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云南各族民俗中的科技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民俗论文,试论论文,因素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云南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经过长期存优汰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云南各族民俗中所蕴含的许多科学因素,便是其中之一。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应当对云南各族民俗中的科技因素进行认真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在振兴云南中的作用。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析,以期引玉之效。
一、物质民俗中的科技因素
物质民俗,主要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和有形的衣、食、住、行、生产等方面的文化承传。云南各族物质民俗中的科技因素极为丰富。比如:
1.服饰民俗方面。云南的少数民族妇女大都喜穿裙装,由于各民族特性和居住地的差异,裙装又各具特色,但都显示了科技意识的内涵。如彝族妇女的裙子,清朱占科《顺宁府志》卷34说:“(彝族)……女垂发两辫,覆麻布帽,着麻布密褶裙。”这种密褶裙,在镇雄一带的褶叠很多,一条裙用布达四五匹。云南彝族妇女所以穿密褶裙,是因为彝族多居云南高寒山区,密褶裙具有厚实而密、保暖性好的特点,近似于当今流行的冬裙,可以抗寒;又因褶叠多而舒展性强,很方便于山区的劳作和行走。又如傣族的裙子,明刘文征《滇志》卷30《种人》说:“夷(傣族)……妇人挽独髻脑后,以白布裹之,窄袖白布衫,皂布桶裙。”这种桶裙则以轻薄柔软的细布做成无底桶状,穿时上端折叠,紧别于腰部,也可别于胸上部,适用于生活在气候炎热坝区的傣族妇女。桶裙对喜浴的傣族妇女来说,更是理想的浴裙,她们浴时,脱去上衣,把桶裙别在胸前,再把一条干净的桶裙盘在头顶上走进江河水中,蹲下身子,让水漫过胸部,脱下湿漉漉的桶裙,用温暖的江河水将身子洗沐干净,尔后缓缓站起,把盘在头上的干裙子慢慢放下,遮住身子,洗干净换下的桶裙,走出江河,完成在水中的沐浴。以上二例,说明云南各族服饰款式很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正因为这样,才从古代承传至今。诸如彝族的褶叠裙、傣族的桶裙,也是各族人民在漫长生活历程中符合科学总结的结晶。
2.饮食民俗方面。云南各族所创造的内含科技因素的食品最多。民国张自明《马关县志》卷2《风俗志》中“(白族)之豆豉”条记载:“是族所作豆豉,别饶风味。制法:选豆去皮,煮之软熟,置于稻草窝中,使之发热,取出拌以凉水,入臼捣碎,包以蕉叶,即成卖品。其气甚臭,其味甚美……邑人嗜之者甚多,亦有数百里外之亲朋指名相索者。”这是应用大豆发酵原理腌制的食品。今据报道,经现代科学检测,豆豉还可防治痴呆症。云南有的少数民族还有素食的习俗。民国殷成钧《泸水志》第17《礼俗·饮食》记载:“泸水山地,食粮以玉麦(玉米)为大宗。夷民之食,每日三餐,用大锅一口,将玉麦用手搓成三五瓣,水量各半,煮成粥,杂以菜、豆类。□入不加油,淡泊而食,故夷人对于疾病绝少。”这种掺杂菜、豆的玉米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几乎不含有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但玉米、蔬菜、豆类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能供给人体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和热量,又可刺激排便,缩短食物在消化道中滞留的时间,减少肠内潜在的毒素;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夷人对于疾病绝少”的原因,正是素食合于科学原理。
