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 637000
【摘 要】目的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
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拼读(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的排列顺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其中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75例(75%),二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患者12例(12%),三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患者13例(13% )。结论我院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上,以单一药物的使用为主,用药结果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123-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在患病后,症状具有持续胜,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由于患者在患病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因此,在为患者选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时,在考虑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要将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考虑清楚,由于锥体外系症状(EPS)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在临床上被视为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产生制约因素,这就使在药物的原则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治疗效果外,对EPS和TD具有的优势成为治疗的首选药物。本院就收集的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67例,女胜患者33例,年龄在19-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士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统计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数据,包括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用药的频度、药物利用的指数及联合用药情况。
2方法:使用WHO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推荐的药物使用限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剂量(DDD)是指为达到治疗口的,患者的平均日剂量,单位为mg。用药频度(DDDs)等于用药的总量除以该药物的日剂量(DDD)。如果药物的通用名相同,而商品名不同,则要分别计算用药频度(DDDs)后相加,得出的数据为这种药物的总用药频度(DDDs)。
二、结果
1单一药物治疗的构成比和排列顺序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权威治疗为单一的药物治疗。我院100例患者中,使用单一药物治疗78例,占78 %,使用的药物中排列顺序为喹硫平26例(33.3%)和利培酮19例(24.4),其次为氯氮平15例(19. 2%>、阿立哌唑9例(11. 5%)、齐拉西酮5例(6.4%)、奥氮平4例(5.1%)。其中喹硫平和利培酮均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药物的药品结构均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
2联合用药: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复杂性,因此,在药物的使用上联合用药方式逐渐增多。本研究中100例患者采用二种药物联合使用及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分别为18例(18%)和16例(16% )。其中,联合用药的基础药物是喹硫平为19例(59.4% ),其次是基础药物是利培酮为13例(40.6%)。
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的利用指数(DUI}:结果显示,用药频度(DDDs)越大,药物的使用频率越大,100例患者的药物利用指数(DUI) ≤1,用药合理,无滥用倾向。具体见表
三、讨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药理学区别。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在药理学上,是与边缘系统和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阻断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对边缘系统D2受体的阻断也是被医学界公认的,能够起到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理学基础,纹状体D2受体的阻断与EPS、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阻断了下丘脑一垂体轴,特别是结节一漏斗一部D2受体,因而导致的高催乳素(PRL)血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对D2受体能够产生一种亲和力,虽然这种亲和力较弱,但是能够与5-HT1A,5-HT2A,5-HT3C,5-HT2C,5-HT3 , 5-HT6, 5-HT7 , '上腺素α1 , α2受体产生一种较强的亲和力,并且对谷氨酸能受体起到调节的作用。目前,在医学界对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特征的普遍观点是认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之间的比值具有高比率特点,并且药物对不同的脑区域神经核的作用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患者在患病后服用药物后,临床表现出阳性和阴性症状、情感症状以及认知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EPSs、明显出现减少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精神病药物均对中枢多巴胺D2受体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如果没有亲和力,则说明药物不能对精神病起到抵抗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院本次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治疗中多为单一用药,但精神疾病具有复杂性,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绪娜,朱峰卜,李乐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59-62.
[2]张星亮,李小云,高玲玲,等.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 117-119.
[3]刘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133-134.
[4]侯成业,陈智敏,温乃义,等.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5(8):908-911.
论文作者:杨勇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9
标签:药物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非典型论文; 抗精神病论文; 患者论文; 受体论文; 频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