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的贡献、问题与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导论文,对策论文,贡献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中国流通业经过了20多年改革的洗礼,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流通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并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对于流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沿袭了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流通论”的观点,否认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流通与分配相混淆,以分配代替流通,从而忽视了商品流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初,孙冶方最早开始对“无流通论”提出反驳。他认为,生产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不是仓库,生产单位要有流通观念;提出社会主义流通既包括商品流通,又包括产品流通;并且要尊重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又要尊重产品规律的作用。孙冶方对“无流通论”的批评对80年代的改革有很大的影响。到80年代中后期,人们已经普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流通,并对生产和流通的关系开始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生产流通并重论”、“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生产流通相互转化论”、“流通中心论”、“流通决定生产论”、“生产决定商品流通,资金流通决定生产”等。总之,这些对流通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对于生产和流通的关系给予了新的评价。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的地位得到提高,“流通决定生产论”也得到了肯定和完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决定作用更为增大,流通业正在由被动的中介变为积极的中介,在引导生产、引导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将流通作为一种产业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加以重新认识,并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将由社会生产中的末端产业升位为先导产业。[1] 这一观点的提出,表明在流通业地位和作用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反映了在目前以及将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流通业发展的本质特征。
二、流通业的作用及贡献分析
(一)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指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量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比率。从国外的统计数据看,流通业所创造的产值在GDP 中的比重一直在上升。最近10多年,发达国家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般为15%,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10%左右。中国自1985年以来,流通业增加值从878.4亿元迅速上升至2003年的9238.1亿元,增长近10倍,但流通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却从1992年的10.3%一路下滑至2003年的7.9%(见图1)。目前,中国流通业发展总量相当不足。根据库兹涅茨模式,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的时候,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应该是在40%以上;在钱纳里模式中,人均GDP达到600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应该接近50%。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在1997年,低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的加权平均值为30%,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这一数据为46%。中国2002年的人均GDP为989.6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但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仅有33.5%,甚至低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重比为15.4∶51.1∶33.5(见表1)。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低收入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近30个百分点。而中国流通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的比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为1996年的27.2%,其余比重皆从1996年一路下滑至2001年的24.3%,流通业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可见,中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甚至不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的数据整理绘制而成。图中商业流通指的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
图1 商业流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表1 1978—2002年三次产业GDP与就业构成
GDP构成(%) 就业构成(%)
人均GDP(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28.148.2 23.770.517.312.2
379
198030.148.5 21.468.718.213.1
460
198528.443.1 28.562.420.816.8
853
199027.141.6 31.360.121.418.5 1634
199520.548.8 30.752.223.024.8 4854
200016.450.2 33.450.022.527.5 7086
200115.850.1 34.150.022.327.7 7651
200215.451.1 33.550.021.428.6 8184
注:表中GDP及人均GDP用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的数据计算。
(二)流通业对就业的贡献
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正发生着规律性的转移。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就业比重已经超过了60%,第三产业成为发达国家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了2003年的29.3%,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在同期从23.7%上升到了33.2%,相比之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比增加值比重的增幅还要高。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净增就业人员34280万人,而第三产业净增就业人员就达16200万人,占新增就业人员一半以上。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平均每单位产值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大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
作为第三产业最具代表性的流通业,其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根据有关资料,低收入国家为24.9%,中低收入国家为40.9%,中高收入国家为35.8%,高收入国家为37.5%。而中国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并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996年这一比例为25.2%,到2000年已降为23.9%。2002年,中国流通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比重仅为6.73%。就业问题是中国今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经济及社会问题。
(三)流通业对消费水平的贡献
中国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了收入水平的增加,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人均GDP由1978年的379元人民币上升到1990年的1634元,直至2002年的8184元。比较这25年人均GDP,其中前12年增长了3倍多,而整个25年则增长了20多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用来反映流通业对消费实现贡献的指标。有关资料表明,该指标从1985年的3800亿元增至2000年的34000亿元,增长了近8倍。但其平均增长速度并不是持续上升,而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四)流通业贡献的综合分析
为研究流通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引入经济增长函数,将流通业发展函数加入经济增长函数,建立以下模型:
lny=a+b[,1]lnk+b[,2]lnl+b[,3]lnc+e
其中用每年GDP数据来表示y,用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资本存量k,用劳动就业人数来表示劳动l,用商业批发零售总和来表示流通业发展c,e为误差项。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用eviews软件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lny=-2.8311+0.691nk+0.561nl+0.08lnc