云南各族人民还根据时节变化,合理地安排饮食。云南地处亚热带,夏日炎炎,人极易中暑致病,而且气温高致人的脾胃功能弱,食欲减少,于是云南各族人民在夏季格外注重吃些清凉解暑毒的食品。刘文征《滇志》卷3《风俗》说:“五月五日,饮菖蒲酒,角黍相馈。”张培爵《大理县志稿》卷6还说:五用五日“食梅、杏、角黍”。菖蒲芳香、开窍通气;梅和杏都有生津止渴、消暑解热毒的功效,还可加速胃液分泌,增加食欲;角黍即现在的粽子,用粽叶(菰叶、苇叶、芭蕉叶等)来包裹糯米、紫米,煮熟而食,粽叶等都是具有寒凉药性的植物,能解暑清热,还可利尿、消肿,民间还用蕉叶来给发烧的病人垫睡、用粽叶煮水当茶饮。可见,端阳节的传统食品是暑天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时令佳品。张自明《马关县志》卷2《风俗》还记载:“侬人(壮族)以废历(阴历)六月初一为岁首,染五色花饭。”六月初一居于小、大暑之中,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五色花饭是将糯米洗净,染上红、紫、黄、黑四色,加上糯米的本色就是五色,再蒸熟而成。其中的紫、红二色用红饭叶作原料,黄色从栀子或黄姜的块根中提取,黑色从枫叶中提取。栀子含有栀子苷、蕃红花素、精油、甘露糖等成分,有消炎解热、去热毒、通小便、消渴的药效;黄姜即中药姜黄,是芳香健胃药,有利胆道和消肝毒的作用;红饭叶有利脾助消化的作用;枫叶可防治痢疾、水泻,强筋骨、益气力、固精养颜的作用。五色花饭不失为盛夏清凉解热、防病治疾、强体健身的食品,而且馨香四溢、色彩诱人,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加人的食欲。
冬至日是一年中寒冬之始,严寒而干燥的气候中,易患外感风寒之类的疾病。云南很多民族都有酿甜白酒、甜白酒与汤圆同煮吃的习俗。《大理县志稿》卷6说:“冬至日,蒸糯米酿白洒(即甜白酒)。”这种习俗也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首先这是利用曲的酵素力使淀粉糖化、发酵来酿制甜白酒;其次反映出云南人民认识了甜白酒散寒温胃、发表活血、调中的药用价值,并以此来增强人体抗御风寒的能力。云南俗语说“初春不胜寒”,这也是易感冒的时节,因此云南各族大都有做“腊牲”的习俗。清罗瀛美《浪穹县志略》卷2说:“是月(腊月)择日屠豕为脯,及肝聂切如脍,和以曲蘖,杂以椒姜,加白酒酿之,至春取食,谓之‘腊牲’。”曲蘖即为酒曲,做腊牲也是运用了以曲发酵的原理,而辣椒和姜都性味辛、微温,芳香辛辣健胃,有温胃、发散活血、止呕、解毒的功用,辣椒还可以破坏肉的脂肪细胞,将多余的脂肪稀释后排出人体外。腊牲可以温和行血、散寒邪、防治初春感冒,还可防止食后吸收大量的脂肪。初春食腊牲的习俗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3.居住民俗方面。干栏是云南许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居式之一。刘文征《滇志》卷30《种人》中说:傣族“居多卑湿棘下……虽宣慰亦止竹楼数十间,上覆以茅草”,“滨江为竹楼以居,一日数浴”;壮族“楼居,无几登,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在江川、路南者,构竹楼,临水而居,楼下之以畜牛马”。这种明代人笔下的干栏式房子,由数十根柱子支撑,在离地较高的地方铺上木板或竹篾,顶上盖茅草,楼上住人,楼下是畜厩、并贮存器物。其科学因素主要有:云南气候炎热而多雨潮湿,离地而楼居,有利于除湿避暑、防病防虫。另外,云南高原地带,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茂密,毒蛇猛兽多,依山傍水而楼居的干栏式房屋可以保护人畜的安全。对此,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4中明确地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考其所以然,盖地多虎狼,不如是则人畜皆不得安。”从卫生的角度分析,干栏式建筑获得了通风、采光和日照好的优点。而且,干栏式房子较好地运用了杠杆力学原理,整间房屋为框架结构,不用钉,全靠穿、扣而成,十分坚固牢实,抗震性能强。
二、社会民俗中的科技因素
