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文本照亮学生--关于小说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_小说论文

点燃文本照亮学生--关于小说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_小说论文

点燃文本,照亮学生——对小说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本论文,核心论文,学生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一堂小说鉴赏课的启示

      两年前听过江苏省特级教师郁洪千的《祝福》示范课,印象很深。记得郁老师让学生把椅子摆成U型,不设讲桌,只一本语文书。这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便于学生全情投入,而不记笔记的做法更保证了课堂思维的流畅和深度。

      按大多数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先介绍写作背景,接着理清小说思路,再分析人物形象,或赏析景物描写。而郁老师以祥林嫂的死作为切入口,提了四个问题:①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②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谁?③祥林嫂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④祥林嫂死了吗?这四个问题层层推进,前后勾连,就像有魔力在牵引,往日比较沉闷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居然能侃侃而谈,很多学生能深度思考,个别学生还能与教师进行深层对话。

      这堂课没有多媒体的渲染,也没热闹非凡的讨论,只是紧扣小说主人公设计的四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自然关涉了小说的环境、人物、主题,有效地带动了课文的讲解、思维的训练、精妙的鉴赏。学生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充满了思维的张力,洋溢着激情与智慧。

      读过李士侠老师的《没有春天的祥林嫂》。文章说:“为了突出祥林嫂在封建强权压榨之下从来没有获得过春天的眷顾,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从而巧妙地揭示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生动且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当把它作为问题抛出时,相信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地咀嚼文本,理解词句,梳理脉络,从而找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显然,两位教师都善于以核心问题驾驭小说课堂的设计。

      二、小说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教学实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先抓住一个核心问题,为了解决核心问题,不断牵扯出其他问题,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最终组成一个问题链。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豁然开朗。我认为,这种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教学方法更适合于高中小说教学。高中课本所选的小说大多篇幅较长,情节较为曲折,人物形象复杂生动,而涉及的主题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渗透性和宏阔性。

      在小说阅读中,只有抓住艺术特征进行思维才能使小说阅读由表层感知上升到深层解读。小说阅读通常是以情节、人物为中心的,针对小说教学的思维训练也应该立足于情节和人物展开。

      1.从关键情节入手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情节的精妙,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情节通常是指事情发展的经过,特指叙事文学作品中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些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甚至出人意料,或者有所留白,充满了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想象。如《项链》《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等都属于这一类型。教学这类小说在设计核心问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矛盾冲突比较集中的情节上。比如,教学《项链》中“识”项链情节时,可以设置问题:小说结尾出乎人们意料,竟然说项链是假的,这个情节可信吗?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设计问题:老贝尔曼是个失意的画家,也没有什么成就,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算不算是“杰作”?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又如,教学《警察与赞美诗》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苏比为入狱所做的几件事中,你认为哪一件最好笑?为什么?问题一抛出,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砸玻璃最好笑,越是主动承认警察越不相信;有的说是警察去扶两条街之外的金发女郎最好笑,因为警察的灵魂太肮脏……其实学生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内容:不合情理的内容往往令人感到好笑。而最好笑的是苏比想进监狱而不得,不想进监狱却身不由己地进了监狱,自然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苏比的人生追求和结局为什么如此可笑和另类?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向纵深发展,开始考虑这是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从而了解美国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探讨出善良的人性。