(-0.609) (6.49)(1.18)0.537
R[2]=0.994,F-stat=1304.6
从回归结果看,与资本和劳动贡献比,流通业发展的贡献较小,即流通业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才会增加0.08%,并且这种关系在统计上很弱, 从这个层面上讲,流通业发展在中国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流通产业集中度低
根据以上的数据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流通产业结构在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都不显著,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有相当大的差距。流通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2001年中国GDP中流通业所占比例为8%,零售商业100 强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20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 而美国百强零售业占美国全部市场的34%;同年全国连锁企业10强的商品销售额只有718.35亿元人民币,位居中国零售业第一的上海联华销售额为140.63亿元人民币,合17亿美元;而美国沃尔玛的销售额达2198.12亿美元。相比之下,差距悬殊。 流通企业缺乏特色和合理的分工,“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普遍存在,制造、批发、零售、物流企业各自为阵,很难走向联合。如此产业组织结构,极大地弱化了流通产业的服务功能。[2] 而且,在流通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张的同时,其销售额并没有与营业面积的扩张同步增长,利润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
(二)流通费用过高
马克思将商品流通费用划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性流通费用,前者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耗费,具体包括运输费用和库存费用,后者是由商品价值形式变化而引起的费用。文中主要说明的是物流费用,主要有空间费用(运输)、时间费用(库存)、分配费用。2001年,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几个部委的座谈会上提出中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0%。相比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见表2),从1981年至2002年美国的这一比重明显低多了,而且是持续下降的趋势。严格来讲,流通费用并不等同于物流费用,但在应用上的相关指标尚未有公开的统计资料。
表2 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
年份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0
2002
占GDP比重(%)14.5 13.4 11.6 11.5 11.4 10.1 10.1 10.3 10.1 10.2 9.58.7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3]第43页表2-4中的数据整理。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产品流程的延长,产品生产状态占用的时间在整个时间流程中的比重,已经平均下降至10%,其余90%处于流通状态。社会财富总量既定以后,货畅其流,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努力使所有环节处于最为经济的最佳状态。沃尔玛可将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摆上货架的时间平均控制在5~7天,而中国零售企业则需要30天。有关资料表明,1990—1998年,美、德、日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这一比例则为1.14%~1.29%。这些都表明国外企业由于周转速度的加快,使得处于沉淀状态的流动资金份额已相当有限。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放慢,就会导致巨额资本的占用,严重影响到流通过程。因此,中国首先要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方面降低物流成本,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批发、零售业。
(三)农村市场发育迟滞
中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占全国人口的70%,1995 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超过城镇收入,但目前农村消费仅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0%左右。一直以来,农村市场缺乏现代的、大型的、有组织的流通企业和流通体系。这种状况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农民收入不高,购买力分散;交通落后,运输能力差,流通成本高;通讯落后,市场供求信息不畅。由此所带来的问题是:商品质量差、档次低;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永远滞后于城市。这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巨大的农村市场,其发展后劲十分强劲。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农村尚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这种庞大的就业潜力也是发展农村市场强有力的后盾。
(四)引进外资带来的问题
自从1992年上海八佰伴被正式批准进入中国,流通业外资企业已存在13年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于是多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和消费模式,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除此之外,外资所带来的种种优势,文中不作进一步说明。2004年12月中国向外资全面开放零售市场,流通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将逐年加大。WTO的核心原则是“非歧视”和“国民待遇”,但外资企业在中国却享受了“超国民待遇”,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甚至不惜成本地引入外资,但是对国内企业却限制重重。有业内人士曾预言,未来中国的零售市场60%将被国际三大零售集团即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所控制。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内的流通业不能尽快实现转变,前景是令人担忧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虽然在经济增长、就业、消费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与国外流通业以及自身应该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对于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1.实施流通创新,努力实现“第三个转变”
流通创新的核心思路是确定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资本周转,尽可能消除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情况。为此,中国在面临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的同时,借助流通创新,促成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2.让流通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继而协调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
流通业的改革不仅是流通业的事,与之关系密切的第一、二产业必须要参与其中。许多人认为,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我们最多不过失去一部分流通业的市场份额。其实,外资的进入对制造业的冲击最大。这是因为,零售企业掌握着大量来自制造业的订单,它们关系到制造业产供销的命脉,甚至还会向其产业链的上游延伸。
3.实行业态结构调整,发展连锁经营,并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由于连锁经营具有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产业链延伸等优势,因此,这种模式在目前的应用上是成功的。但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连锁,失败的例证也有不少。所以,连锁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和资源。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同样可以应用于农村市场,利用当地有利资源,实行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以及“六个统一”,可以降低农村商品流通成本,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并合理利用外资及其经验和技术
外资进入中国的流通业,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如沃尔玛总部有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商业卫星频道,时刻传送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市场和连锁店的信息,为消费者节约每一分钱,不仅商品薄利多销,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且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正当中国许多零售企业处于建立各自物流配送中心方兴未艾之时,在对某东部沿海城市的9 家大型外资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没有单独设立配送中心,理由是资金能力跟不上成本的消耗。这些不论是软的观念和经验还是硬的技术,都是值得中国流通业借鉴和学习的。
标签:城市gd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