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懋征执教《月光曲》教学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实录论文,月光曲论文,霍懋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课时
师:单看课题《月光曲》,怎么理解?
生:在皎洁的月光下弹的一首钢琴曲,叫《月光曲》。
生:一首钢琴曲的名字叫《月光曲》。
师:读了课文后,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些什么事?
生:讲传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
师:什么叫“传说”?
生:就是民间流传的事。民间流传的故事。
师:很好。这篇课文主要讲传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投影生字词“谱pǔ写”)“谱写”什么意思?把“谱”换一个词,简单地说就是——(生:编写)音乐家写曲子叫“谱曲”。谱成就是写成。课文中讲的事情是“传说”。既然是“传说”,那就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或者有真有假。既然是传说故事,那一定有个完整的情节。根据你们过去学过的课文,像这样的文章,作者会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写?
生:可能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来写。
师:谁能具体说说这篇文章的思路?
生:作者先交代了人物、环境,一直到听到远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是故事的开始,或者叫起因。
生:从贝多芬走近到走进茅屋,这是故事的发展。
生:贝多芬在月光下,心情激动,弹完一曲又即席创作《月光曲》,这是故事的高潮,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重点。最后一小段,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把《月光曲》记录下来,这是文章的结束。
师:很好!大家说说,为什么高潮部分是文章重点呢?
生:是贝多芬情感最激动的地方。
生:是具体写《月光曲》创作的地方。
点评:霍老师在教学中因文而异,不套固定公式。这是一篇抒情文,但是又不像一般写景抒情那么单纯,有情节,意境较深。在审题之后,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分析前因后果,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师:咱们就顺着这样的思路来读。现在把书打开。你们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教师有表情朗读,学生静静地听着,读完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生纷纷提问:贝多芬为什么走进那个姑娘的家里去?“他飞奔回客店”,是谁飞奔回客店?他没有谱那个《月光曲》,怎么能弹出来?穷人的家怎么会有钢琴?贝多芬给姑娘弹了一曲以后,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贝多芬弹完曲子以后,盲姑娘怎么知道他就是贝多芬?盲姑娘眼睛瞎了,课文里为什么还说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师:这个问题能解决吗?眼睛瞎了,怎么又说“睁得大大的眼睛”?怎么理解?
生:有的人眼睛瞎了不一定闭着眼睛。
师:是啊!盲人不一定眼睛都闭起来。有的是闭起来了;有的还睁着,只是眼睛瞳孔有问题,看不见了。
点评:初读时,让学生充分提出不懂的问题,是霍老师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霍老师提倡自主学习教学思想的体现。提出的问题都要设法解决。但花的“力气”有轻重,关于眼瞎了为什么还“睁得大大的眼睛”这个问题,与课文重点无关,所以,霍老师接下话茬儿,讲解一下,轻快地解决了。当讲则讲,当问则问,在霍老师的课上没有一点含糊的地方。
师:你们提的问题,往下讲时就能解决。现在谁说一说这个传说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一个人在弹他谱写的钢琴曲。
师:理解得不太准确。好,咱们现在看书,注意带着问题来学。(师要生读第一自然段,并要求指出这一段中交代的几个问题。)
生:它先告诉了我们时间是一百几十年前,然后又告诉我们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然后又告诉我们贝多芬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钢琴曲非常著名,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写成的。
师:对。时间,作曲的人,更重要的是后面一句话:“传说是这样谱成的。”那下面一定要介绍什么啦?
生:是怎样写成的。
师:对。下面就得写“传说”了。(师要生读故事起因的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告诉什么呀?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他谱写的曲子。
师:“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生:一会儿响,一会儿不响。说明曲子弹得不熟练。
师:一个音乐家,当他听到别人在弹他的曲子弹得断断续续的、弹得不好的时候,他会怎么样?
生:他一定会去看看,到底是谁在弹钢琴,为什么会弹得这样不熟练。
师:你们再考虑:他在散步的时候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这一定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生:非常安静的环境。
(师要生读“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一句后,继续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环境。)
师:“幽静”什么意思?
生:寂静。安静。
师:“幽”有僻静的意思。在一个小镇上,偏僻的地方,又在夜晚,环境非常安静。在这种环境下,他听到了琴声,就马上怎么啦?