      从意蕴丰富的关键情节入手,设计一个核心问题,就容易探究出人物性格与小说主题,这样既把握了小说的主旨,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从细节入手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小说中的人物是独特的这一个,他们的身上往往有精彩的蕴藉、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如《祝福》里有关祥林嫂的“眼睛”的细节;《林黛玉进贾府》中“看”的细节,有黛玉看贾府和众人,也有众人看黛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伽西莫多的第一滴泪;……这些细节都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意蕴丰富,从这些细节入手设计问题,更能指向人物内核,从而强化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索科洛夫“认养万尼亚”,如果在此部分设计问题——索科洛夫是怎样认养万尼亚的,他又是以什么方式领养万尼亚的——就会发现触发的力度不够,学生可能就会用浅层次思维把现成的结论套上去,使得后面的思维流程越发生涩。小说在这个地方有个动人的细节:失去儿子后,“我没有哭,我的心里干枯了”,可是当“我”了解万尼亚的身世后,“我的眼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个细节内涵丰富,令人难忘,此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怎么看待这看似矛盾的描写?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必定要联系整个文本,生发出另外一个问题:妻女死了他没有流泪,儿子死了他也没有流泪,看到万尼亚后眼泪却忍不住了,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索科洛夫前两次没有流泪是因为仇恨和坚毅,而给小万尼亚的眼泪却是对同样不幸的理解和同情。通过这些问题的步步推进,我们就能深入理解索科洛夫经历了天灾人祸,一次次遭受致命打击,依然不屈不挠,充满着让人感动的坚韧和悲悯,他的性格深蕴着俄罗斯民族的血性。

      当然,《一个人的遭遇》中三次梦的细节描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以此设计问题也是不错的选择。

      3.从人物的遭遇经历入手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主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说的作者往往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其写作的目的和社会意义。而小说中人物的遭遇经历本身就是社会特征的影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抓住人物经历遭遇里富有特征性的部分。当然,设计问题时还要考虑一个关键问题:核心问题不仅要有生发性和串联性,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经典名篇,金圣叹曾经评价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那么,“林冲到底是不是一个如金圣叹所说的够狠、使人怕的好汉呢?”这个核心问题的抛出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林冲既有不够狠的一面,又有狠的一面,也就是说林冲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对林冲的性格有了初步的把握后,接着去推究其性格成因:林冲本来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有一定的妥协性,满足现状,缺乏反抗精神;而高俅一伙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道路。理解的关键是一个“逼”字,如此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又如,教学高尔斯华绥的《品质》,针对制鞋匠格斯拉的遭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手艺精湛的鞋匠却饿死了,你认为他饿死的原因是什么?再如,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高女人和矮丈夫的遭遇令人欷歔,也可以就人物设计核心问题:是谁造成了他们不幸的遭遇呢?是裁缝的老婆吗?是团结大楼的人们吗?是研究所的人吗?这些人的共通之处是对他人不尊重,对他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这种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夫妇的悲剧。通过这个悲剧,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是生存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社会性。小说中所有的内容归根结底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从人物入手设计核心问题,往往能产生统摄全篇、辐射主题的作用。

      4.从人文意境入手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鉴赏小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有些小说很注意意境的营造,在环境的描写上颇费思量。如沈从文的《边城》,没有离奇的故事和紧张的情节,文本是用流动的旋律、优美的意境和弥漫的情愫给人以美的享受,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对于这类小说,可以用“阅读本文,你感受到哪些美”作为核心问题,由明丽精纯、纤尘不染的景物美延伸到古朴醇厚的人性美,在自然的明净之外,更有心灵的明净。

      以“意境美”作为切入点设计核心问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以描写见长的抒情小说的鉴赏。

      例如,对汪曾祺的《鉴赏家》,从情节上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它只是写了一个爱画的人,写了他的生活,有些文字和画有关,有些似乎只是闲笔。细细想来,作品其实只写了一个字:“美”。质朴赤诚的人性之美、平淡蕴藉的语言之美,充满了清新之香、自然之味,平淡中蕴涵着不平凡的智慧意味,一种艺术化的和谐融合,包含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态度。

      像这样体现和谐美学的小说并不多,却非常可贵。像汪曾祺的《戴车匠》《侯银匠》,师陀的《邮差先生》《行脚人·黄昏》。教学这样的小说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审美的机会。高中学生对美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力,而“功利”的语文课却只会扼杀学生的审美及情感能力。教学这样的小说,教师应该设计这样的问题:美在何处?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我们的牵引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入更广阔的文学天地。

      总的来说,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应该是用精、少、实、活的特点来激活课堂,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教者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这一切都还要求教师有居高临下的眼光,借一个问题、一条线索,拎起一篇课文,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

标签:;  ;  ;  ;  

点燃文本照亮学生--关于小说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