社会民俗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家族、宗族、村落、社会组织、人生诸仪式、岁时民俗等等。本文仅以岁时民俗和婚俗为例,分析潜在于其间的科学意义。
1.云南各族的岁时活动丰富多采。这些活动或与宗教信仰有关,或与农事生活有关,但其中蕴含着不少科技因素。例如:
六月二十五日星回节,又称火把节。民间传说此节起源于父老设燎迎孔明入城擒孟获,或纪念彝妇阿南、邓赕诏妻慈善。其实,云南各地的火把节大都与农事生活习俗有关。民国23年铅印本《宣威县志稿》卷8之4《岁时琐记》说:“是日傍晚,民间以所析童松之炬,燃燎屋角及檐牙等处蛛网与瓦虫之属。既讫,三五成群,比赛市面,且舞且斗,而频洒松脂之末于炬,以助其明。阡陌(田埂)中则以千炬万炬回旋,宛转如星斗之动荡……是时稻正吐穗,深虑虫蝗之害,而民间于穗出之将半也,亦竟相告曰,照得火把动矣。”黄元直《元江志稿》卷11《通俗》又说:“二十五日为星回节……乡人持炬行田塍,以驱害虫。”《普洱府志稿》则称此节为“叫谷魂”,《大理县志稿》称此节是“保苗会”。从以上方志所载可以看出,火把节是农人一年中群众性的驱虫保苗活动,节日选择在正吐穗之时举行,说明对防治稻害虫的最佳时间有了合乎科学的认识。
牛王会。《镇雄县志》载:“牛王会,十月初一日,农家请师念‘牛王经’。用米粮舂糍粑吃,以糍粑喂牛,并将糍粑糊于牛角,采山花给牛插戴,意味‘吃饭不忘牛辛苦’。”[①]民国21年石印本《新平县志》第17《集会》也载:“牛賩会,每年旧历十月,农人聚饮一日,其宗旨有二:一、互相查拿,使盗牛者不易出境。二、集资共买牯子一条喂养,凡会中人所养之母牛,均得就牯子传种,不收费,于农家大有便利。”长期以来,云南广大农村以牛耕农业为主,耕牛是农家之宝。十月份农事稍息,云南各族人民借人和耕牛暂时停止了大规模耕犁活动的时间,举行牛王(賩)会,尊奖有功于农业生产的耕牛,教育大家都来爱护耕牛,依靠集体力量来发展耕牛,无疑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除夕打醋炭。《宣威县志稿》卷8之4载:“除夕……先烧拳石三,加炽炭,借以松枝、柏叶、皂荚之属,洒香末,沃清油,烧符其上,以水醋淬之,曰‘打醋炭’,谓可辟邪除秽。”《续修玉溪县志》也载:“除夕……(黄)昏后,以朽铁烧红,激以醋,燃香焚楮,踊行诅咒,至门外道旁掷之,谓可驱邪,名曰‘打醋炭’。”[②]民国《禄劝县志》卷3还载:“除夕……煨炉取桦木、皂荚之,炽炭淬以醋,谓可除恶。”以上记载中的辟(驱)邪、除恶之说并无根据,但在辞旧迎新的初春时节,打醋炭习俗是很有益于人的健康。因为此时天气渐暖,万物开始复苏,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开始滋生,加上初春多风,乍暖还寒,人极易生病。打醋炭所用的松枝、柏叶、香末等都是芳香之物,烧后可使室内空气清新,又可通气开窍,增强人体脉络和血液的循环能力。而且,皂荚具有杀虫的功能,醋有消毒杀灭病菌的功效,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等初春易发病,同时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可见,打醋炭蕴含着不少医学保健原理。
2.婚俗。云南各族婚俗千姿百态,其中有不少婚俗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入赘婚俗。入赘是古代对偶婚遗风留存的文化承传现象之一,云南许多民族长期保持着入赘习俗。《镇雄县志》载:“彝族……若无子招婿上门则女婿亦有财产继承权。”[③]《续修顺宁府志稿》载:“过赘……婿在妇家,初似代为持户者,久之一二年后,任其贫富,未有不与之俱来,夫妇之道也。”[④]赵恩治《镇越县志》第5《民俗》还载:“摆夷(傣族)尚早婚,大抵十四五岁之子女即可娶嫁……其婚手续极为简单,而以平民结婚为尤甚,只须男女互敬酒后,即可到女家住宿……除土司聘娶外,大体入赘。”以上史载所反映的入赘婚俗,既解决了有女无子家庭的男劳力,因为上门女婿有财产继承权,不受歧视,还使入赘家庭和睦、稳定。同时,男子入赘后,无子家庭有了子,女儿又可不离开父母,使无子家庭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也符合了中华民族“养老送终”、“传宗接代”的传统。其次,还使为得子而无节制地生育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后,入赘婚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大操大办婚事的铺张浪费现象,《续修顺宁府志稿》中就明确地说:“过赘,不务铺张,不贵聘仪,不盛饰花轿,不较索妆奁。若云过赘,则费简。”因此,入赘婚俗,即使在实行计划生育、振兴云南经济的今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值得继承和发扬。
