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孜藏族自治州 626000
【摘要】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相关问题。方法 选取隧道开挖新入职的840名一线员工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420名上岗时佩戴噪声防护耳塞,对照组420名上岗时没有任何佩戴噪声防护耳塞,上岗之前全部在甘孜州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进行疑似职业噪声聋、职业禁忌证、听力损失、异常心电图、类神经症状、耳部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及其他它疾患体检,上岗10周后,两组人员均到甘孜州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进行相关项体检的检测,并对比两组人员在上述相关项检查中的人数和占比。结果 实验组420名员工在疑似职业噪声聋、职业禁忌证、听力损失、异常心电图、类神经症状、耳部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及其它疾患上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名员工相关症状的检出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噪声作业会对接噪(接触噪声)员工的职业健康产生危害,呼吁生产企业能为接触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提供必备的噪声作业防护措施。
【关键词】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械化作业已成为生产企业主要的作业方式。机械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却成为影响职业健康的一种根源。噪声对职业健康的危害仅次于尘肺病[1]。为了保护广大一线接噪员工的职业健康,我国已经噪声列入危害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范围之内,并制定了职业病防护法[2]。本文通过对840名接触噪声作业岗位员工按照随机原则平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员工上岗时是否佩戴噪声防护耳塞在工作10周后进行相关职业健康的检查数据对比,得出噪声对接噪人员职业健康的危害影响,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隧道开挖新入职的840名接触噪声作业岗位一线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员工分成实验组(420名)和对照组(420名)。其中实验组男性员工370名,女性员工50名,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3.5±2.1)岁,对照组男性员工360名,女性员工60名,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4.7±1.8)岁。所有员工上岗前在甘孜州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的体检结果全部符合上岗条件,所有员工的工作环境是相同,全部在机械包装车间(生产部门,工种均为掘进工、凿岩工),所有员工的性别、年龄、上岗前体检结果对比差异没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420名员工上岗时全部佩戴噪声防护耳塞,对照组420名员工上岗时没有佩戴噪声防护耳塞,所有员工的接噪的时间均为8小时/天。上岗10周后,所有员工到甘孜州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接受疑似职业噪声聋、职业禁忌证、听力损失、异常心电图、类神经症状、耳部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及其他它疾患体检,并对比两组员工相关项的人数和比例。
1.3数据观察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员工的体检项数据。各项相关体检指标的诊断依据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49-2014)、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判定标准(高压≥140 mm Hg,低压≥90 mm Hg)和《新编心电图诊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依据相关诊断标准,两组员工在上岗10周后的相关项体检检出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420名员工的相关项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名员工的相关项检出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噪声,通俗的讲就是噪音,可以使人的情绪变得烦躁,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声音。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的来源逐渐增多,目前来讲,噪声的主要来源有机动车辆在运行时由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工厂企业生产时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建筑施工机械运转发出的声音;人们的社会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发出的声音;家用电器发出的声音等[3]。总之,凡是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声音我们统称为噪声。噪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噪声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所以有人把噪声比作慢性毒药,可见噪声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讲,噪声对人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噪声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噪声对人的休息和睡眠能够产生很大的干扰,从而使人们不能很好的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当人的休息和睡眠不能满足身体机能运转的需要时,人就会感到心情烦躁、四肢无力,长期下去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会使人患上神经衰弱的疾病,并伴有耳鸣和失眠的症状[4]。其次噪声损坏人们的听觉和视觉。人的耳部器官对声音的接受是有标准的,当声音的分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人产生耳鸣、耳痛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导致失聪。例如当我们从噪声比较的的生产车间出来时,经常发生耳朵里还有回声的现象,别人同我们讲话时,我们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据医学专家研究证明,由于儿童的身体器官相对比较脆弱,如果长期生活在噪声里,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不利,噪声会对儿童的听觉器官造成损伤,导致儿童的听力下降或完全消失。据研究噪声是造成婴幼儿失聪的一大根源,其原因是家庭的噪声。噪声对人的视觉影响也是很厉害的,据研究表明,人的眼睛瞳孔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缩放,当声音达到一定分贝的时候,就会造成人的视觉细胞敏感度下降,从而产生眼疲劳及眼流泪等现象,另外当人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时还会使人的色觉产生变化[5]。最后噪声对人的生理产生损害。噪声损伤人们的心血管,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紊乱,尤其是对女性的生理机能危害最大,致使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流产等[6]。本文通过我公司840名员工的试验证明噪声对人们的职业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从表1和表2中的结果对比中看出来。
综上所述,噪声是影响人们职业健康的一大因素,为了保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企业应当为所有接触噪声作业劳动者配备噪声防护设施。
【参考文献】
[1]白璐.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及建议[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6,3(1):71-72.
[2]毛丽君,张雁林,关里,等.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5,4(6):444-445.
[3]桂丽,杨玉红,陈志涛,等.2015年巴彦淖尔市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17):2429-2431.
[4]白璐,叶研,杨红艳,等.噪声作业执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34(6):476-477.
[5]符传东,唐丹,张学文,等.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C]//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学术交流会.2015,3(2):87-89.
[6]丘晓玲,孙思红,成财达,等.广州市某区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剖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8):124-125.
论文作者:黄均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噪声论文; 作业论文; 职业论文; 员工论文; 健康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