生:就走近茅屋。
师:走近茅屋。注意这个“近”当什么讲?
生:指距离很短。
师:远近的近。慢慢地走近这个小屋。到小屋旁边,他又听到了什么?(师要生读第三自然段。生读课文后,师特别提出“入场券”的“券”进行正音。)
点评:这一部分里,我们注意霍老师在教学上的两个细节,一是始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二是在读中理解重点词语。“断断续续”“幽静”“近”这几个词抓得好,场景、意境、心境都在体会词语中被“触摸”到了。这是“精讲”的一个范例。
师: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兄妹两人在谈话,两人的谈话包含了很丰富的思想感情。谁再读一读?(生读第三自然段)没有把语气读出来。我读一遍,听听妹妹是什么样的心情,哥哥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表情朗读兄妹的对话)
生:姑娘迫切地想听到贝多芬弹这首曲子。
师:你从哪儿知道她迫切想听呢?(生读“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深情地)“那有多好啊!”多么想听啊!妹妹特别想听贝多芬弹琴,非常迫切,还可用哪个词——(生:渴望)妹妹渴望听到贝多芬弹琴,但是,听了哥哥的话又知道什么了?
生:知道音乐会的票太贵了,他们又太穷……
师:哥哥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你想,这话下面可能还有什么话呢?
生:他也希望妹妹能听到贝多芬弹琴,可他们家实在太穷,买不起入场券。
师:哥哥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哥哥的心情怎么样?如果你的妹妹向你提出要求,你想支持她,但又不能满足她,那时你会有什么感情?
生:哥哥对妹妹有歉意。
师:好。那你读一读哥哥的话,把对妹妹的歉意读出来。(生读哥哥的对话)
师:哥哥表示歉意,那妹妹呢?
生(读):“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你们想,妹妹渴望听贝多芬弹琴,这句话是随便说的吗——(生:不是)那她为什么说“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体会体会妹妹是什么心情?
生:她不想让哥哥难过,想安慰她哥哥。
点评:“兄妹对话”是文章高潮前的情感蓄势,对后文的理解至关重要。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霍老师清晰地提出学习目标——体会“很丰富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注意。如何体会?霍老师的方法简洁而有效。一是读。感受不深,就听听老师的读。老师读得好,把神情理蕴生动传达出来。二还是读,体会到了,就听听自己的读。让感情经由唇舌入心、入髓。
师:(深情地)兄妹这一次谈话,对贝多芬来说,他听了以后会怎么样呢?(师边板书“听到兄妹谈话”,边要生念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
师: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生:走了进去)这回是这个“进”了,走进屋里。刚才是走近茅屋,想了解了解情况。这次是推门——(生齐:进去了)刚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他干吗进去了?你们说,贝多芬在想什么?
生:非常同情穷兄妹俩,想满足姑娘的要求。
……
师:你们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一百几十年前)一百几十年前,约19世纪,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居然能够推开小茅屋的门为他们弹琴?
生:因为贝多芬是一个正直的音乐家。他看到穷兄妹俩非常穷,而且又渴望听他弹琴,所以他走进了茅屋为姑娘弹琴。
师:对了。贝多芬自己一生都很贫困,一生都在与贫困进行斗争。还记得他的一句话吗,叫做“人呀,理当——(生:“自助之”)他要对那些不幸的人进行安慰。他一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激发了感情,“我应该去弹”,所以就进了茅屋。你们读一读,屋子是什么样子的?(师要生念第四自然段)贝多芬进屋后看到了什么?
生:他家很穷,用一根蜡烛来点亮,一架很旧的钢琴。男的正在做皮鞋。弹钢琴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眼睛瞎了。
师:“清秀”是什么意思?(生:好看)很好看,不俗气。但眼睛瞎了。你们想一想,弹钢琴需要不需要眼睛?(生:需要)为什么?
生:弹钢琴时要看歌词,看曲子,有时还要看着琴键。
师:弹钢琴需要眼睛。但是,这个姑娘呢?你看她前面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呀!”(生接着读:“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么弹。”)“总是记不住”,只靠脑筋来记,多困难呀!当贝多芬看到姑娘的时候,你说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非常惊讶,惊奇。
师: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怎么样?
生:一定会给盲姑娘弹琴。
师:“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师:注意,贝多芬当时是什么心情?
