先进,人本身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即使是“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一种具有可测度的客观标志。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判断一个社会进步与否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我们只能从那些既集中体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又具有可测性的领域来判断。生产力就是一种既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又“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客观标志。(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 页。)

正因为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形态及其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确认,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体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注:《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页。)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注:《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历史唯物主义确认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实际上也就是规定了共产党人历史活动的目标,并为共产党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根本标准。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换言之,能否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共产党人的历史命运。我们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从而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

确认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的宗旨都是要求共产党人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运动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社会发展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运动规律。自然运动规律的形成和实现都在人的活动之外,而社会发展规律不但实现于人的活动中,而且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规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118~119页。)从根本上说,历史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由此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现实的生产力从根本上制约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人民群众实践活动规模的大小,彼此之间的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他们的创造作用大不相同。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既不能长期落后于现实的生产力水平,也不能任意超越现实的生产力所允许的范围。换言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从直接性上看,人民群众是依据自己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去从事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谓物质利益,是指为了满足一定主体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占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质资料,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利益三者的关系中,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所提供的物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物质利益的前提,物质利益的特点及其满足程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分不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现物质利益,同时又制约、决定着物质利益;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构成物质利益的自然基础,这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满足的程度以及以何种方式来满足则构成了物质利益的社会基础。这后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关系,尤其是所有制关系。

这就是说,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不是物质利益的实际实现,同物质利益最为直接、密切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利益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09页。 )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透过物质利益发现了直接决定它的生产关系,把物质利益看作是人们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相对地位和相互关系的具体表现,并认为人民群众是直接依据物质利益去从事实践活动并创造历史的,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体现了时代精神,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人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就有一个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利益的问题,并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公开把“利益”两个大字写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公开声明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285、306页。)

可以看出,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党人的历史活动中,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内在的关联和一致性。如果仅仅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去改造或创造新的物质利益关系即生产关系,共产党就会改变自己的性质。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了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指标。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注: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反之,如果仅仅在主观动机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在社会实践中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去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由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一个政党,一旦忽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并日益脱离人民群众这个社会的主体,其结果只有一个——“霸王别姬”。

正是由于深刻把握了作为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生产力和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些都是现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然要求。”(注: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这也就是说,在共产党人的历史活动中,确立生产力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和确立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构成了一个理论整体。前者规定共产党人历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并为共产党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客体尺度;后者是共产党人历史活动的宗旨和归宿,并为共产党人的历史活动提供了主体尺度。在共产党人的历史活动中,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必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又必然推动社会进步,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确立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或者说,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从历史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视角界定党的性质、历史活动及其目标,并使评价党的历史活动的标准达到了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这一个历史过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并使社会发展呈现出规律性。所谓科学尺度,就是要求从客观规律或必然性的角度来认识、把握和评价社会发展以及党的历史活动,以达到“完全客观的标准”。而要达到这个客观标准,就“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这样,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发现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及其“重复性和常规性”,(注:参见《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110页。 )并以此为基础来规定党的历史活动及其目标。列宁指出:“科学的直接任务就是提出真正的斗争口号,也就是说,善于客观地说明这个斗争是一定生产关系体系的产物,善于了解这一斗争的必然性、它的内容、它的发展进程和条件。”(注:参见《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292页。)所谓价值尺度,是指从主体即人民群众的需要、 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来认识、把握和评价某种社会制度或体制以及党的历史活动,其功能就是检验某种社会制度或体制能否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考察党的历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确定某种社会制度或体制是否值得肯定和保留,确定如何改进党的历史活动及其目标。在党的历史活动中,实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即实现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使共产党同其他一切政党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并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种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可以看出,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虽然是从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提出的,但它不仅仅是党的建设理论,而是把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的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世纪提供了新的理论武装。

三、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之一是能否“代表”。这就要求我们党敏锐地把握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代表这种发展要求。历史告诉我们,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究竟需要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一个在较长的时间内未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到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我们党才真正解决了这个“代表”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成为一个在较长的时间内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把国民经济引到了崩溃的边缘。直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我们党才真正解决了这个“代表”的问题。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又一关键,就是能否“始终代表”。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一代人都在继承前一代人所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具有不断发展的趋势。具体地说,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物质生产即劳动的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不仅人的需要向劳动转化,劳动也向人的需要转化,这就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由于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扩大,所以,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动因在客观上是永恒的。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同时又不断产生新的矛盾,不断形成新的解决方式……这样,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生产力总是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趋势。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社会的根本矛盾在直接性上又表现为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矛盾,即生产活动中的人与物的矛盾。这种矛盾通过提高生产者的素质或技能、改进生产工具以及改善二者结合方式的途径不断得到解决,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由可能不断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由此就产生一个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先进的生产力又变成落后的生产力,即不断为更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的问题。所以,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不断追踪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站在生产力序列的前沿,从而“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代中国,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瞄准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趋势,以“跨跃”式的发展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力水平;“立地”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立足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应在“顶天”与“立地”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既要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要有高度的预见力,又要立足当代中国的生产力状况,善于选择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并把在生长点上取得的成果迅速扩展到生产力的其它要素上去,从而尽快推动中国总体生产力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先进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前提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并明确指出: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改革之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完全证实了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真理性、预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和伟大的历史转折,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按照邓小平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主要任务”甚至“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为“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28页。)

在当代中国,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9页。)在生产力的运动过程中,其内部各个要素往往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某一要素的重大变革必然迅速波及、影响到其它要素,从而引起生产力的整体变革,形成一种新质生产力。在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其中的某一要素,这个相对突出的要素就是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即“第一”生产力。不同的时代,生产力具有不同的生长点,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工作机、动力机先后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在现代、当代,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社会活动结构从生产——技术——科学转化为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由此成为“第一”生产力。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善于选择“第一”生产力,善于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性,把“第一”生产力迅速扩展到生产力的其它要素上去,并借助于这种转化能力、移植能力,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从而自觉地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说,知识经济就是以当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为主要内驱力的经济形式。同以往经济形式相比,知识经济的特点就在于,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以及硬件技术的数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科学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它将改变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或增量的决定模式、以科技创新的优势弥补资源、资本的劣势,科技创新、知识积累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显著变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标志着我们党自觉地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当代中国,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即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并借助于这种社会组织形式进行的。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就是经济体制。当经济体制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过去的经济体制是“学苏联的”,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又有致命的缺陷,即从根本上排斥市场,没有正确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因而在当代中国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如果固守这种经济体制,我们党就无法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进程看,商品经济构成了从自然经济到产品经济“必然的过渡点”,具有不可逾越性。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它没有经历过商品经济形态,是在较为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直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0页。)这是因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个人的正当的经济利益,经济运行过程缺乏个人经济利益这一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列宁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注:《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信息收集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内在缺陷,难以充分、及时反映复杂多变的供求关系,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加快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又面临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新任务。”(注: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场经济是当代唯一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和对生产经营者提供有效激励的合理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引入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引入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在总体上较为落后,由此决定了旧式分工仍然存在,劳动仍是谋生手段,所以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社会产品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必须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按劳分配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由于劳动者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是相互独立的,因而企业之间产品交换必须采取等价的商品交换形式,企业必须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按劳分配,并具有相对独立的财产权和明确的利益边界。这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构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换言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商品交换的内在根据,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具有兼容性,“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因此,在当代中国,要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必须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解放生产力,即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适合当代中国生产力的状况,而且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果说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内部构成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从生产力的社会组织形式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和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们党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因,透视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基本经验”,领悟到中华民族何以会复兴于当代的全部秘密。

标签:;  ;  ;  ;  

新世纪党的新理论武装_社会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