不落夫家婚俗。男女结婚后,女子即返回娘家暂居一段时间后才到夫家定居下来,称之为不落夫家婚俗。《镇雄县志》载:“苗族嫁娶迎送,以人多为荣,不乘轿,张伞步行,女至男家不跪拜,婚后可回娘家一段时间。”[⑤]《元江县志稿》卷11也载:“阿泥(哈尼族)一种……男女自由匹配,完娶之日即回母家居数年或数月不等……妊后始返婿家。”《马关县志》卷2还载:“侬人(壮族)婚嫁多早婚……婚日,男往女家亲迎,无彩舆、仪仗等排场,多数送亲女伴送女至夫家,住二三日,夜间女伴同新娘共枕,新婿鲜得问津者。三日后,新娘偕婿归宁,母家亲宾预置冷水于门,伺婿至,则尽量倾泼,须由水阵冲出,多淋漓而后快。一二日后婿归,女不归,已成惯例。遇农忙时节,女始一至夫家稍助工,工未完而复归母家矣……或有妊而遂归夫家同居,俗谓‘坐家’。”《姚安县志》又载:“彝人由父母之命者多早婚,……婚三日,新妇随送亲者归宁,俟成年始归夫家。”[⑥]云南不少民族历来有早婚的习俗,以上史载所反映的不落夫家婚俗,是针对早婚而实行的符合科学的生育经验。首先,不落夫家婚俗是抑制早育的措施。青少年男女虽早婚,但婚后当晚或二三日后即返娘家暂住一段时间,尤其壮族在新娘回娘家前则由女伴与新娘共枕,既便后来因农忙而到夫家助工,也相对地减少了受孕机会,直到女方成年或有妊才返夫家定居下来。所以,这种措施使早婚而晚育成为可能,从客观上抑制了早婚早育而导致的人口过份增长。其次,不落夫家婚俗是保护青少年及其后代健康的措施。青少年男女尚未发育成熟就过早地婚嫁、过早地进入性生活,本身就是摧残青少年特别是女子的健康。怀孕生孩子,对后代健康的危害则更大了。新娘回娘家居住到成年才归夫家,此时发育已成熟,是生育的最佳时期,夫妻正式同居,正式定居夫家(坐家),较好地保护了青少年的健康,还达到了所生育的子女身体健康的优育目的。所以,不落夫家婚俗,应视为云南少数民族自觉地晚育、有意识地保护青少年及其后代健康的一种好风俗,是解决早婚早育弊端的有力措施,其所蕴含的科学性是非常明显的。
三、精神民俗中的科技因素
精神民俗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信仰、巫术、祭祀、道德规范、礼俗、禁忌、民间艺术与游艺活动、口承语言等方面。下面以口承民俗中的俗语和谚语、民间游艺中的竞技民俗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科技因素。
1.俗语和谚语。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民间俗语、谚语的形式对这些宝贵经验加以总结,给后人留下了优秀的口承文化,成为后世子孙做人的准则和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指南。有许多俗语、谚语,时至今天,也是具有科学性的。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下,辑录了大量云南方志所载的俗语、谚语,多角度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对社会和生产活动符合科学的认识和总结。其中有:
总结生产经验的。二月清明多种豆,三月清明多种麦。清明泡种,谷雨撒种。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芒种不种,种来无用。芒种整田不坐水,夏至栽秧少一腿。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十月无霜,碓头无糠。春丙阳阳,无水栽秧;夏丙阳阳,干断长江;秋丙阳阳,干谷上仓。人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七月葱,八月蒜;头伏萝卜,二伏菜。桃三、李四、杏八年。云朝北,晒荞麦。若要牛膘好,多吃露水草。