生纷纷答:非常同情。非常怜悯这位盲姑娘。心情非常激动。很可怜这个瞎姑娘。
师:同情、可怜这个盲姑娘,所以在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时,语气既要坚决又要亲切。
(师范读,并指导学生齐读,个别读。)
点评:在教学中,霍老师从不回避问题,并且善于将问题引向深入。这一段教学中,霍老师直面两个问题:一是贝多芬进入茅屋的动机;二是贝多芬的心情变化。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为下文解决“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再弹一曲”,从思想上、知识上、情感上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时
(师让生打开书后读第一节课讲过的部分,并简要地复述故事的起因和发展。)
师:贝多芬进去以后,姑娘一听来人要给她弹琴,(念)“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弹的时候,盲姑娘怎么样?
生:盲姑娘非常专心地听着。盲姑娘听得入神了。
师:什么叫入神?
生:全部的精神都集中了,把一切都忘了。
师:“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姑娘说这几句话时,她是什么心情呀?(师要生先念姑娘的话再回答)
生:姑娘心情是很激动的。
师:(深情赞美地)纯熟,多熟练哪!弹得那么好,琴艺那么高超!不但纯熟,而且怎么样——(生:“感情多深哪!”)盲姑娘听到曲子,就能体会其中的感情,这说明盲姑娘?
生:说明这个盲姑娘非常爱好音乐,也很懂音乐。
师:你从哪儿知道她很懂音乐?
生:她刚才说了,“感情多深哪!”要是不懂音乐的人,她就听不出音乐中的感情。
师:弹得好的人很多,为什么他就是贝多芬呢?(学生回答不出,师讲述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点明人们把对某个人的特长特别了解的人叫“知音”。)
点评:“弹得好的人很多,为什么他就是贝多芬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全文的难点,被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回避。霍老师却不然,她引入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经典故事,巧妙地解开了这个“结”,全文的理解刹那间明亮通透了。将外国经典故事和中国文化经典相结合,这段教学本身也堪称经典。
生:老师,我知道了,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所以他决定再弹一曲。
师:对。当时,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心情非常激动,觉得自己遇见知音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要给姑娘再弹一首。下面弹哪个曲子啦?(生齐:月光曲)文章的高潮到了。(师要生读第八自然段)刚要弹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注意,这时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呀?
(师要生小声地再读第八自然段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有表情、描绘似的)蜡烛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这是什么时候的月光呀?(生:秋天)秋天的月光有什么特点?
生:月光非常亮。
师:有一首古诗,形容月光亮的程度,谁能背背?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点评:在教学中,霍老师经常抓住时机补充一些知识,或背诵有关的诗歌、谚语、成语,或讲个典故,或欣赏名画,或观察自然等,既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又不致耗时太多,增加学生的负担。符合霍老师“效率要高,负担要轻”的一贯主张。
师:“疑是地上霜”,像霜一样。月亮照进来,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屋子里显得特别清幽。“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一点声音。
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草房,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做清幽呀!在这么美、这么静的环境中,穷兄妹俩站在钢琴旁边等待听贝多芬弹琴。(师出示幻灯图片——贝多芬在月光下弹琴。要生对照图片和课文的描写,想象当时贝多芬面前所呈现的景象。)
生:屋子里所有东西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面前站着一对穷兄妹,在仔细地听他弹琴。
师:(指着图片,描绘地复述)月光从窗子外照进来,屋子里像披上了——(生: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一对兄妹,你看他们的眼神,虽然她是盲姑娘,她和她的哥哥都带着期望的神态,看着贝多芬,准备听贝多芬弹琴。那么贝多芬呢?你们过去学过很多古诗,诗人在一个环境里,这个环境激发了他的感情,所以能写诗。现在贝多芬在这样一个情景下,他触景生情,要弹琴啦。谁能读一读下面一段?(生读第九自然段)
师: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怎么样?(生:面对着大海)好像看到了什么?(师要生小声地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师:注意,月亮从什么地方升起来?(师出示幻灯“水天相接”的图片)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你们在哪首诗里见过水天相接的地方?背一背这首诗。
生:“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师: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现在哥哥好像站在海边,往远处看,看到最远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生:水天相接)——月亮从这儿——(生:升起来)海面上微波粼粼。什么叫“微波粼粼”?
