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需求的日益增高,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而作为城市建设发展核心的市政工程,则显得至关重要。然而,这类“政府工程”,涵盖面广,涉及了城市居民生活出行所必须的“水、电、气、道路交通”等方面,时刻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加上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专业技术要求高等,随时会出现的不确定干扰因素就会导致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对人们生活水平造成一系列持续的不良影响。因此,改善并解决市政工程施工问题刻不容缓,必须重视市政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方法。本文就将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问题提出相关改善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问题;改善方法
市政工程项目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所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也随之进一步加快,以至于出现“高效低质”等多方面问题,随时对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改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从源头来改善和解决问题。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方法不完善
1. 部分负责单位对管理方法认识不清
市政工程项目,因其工程量大、涵盖面广、施工技术要求高,以及干扰因素多变等复杂性特征而出现多方面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而部分市政工程的负责单位人员往往只注重于自身的业绩,认为只需要“上令下达”即可,并不需要切实参与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这种无意识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形成一种“空洞式”管理,完全与施工真实情况的脱离,导致无法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真正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以至于出现,诸如施工团队技术不专业、工程质量不稳定、材料资源使用不合理等多方问题。
2.管理方法不得当
在实际开展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单位部门人员多,一旦开工会涉及到城市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人员调度、资源配置等,影响面深广,再加上诸多自然干扰因素等。因此,相较于普通建筑施工而言这种市政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很多时候负责市政工程项目的单位一方面为了寻求简便化,另一方面只求业绩不求质量的形式化,并没有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的具体流程规范和标准来开展工作,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违法违纪的行为,例如:未签订合同就开工、采用非专业施工团队人员、随意的缩短工期、随意变更施工方案等等,不仅严重影响到市政工程的质量保障问题,强制加班、抢工、蛮干,没有任何待遇福利支持等不人性化管理也时刻影响着施工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生命安全保障。
3.监管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在没有科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很多负责单位对工程施工制度的不重视,对专业技术要求的认识不清,以至于这部分单位负责人无安全意识的会采用一些毫无专业技术证明和水平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不强的人员来负责市政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缺乏,以至于施工过程中容易存在人身安全、机械安全等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同时对施工现场流于表面的管理形式,随意的缩短周期、变更施工方案等等在无人监管其质量是否合规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的了工程的质量,加大了成本资源的浪费。
(二)工程质量不稳定
市政工程施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过关可谓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因对管理方法的认识不清、方法的不恰当、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往往造成普遍的,赶工、偷工减料、滥用等问题出现,是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参次不齐的根本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施工团队专业技术不过关、施工方案不合理、工艺水平低、材料质量差,以及施工过程中碰到的各种自然因素等等,也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阻碍工程施工的进程,也为将来带来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三)施工成本资源控制不合理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管制度的缺失是造成成本预算控制不住,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市政工程的施工,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资源、工程材料和施工设备等。而负责项目的单位与施工管理的脱节,以及没有专门的监管机制采用专业的人士对施工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监督和控制,以至于从源头就在施工用材等资源管理的控制程度上凸显薄弱,因此很容易就出现过度使用工程材料或随意滥用等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加深资源的短缺[1]。
二、市政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方法
(一)完善施工监管体系
一方面,加强施工单位上层对施工过程监管体制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并要求其严格执行相关施工流程及规则,制定相应的奖惩责任制来规划行为准则。严格执行“专人做专事”的准则,录用相关专业技术人士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相关的工作。同时,针对工作人员定期展开工程建设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有效并持续的提高技术工作人员的认知程度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设置独立的施工质量监管部门,与施工现场管理相结合,致力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市政工程监管体系,规范施工团队,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现场监督,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问题[2]。
(二)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从细化工程量的角度出发来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首先,与施工现场状况相结合,针对材料质量、工艺设计、施工工序等方面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并实时结合现场施工的变化进行完善和局部适度的调整;其次,采用真材实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核心关键。无论是何种工程,如果施工材料差,则是从根基上就埋藏了隐患,因此出于防范于未然,工程施工务必要严格落实工程施工的选材、采购和使用的全过程,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不良行为;最后,合理规定工程的施工周期,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施工作业情况,依次调度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安排施工的时间。避免为了个人业绩等其他非正常原因而随意缩短工期而带来的赶工、抢工、敷衍了事等问题情况,保障工程施工进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致力于做到工程施工有序可依、有条不紊[3]。
(三)规范化的控制工程成本资源
控制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资源,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专门的施工监管机制部门。以采用专业懂行的技术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真实情况的方式,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需求来合理地调度人员和分配资源,同时严格明确资源的配置和要求,建立标准化具体管理体系,以科学有效、规范化的制度控制工程施工中的资源成本的消耗,切实落实并记录施工选材、采购、策划和使用的全过程,务必做到有迹可循。从细节出发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使其最大化的得到利用。同时确保工程施工资料的完整性,也为后期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做好了先行准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市政工程项目关乎到城市里每一位民居的生活质量水平,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务必要做到各负责单位部门自上而下的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监管意识,强化建设安全体系认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监管体系;细化管理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工程分项都应严格得到应有的规范化管理,使其最终符合相关验收要求。从根本上完善市政工程施工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切实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兵.解析市政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45):124-125.
[2]杨郭红.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216.
[3]徐振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居业,2017(11):167+169.
论文作者:赵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工程施工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