总结对自然界变化规律认识的。正月十六雪打灯。三月下大雨,四月晒河底。三月下黑雾,河底作大路。白露逢单,地下不干。有雨无雨望重阳,重阳无雨一冬干。夏至至短,冬至至长。头九二九,凝冰上走;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六十三,皮褂脱给狗儿穿。蛤蟆叫,雨要到。蚂蚁搬家,有雨不差。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光。乌峰山戴白帽,镇雄城雨到。早雨下不长,晚雨下成塘。朝看东南黑云起,必在午前雨;暮看西北云气腾,半夜雨倾盆。云朝东,骑马拉弓;云朝西,骑马披蓑衣。
总结日常生活经验的。天黄有雨,人黄有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不上高山,不知平地;不吃荞麦,不知粗细。磨刀不误砍柴工。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梨子能充饥,桃李伤肠胃。
总结人生哲理的。冤家宜解不宜结。好话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嘴善心不善,哪怕木鱼敲烂。处处人情感,下雨好借伞。赌气伤财,忍气免灾。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做事各人了。从小不揄,大来揄不伸。人要诚心,火要空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行动有三分,坐地吃山崩。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大梁不正二梁歪,三梁不正垮下来。浪子回头金不换。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猪窝狗窝。
2.竞技民俗。云南各族的竞技种类繁多,杠木、跌交、爬标竿、赛马、赛龙舟等,都是传统的竞技民俗活动。例如,据民国《路南县志》卷1记载:路南县彝族等族人民十分喜爱竞技活动,他们经常性的竞技比赛有两种。其一是杠木,彝民“约期齐集村中旧台,植大木于地,有能独杠者,喝彩敬酒”。其二是跌交,“先行定期,通告各村,汉人有相识者,亦邀请参观。选平原宽广之地,名曰‘交场’。届期,各属男女毕集,有力者出而相交。初入场,鞠躬相向,继以握手,其以至跌地者为负,不相搏击,有跌至血流蔽面而犹未肯甘休者。若连胜数人,名‘拨杠子’,言无敌也,共相喝采,敬酒挂红。礼毕,相与笙歌、爆竹迎送回家,以为非常之光荣。”又如清朱占科《续修顺宁府志稿》卷34载:布朗族婚娶时要进行爬标竿的竞技比赛,“婿家立标竿,竿上悬荷包锦囊,藏有五谷、银器,复取脂抹其竿,使滑,令人难上。而后男女二家大小争上,取之得者为胜”。诸如此类的这些竞技活动,不但培养了云南各族人民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崇尚勇敢的性格和素质,孩童们也在参观竞技中受到了崇尚勇敢精神的熏陶。特别应指出的是,这些竞技活动是云南各族极好的民间健身活动,较好的锻炼和增强人的肩臂、腰腹、腿部等肌肉的力量,并能增大肺活量和增强心脏的活力,还能锻炼和提高脑与手、腰、腿的灵活性。这类竞技民俗至今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云南各族民俗中的科技因素进行了一些探析,文中所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到云南各族民俗所蕴含的科技因素是很多的。我们应当更全面地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增强云南各族的民族精神、振兴云南服务。
注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转引自书目文献出版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下,第752、第799页、第746页、第815页、第744页、第8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