生:形容海水中波浪不大。
师:微波是小的波浪。但被月光一照,这个“粼粼”怎么样?
生: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师:(描绘地)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师生同说: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像纱一样的微云,这时候,海面是什么样的情景?(师随即轻声地念书上描写月、海的语句)这么美丽的情景,皮鞋匠好像看到了。是真看到了吗?(生:不是)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从琴声。
师:好,那你们也听听这琴声,看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师放《月光曲》中描写宁静、明媚海面的音乐。生静听后让生谈感觉。)
师:听到了琴声,好像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师边重复课文边用幻灯出示“水天相接……升起来”“微波粼粼……”“霎时间洒遍了银光”“穿过一缕一缕……微云”)用这么几句短短的话,把当时明月下的大海给描写出来丁。谁能背一背这一小段?
(生自己读、背以后,指名背。)
师:静静的海面,突然间出事了。(师要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生读课文后,师放《月光曲》中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音乐。)
师:这音乐怎么样?
生:像刮起了大风。
师:刮起了大风,海面一定要掀起巨浪。大风起来了,大浪起来了,这声音——(生:很激昂。师要生再读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句子。后把第九自然段全读完。)
师:开始是静静的月夜,海面上那么清静,琴声是那么柔和。忽然,大风起来了,大浪起来了。妹妹好像看见了什么样的海面?
生纷纷答: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白浪滔天。汹涌澎湃。
师:(出示幻灯图片)这是什么样的海面?
生:平静的海面。
师:平静的海面叫做“微波”——(生:“粼粼的海面”)(师又出示另一张幻灯图片)这叫什么样的海面——(生:波涛汹涌的海面)妹妹看不见,但哥哥对妹妹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看到妹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所以,他想妹妹好像也看见了大海的景象。
师:“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什么叫恬静?
生:很安静。
师:很安静,而且全部精力在——(生:听琴)也就是听得——(师生同说:入神了)这时候,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啦?
生: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又出示贝多芬弹琴的幻灯图片,并与生一起简要地复述。对比贝多芬在弹《月光曲》时的情景和琴声前后的不同。)
点评:如果说前面的教学,霍老师处理得简洁利落,进入高潮部分,霍老师则教得细致入微。这里的细致入微不仅仅指霍老师领着学生逐词逐句地理解品析,打开想象,更是不放过每一处语言训练的“落点”:理解“水天相接”,就重温学过的古诗;读懂一个画面,就让孩子们感受“用这么几句短短的话,把当时明月下的大海给描写出来了”的妙处;学完一段话,就要求孩子背一背,复述一下。
师:这种琴声的变化,说明贝多芬思想感情怎么样?
生:可以看出他对世道不满。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从琴声非常激昂,越来越快看出他对世道不满。
师:还有什么感觉?
生:琴声越来越快,像大海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很好。
师:(师念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他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时间把曲子记下来?
生:因为他的曲子是在见景生情的情况下弹出来的。如果他慢腾腾地回客店,可能要把那个曲子忘掉了。他快回客店,趁着他还有当时的感情,可以把曲子赶快写出来。
师:说得非常好。赶快回去,就是把他那饱满的情绪,刚才弹琴时看到的景、感到的情赶快记下来。最后花了一夜工夫终于把刚才弹的曲子记下来了。这首曲子就叫——
生:《月光曲》。
师:兄妹俩专心听贝多芬弹琴,有一个词叫“陶醉”,“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心理活动上。
师:对。沉浸在里面,被美妙的琴声迷住了,什么都忘掉了,所以叫陶醉。记得上回我给你们讲过,画家吴道子看到嘉陵江美丽的山河怎么样啦?(生:自我陶醉了)只看到美了,什么都忘掉了,陶醉了。兄妹俩是沉醉在美妙的琴声中了。当他明白过来时,贝多芬早已走了,他飞奔回客店谱写《月光曲》去了。
(课文讲读完后,师边指板书边小结全文。)
点评:“陶醉”一词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基本准确,但霍老师要的不是这样抽象的解释,而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尽管课已进入尾声,霍老师依然不放过一个小知识点的落实。对学生,对教学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是老一辈名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板书:
月光曲(传说)
听到断断续续 走近起因
听到兄妹谈话 走进(弹) 发展
听到赞美(知音) 再弹一曲高潮
飞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